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426

  “滚!”魏飞瞪了猴头一眼,没好气的道,自己如今怎么说也是这长安的二代了,这该死的猴子总找自己切磋是啥意思?
  “去陪悟空玩儿。”吕玲绮瞪了他一眼。
  “我……”魏飞想要据理力争一下,自己跑来这里可不是要陪猴子玩儿的,听说刘毅最近在为刘明的婚事考虑,魏飞想过来碰碰运气,或者先跟未来的丈母娘打好关系,听说当年叔父和叔母就是那个……自由组合的。
  “要不你来。”刘明将手中的竹条递给魏飞道。
  “悟空,好久不见,来,让飞哥看看你的武艺长进了多少?”魏飞面色一肃,朝着悟空招了招手道。
  “吱吱~”悟空鄙夷的看了魏飞一眼,脚一挑,将一根木棍拿在手中,扛着木棍看向魏飞,四尺来高的身子,此刻扛着木棍,却有股说不出的架势。
  吕玲绮看了看院子里跟猴子玩儿在一起的魏飞,笑看向刘明道:“伯文其实也不错。”
  “娘,明儿还不想谈婚事。”刘明有些无语的看了吕玲绮一眼,最近吕玲绮看到年纪差不多的未婚男士都觉得不错,这让刘明有些心累。
  “夫人,不合适的。”一旁的邓氏摇了摇头道:“说不上为什么,也不是家世原因,但伯文确实配不上明儿。”
  魏飞算是半个纨绔子弟,本来按照魏飞的意愿,他想当个将军,奈何魏越执意让魏飞习武,等于是将魏飞给废了一半,如今整日里跟着一批纨绔混,有些混吃等死的感觉。
  虽然刘明很多时候也是跟着魏飞这帮人混在一起,但在邓氏看来,刘明从小到大,都非常有主见,性格有些强势,而且天赋……绝佳,是跟一群纨绔混在一起,但不同的是,刘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还有一身不错的武艺,跟那群纨绔在一起,若用刘毅的话来说,那就像一群哈士奇里面混着一头狼,还是狼王。
  这样说有些侮辱人,但实际上就是这种感觉,虽然也疯,但刘明是那种在真的遇事后能够保持冷静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点,别说那群纨绔了,这长安多少俊杰能够做到刘明这一点?
  真要让刘明嫁给魏飞,或许一开始日子还能过,但到了后来,阴阳逆转,魏飞镇不住刘明,迟早得出事,这无论对刘明还是对魏飞,都不是什么好事,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物。
  吕玲绮也是愁女儿嫁不出去,此刻听邓氏也这般说,就息了这个意思,其实当初看刘毅给女儿挑选夫家的时候是列出的,哪个不是青年才俊?跟这些人一比,魏飞……其实按照刘毅的说法,魏飞是能成才的,既然有意为将,那魏越就不用在这方面束缚太多,任其发展,只要有这方面的兴趣,他自己就会去钻研,总会有成绩的。
  可惜,魏越大概过惯了刀头舔血的日子,不愿意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强行让魏飞习文,以至于魏飞成了如今的模样,否则以魏飞从小居住的环境还有刘毅的照顾,怎么说也能成才。
  这道理,吕玲绮阴晦的跟魏飞的母亲提过,只是对方并不认同,吕玲绮也就没再多说,毕竟说到底,那是人家的事情,再亲,也不可能去管人家儿子。
  “还是婶娘最好了。”刘明闻言却是笑眯眯的看着邓氏。
  “你呀~”邓氏和吕玲绮齐齐瞪了她一眼,随即邓氏却是看向魏飞,默默地叹了口气,其实刘明是她看着长大的,魏飞何尝不是?这俩孩子要能结合,她也乐意,只是到了这个年纪,很多事情都能看透了,对于吕玲绮突然冒出的这个想法,邓氏是不赞成的,真的撮合到一起,苦了的还是孩子。
  “伯文也挺聪明,只希望哪一天他能开窍吧。”邓氏叹了口气,晚辈们的事,她也不好过问。
  吕玲绮默默地点点头,不再继续在这件事情上多言,而是看向刘明道:“明儿还在担心你父亲?”
