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426

  不过刘毅在心中推算了一下,真要发展到这一步,先得一统天下,然后跟这几处地方建交,铺设轨道,在这些地方建立矿产什么的,保守估计,自己得活到两百岁,也不知道那延年益寿的属性多弄几个能不能让自己寿元翻倍啥的。
  反正如果自己真能活到两百岁的话,应该可以将整个大汉推动到蒸汽时代,真到了那时候,无论运数还是信息传递都会有个质的蜕变,大汉应该可以通过对外战争来缓解一下内部的矛盾,当然,如果能够更进一步进入电力时代的话,将整个欧亚大陆以及周边的岛国纳入版图不成问题,问题是自己至少得活到二百五十岁乃至三百岁。
  想想刘毅就觉得自己快疯了,还不到四十岁就想着活到三百岁的事情。
  摇了摇头,刘毅继续研究自己的新式人力轨道车,体型巨大的白象成功将关兴、张苞的注意力从轨道车上挪开。
  一旁的空地上,白象悠闲地吃着自己的饲料,对于好奇的抱着自己大腿往上爬的关兴显然有些不耐烦了,鼻子一卷,在关兴大呼小叫的声音里,将他卷到了背上。
  “好大的力气!”关兴惊叹的摸着白象的脑袋,那背上宽阔的不止能骑乘,他感觉自己可以在上面睡觉了,尤其是对那象鼻的灵活,更是惊讶,感觉像条巨大的蟒蛇一般。
  “明明长着这般狰狞的獠牙,为何脾气却这般温顺?”张苞好奇的踮脚摸着那洁白的象牙,看向身旁的木鹿大王道。
  “将军不知,这畜生虽说平日里性情怠惰,但若真激怒了它,那可了不得,便是有百人都未必能够制住它,在这山林之间,虎豹都不敢轻易招惹它,那象鼻有千钧之力,再厉害的勇士,若惹怒了它,象鼻一甩都能将人砸死。”木鹿大王笑着解释道。
  这昆池他也来过,但感觉上远不像现在这般繁华,而且汉人和蛮族在这里区分并不明显,不说话的话,你很难分出哪个是汉人哪个是蛮族。
  除此之外,此处被刘毅垦伐出不少良田,昔日的许多瘴林都被刘毅给铲平了,沼泽也被填埋,眼下这昆池一带的繁华,甚至比建宁都好,刘毅答应过木鹿大王,新城之中,会给他一族留下一块区域居住,此外还会在原本八纳洞建立城寨,开垦荒田让八纳一族的人可以好生休养生息。
  这样的条件,让木鹿大王有些心动,但一时间也不好下决定,只是已经有不少蛮族彻底投向刘毅,将自己当做汉人一般,在这昆池一带生活,耕田或是狩猎,还有养殖,感觉上,不像孟获说的那般不堪,反而比以前更富足了,这让没有立刻答应下来的木鹿大王在内心里开始倒向刘毅这边,或许答应了刘毅,也不错……
第四百六十七章
对策
  如果降低轮子的摩擦力的话,提升速度是很容易的,但也代表着减速会很难,而且提速也会很吃力,甚至若是载重过大的话,上坡时可能出事儿。
  刘毅看着新款的改良轨道车,摇了摇头,这样的车还不如原版的,轮子的木擦力还是需要的,如今能想的,就是从动力方面入手,同样的力量要爆发出更强的速度,这显然是违反力学的,属性的存在,最多也是减少损耗,将力的损耗降到最低,而非反过来凭空增加力量,只能从其他方向下手。
  比如跟船一样做个风帆,但显然不是所有时候都能用,感觉很怪,或者可以考虑加大力量的投入,比如两人车改为三人、四人或是更多。
  力的推演,刘毅感觉已经到了极致,空车四十左右的速度已经是极致了,而且以人力而言,这个速度想要一直保持,还得频繁更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着刘毅这般恐怖的耐力和体能。
  刘毅测算过一般轨道车在两人同时发力的情况下,载货量是十石左右,一个时辰大概能行二十到三十里。
