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426

  “正是如此,只是不知伯渊留守汉中,将如何来守?”庞统笑问道,对于刘毅,还是有些不放心。
  “各司其职,我并不长于兵略,士元当知道,魏延继续驻守阳平关,汉升则坐镇上庸,我继续搞建设,若是可以的话,主公那边最好再给我个将领,我会将汉升调回来,平日里负责训练军士,若战事吃紧,则随时支援两地,多设烽火台,敌军来时,燃烧一股狼烟,若战事吃紧时,则燃烧两股烽火,大概就这样,具体如何打,还是他们说了算。”刘毅想了想道。
  包括以前带兵,一般刘毅也不会直接去管军队,而是让手下将领来管,刘毅负责出些损招,多数时候是负责后勤调配。
  “若是不行的话,便换人吧。”看着庞统,刘毅笑道,自己就这么三板斧,若是不够的话,自己也没辙。
  “足够!”庞统笑着点头道:“难怪当初你能轻易横扫荆南四郡。”
  这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主将不懂装懂,没事儿强逞能,需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刘毅虽然在兵略之上,能力有限,但却胜在舍得放权,而且也善于放权,又能令麾下将领信服,能满足这三点,刘毅已经有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了。
  “主要是他们能让我省心。”刘毅笑道,若手下不是黄忠、魏延、关平、刘封这种能力出众的武将,你换几个杨柏那样的给刘毅试试,分分钟全军覆没。
  简单来说,如果给刘毅配几个能力出众的将领,不说超神,但刘毅能将这些人的优点发挥到最大,但如果没有强势将领,行军布阵,战场排兵,事事都要刘毅来操心的话,那抱歉,能保住命都是奇迹。
  这跟君主有些像,但又有不同。
  庞统闻言失笑,点头道:“也好,稍后你我同去找主公商议此事,再给你留一员将领。”
  “主公现在很忙?”刘毅有些意外道。
  “嗯,年节期间吗,拜访的人不少,主公如今忙于应酬。”庞统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如今刘备乃是汉中的新主人,这汉中士人力量虽然不及中原、荆州那般强大,但也需要照顾的。
  刘毅点点头,倒是差点把这茬给忘了,这事不急,如今也只是有了苗头,若是出兵的话,恐怕还需一些时日,只要刘备出征之前,将这件事情敲定就行了,他记得历史上这段时间,曹操好像挥兵攻打过一次东吴,怎的到现在还没消息?不会因为汉中之事给黄了吧?
  事实跟刘毅猜想的差不多,若没有刘备攻占汉中,张鲁求援之事,曹操确实有意南下一次,但张鲁求援,之后刘备又很快拿下汉中,让曹操生出了危机感,原本准备南征变成了如今的西征,而孙权态度也颇为暧昧,虽然没有主动进攻,但面对诸葛亮要求趁虚攻打江淮之地的信笺也只是口头答应,却并无出兵之意。
  刘毅这只小蝴蝶,似乎已经开始影响到历史事件了。
  刘毅本人也不知道这样的变化是好还是坏,但眼下的天下局势,已经脱离了他所知道的方向,这次汉中之战,似乎将未来给改变了,但对于先攻汉中的决定,刘毅倒是并不后悔,这汉中统计下来,足足五十七万人口,这可比荆南四郡的总和都多,这可比原本的历史上,刘备得到的汉中富裕多了,若能拿下益州,刘备的整体实力可以直逼曹操,将江东给甩开了,从这一点上来看,也难怪孙权如今生了这样的心思。
第二百四十七章
坐镇汉中
  正月过后,刘备便带领着兵马悄悄进入葭萌关,开始为接下来入蜀之战做准备了。
  “伯渊,你是否太小心了些?”临行前,庞统看着刘毅给他塞来的护心镜,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我乃随军谋士,又非冲锋陷阵的将领,你给我护心镜有何用?”
