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426

  自刘毅投入刘备麾下以来,虽然年年都在大笔消耗钱财,但好处刘备也能体会得到,这种投资自己然后不断壮大自己的思想,也在刘备乃至刘备一方群臣之中渐渐蔓延开来,所以,刘备希望刘毅能够在这汉中大搞建设,将那些缴获的钱财尽数投入对整个汉中的建设之中,着眼看着农忙时节已过,接下来的冬季,正好搞一搞这个民生建设,待来年生效。
  刘毅默默地点点头道:“此事,主公和诸位不说,我也准备提起,但在下以为,最重要的还是主公政策之上的问题,就算利民建设再多,若用恶法,依旧难得人心。”
  “伯渊所说不错。”庞统点了点头道,别看自武帝以来独尊儒术,但有汉一朝,儒学固然兴盛,但对于律法却亦是相当重视的。
  不过这法令的颁布、执行也需要时间,刘毅只是提出个概念,见庞统等人已经有了准备,便不再多言。
  “对了,那杨昂大军可曾收降?”自己的事算是定下了,刘备就算再急,也不可能刘毅刚刚回来就立刻把人撵走,刘毅也想休息休息,此刻跟众人聊起了汉中战事的情况,算算日子,那杨昂应该早就回来了。
  “嘿~”简雍闻言,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道:“半月前便已抵达阳平关,但见阳平关易主之后,却并未等到杨松前去说降,便调头去投了马超,想来是希望能请马超来助。”
  孙乾笑道:“马超虽勇,但关中之地大势已定,马超此番卷土重来,最终恐怕也难免落得兵败下场,只是此人豺狼心性,他日若是兵败,若我军已然入蜀,或许会趁虚来攻,还需早做准备。”
  以马超这段时间的表现来说,勇猛是真的勇猛,但心性也是凉薄无情,见利忘义的那种,若到时候打下汉中,刘备出兵巴蜀,汉中空虚的话,马超还真的有可能直接打过来占据汉中。
  刘备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见过马超其人,但马超给他的感觉,跟吕布差不多,甚至比吕布都有过之,当年吕布虽然反复,但很多时候还是顾及亲情,也会讲些道理,而马超给人的感觉,却是只认利益。
  “若真是如此,打服他,而后再收降,主公麾下,关将军、张将军、赵将军都不弱那马超,败军之将,何足言勇?”庞统闻言笑道,马超虽然厉害,但还没到当年吕布那种威震天下的地步,刘备这边,有本事镇住马超的人不少,若马超来投,自然好生接待,但若是有其他心思,正好先打服了,然后收进来,那以后也不必担心马超。
  庞统这么暴躁吗?
  刘毅看了庞统一眼,为何跟孔明齐名,但性格、行事风格天南地北的,刘毅还在思索怎么委婉的把这件事给说出来,哪想到庞统直接便把内涵给说出来了,怎么说人家也是未来的五虎上将,你这么鄙视真的好吗?
  “先不说这些,伯渊此番回来,葭萌关之路疏通,也是一件喜事,今夜便设宴为伯渊接风如何?”刘备摆了摆手,他却实也没有将马超之危放在心上,如今该头疼的是曹操而不是他。
  为刘毅接风不过是个借口,设宴才是刘备真正想做的,看看这几位如今的体型,估计有史以来,打仗把自己给打胖的君主、谋士也就只此一家了。
  刘备这边其乐融融,但南郑城中可就没这么欢快了。
  刘备来了两月,除了杨任驰援成固那一次,双方有过交手之外,基本没见动手,但坏消息却是不断传来。
  先是成固失守,而后杨松带人去了阳平关之后没几天,阳平关也没了,而阳平关的易主,直接导致接下来汉中各县纷纷倒戈,到如今,还控制在刘璋手中的,也只剩下南郑和西城两县之地,前几天刘备派人射进来的书信中,杨昂大军直接退回关中投马超去了,虽然不知真假,但对于南郑的士气确实有了巨大的打击。
  此前还是众志成城,要坚守南郑的气氛,如今已经开始变得低靡起来,而刘备依旧没有攻城的意思,如今在做什么,没人知道,但也正是因此,上到张鲁以及众将,下到普通士兵以及城中百姓,一个个心中都充斥着一股难言的不安,甚至有些期待刘备来攻城,至少这样比众人瞎想好。
  夜已深,议事厅中,却是灯火通明,张鲁已经有好几日未曾合眼了,堂下众将如今精神状态也明显不如之前。
  “如今局势已至此,诸位有何计策?”张鲁强打着精神,看着一众文武。
  阎圃叹息一声道:“那刘备不急于攻城,却在不断削弱我军在汉中的影响力,此前汉川之地,有任何风吹草动,我军还能得知,但如今除了这南郑,外界发生了何事,却是一无所知!长此以往,不妥!”
