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426

  魏延上下打量了杜凯几眼,淡漠的点点头,只是跪坐在席子上,连站起来的意思都没有,那份桀骜之情毫无遮掩,让杜凯心中不喜。
  “杜将军,这位乃魏延将军!”杨松看向杜凯,微笑道。
  魏延?
  杜凯微微一怔,这个名字有些耳熟,随即面色却是微微沉下来,魏延,不就是那奇袭沔阳的刘备军将领吗?
  伸手按剑,不动声色的向后退去,同时目光泛寒:“却不知魏延将军何时投了我主?”
  “呵~”魏延冷笑一声:“自守之贼尔,有何资格叫我效忠于他?”
  “来人!”杜凯已经退到门边,厉声喝道。
  数名亲卫冲进来,护在杜凯身前,那边魏延却是丝毫不以为意,甚至连站起来的意思都没有,稳坐席上,淡淡的瞥了杜凯一眼道:“杜将军莫要自误,若此时肯投,还可保你富贵,否则……”
  淡淡的扫了一眼那些亲卫,魏延端起桌上的茶汤道:“这些人,可保不得你!”
  杜凯冷笑一声,看着魏延道:“只需我一声令下,府中至少有数十名侍卫可来擒你!”
  “是吗?”魏延声音依旧平淡,淡淡的血腥气息却在四周弥漫,那血腥气并非来自魏延,而是来自院落之中。
  杜凯久离沙场,对这血腥之气自然不陌生,面色微微沉下来。
  杨松见杜凯变了脸色,连忙上前,看着杜凯道:“杜将军,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仁德之名四海拜服,如今张鲁不知天时,妄图与之相抗,将军又何必为此人效死?”
  “那刘皇叔欲如何待我?”杜凯看着杨松,一边询问,一边拨开亲卫,不动声色的往前走了两步,魏延抬头,扫了他一眼。
  “杜将军放心……”杨松以为杜凯心动,心下一喜,正要说话。
  “无耻逆贼!”杜凯突然爆发,拔剑斩向杨松,虽然不知道魏延如何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率兵潜入。
  变起突然,杨松一个文人,此刻哪里反应的过来,怔怔的看着杜凯一剑朝自己劈来。
  “啪~”几乎是在杜凯暴起拔剑的瞬间,魏延突然伸手一抖,将手中茶碗掷出,杜凯剑还未完全斩下,茶碗已经砸在他脸上,那力道打的惊人,杜凯脑袋一阵眩晕,踉跄的后退几步,那一剑最终也未能斩杀杨松。
  一滴冷汗自额头渗下,直到此刻,杨松才反应过来,面色变得苍白起来,整个身体僵硬无比。
  “在我面前杀人,勇气可嘉!”魏延终于站起身来,看着那面色难看的杜凯。
  哗啦啦~
  一阵甲叶碰撞声中,大批刘备军将士涌进来,杜凯见状一指杨松道:“杀了他!”
  虽然杨松将魏延引进来,但这阳平关中,大半都是他的人,魏延的人马必然不多,今日自己就算是死,也不能让对方夺关成功,而夺关的关键,不在魏延,而在杨松身上,没了此人,便是魏延斩了自己,想要夺关也不易。
  几名亲卫都是跟着杜凯出生入死的,哪怕此刻已然身陷绝境,对杜凯的命令却也不会有半点迟疑,各自手持兵器,朝着杨松砍去。
  杨松身子此刻僵硬无比,那里动得了?眼看着便要被乱刃砍死,魏延此刻已经来到杨松身后,至少现在,杨松还不能死。
  当下一把拉住杨松,往后一拽,同时拔剑挥出,将两柄刀剑震退,叹息一声道:“杀!”
  四周精锐齐齐扑上,对着杜凯等人便是一顿乱砍,杜凯也是老将,不肯束手待毙,拔剑便与四周的士卒杀在一起,连斩两名士卒,背后却被人一刀刺穿。
  “吼~”红着眼睛,杜凯猛力一挣,竟是凭借身体将那贯穿自己身体的刀挣脱了对方的手掌,一刀便要将其斩杀。
  “铛~”
  魏延的剑横空而至,拦住了对方的宝剑,再看去时,却见杜凯双目圆睁,保持着劈砍的动作,剑却已经被魏延磕飞,僵硬的站在原地,胸腹之间那环首刀随着他这般转身,已经搅得血肉模糊,环首刀也滑落在地,但表情却是相当狰狞,只是双目已经失去了神采。
  四周几名亲卫已经被击杀,唯独剩下杜凯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站立在原地,一名士卒上前,探了探鼻息,又推了一把,却见那杜凯就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直挺挺的倒地,竟是致死都保持着站立的姿势。
  “可惜了!”魏延目光有些复杂的看了那杜凯的尸体。
  一旁的杨松此刻方才恢复了对身体的掌控,有些羞怒的上前便要踹向那杜凯。
  “滚!”魏延皱眉,伸手一把将那杨松拎起来。
  “将军,你……”杨松不解,他只是想泄愤而已。
  “虽是敌人,也是义士!”魏延看了杨松一眼,剩下的一句却是憋在心里,这样的人,便是死了,杨松也不配辱他。
  默默地还剑归鞘,魏延对着杜凯的尸体微微一躬身,行了一礼,对众人道:“派人将此人安葬!”