  何止是护心镜,刘备决定将兵马暗中调往葭萌关时,庞统的衣服、鞋子乃至头顶的文士冠都被刘毅换了一遍,当然,这些衣物自然不是刘毅亲手做的,而是雇佣人帮庞统做的,不但穿着舒适,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防御力和韧性,这次刘毅代汉中太守之职,不会随军出征,他自然是不希望庞统如同历史或是演义中一般莫名其妙的死在战场上。
  为了避免演义中的情节发生,刘毅还特地对的卢动了些手脚,到现在,的卢还在马厩里面半死不活的趴着,出征是不可能出征了,或许这辈子他跟战场都绝缘了,骑白马上战场,没有赵云的本事,那生死就真得看天意了。
  “你以为我想啊?”刘毅叹了口气,严肃的看着庞统道:“我看你印堂发黑,此番入蜀之行有血光之灾,战场之上刀箭无眼,主公是有大气运之人,而且久经沙场,我倒不担心,但你长这样,运气多半不好,以后主公大业还得靠你,实在不愿意你就这么死在战场上,这些东西带着,希望能保你一命吧。”
  跟什么人说什么话,像庞统这样的人,直来直去是最好的交流方式,而且最好别直接说我对你好,这样是个人心里都会腻歪,这么一说,也能打消一些尴尬,毕竟给个丑男人做这些东西,不知道的还以为刘毅有什么特殊癖好呢。
  一旁正在安排人照顾自己的卢的刘备肩膀不正常的耸动了几下,然后若无其事的走开,庞统原本心里还是有些感动的,但刘毅这么一说,那份感动却是烟消云散了,翻身上马,看着刘毅,微笑道:“赠汝一言……滚!”
  好心没好报!
  看着庞统离开的背影,刘毅摇头叹息,希望自己给庞统的这些东西,能够扭转这衰人的运气吧,刘备手底下人才本就不多,这种顶尖人才,死一个少一个,拿下益州,是刘备事业的巅峰,但刘毅不希望这个巅峰如同流星一般,只有刹那的灿烂。
  如果庞统不死的话,或许就无需诸葛亮、张飞、赵云这些人入蜀,有诸葛亮坐镇荆州的话,或许大意失荆州的悲剧就不会上演了。
  军队浩浩荡荡的顺着驿道往葭萌关方向开去,汉中如今施行的是闭关政策,在一切稳定下来之前,无论是去往蜀中还是去往关中的道路、关卡都已经封锁,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封锁一切有关汉中的消息。
  按照惯例,刘毅还是找刘备要了一个副手,昔日张鲁麾下阎圃,如今作为郡丞,辅佐刘毅处理一些琐事,此外,刘封也被留下来镇守上庸,黄忠则留在南郑,负责训练兵马,同时随时驰援两地。
  而刘毅,则继续去开路,曹操的大军还没来,刘毅不想浪费任何时间,子午谷这条路的难度可比之前葭萌关的路难多了,到处都是需要建设栈道或是搭桥的地方,这次刘毅调动万人民夫建设栈道,搭设桥梁,刘毅将这段路分成了五段来做,每天都要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中来回奔波,监督工程进度。
  如今刘备将汉中全权托付给自己来管理,自然不能只关注修路的进度,所以刘毅让黄忠派出上千哨探、斥候扮作普通百姓潜入关中、南阳之地打探消息,但有风吹草动,刘毅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并迅速赶回南郑主持大局。
  “汉升将军,这……”才上任不到半月时间,新的身份还没有完全适应,结果自己的顶头上司就撂挑子跑到深山老林去修路了,这让阎圃颇为无语,看着刘毅留下来的章程,又看了看在一旁看书的黄忠,忍不住想要吐槽:“听闻府君昔日也曾兼任两郡太守,那岳阳、长沙在其治理下颇为兴盛,当时府君也是这般?”
  “当然不是。”黄忠闻言笑着摇了摇头,带着几分追忆之色道:“不觉这离开荆州已有两年了。”
  就说吗。
  阎圃点点头,看来是那刘毅见主公不在偷懒呢。
  “当时先生将两郡事物全权交给两位郡丞,他基本不是在家里陪妻儿,便是偶尔去督建岳阳城,那生活,老夫也颇为羡慕呢。”黄忠回忆着当时整个荆州关于刘毅的传闻,忍不住也有些羡慕,这人老了,虽然也有建功立业之心,但同样也渴望刘毅那样的生活。
  阎圃:“……”
  他感觉自己仿佛在听笑话,这么一个人,是怎么将两个郡打理的井井有条的?
