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426

  孟获点点头,没说什么,他并不是这个意思,刘毅恐怕也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只是眼下,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坏了士气。
  军队快要抵达银冶洞之际,突然看到前方烟尘滚滚,一支汉军竟是从银冶洞内杀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同时,在他们身后,亦有一支汉军杀出,却并未进攻,只是锁住他们的退路。
  两军阵前,一员女将,身披银鳞甲,手持一杆九尺银枪,头戴银盔,面罩一张青面獠牙的面具,一双晶亮的眼睛透过面具看向这边,朗声道:“蛮王,到得此时,还要顽抗?”
  孟获心中显然早已有了准备,看到这支人马的出现,并没有太过吃惊,只是摇头苦笑道:“墨侯当真是神机妙算,孟获佩服。”
  来人自然是吕玲绮,刘毅的主力要全力对付藤甲军,但孟获这边也不能再放走孟获了,所以只能请自己夫人出山,做这最后的绝杀。
  吕玲绮的能力,在此前也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证明,军中将士对于吕玲绮带兵并无任何怨言。
  “还要战吗?”吕玲绮将手中长枪一指孟获,长声道。
  孟获摇了摇头,他已经不想再与刘毅为敌,何况如今刘毅大势已成,继续顽抗,也终究是以卵击石,事已至此,孟获也想通了。
  正要说话,却被祝融夫人拦住,却见祝融夫人策马来到阵前,看向吕玲绮道:“妾身还有一事。”
  “请说!”吕玲绮点点头。
  “上次一战,未能尽兴,今日妾身与夫人再战,若夫人还能胜我,妾身愿意随夫君一并投降!”祝融夫人将手中丈八长枪一指吕玲绮,朗声道。
  上次输给吕玲绮,她多少有些不甘,跟关兴、张苞二人耗了太多的体力,不能算数,如今再度遇上吕玲绮,祝融夫人要找回这个场子,若是等孟获投降了,那以后再想动手自然不太可能,所以祝融夫人想要在孟获未投降之前,再跟吕玲绮决个高下。
  吕玲绮将目光看向孟获。
  孟获深吸了一口气,点头道:“若能胜得我夫人,孟获愿意投降。”
  吕玲绮这才重新将目光看向祝融夫人:“可!”
  祝融夫人也不废话,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吃疼,嘶叫着朝着吕玲绮冲来,手中长枪一抖,一朵斗大的枪花便朝吕玲绮罩过去。
  祝融挥枪挡开对方的银抢,紧跟着还以颜色。
  吕玲绮银抢没有对方的长枪长,但却胜在灵巧,而且力量上也不输祝融,两人这般来回斗了十几个回合,但见强化乱舞,进退间迅疾如电,只看得两边将士眼花缭乱,纷纷发喊,为自家将军助威。
  又斗了二三十合,祝融夫人终究差了几分,被吕玲绮不断抢近身边,杀得枪法开始出乱,努力想要摆脱吕玲绮,将自己长枪的优势发挥出来。
  却见吕玲绮手中银抢哗啦啦一响,陡然拉长,随着手腕抖动,犹如银蛇一般钻来。
  哪怕已经见过吕玲绮施展这一招,心中有了准备,但此时吕玲绮施展的时候,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正是祝融夫人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被突然抖开的九节枪刺中了虎口,手中长枪拿捏不住脱手落地。
  正要取飞刀来用,却听一声轻响,那九节枪已经重新合一,枪尖已然顶在自己咽喉处。
  “手下留情!”孟获见装大惊,连忙喊道。
  吕玲绮没有理他,看了祝融夫人一眼,重新将九节枪收回。
  “多谢。”祝融夫人抱拳一礼,上次只是匆匆交手,还察觉不出来,但这一次,祝融夫人能够真切的体会到双方之间的差距,吕玲绮显然留手了,否则十合之时,自己可能已经被直接杀了。
  另一边,孟获见到自己夫人没事,微微松了口气,随即默默地从马背上跳下来,对着吕玲绮跪拜道:“孟获愿降!”
  “去与墨侯说吧,我此来,只是带蛮王去见墨侯。”吕玲绮淡然道。
  “好!”孟获点点头,当即下令三军将士放弃抵抗,被汉军收了兵器,直接掉头回往昆池,吕玲绮留下前来帮忙的刘三刀指挥大军返回,自己则带着孟获、祝融夫人以及带来洞主三人并数十名亲卫当先赶回昆池,孟优则留下来帮助刘三刀管束降军!