  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一石,一石的重量是一百二十斤,不过汉代的一斤差不多是先在半斤多点,一石如果换算成现代的重量,大概是三十一公斤,十石三百一十公斤,需要两个人来拉,另外还有两个替换者,这样的载重量,放到现代可能不值一提,但放在这个时代的话,已经是相当神速了,最重要的是,所需要的人力并不多。
  四个人均摊下来每人分摊两石还多,这让民夫来挑着担子搬运的话,其实最多也就是一个半民夫的运输量,但最重要的,还是速度上的优势,人力轨道车就算载重后事每个时辰只能走二十五里,一天走四个时辰,那也能日行百里,这都赶上精锐兵马的行军速度了。
  民夫的搬运速度呢?一天能行三十里都已经不错了,三倍以上的运输速度,空车往回走的话,速度还能飙升,后勤成本会降低很多,以眼下来算,已经能够弥补与曹魏之间人口的差距了,但刘毅就是觉得这轨道车局限性有些大,没有轨道的话,还不如手推车实用。
  反正得打下一块地方,才能在那里铺设轨道,内部后勤力量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往外打,还得有可以脱离轨道的运输工具才行。
  其实刘毅当年做的马车,改装一下做成运输车,速度也不会太慢,但是没有创新,刘毅本人对于这个非常在意,他想要的是能够脱离畜力,人力也不会太费事的新型车,普通马车的话,太简单了一些,没有挑战性,完全可以交给弟子们去做,而刘毅现在更想做的是改变和创新,而非只是凭借着系统的能力。
  “墨侯,沙摩柯想见您!”马谡快步走来,见到刘毅,躬身道。
  “那让他来吧。”刘毅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看着远处在大象身上玩儿的不亦乐乎的关兴和张苞两个,这俩货也不怕被白象一不小心给踩死,这白象可比刘毅印象中寻常大象体型还庞大。
  很快,沙摩柯在马谡的带领下见到刘毅,躬身向刘毅施礼。
  “将军不必如此拘礼,坐。”刘毅指了指身旁的凳子,这不是正式场合,没必要跪坐,而且蛮族之人也很少这样坐。
  “喏。”沙摩柯点了点头,也不客套,直接坐下来,对着刘毅道:“墨侯,末将奉命探查孟获的情报,近日安排在银冶洞的细作送来了消息,那乌戈国国主已经率领藤甲军到了,最多不过七日便能与孟获汇合。”
  “藤甲军啊。”刘毅点点头,看向沙摩柯道:“将军也是蛮族,族中可有藤甲?”
  “这……”沙摩柯点点头道:“藤甲编制不易,不过做成之后确实刀剑难伤,族中也有一些,不过只有九副,被族中当做至宝!”
  “如何不易?”刘毅来了兴致,询问道。
  “这藤甲若不用油浸泡的话,并不坚固,寻常刀剑轻易便能斩裂,需得用桐油不断浸泡,先浸泡两日,饭后晒干,至少需要晾晒两月,然后再用桐油浸泡,如此反复五次,一副藤甲通常需要两年方能制成,而且需要大量的桐油,所以十分珍贵。”沙摩柯道。
  桐油可是稀缺物资,一般蛮族哪里有那么多,更别说如同乌戈国那样弄出来三万藤甲军,光是耗费的桐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刘毅还想尝试着自己做一副藤甲来试试,但听到沙摩柯如此说,他也就放弃了,制作周期太长,而且弱点太过致命了一些。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破这些藤甲军,三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同演义中诸葛亮那样一把火将藤甲军烧完倒是不难,但刘毅有些舍不得,虽说有着致命的缺点,但刀枪不入的特性实在叫人眼馋,加工一下,或许能够规避这个缺点。
  见刘毅皱眉陈思,沙摩柯以为刘毅正在为如何破敌发愁,犹豫片刻后道:“墨侯,其实这藤甲也并非不可破。”
  “哦?”刘毅意外的看向沙摩柯:“将军有何破解之策?”
