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426

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城墙
  关于荆州那边自家产业被人洗劫了的事情,身在千里之外的刘毅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攻城失利,虽然有些难过,不过也在意料之中,毕竟这世上的事儿很难事事如意,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然后成功,这才是正常的规律。
  如今刘备这边的人虽然多,但在留意看来,能看得上眼的将领,如今也就一个关平和杨任了。
  关平如今行军在外,并不跟刘备一路,而是带着一支偏师在攻打周围可以够得着的城池,挺忙的,不过对关平来说,这应当算是好事儿。
  至于刘备这边,武将是不少,但能在能力上扛大旗的真不多,除了杨任之外,也就当初随同刘备一起入蜀的霍峻还可以,剩下的比如汉中收过来的张卫、杨柏,在刘毅眼中有些磕碜。
  当然,也不是真的没人了,蜀中降将之中还是有不少能人的,李严啦,吴懿啦,都是不错的人才,但问题是刘备如今不是太敢用这些人,而且就算他们真心归降,但这投降归投降,翻过身来就直接打故主这种事情,在人品上可是很受诟病的,人家刘璋可没亏待这些人。
  所以刘备多数时候也只是跟这些人请教一些蜀中的事情,不会直接让这些人攻打刘璋。
  刘毅回到军营之后并没有立刻召集工匠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东西做出来不难,但这次的分量可比上次重,如果完全按照上次的框架来做,做出来以后先别说能不能推动,三十二个轮子能不能支撑住都是个问题。
  刘毅的想法很简单,井欗或者说大多数攻城器械都是怕火的,这年月放火的方法也无非包些兽皮,但问题是兽皮这东西要包七八丈高、近十丈宽的地方,那得废多少兽皮?这不是裁缝的问题,而是用料的问题,还是一次性消耗品,实在有些太浪费了。
  所以刘毅想把兽皮换成水泥来试试,只是水泥这东西看着只是抹了一层,但这么大个东西,如果全抹的话,那分量可不轻,单靠人力可不容易做到,而且还得考虑轮子的承重能力。
  只是估算了一遍,刘毅就发现如果以井欗的规模来算,做出来的分量轮子首先就支撑不住,得加,而且至少需要加到一百二十八个轮子那么多,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所需要的人力也更大。
  看着图纸,刘毅陷入了沉思,这东西必须精简,刘毅现在要考虑的就是精简哪一部分?刘备军如今最需要的是哪一部分?
  良久,刘毅将箭楼的部分抹去,虽然是井欗最大的优势,但刘备现在要的是破城,而非压制敌人,而且箭楼的存在占据的分量太大,之前是竹木结构还能行,如今抹上水泥的话,那分量就有些恐怖了,万一塌了,掉下来都能砸死一票人,在战场上,砸死的更有可能是自家兵马。
  这样一来就简单了,原本的井欗,去了箭楼之后,就剩下一面墙了,梯子自然不用再用回旋结构,而且除了正面需要防火,后方就不需要了,这作用就有些像云梯了,但并不冲突,为了避免接敌之后,被烧了横版,到时候接敌用的横版就必须两面都漆上水泥了。
  不过分量方面,还是有些重,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为了加快推进速度,每个轮子涉及两个转轮,这样既可以省力,又可以加快推进速度。
  图纸设计出来,接下来便是动手了。
  刘毅命人调制水泥,同时开始将框架设好,而后搭建横版,抹上水泥,技术难度反而不如之前那井欗结构精巧,整体看去就像个篮球框架的上部,只是没有篮筐而已,前面漆了水泥来防火,最耗费技术的,反而是滚轮方面,省力的同时,也算是辅助轮的作用,轴承不断,主轮坏了辅助轮也可以继续支撑框架前行。
  “伯渊,这是……”刘备看着静静地摆在军营里,等待晾干的新式攻城兵器,有些发懵的看着刘毅,从前面看,真的像一堵墙,还是很结实的那种,当然,从后面看的话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就叫攻城墙吧!”刘毅其实想说防火墙的,最终还是没说出来,指着那一道道梯子笑道,只要推动到城下,这一排横版直接可以衔接城墙,我军将士通过这梯子蜂拥而上,可以直接冲锋到城墙上面。
  刘毅指着上方的一排漆了水泥的地方笑道,那一排是一个整体,一旦放下,就相当于多了一个石长宽的登陆面,后方接着木质阶梯也是成片连载一起的,到时候就不是往城墙上爬而是直接往上冲了。
  刘备默默地点点头,之前刘毅做的东西,至少还能看出那是个井欗,这一次做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一面墙。
  “先生为何不设箭楼?”跟在刘备身边的吴懿皱眉道,如果有箭楼的话,对攻城会更有利吧?
  “这些支柱可支撑不住,如果全部敷上水泥的话,那这东西就没办法移动了!”刘毅摇了摇头,真有条件的话,他怎会不做箭楼,如果真做了,可不只是箭楼要漆水泥,为了保证平衡以及这些木材能够支撑的住,后方也要有水泥,到时候就真的是推着一段城墙在跑了,那场面,想想都觉得刺激。
  刘备闻言点点头,这东西不难理解,看着刘毅笑道:“此物何时可用?”