  黄忠与他平级,而且也不算刘备的心腹,此刻阎圃倒也不怎么忌讳,直接问道:“圃自问也是见过些世面,从未闻听有人这般理政,那两位郡丞能够将两郡之事督办的井井有条,已足以作为太守,何必再让府君兼任两郡太守?”
  “那崔先生乃清河名士,听闻是不想出仕,担任郡丞,也只是帮伯渊先生而已。”黄忠摸索着胡子道:“那马谡却是先生向主公讨来,听说颇有本事,先生对其也赞不绝口,还有一点,先生从不会贪下属之功,而且能被先生选中之人,一般颇有能力,子茂能被先生选中作为郡丞助先生处理郡务,想来也非常人也。”
  阎圃还是有些无语,但不知为何,被黄忠这么一说,心中倒是有些自得之意。
  摇了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开,阎圃叹了口气,看来这位府君这么执政已经是惯例了,自己顺着做就行了,再说,没有他指手画脚,自己也能轻松一些。
  当然,军权、财权以及汉中各级官员的任免权利还在刘毅手中,阎圃代刘毅行政,但毕竟不同于崔州平和马谡,作为降臣,刘毅不可能一股脑将所有权利都下放给阎圃,这三个重要权利,刘毅是攥在手中的,阎圃实际权利并不大,但维持郡府的正常运转也足够了。
  刘毅对于权利方面的淡薄,在刘备麾下并不是什么秘密,但也正是因此,刘备反而更愿意用刘毅。
  当然,也是刘毅本身有一定的能力,对刘备的大业有帮助才会如此,否则的话,若是常人,就算跟刘毅一样的心性,也没这个机缘,况且刘毅只是不贪权,并非没有追求的咸鱼,只看刘毅在加入刘备麾下之后做的贡献,那可一点儿都不少,这样有自己的追求,但却不慕权利的人才,恐怕是任何一个明君都十分欢迎的。
  黄忠坐了一会儿,有些枯燥,便告辞了阎圃,将军中事物交给副将打理,自己带了亲卫去往子午谷中找寻刘毅,刘毅为了能够及时收到消息,专门制定了一整套传递消息的策略,以保证一旦发生意外,刘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到情报,虽说子午谷路难走,但找刘毅却不难。
  一处险要峭壁之上,两条粗大的锁链亮两面崖壁连接在一处,一名名工匠身上带着锁链,正在努力借着这锁链在空中作业,一条宽敞的拱桥,在这些悬空的匠人手中逐渐成型,黄忠来到峭壁旁时,还能看到没有被水泥完全遮住的铁架和砖石。
  “汉升怎在此处?”刘毅一边仔细的将拱桥的数据重做了一遍,确定无误之后,方才扭头看向黄忠,好奇道。
  “那阎子茂抱怨先生不问正事,末将听的有些心烦,左右如今无事,便来先生这里看看有无需要帮忙之处?”黄忠笑道。
  “关中可有动静?”刘毅询问道。
  “说来也奇怪,我们派往关中各县几乎都有哨探探听消息,但却并未得到曹军有大规模调兵的意图。”黄忠摇了摇头,按理说,曹操不可能任由刘备去夺取益州而无动于衷,然而如今却是没有半点风声,这让黄忠很疑惑。
  “若你是敌军主将,会选何处攻入汉中?”刘毅看着汉中道。
  “走陈仓入斜谷或是走箕谷。”黄忠想了想道,大规模用兵的话,也只有这两条路可走:“或是自南阳出兵攻打上庸。”
  刘毅点点头,这些地方,也是汉中主要防御的地方,曹军想攻进来很难,但如今曹军按兵不动,刘毅虽然不知道对方打的什么主意,但肯定有其他算计。
  “或者要走这子午谷也说不定。”刘毅摸索着下巴道。
  “这可不容易。”黄忠摇头笑道。
  “越是如此,越要小心呐。”刘毅道:“我准备在这子午谷设三处关卡,每处设一屯到一曲,汉升来的正好,帮我看看何处设立关卡为妙?”