  “喏!”自有士卒上前,将那杜凯的尸体抬走,至于其他的,草草掩埋便是。
  杜凯一死,这阳平关虽然还未彻底易主,但杨松在魏延的催促下,连夜便将自己带来的部众集结完毕,又将这些时日自己拉拢的几名守关队率招来,被魏延统一收编,至于剩下的,愿意投降的留下,不愿意投降的将官则被魏延以雷霆之势斩杀。
  底层将士虽然多有不服,但眼见自家将军或是投诚,或是被杀,自然也就闹不起来了,魏延还效仿刘毅当初横扫荆南四郡时的方法,提拔一些比较顺眼的什长或是伍长,迅速巩固自己在阳平关的权势。
  不过在魏延看来,这样还是不够,在初步稳定了军心之后,魏延又命人赶回南郑大营,希望能请刘毅过来,将这阳平关全方位修缮、加固一番,到时候,借助这阳平关险要地势,便是有十万兵马来袭,魏延都有信心守得住。
  “那杨昂大军现在何处?”三日后,阳平关基本稳定下来,军心也大半收拢,魏延派人去请刘毅,一面招来杨松,询问杨昂的情况。
  杨松躬身道:“杨昂此刻当已收到书信,却不知何时可以赶回。”
  从张鲁发出命令到现在,实际上也就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按照路程来算,信使恐怕也是刚刚抵达,至于回来,怎么说也得再等半月。
  “可能说服此人来降?”魏延询问道。
  杨松犹豫了一下,点头道:“松愿一试,只是能否说降却不敢保证。”
  原本,那杜凯杨松也以为能够说降的,谁知道到最后杜凯宁死不降,如今轮到杨昂了,杨松也不敢将话说的太满,免得到时候打脸。
  “既如此,便请伯念再走一趟,若能说降杨昂,事成之后,主公那里,自然少不了封赏!”魏延微笑道。
  如果能够说降杨昂大军来投,那汉中基本可以锁定胜局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劳碌命
  “主公,您找我?”庞统挑帘进入帅帐,正看到刘备跟简雍一起吃着咕嘟羹,也不客气,直接让人给自己添了一双碗筷,坐下来笑道。
  最近局势对刘备军不错,上庸、锡县、房陵那边虽然没有明确的表明要投靠刘备,却也没有拒绝,对待刘备的使者也是非常客气,这是明显在观望局势,待价而沽。
  “嗯,文长已经在杨松的帮助下,成功占据了阳平关。”刘备点头道。
  “如此一来,上庸、房陵、锡县可得也!”庞统闻言笑起来,这是好事儿啊,阳平关乃汉中咽喉,如今被刘备军轻易获得,等于掐断了张鲁的外援,就算无法说服那杨昂投降,只要阳平关在自家手中,杨昂想要攻进来可不容易,阳平关可不是沔阳。
  “嗯,文长送来书信,想请伯渊去往阳平关,助他巩固城防。”刘备笑道:“伯渊最近还在建那栈道?”
