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426

  刘毅眯眼看着一脸警惕的看向自己的女儿,微笑道:“其实为父和你娘并不是古板之人,这门户之见,看的不是太重,若是真有合适的,你也喜欢,那门户之别,也可以放一放,你爹我也不是什么好出身,不一样娶了你娘?”
  刘明心中暗暗吐槽,自家娘当年可是土匪头子,这有什么好炫耀的?当然,这话若说出来,恐怕自己爹娘都得暴走,刘明只能做出一副乖巧听不懂的样子,默不作声。
  “若是有了,说出来,这丑女婿总得见丈人的,爹并非不通情达理之人。”刘毅看着女儿笑道:“这么一直藏着掖着,难不成你还想私奔?”
  吕玲绮瞪了刘毅一眼,看向女儿笑道:“明儿若有中意之人,说出来便是,娘相信敏儿的眼光,等闲之人定难入我儿眼睛。”
  “……”刘明警惕的看着脸色瞬间好转,变得温柔无比的娘亲,经验告诉自己,当母亲露出迥异平时的温柔时,肯定不会有好事发生,片刻后坚定地摇了摇头道:“真没有。”
  “唉~”刘毅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那便算了,我还想着亲自去为我儿说媒呢,看来又是空欢喜一场了。”
  “爹,您究竟多想将女儿嫁出去?”刘明无语的看着刘毅道。
  “吃饭,吃饭。”刘毅哈哈一笑,没有再问,不过之前那字吕玲绮身上散发出来的低气压终于消散了许多,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早餐之后,便起程上路,行囊已经被下人们送进了车架之中,出行的队伍也不少,除了司空府的三百女卫之外,还有庞德亲自带来的三千兵马,这次因为刘毅要去九原的缘故,庞德也顺便过去一趟,处理一下治安问题,那一带现在还比较乱。
  “夫君,你觉得明儿方才所言,是否是真的?”刘毅和吕玲绮的车架上,沉默一段时间后,吕玲绮终于忍不住打破了沉默。
  刘毅看着窗外的景物,在吕玲绮看不到的地方露出一抹笑容,解冻成功。
  “应该是有了。”转过头时,刘毅的面色恢复了那份淡然,这种事情,看破不说破,给夫人一个台阶下,真的傻了吧唧的去拿这个去挤兑才是真傻。
  “何以见得?”吕玲绮皱眉道。
  “有时候这话不能只听她说,虽然她极力掩饰,但我在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问,有明显的停顿,虽然时间不长,但确实有,夫人应该能够感受到。”刘毅笑道:“我之前说要说媒时,她明显有些意动,但最终却被理智压下去,因为她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我们这女儿,聪明着呢,只是却把这份心思用在了跟老爹耍心眼上,还嫩了些。”
  “究竟是何人?”吕玲绮皱眉道。
  “何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刘毅看向吕玲绮道:“以女儿这智商,不会如小环那般被骗,夫人放心吧。”
  吕玲绮点了点头,这点倒没有说错,自己这女儿,在智慧这方面,从小就没输过,但随即又摇了摇头:“但这事不一样,女人在这个时候,未必能冷静。”
  刘毅古怪的看了老婆一眼。
  吕玲绮脸颊微红,冷哼一声道:“这事你准备如何看?”
  “放心吧,女儿虽然不愿说,但这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你忘了我们还有个小细作了?”刘毅笑道。
  “伯文?”吕玲绮皱眉道:“不太好吧?”
  跟女儿之间,还得玩儿这种渗透战,是否有些不太道义?
  “那就当我没说。”刘毅往背后一靠道。
  “也不是不可。”吕玲绮犹豫片刻后道:“明儿会体谅我们的。”
  “放心吧,女儿随我,精明的很,要入她法眼,就不会太差。”刘毅笑道:“若只是样貌好看,是吸引不到女儿的,不过夫人对未来女婿究竟有何要求?”
  要只是找个帅哥,从云南到成都再到长安,自家女儿那叫一个见多识广,想只靠美色诱自己女儿那是痴人说梦。
  “至少需要人品周正,能力总要有一些,不能只靠我们家接济,需得孝顺,不求多大富贵,但对女儿得好,还有,人不能长得太寒碜……”吕玲绮闻言,皱眉思索道。
  越说越多,看着渐渐停不下来的夫人,刘毅额头冷汗直冒,连忙止住,要按吕玲绮的标准,女儿这辈子怕是得陪在自家手中了,前面还好,但再往后,刘毅感觉如果当年是这个标准的话,自己怕是讨不得老婆了。
  “夫人,你觉得为夫这样的够格吗?”刘毅无语的看着吕玲绮。
  “噗嗤~”看着刘毅那无辜的眼神,吕玲绮忍不住笑了:“夫君自是够的,只是天下能有几个夫君这般的?”