  黄忠闻言以外的看着刘毅:“先生真的以为曹军会来这里?”
  “兵有正奇,所谓奇便是敌人想不到的盲区,汉升善以正克敌,但若换做文长的话,恐怕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里!”刘毅笑道。
  还真有可能。
  想想魏延的风格,黄忠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第二百四十八章
西凉诡谲
  二月开始,汉中的气温开始有了回升的趋势,只是偶尔下上一两场冷雨,依旧冷的吓人,帐篷里的被子很多时候都是湿的,到了三月之后,冷倒是不冷了,但湿气随着几场雨下过去,却更浓了。
  默默地坐在临时搭建的屋蓬里,看着门外晾着的被褥,刘毅心情不是太好,哪怕这屋蓬里有干燥属性,依旧难以抵抗这无处不在的湿气,不知道自己老了以后会不会落下风湿的毛病,这山谷之中,湿气尤为严重。
  工地上,能看到不少女人来给自家夫君送饭,刘毅这次征调了一万民夫,这田里的活计,就只能由家中的女人来操持了,一些家里人多的,女人就来给自家夫君送饭,刘毅这边是雇佣制,给的钱不少,但饭食每天只提供一顿,剩下的自己解决。
  不是刘毅小气,而是如今汉中的粮草大半都要用来支援前线作战,就算汉中存粮丰富,也不能再在这些民夫身上用,那样等于多供养了一支上万人的大军,汉中再富也经不起这么折腾,所以,从当初刘备还没出兵开始,刘毅便定下了规矩,钱给足,但饭食每天只提供早上的一顿,其他的得自带。
  不远处一名农妇拎着一些面食给自家男人吃,还细心的帮自家男人擦去额头的汗珠,男人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或许他们并不富裕,但却很幸福,只是刘毅看的,有些不是滋味,别人有婆娘送饭,自己……
  “先生。”黄忠带着两名亲卫,提着一壶酒过来,坐在刘毅身边道:“怎不去吃饭?”
  刘毅摇了摇头,笑道:“汉升最近不用练兵吗?”
  “嘿,说来也怪,先生造的那几座军营里面,根本无需末将去督促,那些将士一个个如同疯了一般训练,末将反倒成了个闲人。”黄忠摇了摇头笑道。
  “我倒听闻汉升将军又续了妻室?”刘毅想起了什么,看着黄忠道:“当时这边事忙,未曾亲自前去祝贺,还望汉升勿怪。”
  “先生说的哪里话?”黄忠摆了摆手,看了看远处那一名名前来送饭的农妇,别看他平日里性如烈火,但活了一辈子了,什么事儿没见过?大概能摸透刘毅的心思,坐在刘毅身边,给刘毅倒了一碗酒,自己也倒了一碗后,方才看着远处道:“其实那张鲁有意将庶女嫁于先生做妾的。”
  值得一提的是,刘璋的女儿有十几个,基本都是庶出,在正式进入刘备麾下之后,张鲁自然也想着搞好各方关系,为自己铺人脉,自己拿十几个女儿,自然也就成了最好的联姻工具了,刘毅深受刘备器重,自然也在张鲁联姻名单之中,在知道刘毅已有正妻之后,主动提出将自己一庶女给刘毅做妾。
  妾的地位,可不高,作为张鲁的女儿,哪怕是庶出,这样做法,也算给足了刘毅面子了。
  “我不是太喜欢这种。”刘毅摇了摇头,他确实想家了,但却不代表他只是想跟女人交配,这种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政治联姻,刘毅心中有些抵触,所以选择婉拒,为了避免交恶,刘毅当时还亲自登门向张鲁致歉,并主动帮张鲁的女儿张罗了一门亲事,去给关平做妾。
  妻妾成群这种事,年轻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经常会想,甚至当初刘毅成亲的时候,这种念头都没断过,男人嘛,要说真没这个心思谁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