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426

  但奇谋的话,刘毅能想到的也只有声东击西了,毕竟关羽作战经验丰富,而且这一次,很可能是关羽最后一仗,刘毅也想关羽尽兴一些,跟曹军好好打一场,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机会,等关羽那边打的差不多了,自己出兵直接把函谷关拿了,那多好。
  “如何?”刘毅把关平招到身边,笑问道:“君侯可曾应允?”
  “嗯。”关平笑道:“父亲答应了,还说墨侯太过客气,这种事,书信一封便是,他本就已经出兵,末将赶到时,已经打下昆阳、叶县、父城等六城,兵锋直指伊阙关。”
  “说还是该说一声的,毕竟这边的战事,还需君侯来打。”刘毅点点头,他相信关羽不会跟自己计较这个,但这并不代表自己就能心安理得的在这边享受胜利果实,说白了,这次自己不会出太多力气,如果关羽那边吸引到足够的火力和注意力的话,函谷关拿下不会费太多力气,这里真正的难题是潼关,两地相隔太远,无论刘毅拿下函谷关还是潼关,另外一边肯定会有警觉,刘毅必须做出取舍,无论选择哪一边,再要去取另一边的时候,困难就会成倍增加。
  函谷关距离主战场无疑更远,但就战略意义上而言,攻下函谷关,能够封锁曹军援助关中的军队,虽然后勤补给线会更长,而且风险性也更大,但风险和收获往往是成正比的,拿下函谷关,虽然面对的不确定因素会更多,但若能成功守住,关中之战基本可以稳了。
  况且此番并非真的孤军深入,而是协同作战,关羽出兵伊阙关,会帮自己分担很大的压力。
  “对了!”关平笑道:“此番父亲还让末将还带来一人,可助墨侯成事!”
  “哦?”刘毅微笑着看向关平:“不知是何人?”
  荆州那边,人手也很紧张,关羽麾下周仓、廖化、糜芳等人似乎都脱不开身吧。
  关平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帐外笑道:“请文则将军进来。”
  文则?
  刘毅愣了愣,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直到于禁从帐外进来,对着刘毅躬身做礼,刘毅才回过神来,连忙站起来,一脸惊讶的看向于禁。
  历史或是演绎上的于禁刘毅没办法去评判,但就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所见到的于禁并没有投降,当初曹操退出南阳之后,于禁是誓死不降的,当时对外宣传于禁投降,甚至打着于禁的旗号让人拌做于禁在南阳战场上出现,曹操没有相信,而于禁直到曹操死,也未曾投降,一直都被关押在荆州,如今突然出现在这里,让刘毅多少有些意外。
  目光看向关平,于禁出现在这里,显然已经答应了投降,只是这不可能是凭空就来投降吧?
  “墨侯有所不知,您在南中的时候,于将军的家眷被迫害的不成样子,不说家破人亡也差不多了,只余一幼子被老仆拼死护送出来,一直东躲西藏,直到这次曹丕过世,魏国动荡,才辗转到了荆州。”关平来到刘毅身边,低声道。
  曹操不为难于禁家眷,一是不相信于禁会背叛自己,二来也是顾念旧情,毕竟是很久以前就一直跟随自己的老将,哪怕于禁真的投降了,曹操估计也不会真的拿他家人做文章。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曹丕跟曹操毕竟是不同的,对于禁家眷自然不可能像曹操那样照顾,于禁不在曹魏,昔日看不过眼的或者说政敌迫害他家人,曹丕也不会多管。
  “末将于禁,参见墨侯!”于禁姿态放的很低,毕竟在关羽那里,作为降将,就别谈什么地位了,能给口饭吃就不错了。
  “文则将军算起来,也是前辈,不必如此多礼!”刘毅连忙上前,伸手扶住于禁,微笑道:“我大汉能得文则将军之助,实乃如虎添翼,将军请坐!”
