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426

  张虎也来不及与对方多言,连忙举刀相迎。
  “咣~”
  一声巨响,手中长刀差点拿捏不住,这固然有关兴借助马势的缘故占了便宜,但刀马的配合却是常人难以相比的。
  此刻的张虎已经顾不得去评价这些了,关兴一刀落下,力道还未用尽,大刀突然回转,紧跟着第二刀已经劈至,力道比之第一刀轻了一些,但在接下之后同样叫人双臂发颤,紧跟而来的第三刀却是无声无息,张虎因为第二刀的时候以为关兴力道已近,生出一股错觉,精神上也出现一刹那的疏忽,但就是这刹那疏忽,却足以致命。
  这三刀,传承自关羽,但却与关羽不同,关羽的三刀,那是雷霆迅猛,一刀猛过一刀,别说寻常武将,关羽鼎盛时期,便是那些成名大将能够完整接下这三刀的都不多,但这三刀对体力、力量要求很大,而且三刀过后,会有一定虚弱期,所以很多时候,关羽头三刀若不能杀敌斩将,接下来就很难将对手斩杀,更何况不是所有人都有关羽的天赋和本事。
  关兴跟随刘毅不少时间,也开始揣摩自己的路数,自己没有父亲那般恐怖的天赋和力量,照搬的话自然不行,加上他跟刘毅学过一段时间的敌人心里,也是基于这个,创出了自己的三刀,第一刀威猛无比,第二刀则是力道削弱,让敌人心神松懈,第三刀无声无息,但却刁钻无比,若论威猛霸气,自然不及关羽的三刀,但若论效果却也不差多少,最重要的是耗费的力气更小,有着极强的续航能力,就算三刀难以斩敌,也有足够的力气与敌人缠斗。
  当那第三刀斩到的时候,张虎明显慢了半拍,抬手想要招架时,却已经被关兴一刀斩下了脑袋。
  “张辽的后辈,不过如此!”看着张虎那斗大的头颅冲天而起,关兴不屑的撇了撇嘴。
  关羽对于张虎,多少还是留些情面的,一来不想以大欺小,二来也确实顾念一些旧情。
  但那是关羽的感情,关兴跟张辽又没什么交集,自然也不会顾念什么情谊,战场上,那就是敌人,更何况,对于关兴来说,对张辽多少有些敌视。
  原因吗,跟关羽无关,张辽本是吕布部将,吕布兵败投了曹操没什么可说的,但当年吕玲绮母女在许昌遭受虐待,张辽作为吕布的部将,不要求如同魏越一般放弃一切护着吕玲绮离开,但屁都没放一个,甚至装作没看见,这就让关兴不满了。
  或许张辽有张辽的难处,但关兴就是不爽,要知道,他和张苞这一身武艺,除了家传之外,吕玲绮也给过不少指点,不说跟刘毅的关系,单说吕玲绮,小时候可是吕玲绮看着他们长大的,关羽、张飞常年征战,两人进入书院之后,基本就寄住在刘毅府中,刘毅同样也是常年忙碌,吕玲绮算是他们半个母亲了。
  不管吕玲绮有没有这个意思,但在关兴和张苞看来,那就是张辽对不起吕玲绮,所以对于父亲放了一马的张虎再度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关兴可是一点儿都不客气,甚至这次之所以如此凶猛的出兵,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听到张虎来了,直接率军出来,不为别的,就为姨娘出口气。
  主将都死了,四周还在抵抗的魏军面对这支刀枪不入的藤甲兵哪还有勇气继续作战?
  关兴将刀一挑,把张虎的脑袋挑起来,挂在马颈之上,看着四周乱作一团的魏军,厉声大喝道:“尔等主将已死,立刻放下兵器投降,否则,休怪我心狠手辣!”
