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426

  刘备这是给新人们立功的机会啊!
  刘毅揉了揉眉心,历史上,刘备最终还是把诸葛亮、张飞、赵云调入蜀中,以至于荆州空虚,给了江东可乘之机,刘毅还是希望能够不动用这些老将的情况下拿下益州,至少有诸葛亮在荆州,不用担心被江东坑。
  不过把关平带在身边,倒是真的出乎刘毅的意料。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刘毅拍了拍张飞的肩膀道:“蜀中也无甚大将,正好给他们一个磨练的机会,如今主公事业不断壮大,总不能只靠几员大将来撑吧?”
  呼呼~
  张飞喝的酒显然不少,刘毅话还未说完,就已经趴在那里呼呼大睡,让刘毅颇为无语,招来几名家丁联手把张飞抬到床上,看着张飞睡着还瞪着的眼睛,几名家丁显然被吓了一跳。
  “无事,此事莫要往外传。”刘毅皱了皱眉,对着几名家丁道。
  睡觉中的张飞,感觉比不睡觉的时候更恐怖,那一对大眼珠子瞪着,看的颇为渗人。
  “喏!”几名家丁哪敢多言,连忙躬身一礼,告退离开。
  这段时间,公安这边比较忙碌,但对于刘毅来说,却是颇为轻松,他只是随军出征,军事谋划有庞统,统兵更用不着刘毅,后勤统筹方面,有诸葛亮,这个时候能够看出刘备身边这些人才的豪华程度。
  刘毅跟随军的医匠还有工匠其实没有太大区别,不过他是负责管这些人的,作为匠作中郎将,这些人都属于刘毅管辖,路上行军搭营,或是遇到一些难以行军,需要铺路的地方,都是刘毅的活。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包括现在其他诸侯麾下,随军工匠是没有单独将领来指挥的,刘备这边也算是开了个先例。
  此番入蜀,刘备本身带的兵马其实不算多,只有五千左右,帮助刘璋去打张鲁,用的是刘璋的兵马,以刘备空手套白狼的本事,再加上刘璋的性格,这叔侄二人其实挺互补的,最后刘璋支援的兵马,恐怕是回不去喽。
  建安十六年,刘备亲自率领军队在法正、孟达的迎接下,进入益州境内,此番虽然没有带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刘备麾下的悍将,但阵容可丝毫不差,文有庞统出谋划策,此外还有简雍、孙乾辅佐,武将方面,黄忠、魏延、关平、刘封、卓膺,都是刘备麾下比较杰出的将才,除了黄忠年迈之外,其余基本都是青年一辈的将领,在公安汇合了前来迎接的四千川兵之后,刘备对益州的谋划也算正式步上进程了。
  娘的,还得自己走路!
  刘毅看着距离自己只有咫尺之遥的峭壁,一个失足都有可能掉下去的栈道,部队也因此拉成长长的一条。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这个说法,但意思一样,上辈子刘毅也来过蜀地,不过当时是坐飞机来的,自然也体会不到这种艰难,他现在明白为何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都是无功而返了,就这道路条件,不说兵力什么的,光是后勤,就能把蜀国国力给耗空了。
  其他地方的道路,刘毅还没考察,但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么一算,荆州对刘备来说,太重要了。
  “先生,小心些。”黄忠跟在刘毅身边,见刘毅走神,上前笑道:“这路可不好走。”
  “看得出来。”刘毅点头道:“其实走水路是否更好?”
  “也一样,水路走到巴郡一带,还是得换陆路,这蜀中水道不似荆南,并不相通。”黄忠笑道。
  “汉升将军以前来过蜀地?”刘毅有些好奇道。
  “曾带我儿来此求医。”黄忠叹息一声,点点头。
  刘毅闻言,不再多言,黄忠曾有一子早夭,黄忠也是因此放弃仕途,大好本事,到如今方才展露出来,也是一件憾事。
  他有系统,但这种情况,就算让他修路,这蜀中道路也不好修啊,以现在的手段,凿山是不可能了,只能在栈道之上想办法。
  刘毅一路走,一路记录一些设想,但要真想在蜀中修路的话,这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恐怕比建造一座岳阳城还要恐怖许多,而且耗时也不短,这蜀中山脉连绵,且多是悬崖峭壁,很多地方,看似很近,但技术上却难以搭建桥梁,只能下山再上山,路程不知远了多少。
  似乎看出了刘毅的担忧,黄忠笑道:“先生莫要担忧,这蜀道虽然难走,但进入巴郡之后,道路会好走许多,与荆南也差不了多少。”
  荆南也是多丘陵地带,但荆南四郡的道路虽然弯弯绕绕,但并不是太难行走。
  蜀中人口比较集中地地区,就是这些地方,当然,最富饶的,还要数成都一带的平原地带,那里才是天府之国得名的主要由来,蜀中的经济基本就靠那一块平原来支撑。
  刘毅默默地点了点头,蜀中的经济无需他发愁,真正发愁的还是以后若要通过蜀地进军西凉一带的话,这道路该如何解决?