  说着,亲自将于禁扶到位置上。
  “多谢墨侯!”于禁感激道。
  相比于当年,如今的于禁看起来苍老了许多,眼神中透着几分疲惫和沧桑,神情也有些拘谨。
  “文则将军不必如此。”刘毅重新坐回座位上,思索道:“此番我奉命攻取函谷关,然对于这一带地形,说实话,在下是第一次前来,并不熟悉,日后还要多劳将军提点。”
  “不敢!”于禁大概是在关羽那里待了一段时间,对于刘毅的热情颇有几分不适应,想了想道:“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塞大河,道路仅容一车通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函谷关置于曹魏内部,是以意义不大,远不如潼关,驻军不算太多,然此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便是只有数百人,想要攻取也颇为不易,另外函谷关也并非一关,而是三关,秦时的函谷关已被废弃,汉时在新安建关,前些年魏王征讨马超时,为粮草运送方便,曾命许褚开凿隧道,筑起关城,距离秦关不远,如今墨侯要攻破的,恐怕便是这处。”
  潼关乃是曹操在建安元年的时候所设,潼关建立之后,函谷关的意义就不大了,因为当时潼关是为了防御关西兵乱,自那以后,函谷关便算是半废弃状态,也只有曹操建立的新关有些驻军。
  不过这也是刘毅选择攻函谷关而不选潼关的原因,切断函谷关,潼关的优势就算被废了,但刘毅到时候会面临两面夹攻的隐患,所以于禁建议刘毅攻破函谷关的同时,也要助关羽攻破伊阙关,同时宜阳、渑池这两处也需攻下,将函谷关与伊阙关连在一起,守望相助,才不至于被曹军反击攻破。
  于禁说话时,刘毅仔细盯着于禁的眼睛,同时手中写写画画,见于禁说完,默默地看着自己画出来的东西,这是他根据秦汉两朝之间建筑的习惯所模拟出来的关城和地图,只是没有实际见过,刘毅也不敢确定自己所画就一定对。
  想了想,刘毅笑道:“文则将军可否带我前去观看一番地形?”
  刘毅打仗,一般会做好万全准备,先了解地形,做成沙盘,然后再想策略,打仗是最后一环。
  “自然愿意!”于禁对着刘毅抱拳道。
  “坦之,你先领兵缓行,偃旗息鼓,待我探清地势,再做计较。”刘毅看向众将道:“令明带一队人马随行。”
  “喏!”关平和庞德躬身道。
  对于刘毅的安排,两人都算满意,关平领兵是肯定的,无论能力还是资历以及可信度来说,他无疑要比庞德、孟达都强,但也需要照顾庞德的感受,将庞德带在自己身边,也算是一种信任的表现,虽无实权,但这也是一个态度,有机会肯定会重用你,庞德虽然投降了几年了,但地位却不高,这次随刘毅出来,自然也是奔着建功立业来的,刘毅给出态度,他自然不会有不满。
  当下,刘毅将军队交给关平管理,让他带兵沿着山路缓行,至于修路,那是以后的事情,暂时不考虑,自己则带了于禁和庞德,并三十名亲卫在于禁的带领下,寻小路直奔函谷关。
  关中大战已经开启了,曹军这边肯定会有所动向,留给刘毅的时间并不多,他必须尽快截断函谷关,断了曹军支援的路线。
第四百九十五章
函谷关
  这个时代,虎牢关要比函谷关出门,盖因几十年前虎牢关前那一场大仗,虽然在刘毅看来,那并不算什么大仗,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影响终究是大的,相较而言,函谷关这里虽然险要,号称兵家必争之地,却在这几十年里并未发生什么像样的大战。
  一开始董卓进京的时候,大汉还没有乱,这函谷关顺理成章被董卓接手,之后董卓退往关中,原本是封锁了函谷关的,奈何不久之后董卓就死了,关中大乱,函谷关也没人来守,一直到曹操西进的时候,汉函谷关被废弃,新建了眼下的新函谷关,在秦关旧址以北五公里的地方。
  “这便是函谷关?”站在距离新关足有十里的一处高峰之上,刘毅举着望远镜,仔细的端详着那被夹在山与河中央的关城,虽然没有近距离去看,但目测来说,关城三丈左右的高度,算不上太高,但难免的山势极陡,想要通过山脉如同当初曹操或是马超对付阳平关一般爬到南侧山峰上以高打低是不可能的。
  若真是如此的话,函谷关也不可能被称为险关了,不过眼前的函谷关,给刘毅的感觉算不上险关。
  “正是!”于禁点点头,沉声道。
  刘毅将竹筒望远镜递给庞德,蹲下来从地上找了根树枝在地面上勾勒计算了一下:“墙高三丈左右,关城不宽,前方的河滩步窄,至少能容纳下前人战阵,只是城墙面积不宽,再多的兵力也没用,常规打法来攻城的话,便是守城兵马不多,也难以攻克!”