  恐惧的情绪在魏军中蔓延,本就被刀枪不入的藤甲军杀得心胆俱裂,如今再见自家主将也被对方主将一刀斩杀,哪还有心思再战。
  很多人还在跑,但附近的魏军却已经开始丢下兵器,跪地请降,关兴只带了一千藤甲兵,中间还有这么多跪地请降的士兵,也没办法去追杀,只能命人收拢了魏军降兵,确定对方再无伏兵之后,押着这收降的两千余魏军回城。
  回城之后,立刻书信一封,将张虎的人头做简单的处理后,一并命人送往南阳,让庞统帮忙送去长安,也让姨娘高兴一下。
  另一边,曹爽指挥大军尚未抵达石城,便见前方溃军逃回来,心中大惊,一面命人收束溃军,一面将军中将领找来询问状况。
  一万先锋军被一千汉军打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让人有些难以接受,尤其是主将张虎竟然被对方一刀斩杀,更令曹爽难受。
  这仗刚刚开打,不但被对方破了先锋大军,更失了一员大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更重要的是,对方那一千刀枪不入的军队让曹爽心里有些发沉,若对方所有的将士都是这样刀枪不入的话,这仗还怎么打?
第五百六十四章
战争财
  “开打了?”刘毅将手中的棋子扔在棋盅里,扭头看向前来报讯的将士。
  “不错,从七月初开始到八月,魏军先后攻袭了石城、白都山关城还有石子岗大营,其中石子岗大营被魏军骠骑将军司马懿攻破,守将退守上界山。”校尉躬身道。
  “白都山与石城两战皆胜,关兴将军更斩杀大将张虎。”
  “张虎?”刘毅看了看糜竺:“魏朝何时有了这么个大将?新人吗?”
  糜竺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也不算,算起来,这张虎与伯渊还有些渊源,此人乃是已故晋阳侯之子。”
  “张辽?”刘毅有些惊讶道,晋阳侯正是张辽的爵位。
  “不错。”糜竺点点头,有些遗憾道:“当年温侯帐下,张辽、高顺皆为良将,张虎作为张辽之子,这些年也立了不少功勋,如今死于安国之手,当真是造化弄人啊。”
  张辽跟关羽的关系不错,但如今张辽的儿子却被关羽的儿子给砍了,这多少让人有些觉得这关系有些诡异。
  “战场之上,哪有许多情义可讲,再说大将军与张辽的关系也不会延续到子女身上。”刘毅倒是不奇怪,关羽跟张辽的关系再好,两家分数敌对,也不可能走动,到了小辈身上,也只是听过有这么个人而已,认都不认识,你还指望关兴留手?
  糜竺点点头,也是这么个理,将手中的书信递给刘毅笑道:“不过安国这一仗打的确实漂亮,曹爽主力尚未开到,这先锋军便一败涂地。”
  “一千破一万,以一敌十,若无藤甲军,谁能做到?”刘毅摇了摇头,这一仗,若没有藤甲军,关兴可未必能胜得这么漂亮,不过打仗这东西,有优势的装备不用等着发霉,却让将士们穿着跟对方差不对水准的装备上战场,那叫傻,战场可不是逞英雄的地方。
  糜竺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没有接话,而是将话题转开:“南阳战起,如此一来,曹魏所能动用的手段便都施展出来了,听说匈奴人已经开始大量集结准备秋季狩猎之事,怕是不久便要来攻,如今各个农庄都在抢着收割粮食,河套一带,今年因为匈奴人的不断袭掠,恐怕收上来的粮食不足以达到预期。”
  “这个早有准备,近些时日那拓跋隅为了凑足与我们交易兵器的奴隶,袭掠了不少匈奴部落,如今匈奴人集结,你说那匈奴单于会如何做?”糜竺笑问道。
  “呼厨泉之后,南匈奴其实已经没有单于,据我所知,如今统领匈奴的是左贤王刘豹,不过他并未继承单于。”刘毅笑道。
  “有何区别?”糜竺不解的看向刘毅,虽然不叫单于,但南匈奴还是刘豹当家。
  “区别很大。”刘毅思索道:“当年曹操讲南匈奴分作五部,刘豹只是左部帅,只是另外四部不及刘豹势大,所以听从刘豹指挥,但实际上是五家而非一家,如今拓跋鲜卑侵入河套,南匈奴夹在三方势力之中,处境艰难,所以才能团结在一起,这个时候,我们不必理他们,继续做我们的,让拓跋隅去收拾他们。”