  “这藤甲虽然坚固,刀剑难伤,遇水不沉,却也有着致命的弱点,早先曾有山岳之民以千余藤甲军造反,却被当时五菱太守以火烧退,这藤甲遇火即燃,而且难以扑灭。”沙摩柯苦笑道:“也因此,末将族中也只是留了九副藤甲,并未多做。”
  刘毅点点头,心中有些失望,却也并未表现在脸上,不管怎么说,沙摩柯肯将这种事说出来,足以证明他是真心帮自己的,微笑道:“多谢将军相告,此事,吾心中有数。”
  沙摩柯点点头,见刘毅没有其他事,跟刘毅告辞离开。
  直到沙摩柯走远,马谡方才看向刘毅道:“沙摩柯此法确实可行,但为何墨侯依旧闷闷不乐?”
  “此举……”刘毅想说有伤天和,不过最终没说,诸葛亮和周瑜还火烧赤壁来,也没见怎样,这些年汉人内斗死的兵马百姓不知多少,要真的有伤天和,天下名将恐怕都得短命,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刘毅也不信这个,直接道:“这些藤甲,若能入我军手中,以为奇兵的话,他日中原战场上,可建奇效!”
  其实天工坊给各级将领们做出来的铠甲,也可称之为刀枪不入,毕竟接近50的防御加成,有的还有质地加成乃至反弹属性,但这种铠甲限于材料和做工,不可能普及全军,将士们穿的铠甲以皮甲或是布甲为主,虽然也有防御加成,但同样数量的属性不同质地所得到的效果是不同的二的百分之五十和一的百分之五十,那效果能一样吗?
  藤甲的出现,让刘毅觉得可以在这方面,培养一支刀枪不入的军队,那上了战场几乎是所向披靡的。
  当然,考虑到弱点明显,只能用作奇兵,但发挥出来的功效同样可怖,敌军主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摸清楚藤甲的弱点,这样一旦出手,对敌人的打击那是毁灭性的。
  “这……”马谡闻言,一时间也想不出火攻之外的其他方法,沉吟片刻后,看向刘毅道:“既然利刃不行,可否试试钝击?”
  “钝击?”刘毅目光一亮。
  “墨侯可还记得之前那木鹿大王的野牛阵对军队的杀伤?”马谡微笑道。
  “急切间也找不到这许多野牛啊。”刘毅闻言苦笑,木鹿大王的家底儿就是那些野牛,在战场上基本死的差不多了,如今估计已经变成粪便了,再想弄出来,也需要时间啊,其实刘毅之前是想过以象兵破藤甲的,不过根据木鹿大王所言,整个八纳洞的大象,也就那么一头,就是他坐下那头白象。
  马谡摇头笑道:“墨侯向来才思敏捷,怎此时不明?在下只是说类似那野牛破军的做法,并非是说就一定要以猛兽破藤甲。”
  刘毅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拍了拍脑袋笑道:“若非幼常提醒,险些钻了牛角尖。”
  没有野牛,但战车的威力可不比野牛差,而且刘毅就是做这个的,他做出来的战车,威力恐怕更在那野牛之上。
  想到此处,刘毅思索道:“不过这若用战车,对地势要求颇为苛刻。”
  战车适合在平原地带使用,若能以高打低那是最好不过了,这南中之地,适合战车驰骋的地势可不多。
  马谡点头道:“确是如此,但也并非没有,只是如何引那藤甲军来,需得费些功夫。”
  “不错。”刘毅点点头道:“除此之外,还需一旅偏师在孟获出兵之后,断其根基,此战,我已不想继续。”
  这一仗,打了太长时间了,蛮民人心也差不多都已稳定,接下来,刘毅需要做的就是在这南中之地搞开发,做基建,而非跟孟获这些残军纠缠不休。
  马谡点点头,二人返回厅中,针对此次作战,开始商量详细对策。
第四百六十八章
藤甲兵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秋。
  九月一到,哪怕是在云南也能明显感觉到气温凉爽了许多。
  昆池之畔,一支汉军狼狈的奔行着,阵型也有些乱,关兴带领着兵马,不时会组织身边的精锐将箭簇射向后方的蛮军,只是哪怕是经过天工坊加工的箭簇,射在这些蛮军身上,起到的作用也不大,除非能够命中对方的脸,否则箭簇打在那藤甲之上,会被直接弹开。
  自从随刘毅入南中以来,关兴跟蛮军交手也不是一两次了,其间也有过败绩,但像今日这样,在正面接敌的情况下,被对方打得如此狼狈,绝对是第一次。
  出兵的时候,刘毅嘱咐他打不过就立刻撤退的时候,关兴心中多少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毕竟蛮军的水平,也就那样,在逐渐将往日所学兵法与实践结合之后,关兴在战场上通常是压着蛮军打的,怎么可能打不过?