  “我觉得我不够。”刘毅叹息一声道:“不过能被明儿看上,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夫人也不必过于担心。”
  “儿女之事,怎能不担心。”吕玲绮瞪了刘毅一眼道:“你这为人父的,总是这般!”
  “没办法,为夫我心太小,只能容夫人一个,儿女自然也该关心,但不能乱了主次不是,在我心中,夫人最重要。”刘毅笑道。
  “啐~”吕玲绮脸色一红,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老没羞。”
  这次去九原,有千里之遥,轨道车没有铺设好,河水也没有解冻,所以这一次是以最古老的行军方式过去,千多里路,又不是急行军,少说也需要一个月才能赶到,旅途枯燥,但对于夫妻二人来说,却并不乏味,反而感情更深,之前些许不快,也渐渐被抛开。
第五百八十一章
九原
  九原是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设立的三十六郡之一,而九原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赵国。
  当时的赵国经过胡服骑射的改革,国力大增,赵国大军横扫晋北,开疆拓土,将国土一直推到阴山下,将匈奴人赶到阴山以北的地区,并设立了云中郡。
  为了防备匈奴人反攻云中郡,赵国沿着阴山支脉也就是后世的乌拉山修筑了长城,并在各个沟通山北通道的山口设置了屯军和防御用的城障,并在其中最大的山口,也就是后世的哈德门沟的南部修建了一座城郭,便是九原城,在城中屯驻重兵,作为当时赵国西北部的军事重镇,有效的保护了云中郡西北地区的平安。
  秦始皇一统六国,推行郡县制之后,因为九原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便被设为当初的三十六郡之一。
  这里严格来说,算是并州,后来在大汉与匈奴之间的角逐中,随着南匈奴内附,这九原郡的意义也就远不如前了,如今虽然还称作九原郡,但基本已经是胡含杂居,如今随着定襄郡被攻占,九原郡的意义又重新变得重要起来,如今大汉朝听将定襄、九原加上河套地区设为一州曰云州,如今云州刺史已经在路上,准备接手这云州的治理,但眼下来说,刘毅被升任为西北大都督,总督云、凉二州之事,这次前来九原,为吕布立庙的同时,也有勘察地形,准备将这云州做进一步规划。
  九原城南临黄河,北依长城,控南扼北,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而在刘毅眼中,这样的地理位置,的确适合建一座城,将原本的九原城拆了重建。
  看着眼前的城池,再配合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刘毅心中突然有了冲动,这样的位置,太适合作为一个核心城市来打造,只可惜眼下无论人口还是大汉治理的重心,这九原都有些偏远,并不适合建造大城,最重要的是,就算他想,朝廷也不可能拨重金给他在这里建城。
  “可惜了!”刘毅从马车上跳下来,看着眼前的城池,叹了口气道。
  “夫君为何可惜?”吕玲绮从马车中下来,看着眼前陌生的城池,却生出一股难言的感觉,这里就是他父亲出生的地方?
  “这里适合建城啊。”刘毅没有立刻进城,而是带着众人沿着城郭巡视。
  以此前的建筑技术来说,这座城池是先后经过赵、秦、汉三代改建的,已经算是不错,不过对于刘毅来说,这座城还是太简陋了些。
  吕玲绮一开始不明所以,这不是已经建了吗?但很快反应过来,有些无语的看向刘毅:“夫君,朝廷拨下的财物,只够立庙。”
  “我知道。”刘毅点点头,朝廷给了他多少钱,他心中有数,这些钱想要建一座庙可以,但要建一座城的话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想了想看向吕玲绮笑道:“夫人,关于立庙之事,我有一个想法。”
  吕玲绮看向刘毅道:“夫君做主便是。”
  “我想把庙建在城外,一来可供四方人前来祭拜,另外也可以将规模做大一些,在河边建庙,在庙宇周围在设一些民居,毕竟这庙也需雇人打理。”刘毅笑道。
  刘明摸着光滑的下巴接口道:“既然有人,附近可以开设一些旅店、驿馆,如此一来,倒也可以作为庙宇的下级产业,所得收益可以作为雇工的薪酬,而且也可以以此为中心,逐渐将人口吸引到这边来,再过几年,或许就可以拆毁旧城建新城了,父亲可是要说这个?”