  如果按照历史来看的话,关羽丢了荆州的那一刻,其实蜀汉败亡的命运已经定下了,也难怪刘备会不顾大局,发疯一般反攻回去,荆州这块儿地方,对于刘备来说,太重要了,一旦失去,几乎就绝了刘备出蜀的道路。
  诸葛亮一辈子,都没能将荆州和夷陵两场大败耗损的元气给补回来,蜀汉也成了三国之中垫底的存在。
  “你们几人,给我分别记录沿途栈道宽度,山脉结构以及栈道材质。”刘毅招来几名跟随自已久的工匠,这些人能够听懂自己给出的这几个问题,也知道该如何测量。
  “喏!”几名工匠连忙应诺一声,开始在栈道上来回奔走,这一路之上,需要记录的东西很多,刘毅自己也在做记录。
  “先生,您这是……”黄忠有些不解道。
  “记录一些数据,以后若有机会,改善一下栈道。”刘毅思索道。
  凿山开路是不可能的,但蜀中这些年来能够与中原往来甚至相互攻伐,自然已经有一套完整的交通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固、拓宽,会省力不少,也是目前刘毅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至于从何处下手,就看未来刘备的方针如何了,刘毅的想法,是先疏通荆州和蜀地之间的交通,以荆州为跳板图谋中原,至于蜀中就做个安稳的大后方,同时也能派出一支奇兵,以袭扰为主,但主战力还要看荆州方向发力。
第二百一十八章
法正
  如果按照距离来算,刘备大军从公安出发,抵达涪县只需要一个月的路程,但事实上,这段路走了三个多月方才抵达,这还是沿途县城已经备好了修整之所,不需要再花费时间去扎营了,否则这个时间会更长。
  过了巴郡之后,道路确实方便了许多,但也只是比夷陵、夷道那边好些而已,这还是人马不过一万,如果真的三五万人的大军出征,那所耗费的时间只会更长。
  刘毅一路上走走停停,也跟刘备和庞统商量过一些日后拿下这蜀中之后,先疏通去往荆州的道路还是先疏通另外的道路,这次若非刘璋直接将刘备请进来,要真的攻打蜀中,天知道要花多久。
  “伯渊何必如此执着于修桥铺路?”这日,法正和孟达不在身边,刘备终于有机会跟刘毅探讨这个问题,毕竟法正和孟达就算对刘备亲善,但毕竟如今还是属于刘璋的下属,有些话题,不适合在两人面前讨论,眼下刘毅显然已经是将这蜀中当成自家地盘儿来看,已经在想以后如何施展了。
  “主公日后若拿下益州,这荆州、益州两州需要协同作战,以目前的道路来看,莫说荆州出现变故,根本无法及时支援,就算是消息往来也颇为费事。”刘毅捧着一张画着草图的画板,坐在刘备对面,皱眉道:“这蜀道艰难,等于是将我军一分为二,无论哪边有事,另一边都无法及时支援。”
  一旁的庞统闻言,托着下巴点头道:“主公,伯渊所说颇为有理,只是……”
  庞统看向刘毅,皱眉道:“这蜀道伯渊也看到了,要如何疏通?恐怕耗费人力物力,不下于再建一座岳阳城吧?”
  “重建自然不可能。”刘毅点点头道:“但在现有栈道的基础上,进行扩宽,加固,至少需要能够让大军通畅无阻,很多地方,都需要搭建桥梁。”
  反正这一路走来所经过的栈道,不是借着山势挖掘出来,便是用木桩钉进山体之中,简陋些的,连个护栏都没有。
  “哦?”庞统微笑道:“看来伯渊已有打算?”
  “大概设计基本出来。”刘毅点点头道:“原本的栈道可以作为基础,找寻更长一些的木桩替代原本的栈道,而后再以三脚架支撑固定,栈道之上以水泥固化,如此一来,做出来的栈道,可容五人并行,并能够往来车马,至于桥梁,窄一些的地方也可用相同的方式来衔接,但太远的,在下也无办法。”
  比如两个相距十来丈左右的悬崖之间,做两个大型的三脚架固定在两边的悬崖上,而后以此为基础,基本可以搭建一座结实的桥梁,但如果距离太远,比如五六十丈的间隔,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哪怕用吊斗也没办法做,低一些的地方还可以做几个柱子用来衔接,但那样的地方也没必要去专门做桥梁,高一些的地方也做不上去,但若按照自己的设想来修路的话,从公安到涪县这边的路程,至少可以节省一个月的时间。
  “若是依照伯渊所说,修建道路的话,需要多久?”刘备突然询问道。
  “其他道路没有走过,我也不太清楚,但若只是我们来时的道路,一年时间便差不多了。”刘毅之前已经有过估算,如果是新建一条路的话,那恐怕得耗费更长的时间,但若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重修的话,耗时会少不少,一年,足够修建出一条从涪县到夷陵的道路了,看了刘备一眼,刘毅笑道:“当然,如今蜀中还未定,考虑这些事情或许过早,但臣以为,此事利于主公大业,更利于两地往来,于民而言,道路通畅,经济也可繁荣,此为百年计!”