  刘备虽然没有急着攻城,但却并不是什么都不做,除了招降一众县城之外,刘备在庞统的建议下,不断削弱南郑与外界的联系,到如今,连斥候他们都不敢随意往出派了,随着手中兵力的充足,刘备如今已经将兵马分作思路,在各方扎营,形成四面合围之势,阻断南郑与外界的联系。
  “若非那杨松小人,何至于此!”张卫恨恨的道,阳平关的失陷,就是逆转整个汉中局势的关键,若是刘备费尽心机攻破阳平关也就算了,但结果却是杨松卖主求荣,这让众人如何能够接受?
  一众文武也在你一言我一语,却没人能说出个解决办法来,基本都在抱怨,怨杨松背叛,怨各县县令无气节,但如何解决眼下的困局,却没有一人能给出个答案来。
  实际上,也不是没有办法,如今势穷力孤,困守孤城,投降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张鲁对刘备显然并不感冒,或者说,对刘备代表的立场并不感冒,所以没人敢提出来。
  张鲁听了一阵,却越听越是心烦,最终默不作声的站起来,闷哼一声,拂袖而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第二百四十一章
五成
  “伯渊先生?”酒宴开到很晚方才结束,喝酒的时候倒没什么感觉,但酒宴结束之后,反倒开始有些晕乎,这年代的酒喝着跟饮料差不多,但后劲儿却颇大,刘毅准备在外面透透风再回去,却听到有人叫自己。
  “哦?是伯念先生。”刘毅回头望过去,正看到杨松小跑着来到刘毅身边,对着刘毅躬身行礼,刘毅微笑着道:“我只是主公麾下一匠人,伯念先生不必如此拘礼。”
  “松能够得遇主公这般旷世明君,皆赖伯渊先生,这一礼,先生受得。”杨松连忙恭敬道,这些时日,他从阳平关回来以后,也渐渐明白了刘毅在刘备麾下的地位了,别说什么匠人不匠人,匠作中郎将别管干什么的,那地位却是跟军师中郎将齐平,更何况刘毅还兼任两郡太守之职,这可是诸葛亮、庞统都没有的权势,自然得好好结交。
  “伯念先生这般晚了不去休息,找我来何事?”刘毅找了一张架子坐下来,别看他现在酒劲发作,但头脑却还没到糊涂的地步,晕乎只是生理本能,无论前世今生,刘毅喝高了的表现跟正常表现相差并不大,一般在酒桌上,是属于那种酒品好的人。
  “先生,阳平关如今已被魏将军占据,但舍弟……”杨松看着刘毅,见刘毅一脸诧异,连忙道:“当然,松并非信不过主公,只是与舍弟分别许久,颇为思念,不知何时可叫我兄弟团聚。”
  “疏忽了,你怎没问主公?”刘毅点点头,人之常情,当初能够让杨松义无反顾的帮刘备做事,就是凭着这兄弟关系。
  “主公平日里颇为忙碌,松不敢打搅。”杨松笑道。
  呵呵~这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刘备忙什么?给自己增肥吗?估计是见不到吧?
  刘毅也没拆穿,想了想道:“你且回去,明日我去与主公说。”
  没有打包票,刘毅也不清楚刘备如今是个什么态度,按理来说,杨松的光和热到如今基本已经发挥完了,但谁知道刘备还有没有其他想法。
  “多谢先生!”杨松连忙对着刘毅拜倒,趁着旁人不注意,偷偷地往刘毅手中塞了一件物什。
  刘毅微微皱眉,低头看向手中,却是多了一枚玉雕。
  “听闻先生颇好鉴赏玉器,在下偶得古玉一枚,敢请先生鉴赏一番。”杨松笑眯眯的道。
  刘毅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玉雕,入手温软,他哪懂什么鉴赏古玉,但就做工而言,却是颇为精致,不说年代久远,材料如何他也看不出来,单就做工来说,却是佳品。
  摇头一笑,将玉雕塞回杨松手中道:“伯念先生放心,若无意外,令弟定会与你团圆,这等事情,下不为例。”
  不是不能收,礼尚往来向来便是华夏人情交往的媒介,但一来东西太贵重,二来吗,刘毅眼光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在悄无声息中被不断拔高了,杨松这种人,刘毅不是太喜欢,虽然会笑脸相迎,偶尔聊天也能聊得来,但却并不代表刘毅想要跟他有什么人情往来,这种人,敬而远之就好,深交不必。
  “这……”杨松有些傻眼。
  “别多想,很多事情,其实不是靠这个来的,事情我定会办,主公这边,不兴这一套。”刘毅拍了拍杨松的肩膀,示意它不必多心。
  不兴吗?那是不可能的,就拿刘毅来说,经常会送一些自己亲手做的小物件儿给刘备、诸葛亮、崔州平、关羽、张飞、赵云、糜竺这些人,而这些人也会回礼,东西有贵有贱,其他人刘毅不知道,但自己的人脉圈里面,这种事儿很平常。
  但可不代表谁的礼物都会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的,今天他若收了这杨松的礼,以杨松的人品,以后很可能还会通过这种方式来找自己办事,这个口子可不好开。
  杨松无奈,也只能讪讪的收回了玉雕,告辞离去。
  看着杨松离开的背影,刘毅摇了摇头,这货从南郑顺出来的物件儿倒是不少,看了看帅帐方向,刘毅想想还是算了,明天再问也不迟,这么晚了,还是别去找了。
  一夜无话,次日日上三竿的时候,刘毅才晃晃悠悠的来到刘备的帅帐之中,正看到庞统也在,微笑着打了一声招呼之后,说起了杨柏的事情。
  “伯渊有所不知,这杨松还有大用。”庞统听完刘毅的来意之后,笑道。
  就说吗,杨松怎么说也是功臣,虽然为人让人有些不耻,但刘备能在汉中有如今的局面,杨松功不可没,再讨厌,也不至于把人家兄弟扣着不给,容易让人寒心,要知道,如今刘备麾下已经有不少汉中将士效力了。
  “何事还用到他?”刘毅有些好奇道,实在想不出杨松还有什么大用?