  刘毅:“……”
  所以说,有时候儿女太聪明了,当爹的会缺乏威严,孩子他娘觉得威严受到挑衅可以直接动手来确保自己的威严,但当爹的不行啊。
  “嗯,确实如此,这旧城毕竟破旧,而且这些年胡含杂居,很多东西对于胡人来说也不是秘密,新城可以重新规划,只是如今朝廷缺钱,我可以先依托庙宇,将基础打牢,等他日国家富裕了,人口也多了,便可以在这里建立重镇。”刘毅微笑着点头道。
  “朝廷不会怪罪?”吕玲绮看向刘毅道。
  “于国无害反而有益,为何要怪罪?”刘毅摇了摇头,瞪了女儿一眼。
  “这些事情,夫君做主便是。”吕玲绮点了点头道。
  九原令已经得到消息,前来将刘毅一行人迎入城中,九原如今于大汉来说算是一座废城,之前是属于匈奴人的地盘,原有的职能全部被废,如今重新派县令前来治理,可说是百废待兴,如今正在招募官吏、县卫,整个一个空架子,刘毅这次过来,他也想借着这里是刘毅丈人故乡的由头,请刘毅对这里关照一下,少府还没设立,这许多需要修缮和重建的工作,暂时都没办法展开。
  所以,对于刘毅一行人的到来,作为九原县令,他可是异常的热情,九原贫瘠,府库也没有太多东西,所以招待的酒饭比较简陋,但以九原的条件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了。
  刘毅对此倒是并未苛求,他来九原是做事的,不是来吃饭的。
  “想要让人认同,最快的办法,就是一起配合做一件事。”刘毅看着九原县令,微笑道:“正好这一次我来建庙,需要不少人手,可以的话,周围再扩建一些建筑,原料这一路我们都带着,现在只缺人手,县令去招人,大概两百人便够,工期大概一月,不要过分的追求胡汉之别,我带来了足够的粮食,但我不发粮,你将那些胡人招来,我们发工钱,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买粮,买他们想要的,让他们习惯用钱币代替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这要归化,首先先得让他们跟我们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放牧只是他们的工作,却并非生活方式,就如同木工和农民,他们做的事情并不一样,但不会因为这个,就说谁是异族,我天朝大国,该有兼容天下之气魄。”
  这种地方,最大的问题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如何逐渐将民族矛盾缩小成民事纠纷,首先县令作为一县之尊,得能够一碗水端平,然后再逐渐引导,让他们自己去融合,只提供方向,但不插手融合的事情,这是最好的状态。
  当然,现实中不可能真的这么顺利,民族间的敌视心里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想要消除,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也是刘毅想要建城的原因。
  只可惜,条件不允许,就只能依靠县令的能力了,他是希望这位县令有着过人的手段和气魄的。
  “大方向对了,这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总有方法解决的。”刘毅突然将刘诚叫过来道:“我儿在西方赵云将军麾下当了一年的兵,从新兵到如今靠功勋晋升为军侯,对于民族融合之事颇有心得,如今这九原县暂无县尉,可否让我儿暂代,也算帮县令分忧?”
  “这……”县令有些犹豫,这县尉可不是他说了算。
  “只是暂代职权,并不需要官印,我等在这里也不长局,庙宇建好之后便会走,只是在县尉到来之前,让他帮帮县令。”刘毅笑道。
  “如此,也好,久闻公子早慧,能得公子相助,在下求之不得。”县令点点头,毕竟刘毅都这么说了,当朝司空的面子,他一个县令,在朝中也没有根基,否则也不可能被派到这里来,若能跟司空搭上线,将来也算有个门路可靠。
  “诚儿。”刘毅看向刘诚道:“子龙兄既然给你放假,但实践不可耽误,这段时间,你就跟在县令身边,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为父一概不管。”
  “喏!”刘诚点点头,随后又转向县令躬身一礼道:“劳烦县令。”
  “公子不必多礼。”县令连忙回礼,同时心里也对刘诚有了初步的认识,别的不说,但身上那浓浓的军人风气却是做不得假的,只是第一印象,给人的感觉稳重、靠谱。
  “今日时辰已经不早,我还要在周围看看地形,选址,明日你二人开始募集雇工,告诉他们,给钱,同时带来的粮食、丝绸、布匹会有人出售,但拒绝以物易物,只收钱。”刘毅看向两人笑道:“至于剩下的事情,你二人自行解决,三日后开工,人手必须给我准备齐了。”
  “喏!”刘诚肃容一礼。
  县令古怪的看了刘诚一眼,父子之间,有必要这么认真么?当下也跟着默默一礼后,带着刘诚离开,去熟悉九原事物。
  “回乡祭祖,夫君何必如此苛刻?”吕玲绮有些无奈的看了刘毅一眼,好不容易跟儿子团聚,这才没多久,又被夫君派出去当劳力,虽说是锻炼,也不用这么见缝插针吧?
  “我儿日后不可能只当个将军,既然已经选择出仕,那有些事情越早接触越好。”刘毅摇了摇头,在教育儿女上面,他比较注重实践,自己儿子争气,刘毅自然会尽力去打磨,这点上,没商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