  “父亲虽常常自谦,然以父亲的行军风格,这世上比他厉害的将军有不少,但能赢父亲的却不多甚至没有。”刘明点点头道:“明儿担心的……是功高震主,毕竟这些年父亲为了大汉发展,为了让大汉更加强盛,拦了太多人的路,如今父亲声势日隆,自然无人敢惹,但若天子对父亲心生忌惮,孩儿怕……娘亲,孩儿想给父亲写一封家书!父亲如今已经位极人臣,就算立再多的功勋也无用,如今当思自保之策。”
  看着女儿认真的小脸,吕玲绮也不由得严肃起来,这问题,其实刘毅很早以前说过,只是有时候,到了刘毅这个地位,身不由己,她知道自家夫君想要做的其实不是打仗,而是搞他的工业,但要搞工业,要克服的东西很多,他必须有足够的地位才能支撑起自己的理想,夫君也在彷徨。
  “嗯。”最终,吕玲绮点了点头,要她上阵杀敌她能,但要说这种筹谋之事,她并不在行,就让女儿跟夫君沟通一下吧,或许女儿有更好的办法也说不定。
第五百七十二章
伐吴之议
  “如今河套已成为此战关键,南阳魏军已经开始退却,臣以为,大将军与骠骑将军可趁此时顺江而下,趁江东尚未作出回应之前,一举夺取豫章,甚至……”皇宫大殿之中,李严看向刘禅道:“一战吞吴!”
  吴国此番背弃盟约,加上有前车之鉴,此番攻吴,可说是名正言顺,迄今为止,东吴已经攻入桂阳、江夏等地,占领了城池十余座,上一次江东趁着关羽攻打襄阳之际,趁机发难,当时大汉为了大局着想,选择了原谅,但这一次,河套一下,魏军要重新布署防御,短时间内根本没能力顾及大汉这边,趁机顺江而下,攻占江东,正是最佳时机。
  刘禅点点头,西北大捷对于大汉来说绝对是一剂强心针,但就如同魏军无暇顾及江东一般,大汉如今在南阳的兵马也很难短时间内调回来重新布署,倒不如将兵力直接调往江夏,与早就准备在巴郡之地的关羽、张飞以及如今苦苦坚守岳阳、江夏一带的陈到、黄忠、文聘等人反守为攻,一举攻入江东。
  江东大将,吕蒙已经病故,周泰、蒋钦在当初的大战之中一个被关羽砍了,另外一个也在江陵被伏杀,此外甘宁、凌统也先后病死,昔日老将黄盖、程普、韩当也相继病故,如今江东虽然这些年国力也有提升,但昔日那些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却也死的差不多了,至于如今的都督朱然,显然跟此前的咒语、鲁肃、吕蒙有着不小的差距,全凭资历登上了都督之位,虽然也是一员良将,但比之前几任大都督,显然颇有不足。
  这个时候的东吴,虽然比之昔日兵力强盛了许多,但能用的大将可不多,基本都是潘璋、丁奉、徐盛这些相对年轻,昔日并不出名的将领。
  也正是因此,朝中不少人希望趁着这个机会一举灭吴,三足鼎立这么多年,大汉如今已经足够强盛,也是时候变一变格局了。
  莫说朝中百官,刘禅闻言也有些心动,才刚刚继位,如今刚刚下了河套,令自己皇位稳固,若是能在这个时候把江东给一起灭了,那这天下一统就有希望在自己手中实现。
  目光看向阶下的诸葛亮,刘禅笑道:“丞相以为如何?”
