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426

第三百五十五章
契机
  建安二十二年总体而言,还算和平,虽然三大诸侯剑拔弩张,但却始终保持着克制,并没有出现大战,一直到年底襄阳城完工的时候,荆州由崔州平、马良、伊籍负责统筹结算时,荆州这一年显然又是一次大丰收,大量的粮食被运往襄阳。
  至此,襄阳粮草丰足,兵甲齐备,就算被人围城,都不比担心粮草问题,按照刘毅的规划,作为未来刘备势力在荆州一带的中心城池,襄阳城可不止有着强悍的防御能力,同样也是经济重心之一,不过眼下襄阳城随时可能面临战争的情况下,自然不能开通商贸,所以城中建立的那些铺面,暂时只是对入城居住的襄阳百姓开放一些。
  这个年又没能跟妻儿一起度过,年岁的气氛让刘毅感觉有些孤寂,哪怕关羽邀请刘毅去自己家里过年,但终究是客,找不到家里那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你说……”与庞统并肩走在有些萧索的街道上,刘毅皱眉道:“这仗,何时能够打完?”
  “应该不会太久。”庞统思索道:“眼下曹军在南阳实际上也增了不少兵力,按照吴主之意,是希望我军能够先与曹军开战,他们好趁虚攻合肥。”
  “关键就在这里啊。”刘毅叹了口气,这谈判特娘的都快一年了,东吴那边在催刘备赶快动手,但问题就是如果刘备动手了,东吴没去攻打合肥,而是跑来背后捅刀子,那可真就是腹背受敌了。
  一场谈判双方磨磨蹭蹭的花了一年时间,这信任问题才是关键,毕竟经过上次的事情,刘备对江东的信誉恐怕会打个折扣,哪怕现在双方都有重新把联盟再建起来的意思,但这信任问题已经有了缺口,再想建起来可就不容易了,如今刘备在襄阳屯兵三万,但江夏、江陵、岳阳、长沙的兵马加起来有五万之多,就是担心东吴再来背后捅刀子这一手。
  毕竟鲁肃一死,吕蒙上位,他对刘备集团的态度跟鲁肃可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鲁肃还在的话,那问题反而会简单许多。
  庞统点点头,法正这一年来奔前忙后,为的就是说服孙权全力抗曹,但到现在为止,法正却始终不建议刘备出击,显然法正也觉得江东现在依旧不是太靠谱,不想冒险,对于法正的判断,庞统还是信得过的。
  “伯渊,士元!”孙乾带着两名护卫,找到刘毅和庞统,连忙上前,对着两人道:“快随我来。”
  “何事?我们刚吃过。”刘毅看着急匆匆的孙乾,疑惑道,这年才刚过,大家相互走动也是平常,只是真的吃不下了,刘毅感觉这段时间自己胖了不少。
  “?”孙乾茫然的看了刘毅一眼道:“主公急招,伯渊在说什么?”
  你们刚吃过跟我什么关系?
  “啊……哈哈,没事,快走吧。”刘毅有些尴尬地笑道,随即催促着孙乾快走。
  衙署之中,关羽已经到了,同来的还有从蜀中调来的张任、杨任两员大将,作为蜀中的顶尖将才,刘备对于这两人可是相当重视的,毕竟关羽、张飞、赵云年纪都不小了,而马超虽然归降,但却是势穷来投,刘备不是太敢放手去用,最重要的是,这两人年轻,跟魏延、关平、刘封这些人一样,被刘备当成未来刘氏集团的中坚力量来培养,这次既然要动真格的,刘备特地将二人调来。
  有培养的意思,也有继续笼络的想法,总之这两人以后在刘备麾下的地位不会太低。
  “主公!”刘毅和庞统对着刘备一礼。
  “伯渊,士元,且先入座!”刘备点点头,示意两人入座。
  刘毅发现法正也回来了,两人一直以来碰面的机会不多,交情谈不上多深,刘毅对法正微微颔首,算是打个招呼,法正这人,他听庞统说过,如果对上脾气了,那是怎样都行,但若是看不顺眼或者想算计他,那可真是睚眦必报,法正在蜀中的这两年,可是收拾了不少昔日在刘璋麾下时奚落或是轻贱他的人,蜀中这两年,可是被灭了不少家族,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出自法正之手。
  当然,这其中也有这些士族自己手脚不干净,想趁刘备立足不稳,暗地里动些手段的因素。
  对于这样的人,刘毅不想交恶,平白给自己惹个麻烦的对头,但也不愿意太过亲近,鬼知道那句话说不对就惹下了。
  “主公,不知发生了何事?”庞统看向刘备问道。
  刘备对身旁的侍者示意了一下,侍者将一份皮卷交给刘毅和庞统观看,微笑道:“这是许昌传来的密信,少府耿纪、太医令吉本、司直韦晃等忠义之士冒死送来,言曹操如今就在南阳,他们欲在许昌密谋救出陛下,约我等共同起兵,匡扶汉室!”