  “正是如此!”于禁点点头:“当年秦函谷关只是一处塬,两面都是高山,行人要过只能走函谷关,只是后来不知为何,弘农河水日渐低落,露出了大面积的河滩,行人再过,就不必再走那秦关,是以曹公命人修建了这座函谷关,但要说地势之险要,却已远不如秦关。”
  刘毅点点头,没再说话,用望远镜观察着四周围的地貌,黄河水位下降的原因……他也不是太清楚,不过秦关就算重建也没有意义了,能过来的地方太多,无论是魏函谷关还是新安那边的汉关,都已经不可能完全将关中和洛阳这边的道路封死,就算绕道,也总有道路可走,除非将每一处都建立关城,形成一片关城为主的地带。
  只是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大,劳民伤财不说,没意义,毕竟不是什么地方都是易守难攻的,而且没有水泥技术的情况下,汉朝的大多数城墙都是夯土堆砌的,一场大雨都可能冲塌的那种,要全部像函谷关这样以砖石垒成,没有技术的情况下,光是这一片的防御体系,就得花十几年,没有必要。
  别说魏国这边,刘备治下如今除了几座重要的城池之外,大多数城池也都是由夯土围成的围墙,这样的城池一般不会太难打。
  “走,我们去看看新安那边的函谷关,可以的话,一并打下,这两边最好能形成一个整体!”刘毅站起身来,丢掉手中的枯枝,对着于禁笑道。
  “喏!”于禁点头答应一声。
  刘毅看向庞德,询问道:“领命,若让你攻此关,你欲如何攻?”
  “诈作魏军混入关中,趁机多关。”庞德闻言一怔,连忙躬身道。
  “需要多少兵马?”刘毅笑问道。
  庞德心底盘算一下道:“以此关规模,平常驻军应该不多,而且并非强攻,有千人足矣。”
  刘毅点点头,从腰间摘下一枚令箭:“你持此令去找关平,给你三千人马,以最快速度拿下此关,另外让关平改道新安,我们在那里汇合。”
  “喏!”庞德闻言大喜,眼下曹军对他们这一路兵马完全没有防备,拿下这座新关的机会很大,刘毅这相当于是送他一场功绩。
  “去吧!”将令牌交给庞德,刘毅挥手笑道。
  “墨侯的安全……”庞德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于禁道。
  “文则会护我,不必担忧。”刘毅微笑道,这也算对于禁的考验,他有自保之力,若于禁真的敢趁此机会害他,那也算提前拔除一颗钉子,而且在刘毅看来,于禁玩儿苦肉计的可能不大,毕竟曹丕害他全家是真的,唯一有让于禁仇恨他们的可能,那就是于禁把这笔账算在了大汉这边,那刘毅也无话可说,直接杀了就是。
  若于禁没有这份心思,那刘毅这句话,也能收买人心不是?反正不会亏。
  “喏,末将告退!”庞德又看了于禁一眼,躬身告退。
  待庞德离开后,刘毅看向于禁笑道:“文则将军,我们也走吧,否则今夜不好找宿地。”
  “喏!”就如刘毅所想,刘毅这般信任,的确让于禁心生感激,对刘毅也更加敬佩,一路上鞍前马后,将刘毅照顾的相当妥当。
  相比于新关以及秦关而言,汉关防御面很宽,从黄河畔一直到宜阳,就如同刘毅之前所构想的那种防御体系一般,虽然汉函谷关只有一座,但整个防御体系纵横足有百里之遥,虽然大军难过,但对小股部队来说,能够渗透的地方很多。