  “最少也得三日。”刘毅想了想道,只是一层水泥,硬化所需时间不长,但还需要试验一下。
  刘备端详片刻后,点头笑道:“有此物在,天下再无坚城!”
  爬城墙直接变成往城墙上冲锋,虽然一样占据劣势,不过这个劣势却已经被这攻城墙消弭了大半,至少比爬城墙容易的多。
  刘毅闻言心中估算了一下,这东西没办法长途运送,如果真想以这个来攻城的话,每城都得做一个,花销倒在其次,但落成能用是因为护城河已经被刘备给添平了,而且刘毅早就发现蜀中的护城河相对比较窄,真遇上那种大城,光是护城河便有好几丈,添平护城河之前,这东西可用不上。
  何况拿下蜀中之后,接下来的敌人,就只剩下曹操和孙权了,朕要攻城,这东西太慢,到时候更多的还是大规模集团兵马的对撞,所以这东西估计以后也就是像现在这样即将灭掉一方势力的时候能用。
  刘毅安排杨任、霍峻来跟刘毅商讨战术,如何发挥这攻城墙的威力,接下来三日,刘备每日依旧会象征性的发起一些进攻,但战况都不算激烈。
  三天后,当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在雒县外的时候,张任目光有些凝重。
  投石车虽然轰掉了不少水泥皮,但也只是一些而已,随后扔上去的火油,并没能如之前一般,让这攻城墙燃烧起来,只是一些地方出现焦黑的痕迹,至于水泥墙面,直到那火油燃尽,也没有扩散火势的意思。
  邓贤、刘璝、泠苞等人有些傻眼,这还怎么打?
  张任却不慌乱,命泠苞调集重兵向这边聚集,准备跟敌人纠缠,邓贤、刘璝分守两边,阻止刘备兵马从其他方向杀上来。
  “嘭~”
  厚重的木板整个塌下来,不少水泥被震得直接裂开,张任命早已准备好的弓箭手对着裂开的缺口便是一通箭雨射去,只是却并未见到敌军。
  “杀~”
  大批刘备军顺着那宽阔的木梯蜂拥而上,踏着横板直冲进来,张任急忙命人顶上去,但刘备军却源源不断的顺着木梯杀上来。
  厮杀声愈演愈烈,饶是张任、泠苞拼死率军抵挡,依旧被刘备军逐渐将这一段城墙占据,并开始向两面扩散。
  混战中,刘璝被乱军湮没,泠苞为了保护张任,被人射杀在城墙上,整个城墙在这一刻化作了修罗地狱,血水染红了四周的墙壁,蜀军和刘备军的尸体混在一起,已经分不出是哪边的尸体。
  “公义快走,回成都!”邓贤拖着伤口,杀到张任身边,随着刘备军占据了这段城墙,其他地方也渐渐抵挡不住,云梯不断搭上来,越来越多的刘备军将士杀上来,城墙眼见便是守不住了。
  城墙一失,这雒县兵马本就不及刘备兵多,哪里还抵敌得住。
  张任不甘,想要再战,却被邓贤拦住:“快走,至少需有一人报知此处境况,公义之能远胜于我,当回成都,继续为主公分忧!否则刘备大军杀至成都,有此物在,谁能拦住那刘备!?”
  张任闻言,虎目噙泪,咬牙点头,也不做犹豫,转身带着亲卫趁刘备大军还未完全杀入城中,自从南门而出,直奔蜀郡而去。
  雒县,终究是在攻城墙的帮助下,成功攻破了,雒县一破,成都最后一道屏障也没了,刘备军可以长驱直入,直达成都城下。
  “恭喜主公!”刘毅看着渐渐打开的城门,对着刘备笑道,雒县一下,整个广汉郡便都归了刘备,接下来的成都之战就看能不能迫降刘璋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围而不攻
  城墙易主,雒县之战基本已经可以宣告完结了。
  刘备在刘毅、杨任、霍峻等人的陪同下登上城墙,放眼望去,尽是两军尸骸,血水有的已经开始凝固,城中的厮杀还在继续,刘毅一脚踏在城墙上,能够感受到脚下传来粘稠的感觉,胜利的喜悦被这般残酷的景象冲淡了许多。
  纵使已经经历过不少战争,但这样实打实的硬仗还是第一次参与,看着那修罗地狱一般的场景,刘毅只觉得心中有些憋闷的慌。
  “全城戒严,张贴安民告示,城中蜀军不降者……杀,凡企图抵抗者、趁乱闹事者……杀!”这一刻,刘备展现出一名雄主的杀伐果决,雒县新定,必须尽快安稳下来,然后才是安抚民心。
  城池已破,城中蜀军能逃得早就逃了,此刻留在城中的,都是没能来得及逃走的,眼见大势已去,大多数蜀军都选择了跪地请降,零星顽抗者,也被迅速击杀。
  刘毅看着四周,对着身旁的刘备道:“主公,当尽快派人清理这些尸体,拖出城外掩埋,埋不了的就地焚烧,以免滋生瘟疫。”
  刘备闻言点点头,点了一名将领安排此事。
  接下来的几天,并未继续发兵,随着雒县被破,对于蜀郡以及广汉的百姓来说,震撼不可谓不大,雒县一破,刘备大军随时可以杀到成都城下,这蜀郡平原的所有城池,都在刘备的攻击范围之内,不少县城开始暗暗送来降书,明眼人都看得出,随着雒县一破,刘璋势力算是走到尽头了。
  成都,刺史府中。
  当浑身是血的张任出现在刘璋面前,将雒县战事详细说了一遍的时候,刘璋以及所有蜀中文武都慌了。
  “这可如何是好!?”刘璋有些惊慌的看向一群文武,刘备不但兵马强盛,还有如此犀利的攻城器械,城墙的作用已经失去了一大半,这还怎么守?