  ……
  刘毅再见到孟获时,已是三日之后了,他这两天一直都在统筹此战所得,收拾战场,填埋或是焚烧尸体,另外将降军安排开始工作,战争结束,接下来的主要精力都要放在南中之地的建设之上。
  “败将孟获,参见墨侯!”孟获对着刘毅恭恭敬敬的拜道。
  “这次可服?”刘毅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看着孟获笑道。
  孟获一脸惭愧道:“六败于墨侯,安敢不服?”
  “请起!”刘毅伸手将孟获扶起来,微笑道:“原本按照往日的做法,我该将你拜为蛮王,而后班师回朝,不过此番我来南中,并非只是为了平乱,更是希望能够让整个南中繁荣兴盛,我担心我一走,后来的官员恐无此心,是以我已向陛下请命,暂留此处,发展南中之地生产,令各族永无争端,此事还需蛮王相助。”
  孟获躬身道:“墨侯放心,自今日起,孟获永尊陛下,子子孙孙誓不复反!”
  刘毅笑了笑,他也没准备给对方再反的机会,自己离开南中之日,这南中之地将不会再有蛮族。
  “我已上表天子,拜汝为云南太守,这云南将从永昌郡分出,自成一郡。”刘毅笑道:“这段时间,你变跟在我身边,学习政务。”
  “谢墨侯!”孟获虽有些不愿,但还是躬身接受了刘毅的好意。
第四百七十二章
债主
  汉中,皇宫。
  或许真的是真命天子吧,自从刘备登基之后,今年荆蜀两地粮食丰收,大大缓解了蜀地这一年来的粮食危机,再加上从六月开始,建宁就不断将大量的铜币以及铜运出了南中,运到汉中过来,如今因为这几年国度用钱粮而出现的亏空虽然没有完全补上,但这新建的朝廷,算是可以正常运转了。
  “依伯渊心中所说,这南中豪族这些年私自铸了不少铜币,眼下这些铜币却是缓解了不少尴尬。”刘备将手中的竹笺交给诸葛亮笑道:“算起来,伯渊如南中,已有两年了吧。”
  “陛下说笑了,并无那般久。”诸葛亮摇了摇头道,刘毅是去年动身,如果按年算,的确有两年了,不过实际上也就是一年多一些。
  “只是未曾想到这南中之地,竟然如此复杂。”刘备笑着点头道,原本他对南中并不是太上心,占着益州一半的地盘,但事实上,南中人口在册的,连益州的一成都没有,是个不毛之地。
  但让刘备想不到的是,最终从刘毅汇报上来的结果看,南中人口至少比户籍所记录的多一倍,这还不算蛮民,若是都算进来的话,这南中之地的人口就不能忽视了。
  原本刘毅上表想要开发南中,刘备是不太同意的,毕竟一个南中之地,把朝中一员大将给留在那里,怎么看都不值得,眼下整个刘备朝廷都在为北伐中原积极做准备,甚至出兵的方案,这里都已经有了,刘备也不想在南中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
  但刘毅去南中是,只带了不到五千的兵马,结果到如今,刘毅麾下汉蛮兵马加起来,已有三万之众,这还是刘毅遣散了不少的结果,更为刘备送回来亿万财富,而且听说刘毅还占据了几处银矿,这让刘备对南中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还有一事,孔明看看。”刘备将一封书信递给诸葛亮道:“伯渊提出铸造银币的事情,朕觉得有些不妥。”
  诸葛亮闻言接过书信,信是刘毅两个月前送出的,在刘备手中也有一段日子了,只是刘备总觉得贸然加入一种新币不太好,所以此番想要找诸葛亮商议一番。
  信的内容是把银币作为货币,一枚银币相当于百十枚铜币这样的方式流入民间,算是大额钞票那种。
  “的确不是太好。”诸葛亮沉吟片刻后,摇了摇头道:“眼下民间钱币刚刚稳定,此时若推出银币,不说云南银矿产出是否足够,而且也容易给百姓造成恐慌,此事最好等过上一些年,最好天下太平之后,再徐徐图之。”
  刘毅的很多想法好是好,就是在诸葛亮看来,有些太激进了,这治理天下,尤其是随着刘备的地盘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更需要求稳,太大幅度的改革,容易生乱,毕竟现在的刘备集团已经不是以往那种小势力了,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
  “天下太平么?”刘备摸着胡子,叹了口气,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等到那一天。
  “陛下放心!”诸葛亮见刘备神色有些颓丧,知道这不经意间又碰到了刘备的伤心事,连忙宽慰道:“我朝如今形势大好,曹魏虽据中原,却四面受敌,只待积攒三年五载,待我朝兵精粮足之后,便可兵发关中,若能得关中之地,便可与东吴联手,南北夹击中原,何愁天下不定?”