  “或可一试。”诸葛亮沉吟道:“不过东吴占据江东六郡多年,精擅水战,想要将其吞并不易,臣以为可以以豫章为主,先拿下此郡当可以,若能尽占江东之地自然最好,若不能,则可割豫章之地。”
  连孙抗曹的策略一开始是诸葛亮提出的,当初是为了对抗曹魏,当时的曹魏,的确不是刘备一家可以对抗的,但如今天下局势已变,大汉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吞并河洛、关中、西凉,如今又得了河套之地,按照刘毅的提议,刘禅已经准备将河套、定襄一带设为独立一州,作为大汉北方的屏障。
  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大汉如今已经隐隐与曹魏持平甚至超越,这个时候,当初定下的策略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大汉,若能联合江东继续伐魏,自然是最好的,但孙权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开始改变阵营。
  孙权显然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物,如今天下局势,孙权想要的是平衡,而大汉和魏国想要的是结束战乱,而且孙权数次挑衅,也让诸葛亮清楚地意识到江东再想为盟友很难了,既然如此,趁这个机会灭掉孙权或者令孙权元气大伤是最好不过的结果。
  如今大汉对江东占据地利优势,长江中上游都是大汉的地盘,大汉若想打江东,只需顺流而下,而且桂阳、长沙等地与豫章接壤,可以提供陆地上的打击。
  唯一让诸葛亮不确定的,就是江东水军方面的问题,大汉这些年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对曹魏的战争上,水军虽然也有训练,但并不多,与以水战为主的江东水军相比,终究是有些差距的,希望刘毅当年留下的那三艘巨型战舰真的如刘毅所说那般,能够扭转水战的局面吧。
  在诸葛亮看来,这一仗能打,但吞并江东有些不现实,豫章、泸江是可以攻的,但丹阳的话,诸葛亮不建议打,那样一来,东面也需调派兵力防守,大汉如今的兵力,做不到将战线拉到这么长,就算能够吞并江东,也需要时间来消化,所以诸葛亮先定了个下线,拿下豫章,然后再看情况,现在的确是攻打江东最好的机会。
  刘禅见诸葛亮也点头,心中一定,微笑道:“既然如此,便依丞相之意,传召大将军,骠骑将军顺江而下,攻入豫章,此外右相所辖兵马南下,总督江夏之兵,收复失地,攻入泸江,至于东吴,若能灭自是最好,若不能,当将此二地纳入我大汉疆土之中。”
  中原这边暂时不能打,一打就是全面战争,大汉这两年积攒下来的钱粮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已经不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本来这次战争就是因为刘禅继位,根基不稳仓促而起,如今危机已经解除,能够得到一两个郡自然是最好的,刘禅也不贪心。
  “臣等遵旨!”群臣躬身道。
  大事说完之后,群臣各自散去,刘禅起身,舒展了一下腰身,这上朝还真有些累。
  “陛下,张皇后已经备好了早膳。”黄皓见群臣离开,对着刘禅躬身道,这张皇后,便是张飞的大女儿,比刘禅小一岁,这亲事是在刘备还在的时候就定下的。
  “好。”刘禅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道:“此番司空又立了大功,朕却不知该如何奖赏司空了,朝堂上,也不好询问群臣。”
  如今刘毅已经位列三公,若是再封,刘禅不知该如何封了,但这么大一场胜仗,更扬了大汉国威,若不做封赏,也不对。
  “不如送一些美女?”黄皓试探道:“奴婢听闻司空一生只有一妻,未有妾室。”
  “免了,司空与其夫人伉俪情深,容不得他人,否则,以司空之位,何愁没有女人?”刘禅摇了摇头,刘毅与吕玲绮的传奇故事,也算是一段佳话,刘禅也不想没事跑去破坏人家感情,说不定刘明那女人能直接找到宫里来。
  想到刘明,刘禅就不禁打了个寒颤,有些童年阴影挥之不去啊。
  “陛下,以司空如今名望于地位,加官晋爵意义既然不大,何不在夫人身上想想办法?”黄皓笑道。
  “姨娘……好像也没太多喜好,最多就是练武,朕总不能将姨娘封作将军去带兵打仗吧?”刘禅想了想道。
  “当年先帝为请司空出仕,曾为司空的岳丈立了墓,并亲自祭拜,陛下何不效仿?”黄皓笑问道。
  “司空当年已经立了墓,何必再立?”刘禅不解道。
  “当年立碑也只是匆匆建立,但天门山毕竟不是温侯故乡,不如拨些钱财于司空,命司空在温侯故乡为温侯立碑,并追加谥号,或许比直接给司空封赏更好。”黄皓解释道。
  “嗯。”刘禅摸索着下巴点点头道:“不错,正好那九原如今也属我大汉疆界,命人传诏司空,让司空于九原为温侯建造陵墓,追封吕布为汉骠骑将军。”
  如此一来,吕布生前虽然名声不太好,但留在史书上,也算是大汉的将军了。
  “另外,可命司空夫人吕玲绮及其女去往九原祭拜,正好年关将至,也让司空家人团聚。”刘禅并不知道刘毅准备年关的时候回来。
  “陛下!”黄皓犹豫了一下,看向刘禅道:“是否有些不妥?司空在外独揽大军,如今又将其妻女送去,岂非没了制约,若是司空趁此机会……”
  话未说完,却见刘禅的目光淡淡的扫过来,黄皓只觉胸口一滞。
  “此话,朕这一次便当没有听过,你可知,司空对朕和太后都有过活命之恩?”刘禅看着黄皓,声音依旧平静,缺少了几分亲切,多了几分冰冷的感觉:“司空此生为我大汉奔波,大汉能有今日之盛世,司空功不可没,朕岂能无端猜忌?若司空真有自立之意,那这河套便算是朕送给司空的!”