  “若是拓跋隅吞并匈奴,岂非令拓跋部在这河套立稳了脚跟?”糜竺不解道。
  “是这么个道理,但我们不出兵,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做啊?”刘毅笑着拿出一颗木球来,看着糜竺笑道:“如今的匈奴,就如同这个木球一般,若是我军与鲜卑同时发力,自然只能碎裂,但若只有一面发力,而我方采取怀柔之策,在必要的时候,拉拢一些人进来,如此,可不费一兵一卒吞并大量匈奴部落。”
  说着,刘毅直接将那颗木球按进了沙盘里。
  “这样一来,拓跋鲜卑出了大力,最后却只是与我军平分河套甚至还会少一些,恐怕那拓跋隅不会愿意。”糜竺笑道。
  “这河套本就是我汉家之地,鲜卑朋友帮我们驱除吞并了匈奴,我是很感激的,但当年武帝答应将河套划给匈奴,可未曾答应划给鲜卑,匈奴既灭,这河套之地也该收回,至于平分只说……呵呵~”刘毅摇头笑了笑,从一开始,他可没有跟那拓跋隅许过任何诺言说要跟他平分河套,拓跋隅自己脑补的东西,他可没准备买单。
  “伯渊这般做法,有失君子风度。”糜竺从当初刘毅结好拓跋隅开始,就大概猜到了刘毅的想法,此时也只能苦笑了。
  “你是君子,我可不是,我们墨家讲究务实,不说这些虚的。”刘毅摇了摇头,将战报递给糜竺道:“去跟那刘豹说一声,就说我们是来种地的,只要他不来犯我们,我们就不会去招惹他们,甚至可以跟他们开通贸易,为他们提供兵器、粮食,当然,若是他们那里有鲜卑战俘或是其他奴隶的话,我们可以跟他们交换。”
  “别跟我说什么君子之道,太讲君子之道,打不赢仗的,宋襄公的事情,子仲兄应该知道。”见糜竺又要开口,刘毅连忙打住。
  “我是说,可否加一些加码?”糜竺看着刘毅道:“毕竟按照伯渊所说,匈奴打来的机会不大,而且他们有求于我们,就算不坐地起价,此前的价格也不适合了。”
  刘毅认真的思索了片刻后道:“照旧吧,做人要有诚信,不能趁人之危,我们不是那样的人,最好低一些来换取匈奴人的好感,另外通知蒋琬,再调一批汉人过来这边,三到五万,充实这边的汉人比例,还有庞德可以撤回来了,接下来我们只防守,巩固如今所得,不进攻。”
  “喏!”糜竺苦笑着答应一声,起身告辞离去。
  秋收之后,中原的战斗率先打响,孙权、魏朝同时出兵,刘毅这边经过半年的整顿,反倒是令匈奴和鲜卑针锋相对,在进入秋季之后,匈奴人过来袭扰的次数反而降低了许多,刘毅也没有再增加农庄,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固农庄的建设,组织农夫将作物的杆、叶什么的收集起来,做成饲料,让牲畜在过冬的时候也能有足够的食物。
  此外还在河道之上搭建桥梁,水车,河套平定之后,刘毅准备沿着河道建几座城池,作为日后河套之地发展的核心。
  河套之地虽然肥沃,但也是相对的,这边的城池不能太多,否则养不起那么多人,在刘毅目前的规划中,匈奴的王庭美稷还有青盐泽、金莲盐泽适合筑城,在往远就是三封、鸡鹿寨那一块,河套的发展方向还是以放牧为主,农业为辅,此外就是靠矿藏来发展了。
  最近在西凉陆续发现不少矿藏,河套这边也不少,以后这西凉、河套这边按照刘毅的计划,是以发展工业为主,当然,前提是蒸汽机能够真的投入实用。
  这东西原理并不难,小型的蒸汽机刘毅已经做出来好几个,但都不符合刘毅的要求,难以扩大投入到生产之中,他之所以将蒸汽机跟弟子们分享,就是希望能够集合众人的智慧,将蒸汽机不断完善、开发。
  此外刘毅还借助黄河沿岸的几处瀑布成功造出一座机械厂房,原理却也不难,借助水流的冲击力带动齿轮衔接到一个个铁锤上面,通过齿轮传送让铁锤举起然后落下来生产铆钉,刘毅搭建的建筑通常都是以榫卯结构为主,但钉子在生产中也是必须的,很多东西不是榫卯就能解决的,必须要钉子。