  刘备闻言笑了笑,心中好了不少,其实他也清楚,事情没那么简单,若大汉真的收复关中之地,江东是否还愿意与刘备结盟就值得探讨了,毕竟若真能得关中,则大汉已经有了跟曹魏争雄的能力,就算最后击败了曹魏,江东也未必能够扩展,既然如此,江东很可能再谋荆襄。
  “朕有孔明、伯渊、士元相佐,何愁天下不定?只可惜孝直早亡,实乃我大汉之失!”说到最后,刘备神色有些暗淡。
  法正在刘毅去往南中的时候,患了恶疾,哪怕刘备派人去往荆州请来了华佗,也未来得及救治法正,法正的死,让刘备心痛不已。
  诸葛亮看着刘备已经半百的头发,脸上的皱纹也越发清晰起来,心中默默叹了口气,如今刘备已然年过六旬,确实不知能否看到天下一统的那一天了。
  “陛下,尚书令庞统求见。”就在刘备与诸葛亮相顾无言之际,有内侍进来,对着刘备躬身道。
  “传。”刘备闻言点点头道。
  不一会儿,庞统那胖胖的身体便出现在大殿之上,看着颇有几分喜感,这两年庞统生活显然不错,进来之后,对着刘备一礼道:“参见陛下!”
  “士元不必多礼。”刘备摆了摆手道:“匆匆而来,可是有何要事?”
  “是南中传回的消息。”庞统笑道:“陛下请看。”
  “哦?”刘备让内侍将庞统奉上的奏书呈上来。
  “南蛮已定?”刘备将书信递给诸葛亮,有些惊叹道:“从伯渊正式入主朱提到如今也不过半载光阴,竟已六战六胜,降服了那蛮王?”
  刘毅心中一来是报功,二来是希望能够新设一郡,让孟获出任云南太守,以安蛮民之心,三来吗,刘毅这次是希望能够继续留在南中负责南中的建设之事,疏通南中与属地之间的道路,除此之外,就是刘毅发现蛮兵经过训练之后,战力不俗,不舍将帐下蛮兵解散,希望朝廷能够派来一将接手刘毅麾下的蛮兵进行训练,为朝廷训练出一支南蛮兵马。
  书信中还提到藤甲之事,已经装车运送回来,信中刘毅将藤甲的优点和缺点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说,若能练出这样一支藤甲兵,日后出兵关中,或许可有奇效。
  刘毅这次的书信总的来说,只有三件事,上交兵权,报功,要钱!
  建设南中地区,开通各处道路,建立运输线还有至少上百座城寨要建设,以及蛮族归化的问题,哪一样不要钱。
  刘备一开始还看的颇为高兴,毕竟南中之地这样一来算是彻底平定了,朝廷将再无后顾之忧,只是看到后来刘毅要钱的时候,刘备脸色有些绿。
  想也知道要开发和改善整个南中之地,还有刘毅所说的那轨道铺设,要的钱肯定不会少,这国库刚刚有了些钱,南中送来的钱还没捂热呢,又要被刘毅给要回去了。
  虽说刘毅这次没说要建城的事情,但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工程,比如轨道铺设,比如基础城寨建设,比如中心城寨其实也就是小城的建设,还有伐木开荒等等,刘备估计这么多工程下来,恐怕能建三五个岳阳城了。
  现在刘备的心情可谓是复杂难明,刘毅在平定南中之后,迅速上交兵权,这让刘备很欣慰,但紧跟着刘毅就跑来要钱这些年都快成习惯了,有时候刘备就在想,哪怕刘毅跟他要权,或许都比这大把大把的掏钱更容易让人接受。
  不止如此,刘毅这次的工程在建完南中之地以后,还要在蜀地、汉中、荆州开战,预算时间为五年,各地人力也都需要动用,虽然都只是在各地动工,不需要民夫往来赶路,但这次整个范围内对于这所谓的轨道铺设,预算的人力需要动用五十万之巨,这让刘备的心跳有些加剧。
  荆蜀两地,如今在册记录的人口在去年统计的时候,是九百万,听起来,似乎五十万也不是很多,而且只是在地方,农忙的时候还能回去耕田。
  但问题是雇佣这些人不是征募,要花钱,而且价格还不低,五十万民夫,一天就得花费五千万钱!
  当然,这五十万民夫也不是一下子就要调动起来,但饶是如此,这花费的钱财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孔明!”刘备见诸葛亮看那份奏书看的津津有味,叹息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