  “伯渊以为,说降那张鲁可行否?”刘备看着刘毅,微笑道。
  “这……不太可能吧?”刘毅看了看刘备,又看了看庞统,沉吟道:“其实关键还在于主公的立场,名义上我们是来帮刘璋打汉中的,张鲁若降了我们,就等于降了刘璋,刘璋于其有杀母之仇。”
  大义上来说,杀父之仇是大于杀母之仇的,但从个人感情上来讲,一般大多数人对母亲更亲近,所以从感情上来说,杀母之仇大于杀父之仇,当然,这也不必分出个高下,总之这仇恨实在难以调和,而且也没必要调和,如今刘备和庞统这般说,显然是有心思要让杨松去劝降张鲁,以求兵不血刃拿下南郑。
  “这汉中之兵大多已然投降了主公,加上刘璋又送来了八千人马,以我军如今的兵力,攻破南郑很难?”刘毅不解的看向庞统。
  “如今我军实际兵力,有三万两千余众,这个兵力,按照杨松的情报来看,已是南郑两倍,加上伯渊的攻城利器,强攻南郑,未必不能,只是若有机会兵不血刃拿下南郑,无论于民生亦或是名声,对主公都更有利一些。”庞统笑道。
  这倒是实话,而且如果能和平接收南郑与西城的话,刘备的兵力还能进一步壮大到五万,而且那投往马超的杨昂也有机会说服投降,这样一来,以刘备的兵势,再反攻巴蜀底气可就雄厚了太多了。
  “只是如今这南郑城中恐怕对杨松是恨之入骨了吧?”刘毅认可了庞统的观点,但派杨松去南郑劝降,九死一生啊!
  “不试试如何知道?”庞统微笑道。
  简单来说,杨松的生死,他们并不关心,如果能够劝降张鲁,那自是奇功一件,不管怎么说,杨松高官厚禄都不能少,这是该给的,当然,权利是不能给的,阳平关前车之鉴呐。
  如果失败了,杨松被砍了,对刘备军来说,也算不上损失,这种买卖,值得做啊。
  默默地点点头,刘毅跟刘备道:“试试也好,不过那杨松昨夜找过我,我倒是觉得可以从那杨柏身上下手。”
  不管是不是奸佞小人,但杨松是个聪明人,那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忽悠他可不容易,威逼利诱的话,他来个消极怠工,或者干脆反目,那就不美了,反倒是这杨柏,草包一个,对付聪明人,刘毅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但欺负低能儿,这个刘毅擅长。
  庞统闻言有些皱眉道:“何须如此麻烦?”
  “因为更容易啊。”刘毅理所当然的道:“而且与其威逼利诱,倒不如让他主动为我们做事,我觉得此事还需主公亲自出面来办。”
  毕竟可能是丢命的活儿,刘备这个主公得表现表现诚意吗,你看我把你弟弟放出来了,再许你高官厚禄,如果你活着回来的话……
  反正刘毅不知道这件事怎么去跟杨松说好,还是刘备这个大佬去吧。
  刘备默默地点点头,这事情,他在行,如果能用一个张松换来南郑、西城的完整归顺,再加上杨昂的军队,那杨松的牺牲绝对是值得的。
  具体刘备是如何操作的,刘毅没管,不过在第三天,刘毅见到了杨柏,同时也得知了杨松出发去往南郑的事情,倒是看不出来,这家伙有这个胆魄,最重要的是,他竟然同意了!
  刘毅有些惊叹,若换成是他处在杨松的位置上,那可是打死都不会去的。
  “你觉得有几成把握?”站在辕门的斗拱上面,刘毅看着南郑的方向,对身边的庞统询问道。
  “五成吧。”
  “这么高?”刘毅以外的看着庞统。
  “汉中局势已然明朗,那张鲁如今已是势穷力孤,若是我军攻城,他绝难幸免,但若投诚,可保住满门富贵。”庞统笑道:“张鲁此人并非那种信心果决之辈,逝者已矣,活着的人总比死去的人更加重要,对么?”
  “有道理,也就是说,杨松还有五成活命的机会?”刘毅笑问道。
  “不,他只有一成,毕竟他得罪的不只是张鲁,就算张鲁杀了他,若肯投降,主公也会既往不咎的。”庞统淡然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