  “喏!”黄皓脸色有些发白,连忙跪地请罪道:“陛下恕罪,奴婢不该妄言朝政。”
  “下去传诏吧,告诉姨娘,务必让刘明同去。”刘禅摆了摆手。
  “喏~”黄皓连忙再拜,等刘禅写好了诏书之后,带着诏书去司空府。
  看着黄皓的背影,刘禅摇了摇头,刘明上次拒绝公主之位,让刘禅多少有些不悦,而且刘明经常跑来见太后,见面也总会有些尴尬,而且从刘明到了长安开始,刘禅就没安生过,总会有大臣跑来告状,自家孩子被刘明给欺负了,把刘明打发走,长安这边,也能和平一些,自己耳根子也能清净点儿。
  真希望那女人永远别回来,头疼~
  刘禅突然笑了笑,最近刘明来的少了,他反倒有时候会怀念当初跟刘明在一起被欺负的日子,还是皇后好啊~
第五百七十三章
衣锦还乡
  刘禅的诏书传来的时候,刘明刚刚将给刘毅的书信写好。
  “娘亲,我也要去?”刘明看向吕玲绮,有些懵,这边怎么办?不是说给邓艾张罗亲事吗?
  “嗯,给你外公建立坟冢,同去祭拜吧。”吕玲绮点点头,长安的氛围,其实她也不喜欢,条条框框的太多,隔三岔五的,也有些官宦妇人过来串门,吕玲绮将门出身,对于这些应酬,并不是太擅长,更谈不上喜欢,这次既然天子发话让他们全家去给父亲在故乡立碑,吕玲绮也想回家乡看看。
  故乡,对于吕玲绮的记忆来说,太久远了,当时离开故乡的时候,她还只是个不到两岁的婴儿,故乡的景色,对吕玲绮来说,只存在于父亲和母亲的回忆中,她也想看看这个生养自己的地方,现在回去,也算得上是衣锦还乡了。
  莫名的,多了几分期待,那是一种对故乡的渴望,哪怕对故乡的记忆很少,但有些东西,是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融进骨子里的,抹不掉的,更何况是跟夫君一起荣归故里?
  “嫂嫂也同去吧?”吕玲绮扭头,看向邓氏笑道:“正好一起看看士载,听说此番士载也立了不小功劳,回来后定会高升,到时候,可就没有这许多功夫了。”
  邓氏闻言点了点头,她确实也想见儿子了,毕竟熬了这么一辈子,为了这个儿子,她放弃了太多东西,如今眼见着儿子一步步发达起来,心中也颇有感慨,况且吕玲绮和刘明都走了,她在这长安也没有什么可来往的人,倒不如一起去河套,看看大草原。
  有了决定,剩下的事情要操办的不少,按照诏书来看,她们这次去跟刘毅汇合,可以一直等到刘毅回朝再一同归来,要张罗收拾的东西可不少,甚至还要给乡民们带些礼物什么的,毕竟这次算是荣归故里,哪怕没什么熟人,也不能两手空空不是?
  除此之外,魏越一家在得到消息之后也想一起去,魏越本身也是九原人,他对那里的感情可比吕玲绮浓厚多了,更何况是为故主立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