  刘毅记得此前在史书上研究汉史的时候,当年赤眉军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化整为零,轻松绕过函谷关打入关中,轻易通过防守薄弱的秦关,直接攻破长安。
  “函谷关,乃洛阳八关之首,但若论地势而言,却远不如秦关以及新关。”于禁跟在刘毅身边,一边走,一边解释道。
  夜色已深,能看到的也只是模糊的轮廓以及夜色中那依稀的火光,这函谷关连同陆浑关、孟津算是西面的一整道体系,不过所防备的方向不同,不过因为新关的建立,这汉关的防御就有些薄弱了。
  刘毅借着火把的光芒,将地图大致勾勒了一边,同时命人去通知关平,让孟达先带一支兵马过来,把汉关占据,然后再说其他。
  刘毅这次前来,带了三万大军,就任务而言,他的兵力是相对充裕的,在将这一带的地貌仔细勘察过后,刘毅决定先不管潼关,先配合关羽把函谷关、孟津、陆浑关、宜阳、新安这一带占据,与关羽形成两面夹击洛阳之势,挡住洛阳方面的援军之后,在去新关和秦关将所有的道路封死,不让曹军有支援关中的机会,只要将曹军的援军给挡住了,弘农河潼关占领的意义不大,只要关中那边得手了,潼关和弘农就成了孤城,自然便是大汉囊中之物了。
  这一仗,能赢!
  刘毅带着于禁和一众亲卫躲入山中,临时搭建了几座草棚来居住,自己再帐中开始做沙盘,这一路三座函谷关之间的地形、地貌都摸索的差不多了,此刻做成沙盘,看起来会比地图更加立体一些。
  “墨侯,您这是草棚?”于禁感觉这是自己有生以来,住的最奢华的草棚。
  虽然外边看起来,的确就是个草棚,但内里无论架构还是陈设,都颇为讲究,有专门的床榻,还有桌案,最过分的是还有独立的厨房,身在其中,心神放松,那明明是干草堆砌的床榻,睡上去却很舒服,感觉一天的疲惫很快便被消除了,这恐怕比都城最豪华的房舍都要舒服。
  “对啊,看不出来?”刘毅仔细的将做好的关城摆在山道的夹缝建,用量尺量了一下,对比双方的比例。
  “看……看出来了。”于禁叹了口气,早听说刘毅精于匠道,今日一见果然不一般。
  “文则不会没在襄阳或是江陵住过吧?”刘毅已获得看了于禁一眼。
  于禁脸色有些尴尬,他在襄阳大牢里待了七年多,出来后,关羽不怎么待见他,直接打发到城外去了,住倒是住过,但却是在牢房里住的,刘毅当时建立牢房可不是让犯人们去享福的,刘毅记得当时的属性是舒适感降低三十多,精神折磨三十多,痛改前非三十多,不过这些属性对于于禁显然没什么用。
  毕竟痛改前非那是在自己错了的基础上,才会生效,站在于禁的立场来说,他并没有错,自然不会生效,但那舒适感降低外加精神折磨的属性,于禁这些年过得肯定不是太好就对了。
  “算我没问。”刘毅见于禁脸色不对,岔开话题笑道:“此战能够建功,文则功不可没,待战后我会向朝廷为文则请功,到时候会新建长安,甚至洛阳若能攻下来,也会一起建起来,到时候在这边定居,这些事情也就见怪不怪了。”
  于禁勉强笑了笑,叹息一声道:“禁幽居数载,不想再出来时,这天下却是大变,如今年事已高,昔日故友也多半故去,活着的,此生再见怕也是敌人,这些身外之物,也不求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