  而这样的机关,也只能生产一些铁钉之类的小东西,或者对箭簇进行初步加工,工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在铁锤抬起的时候吧铁料放到下面然后等铁锤捶打,通常都是用妇女来做的,毕竟这种事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只要培训一段时间,就能上岗了,把男人浪费在这种事情上有些浪费劳力。
  类似这样的厂房有好几处,一般都设在有瀑布的地方,毕竟普通水流的冲击很难在一瞬间提供足够将铁锤举起来的力道,中间再加上一些平衡机关就可以了,就算没有刘毅的系统,普通人在明白原理之后也能请工匠做出来,刘毅对墨家机关术的运用一直都在想办法将这些复杂的东西民用化,毕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与其自己去费力改变这个时代的工业,不如自己将技术弄出来,然后推广,只要能够带来利益,自然会有人跟风,帮忙推广,这要比刘毅自己一个人打拼容易的多。
  已经有一些工业化的样子了,接下来就看今年冬天,这匈奴人和鲜卑人是否能够打起来了。
  对于两家的战争,刘毅是抱着万分期待和支持的态度。
  一石打起来,自己再在背后推波助澜一番,借着两族征战之际,让两族心甘情愿的给他贡献出大量的人口和资源,而自己提供的武器终究只是消耗品,等他们打的差不多了,也就该自己出来收拾残局了。
第五百六十五章
谈崩
  匈奴和鲜卑之间的厮杀在进入仲秋之后开始进入激烈状态,拓跋隅得了刘毅的支持,糜威带着的人还在青盐泽训练骑术,在拓跋隅看来,这自然是刘毅的示好举动,加上曹魏对匈奴人的支持在退出关中之后明显削弱了,这也使得拓跋隅对于河套更加志在必得。
  在刘毅有意无意的提示下,拓跋隅针对匈奴的侵袭日渐猛烈,他倒也不怕刘毅事后反悔,反正河套之地自己得了,刘毅到时候就算反悔也不可能,只能如同当初对南匈奴一般,接受他的称臣,最多自己将劫掠的目标转向云中、雁门一带。
  美稷,匈奴王庭。
  “这些鲜卑人,都是蠢货!”刘豹听着手下头人的汇报,恨恨的骂了一句,原本他入秋后大规模围猎,是为了配合魏朝,攻入西凉,牵制汉军,结果现在那拓跋隅疯狗一般不断地跑来袭扰自己,当真让人火大。
  至于拓跋隅为何会如此,刘豹心里清楚,肯定是那大汉司空在后面撺掇,但问题是,就算南匈奴被他拓跋隅给赶出了河套,那汉人就会真的把河套之地让给你?
  嘿~
  刘豹可是在汉地待过十几年的,对于那些汉人的想法自问也算了解,不说别的,拓跋隅可是杀过刘毅派去的使者的,单是这一点,就给了刘毅充分秋后算账的由头。
  如今被人家哄上几句,或许还有什么承诺,就疯狗一般跑来咬自己,这很明显是被那刘毅当枪使了。
  这个道理,刘豹清楚,也想让拓跋隅清楚,但问题是现在拓跋隅根本看不清楚形势,你就是想跟他讲道理都说不通,这能咋办?
  “左帅,再不反击,鲜卑人就快攻到美稷了!”右部帅刘虎上前,对着刘豹道。
  为了能够争取到拓跋隅跟他们一起对付汉人,刘豹一直压制匈奴各部避免跟拓跋隅的冲突,他们的忍让显然被鲜卑人当做了懦弱的表现,不但没有丝毫克制,反而越发张狂。
  刘豹脸上腾起一抹阴霾,他想化解冲突,因为眼下来看,他们和鲜卑其实算是队友,那刘毅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常年跟魏国打交道,刘豹对于汉人的情况可比拓跋隅更加清晰,那刘毅可是当年曹操、曹丕都称赞的人物,听说征战多年未逢一败,这样的人物,突然跟你示弱,本该警惕才对,那拓跋隅反而沾沾自喜起来,真不知道那拓跋隅是如何当上拓跋部首领的。
  “我之前派人去告知那拓跋隅,愿意与他分享河套之地,使者还没回来?”刘豹看着刘虎道。
  当初曹操讲南匈奴分作五部,每一部帅都是匈奴人中冒顿单于的后代,都姓刘,他们的血统中,汉人的血统至少占了一半,算起来,跟刘氏皇族还能攀上些亲戚。
  “被杀了。”刘虎叹了口气道,这拓跋隅嚣张惯了,连汉人的使者都说杀就杀,而且事后刘毅的态度更给了拓跋隅自己很强的错觉,更别说南匈奴的使者了,那杀起来更是干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