  “契机!”刘毅、庞统闻言目光一亮,这可是好机会啊。
  不过……
  刘毅看向刘备:“曹操在南阳?主公可能确定?”
  一旁的庞统笑道:“虽未必可全信,但自去岁开始,南阳突然戒严了一般,我军派往的细作几乎都是有去无回,如今看来,恐怕此信所言非虚!”
  “只是……这几人能成何大事?”关羽皱眉道。
  少府耿纪、太医令吉本、司直韦晃,听听这几个牵头的,有一个是跟领兵有关的吗?这么几个人凑在一起,感觉像是给曹操送菜的。
  “他们成不成大事无所谓,重点是,曹操在南阳!”刘毅笑道。
  “不错。”庞统附和道:“况且这几人虽无兵权,但皆是望族,手下凑齐一些人马却是不难,而且他们人脉颇广,真若动手,必定影响极大,曹操这一年来着手迁都之事,显然也是担心这个。”
  迁都这种事是大事,虽然曹操早在建安二十年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迁都,但进展却是颇为缓慢,天子至今还在许昌,显然朝中这些人也是看出,一旦天子被迁到邺城,他们将再无机会,所以在探得曹操去了南阳之后,有了这次的事件。
  曹操虽然预见到会出问题,但显然没想到这些人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拖后腿。
  刘毅在地图上眯眼看着南阳的方向,突然抬头道:“主公,臣以为,如今正是进占南阳的大好时机!”
  一旦后方出问题,曹操肯定无心恋战,这个时候,如果刘备从汉中、襄阳两路出兵的话,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曹操为保后方稳定放弃南阳虽然不可能,但牵制肯定是有的,这个时候如果东吴能够看准机会进攻合肥,刘备这边站着兵精粮足,耗得起,战力高,吃下南阳的可能很大。
  毕竟南阳地势相对独立,但就后勤补给上,曹操肯定是不如刘备的,耗日持久的话,曹操后勤运输的成本肯定要比刘备高了数倍,哪怕曹操坐拥九州,但要从更远的地方往过调粮的话,那运输成本是呈几何递增的趋势,只是就近的话,许昌有乱,洛阳也没多少能力支援,汝南方向还要应付江东,这可当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庞统点头道:“不错,曹操自得南阳以来,南阳百姓皆苦于徭役,只要我军占得两三城,大行仁政,何愁南阳百姓不助主公?”
  其实曹操对南阳加以重税,个人感情因素并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这南阳对于曹操来说是块飞地,而南阳要防备刘备和孙权攻过来,必须屯驻重兵,所需的粮草一大半都要从南阳本地征调,这样可以减轻对后勤方面的需求,再加上曹仁等将领对于当年曹昂、典韦等人的死始终耿耿于怀,而南阳百姓苦于徭役,对曹军的观感自然也就不强,双方的裂痕也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加深,可以说,曹操治下,南阳民心是最低的,也是反抗最激烈的。
  之前关羽北攻襄阳时,南阳境内就有大批士族、豪强聚拢民兵起义响应关羽,只可惜关羽攻下襄阳之后,已无力再北进,这些起义很快便被曹军扑灭,但也有不少人趁着战乱南下逃到了襄阳这边寻求庇护,如今刘备北伐,别说大行仁政,便是一视同仁,拿对待荆州百姓的态度对待南阳百姓,对于南阳百姓来说,那都是仁政了。
  而且如今的刘备,最不缺的就是钱粮,最有资格在南阳施行仁政。
  之前是因为三方关系诡谲,加上南阳曹军兵多将广,实力雄厚,不好上去死磕,如今有了此契机,此刻动兵当真是在合适不过。
  “正月十八……”刘备想到耿纪等人与他约定的时间,看着刘毅等人到:“江东那边……”
  “可只调襄阳兵马,另外命关平率军自上庸出兵,走筑阳攻入南阳,荆州之兵,不可轻动。”法正笑道:“在下前去游说孙权,那孙权见我军防备谨慎,自然不敢贸然来攻。”
  如今的荆州,江夏那边,文聘死死的守着各处港口,江东水军想过来可不容易,陆路方面,赵云镇守长沙,陆地战争,就算兵少,江东军中恐怕也没几个人是赵云的对手,孙权只能北进!
  “善!”刘备拍了拍桌案,拍板定下,眼下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必须在约定之日之前做好准备而后发兵北上,若南阳也能收入囊中的话,许昌、洛阳再到关中,就都在刘备的进攻范围之内了,最重要的是,南阳还容易守!