  但现在,关兴有些佩服刘毅的先见之能了,这支蛮兵他真打不过,不是对手有多厉害,而是对方的装备太不讲道理了。
  天工坊铠甲精良,当年刘毅做出来的铠甲属性还不是太变态的时候,跟曹军打都占尽了优势,但那至少还能破防的,还能看到希望,但眼下的这支蛮兵打起来,刀枪不入,破防都做不到,自己吧军阵练得再好也没用啊,就像开了锁血挂一般的存在,你技术再好又有啥用?所以只能按照刘毅的说法,跑。
  按照刘毅给出的路线跑,关兴猜测刘毅已经知道这帮蛮兵的厉害,但他有些怀疑,面对这支刀枪不入的军队,刘毅真有办法将其击败?这些时日做的那战车应该就是为了对付这些人的,但是否有用,现在关兴真不敢打包票。
  来了一次南中,关兴感觉自己涨了不少见识,这帮南蛮统兵打仗本事不大,但却有一大堆稀奇古怪的东西,不小心就能着了道。
  ……
  看着汉军狼狈逃窜的身影,孟获脸上的表情却并无太多惊喜之色,不久前发生的一场突袭战,他们是被突袭一方,若是以往的话,这个时候就算不会直接炸营,也会相当狼狈,孟获哪怕已经有了不少成长,但面对这种突袭战应对之策也不多,一般遇到这种情况,能够稳住将对方逼退就不错了。
  但这些藤甲兵的反应却是令孟获有些吃惊,也没有怎么组织变阵什么的,直接就反攻,而且在己方不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反杀的汉军狼狈逃窜。
  藤甲的制作,在这南中之地各族之间其实算不上什么太大的秘密,只是很少有人会专门建造这样一支军队,毕竟桐油可不是便宜东西,而且制作时间太长,他听兀突骨说过,他的这支藤甲兵的藤甲,是几十年反复浸泡,一辈辈传下来的东西,比寻常藤甲还要坚固。
  这威力……当真叫人艳羡,或许这次,真的有机会击败刘毅,只是孟获现在有些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兀突骨兵强马壮,反观南中各族,在这段时间各洞折损严重,不少洞主直接死在了战乱之中,若是将汉军赶走的话,接下来,若兀突骨要赖在这边不走的话,还真拿他没办法。
  不知为何,孟获此刻心中甚至生出几分不希望兀突骨能赢的阴暗心理。
  “孟获兄,这些汉军也不过如此。”在他身边,兀突骨一边指挥大军追击关兴所部,一边对着孟获朗声大笑道。
  孟获乃至祝融夫人、孟优、带来洞主以及一众蛮将闻言,面色都不是太好看,毕竟兀突骨嘴里不过如此的汉军,在他到来之前,将南中各族打的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更是有不少族群纷纷倒戈,投了刘毅。
  汉军都不过如此,那他们算什么?有能耐你把藤甲脱下来跟人打,能赢一战算我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