  黄权上前一步,躬身道:“主公莫慌,成都城高,据公义将军所言,那刘备的攻城器械虽然厉害,却也并非无敌,可在成都四周多挖沟槽,此外将护城河拓宽,最好在刘备大军抵达之前,在城外建设一道外城,我成都尚有兵马三万之众,粮草充足,那刘备也未必能够攻入成都。”
  刘璋无奈叹息道:“便是守住又能如何?”
  黄权道:“刘备主力在此,汉中必然空虚,我军只要能够守住成都,丞相大军必能攻破汉中,届时主公可传调各地精锐,与丞相夹击刘备,何愁刘备不败?”
  黄权也挺无奈的,自家这主公仁厚,但性格却颇为懦弱,人家都是臣子劝主公降,到了自家这里却是主公主动要降,倒过来算怎么回事?作为臣子,心累啊。
  刘璋无奈,心中也未尝没有几分侥幸心理,当下按照黄权的意思,开始一面派人打探刘备的情报,一面在城外建筑各种工事,做好死守的打算。
  成都,是此番刘备攻蜀的最后一仗,只要成都一下,这益州基本就进入刘备囊中了。
  只是这最后一仗,可并不好打。
  五月初一,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整个蜀地都犹如置身于蒸笼之中一般,刘备的军队还没有开始从雒县出发,负责打头阵的杨任便已经与张任率领的军队对上了,两支人马在旷野中的厮杀声如同潮汐一般涌来。
  两支人马都不算多,但厮杀却异常激烈,从正午碰面开始,双方谁都没有废话,一直厮杀到傍晚,双方的战场一直绵延了数里,一路之上,尸横遍野,直到落日的余晖为天地间带来最后一抹明亮,双方主将方才开始收兵。
  脸上的血渍没有擦掉,杨任策马在阵前,看着同样煞气满身的张任,朗声道:“公义将军,刘璋败北已是大势所趋,将军如此才华,又何必愚忠,不如早降,以将军之能,何愁他日不能封侯拜将!?”
  碰面的时候,杨任是懒得说这些的,不过打了一天,双方水平差不多,再打下去也是空耗兵力,如今刘备占据蜀中已是时间问题,是以杨任想要试试能否劝说张任投降。
  “忠臣不事二主,要战便战,休要聒噪!”张任冷哼一声,把枪往马背上一挂,径直带兵撤回成都,抵挡刘备,死守终是下策,张任本是想绕过刘备主力,断其粮草,谁知却正碰上杨任,这一仗打平,但劫粮之事也胎死腹中,实在可惜。
  杨任也没有追赶,打了一天,将士们也已筋疲力尽,当下就地扎营修整,同时派人会雒县,请刘备在派一些人马过来,今日一战,折损有些多,部队差点儿就被打崩溃,这么跑去成都,那张任再带兵来攻,自己就只能夹着尾巴逃跑了。
  “主公可曾探得这成都尚有多少兵马?”雒县,刘毅看完杨任送来的书信,递给一旁的简雍,看着刘备道。
  “怕有三五万之多。”刘备皱眉道,成都可比雒县要坚固,而且城墙也更高,刘毅之前作出的攻城墙,在成都怕是用不上。
  刘备虽然打下了雒县,但自身折损也不少,这般兵力,强攻成都这等坚城,若无奇计怕是不易。
  庞统不在,如今刘备身边,称得上谋士的,也就只有刘毅和简雍、杨松、张鲁、李严这些人,刘备最终将目光看向刘毅,相比起那些新降之人,刘备显然更信任刘毅一些。
  刘毅托着下巴思索道:“毅以为,成都不必攻,只需围困,断绝成都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对外便称成都已下。”
  “这是何意?”张鲁闻言挑眉看向刘毅道。
  “简单,成都不能对外发号施令,其实对于蜀中其余郡县来说,便等同于陷落,我军将成都围而不攻,只需击败前来驰援的蜀军,便可将四周城池郡县一并收入麾下,届时成都便是孤城一座,可命人前去劝降刘璋,除此之外,此消息若传入曹操耳中,曹操恐怕也不愿再在汉中徒耗兵力,汉中之围自解。”刘毅看向众人笑道:“只是我军兵力不足,想要围困成都也不易,毅不过试言,如何决断,还看主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