  “嗯,三百里栈道,伯渊此番可是下足了本钱,雇佣了足足三千民夫跟他一起开凿山道,我昨日前去看了看,那栈道修得颇为宽敞,能容纳两车并行,若能修好,这葭萌关到汉中这条道路,往来运送粮草只需十日便可抵达!”庞统点点头,带着几分惊叹道。
  刘毅从关平那边回来,在军营里待了一天,就跟刘备请辞前去修缮栈道,其实当时魏延还没能够拿下阳平关,刘毅此时修缮栈道如果最终没能攻下汉中,就等于是给张鲁做了免费苦吏,但刘毅还是执意修缮疏通葭萌关到汉中之间的道路,显然是已经将汉中当成了自家地盘。
  “但这花销却也不少啊!”刘备闻言苦笑道,刘毅直接跟他拿了一千万钱跑去修缮道路,若非知道刘毅的本事和神通,刘备真怀疑刘毅把这钱给贪污了,刘璋那边刚刚送来的钱财,在他这边还没有捂热,便被刘毅给拿去了,就算是刘备,刘毅这么花钱法也让他心疼啊。
  更何况之前刘备跟刘毅有过长谈,为了日后能够自蜀中出兵关中,刘毅还准备再修缮两条栈道,保证大军行军无阻,还要建造两座关卡,保守估计,也得五千万钱,此外汉中有沔水、涔水,可大力发展水利,刘毅准备在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将汉中的民生给搞起来。
  张鲁府库中的钱,刘毅如今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除了封赏将士的之外,其他在刘毅的规划中,都是要拿来搞建设的,至于刘备……莫名的生出一股难言的心酸感,自己就算拿下汉中,估计也是这天下最穷的君主了。
  “用伯渊的话来说这叫投资,道路通畅了,何愁财富不来?民生上来了,何愁钱粮?主公,这些钱,省不得,伯渊如此急切,也是希望能够为主公增强底蕴呐!”庞统摇头笑道:“此前在荆州之地,颇有掣肘,伯渊也不好大展拳脚,如今这汉中却是我等可以完全做主,是以伯渊才会如此积极。”
  刘备苦笑这点点头,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刘毅花钱也太狠了,当初在公安的时候,就有人暗中给刘备算过账。
  不算建岳阳城的钱,光是各县建设神庙,花费加起来就有三千多万,至于岳阳城,虽说刘备的投资只有初期的一千五百万,但后续连续两年长沙的税赋再加上渔乡所得,破亿都有了。
  当然,那人是在说刘毅的坏话,只算了耗损,并未算收获,实际上,在刘备进军益州的时候,统计上来的数据,荆南四郡加上将领,在一年内人口增长近十万,而长沙的税赋事实证明也没有白扔,在恢复税赋之后,长沙收上来的税几乎等于桂阳、零陵、武陵三郡之和了。
  这种长期收益是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成效的,而也正是因为看到了长远收益,刘备对刘毅种种要钱的要求才从未拒绝过,当然,刘毅也不会说出刘备承受能力之外的要求。
  总之,跟庞统、诸葛亮这些着眼于天下的人不同,刘毅考虑的总是如何将现有的资源和根基不断夯实,从经济和民生方面提升整体提升刘备的综合实力和底蕴根基,虽然跟眼下天下的主流不合,但事实上,无论曹操、孙权还是刘备,都已经察觉到这些年因为战火使得天下百业凋零,都开始或多或少的重视起民生问题来,只是刘备底子薄,在荆州的时候,虽然不至于听信谗言,罢免了刘毅,但在许多利益问题上,仍旧不得不向荆州士人做出一些妥协。
  这也是庞统所说,刘毅无法放开手脚的一个根本原因,刘毅每每做出一些成绩,总有一些人想要剥夺,甚至有人建议让刘备扣押刘毅的家眷。
  说到底,还是刘毅仍旧没有完全被士人阶层所接纳,如今入蜀,对于刘毅来说,也是一个大好机会,刘备几次派刘毅随军,也是希望刘毅能够多立些功勋,以后提拔刘毅的官爵也能更名正言顺一些。
  事实上,从以往的几次经验来看,刘毅本身兵法谋略或许并不出众,但只要他身边给配上能力足够的将才,刘毅确有独当一面的本事,最重要的是,刘毅从不会贪恋权势,往往仗一打完,便将军权交接,急不可耐的来跟刘备商量如何将战果合力运用的事情。
  他更重视的是建设而非权利,但也因此,让刘备颇为放心的同时,也深得刘备信任,甚至生出了让阿斗跟刘毅女儿联姻的心思,只是两家都姓刘,这同姓不婚,在汉朝是个禁忌,这个想法,最终也只是想想而已。
  “你看……伯渊能否坚固两面?”刘备询问道。
  修路虽然重要,但加强阳平关的防务同样重要,甚至在眼下来说,阳平关比修路更重要。
  “恐怕不行。”庞统摇了摇头道:“我看过伯渊的设计图,那栈道结构颇为复杂,包括角架的位置,如何安放,要求的不止是工艺,对数术方面的造诣也颇高,伯渊这几年一直在精研数术,又得孔明和州平指点,他自己在这方面也颇有天赋,方能有如今造诣,若是旁人,怕是难以施展开。”
  一旁的简雍突然道:“何不请一精通数术之人暂代伯渊指挥,让伯渊先生去一趟阳平关?这栈道修缮对数术要求颇高,但若是加固阳平关防御,当用不了太久吧?”
  毕竟刘毅有当初在岳阳时,一两个月不在工地,但城池建造速度一样不慢的前例在,只要有钱就行。
  “何人能替代伯渊?”刘备笑问道,说是这样说,目光却是看向庞统。
  简雍微笑着看向庞统。
  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