  刘备有些头疼,他现在很怕听到什么百年计,毕竟自己现在已经年过半百,真的等不了那么久了,现在要他出钱出力,为后人聚福,真的心有不甘,若早十年,他能有如今的基业,刘毅提出这样的方案,刘备绝对毫不犹豫的就会答应,但现在,刘备有些迟疑了。
  “主公。”便在此时,守在门外的陈到进来,躬身道:“孝直先生求见。”
  “快请。”刘备点点头,示意刘毅和庞统打住这个话题,这话暂时不适合在法正面前讨论。
  法正今年已经三十六岁,正当壮年,给刘毅的感觉,人有些颓废,但却又带着几分戾气,不像诸葛亮那般给人祥和的感觉,却也没像庞统这样,虽然脸上带着笑容,人也长得相貌堂堂,但总给人种不太好相处的感觉。
  “孝直如此匆忙回来,可有要事?”刘备微笑着看向法正道。
  “是刘益州闻得皇叔至此,已然决定前来与皇叔会面,犒赏三军,此……乃良机也。”法正目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刘备闻言点头笑道:“正好,入益州,也是该拜会季玉,怎劳季玉亲自前来?”
  话虽如此,但刘备对此显然挺高兴。
  “主公,孝直之意……”庞统跟法正对视一眼,微笑着看向刘备道:“何不趁此机会,诛杀刘季玉,夺取益州?”
  “荒唐!”刘备闻言,面色一变,拍案道:“我怎可做此不义之事?”
  “两位可曾想过……”刘毅眯了眯眼睛,看向法正和庞统道:“便是此刻杀了那刘璋,主公得位不正,益州军民,是否愿意接纳?”
  “这位是……”法正疑惑的看向刘毅,之前因为刘毅一直在忙于测算和收集各种数据,在刘备身边出现的时候不多,法正虽然见过,但也只是匆匆一见,并未多做交流,今日算是第一次在正式场合见面。
  刘备心中有气,没有回答,一旁的庞统微笑道:“此为主公麾下匠作中郎将,兼任长沙、岳阳两郡太守,刘毅,刘伯渊,当初赤壁之战立下奇功。”
  匠作中郎将?
  法正一脸茫然,这是什么官职?不过还是对着刘毅一礼道:“伯渊兄担忧,我亦想过,但伯渊兄可知,如今这益州境内,东州士与益州本土士族势成水火,若皇叔替代刘季玉,可联合永年兄,便可结好蜀中士人,助皇叔夯实根基。”
  张松代表的,是蜀中士人,而法正也结交了一些如他一般不得志的东州士,看似只有这两人投奔了刘备,但实际上,这两人代表的却是蜀中两个利益团体,若是刘备真的这么做了,法正显然已经有了准备,可以帮刘备迅速站稳脚跟。
  “那孝直兄可曾想过,如此一来,主公仰仗这些士人得了蜀中,日后必要对这些士人做出妥协?”刘毅看着法正,思索道:“在下自问不如两位智谋深远,也并非排斥士人,只是这谁主谁从,却必须定下规矩,或许如孝直兄所言,杀了刘璋,的确可以最快夺得益州,但若因此而使益州士族盖过主公,岂非本末倒置?”
  “先得益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庞统和法正对视一眼,微笑道。
  刘毅朝着刘备的方向努了努嘴,我特么给你们找台阶下,你们给我讲道理,这事情,说服我有用么?
  庞统和法正一愣,扭头看向刘备,却见刘备面色并不好看,法正微微皱眉,给庞统使了个眼色,对着刘备躬身一礼道:“在下还要回去复命,请皇叔早做决断,若有决定,可派人前来通知于我。”
  说完,站起身来,匆匆离去,现在刘备的脸色不好看,他可不想留下来惹人嫌。
  刘备勉强点点头,起身相送。
  “主公。”送走法正之后,庞统还想再劝,却被刘备断然拒绝。
  “吾行事,向来以仁义,何况季玉与我乃同宗,同宗相伐,岂非叫天下人耻笑?”刘备对于这种事,显然并不认可,拒绝的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庞统还想再劝,却被刘毅拉了一把道:“主公所说不错,师出无名,而且主公在蜀地尚无丝毫根基,贸然杀其主,夺其地,只会让蜀中军民抵触,此事当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刘备闻言,神色这才缓和了不少,看向刘毅道:“既然季玉要来,伯渊且带人布置,不能寒了人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