  当下,刘备命人火速赶至江上庸,传令关平出兵,同时法正再度出使东吴,准备促成联手对付曹操之事。
第三百五十六章
孙权调兵
  “啪~”宛城,曹操将竹简按在桌上,力道有些大,让帐下一众文武心脏都跟着跳了一下。
  “偏偏在这个时候!”曹操闭着眼睛,叹息一声,眼下的情况有些棘手啊,孙刘这边,孙权的态度有些诡异,刘备亲自坐镇襄阳,有北上的意图,曹操现在在努力控制着局势,想要将孙权拉拢到这边的战车上来,这个局从封孙权为吴王的时候已经开始布置了。
  但刘备现在反将一军,没有自立为王,而是跑来跟孙权搞外交,威逼利诱的想要孙权将他自己给推上王位,而孙权显然也在顾忌唇亡齿寒的道理,如今颇有些意动。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后方的问题,曹操还能控制住局势,但现在,许昌方向传来的情报,让曹操有种想砍人的冲动,这些人办事不行,拖后腿却是颇为在行,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曹操都懒得数了。
  但眼下这个重要节点之上,这帮人又跳出来闹事,莫非是想要这天下重新陷入诸侯战乱的年代,他们才甘心么?
  这种事情,虽然早有预料自己的行踪终究瞒不过太久,但这些人直接就窜出来准备搞事,还是让曹操大为恼火。
  而且这问题还颇为棘手,眼下曹操麾下的大将夏侯惇镇守长安,防备刘备自蜀中出兵攻入关中,张郃随曹彰镇守邺城,张辽在江淮一带,剩下的大将曹仁、曹休、徐晃、李典如今都在南阳随自己动手统领三军,这个时候许昌这边因为迁都的事情,实际上反而没有什么大将,这时候对方跑出来搞事情,曹操一时间也调不出人手来对付。
  至于回去……时间上恐怕赶不及。
  “大王何事惊怒?”程昱疑惑的看向曹操。
  曹操摆了摆手,示意侍者将竹简交给程昱。
  程昱接过竹简看去,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抬头看向曹操道:“大王,这消息……”
  “校事府传来。”曹操也没有解释,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程昱顿时没话了。
  校事府是曹操麾下专门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曾经帮助曹操扼杀了不少叛乱,虽然在曹魏营中臭名昭著,但作为曹操的近臣,程昱很清楚校事府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有半点疏忽,校事府的班子,那可是郭嘉搭建起来的。
  “许昌有伯仁将军看顾,当无大碍。”程昱没有将竹简传阅,而是将竹简递还给侍者,看着曹操道:“但此事影响甚大,朝中不知有多少人参与其中,而且臣担心这些人联络了刘备以及江东孙权。”
  这才是程昱最担心的问题,耿纪那些人,真的不足为患,但挑时机却挑的太好了,这个时候正是迁都的时候,曹操又不在后方坐镇,许昌有变,不管曹操能否及时扑灭,都足以影响孙权的决定。
  曹操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闭目思索良久之后方才叹道:“江淮一带,有多少兵马?”
  现在,也只能照着最坏的打算去准备了。
  “大概两万余,但布置颇为分散。”程昱皱眉道。
  毕竟如果江东要攻打江淮,可以选择一处要地猛攻,但曹操这边要防守的话,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
  “不够,命徐州、豫州各调两万兵马入江淮镇守。”曹操摇了摇头,江东的势力也不能小觑,两万人只是基础防御,如果孙权真的来攻,这点人却是不够的,还需再添一些,这也是曹操觉得江东军陆战水平有限,否则就算是六万兵马,曹操都不太放心。
  “喏!”
  ……
  “吴王,话已言尽,我主已屯兵于襄阳,上庸兵马也已开始调往筑阳,不管吴王是否相信,我主已拿出了诚意,至于如何决断,吴王可自行决断。”柴桑,孙权大营,法正站起来对着孙权拱手一礼道:“大战在即,在下要尽快赶回辅佐我主攻打南阳,恕在下无礼,先行告辞。”
  “孝直慢走。”孙权站起身来,将法正送到营外,目送法正离开。
  其实法正也不想这么快摊牌,但这次的事情,无论如何要搏一搏,若是孙权愿意北伐自然最好,江陵一带的驻军可以抽调出来前往襄阳助战,但若不能,刘备这边有襄阳兵马,上庸方向的兵马也绝对能在开战之前抵达,这般算计下来,孙权的态度固然重要,但却已经没有时间让双方继续磋商、协调了,必须马上动兵,先把正义的大旗立下来,能够吃下南阳无疑是最好的,就算吃不下,经此一战,曹操要经营南阳也会更加吃力。
  如果孙权愿意北进,攻入江淮之地,不管能否攻下,对于刘备来讲,那都是一份助力,无论南阳还是江淮,曹操都不能失,这两地一失,中原几乎都暴露在孙刘两家的兵锋之下。
  至于孙权背后捅刀子,江夏的水军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动的,只要孙权不动兵,荆州大半兵力还是以防备孙权为主,刘备这次出动的,除了襄阳兵马外,更多的还是汉中乃至蜀中的兵马。
  孙权如果真的不识好歹的打过来,想要啃下荆州,那绝对会崩碎孙权的牙口。
  荆州想要东下不易,但孙权想要逆流而上打下来,经过刘毅这些年来的不断加固,可不容易,单是江夏的三座水寨配合夏口,便能将孙权的水军彻底堵死,更别说江陵哪怕不是以军事型城市建设的,那经过刘毅的重建之后,比昔日的江陵更加坚固,江东想要单凭水军想要攻进来可不容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