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426

  “我这还没入城,那诸葛村夫就这般算计于我!这城你叫我怎么进?”眼见满混不过,刘毅有些无奈的坐下来,瞪眼看着赵云道。
  刘毅总感觉自己跟诸葛亮的关系,有时候像是朋友,但有时候却像孙猴子跟如来一般,害自己倒不至于,但总是给自己挖坑这毛病,可不能惯着!
  “军师也是为伯渊考虑,毕竟伯渊如今身受主公器重,但不少士人于伯渊都是颇有微词的。”赵云苦笑道。
  尤其是回到公安以后,他能感觉到,对于刘毅,荆襄士人阶层是有一定排斥的,说来也简单,刘毅出身不高,而且也不像关羽、张飞这样是跟随刘备转战多年的老资格,但却有着能够影响刘备决断的资格,虽然刘毅不用,但却让很多人心有不忿,诸葛亮如此做法,其实也是帮刘毅造势。
  有时候不管你在一个行业中有多突出的能力,便是到了顶尖,在这个分级严重的世界,仍旧难免让人觉得低人一等,诸葛亮如此做法,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只是微词?”刘毅看着赵云,摇头苦笑道,有时候,人生在世,不管多有能力,总会有一张无形的大网牵制着你,约束着你的行为,做自己,有时候也只是一个理想而已,这世上真正能够不被他人左右的又有几个?
  赵云没有回答,这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具体情况,他也不是太过清楚。
  “走吧!”刘毅叹了口气,邀赵云坐下,也就是赵云在这里他会这般闹一闹,发泄些情绪,旁人他也未必会如此,在刘备麾下众将之中,赵云是他真正结交的第一个,也是关系最密切的武将之一,他还真不能让赵云难做,玩闹过后,也不至于真的就拍屁股走人,不但是不给赵云面子,也是不给刘备面子。
  “伯渊最近可有诗作?”赵云看着刘毅,询问道。
  “怎么,子龙想帮我一把?”刘毅玩笑道。
  赵云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笺,递给刘毅道:“此乃主公所赠。”
  刘毅闻言,打开竹笺,上面正有一首诗,他做诗的本事是真没有,但鉴赏能力还是有一些的,这首诗在刘毅看来,中规中矩,算不上有多惊艳,但也不算差,显然是刘备担心真的有人借题发挥,刘毅没有准备当众出丑,帮他暗中弄来一篇诗赋。
  “这得亲自拜谢。”刘毅郑重的将竹笺收起来,交给一旁的陈二狗,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刘备的体贴,说实话,哪怕知道这是收买人心,心里也还是暖融融的。
  “伯渊记住了?”赵云诧异道。
  “没有。”刘毅摇了摇头,他又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怎么可能记住:“不会一进城,便有人等着跟我刁难吧?”
  “那倒不是。”赵云摇了摇头,那些士人也没那么闲:“今夜主公正好摆了宴席,先生自然是要出席的。”
  “这个不急,先去拜会……主公吧。”刘毅叹了口气,这些时日他也想通了,不就是一个称呼吗,实际上自己跟其他人都是为刘备做事的,干嘛弄得那么特立独行,而且也容易招到别人的口舌,如今有了女儿,刘毅更加求稳了。
  赵云倒没感觉有什么不同,本就该如此,当下点头道:“好。”
  刘毅的三艘船并了赵云的船,由赵云的船开路,一直到了公安城外的港口,众人才下船走去公安。
  “不是先去拜会主公么?”刘毅见并不是去往衙署的方向,有些疑惑的看向赵云。
  “先去伯渊府宅,安排下这些随行护卫再说。”赵云笑道。
  “我在公安何时有了府宅?”刘毅诧异的看向赵云。
  “迁治之时,主公便有了封赏,之时伯渊从未来过而已。”赵云笑着解释道。
  刘备在这一点上还是很大方的,只要他有,赏赐是丝毫不会吝啬的。
  刘毅的府宅不算太大,但安置这百来号人却是绰绰有余,还配了几名侍女、家丁负责伺候以及在刘毅不在的时候打理宅院,这些人算是刘毅的私产。
  这些侍女颇有姿色,放在前世,也是路人美女那种,看得出来也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其他人留下,二狗你随我去拜会主公吧。”刘毅将其他人打发去休息,陈二狗则被刘毅带着一起,当做亲卫,同时也是给二狗一个露脸的机会,以后若有合适条件,刘毅会把陈二狗举荐出去,别说什么安插亲信,事实上,世家大族往官场军队里安排人都是这种方法,既然进了这个圈子,刘毅自然也要培养一些自己的嫡系出来,以后也能有个照应。
  “喏!”陈二狗闻言,连忙答应一声,吩咐众人安顿之后,还特地换了身衣服才跟着刘毅一起随赵云去往刘备的州牧府。
第二百章
宴会
  刘毅来到刘备的将军府时,天色已经开始发暗,将军府中却是灯火通明,哪怕刘备如今算是三大诸侯之中最弱的一方,但该有的排场也还是有的,许多士人已经在宴厅中等候,三五成群的与相熟之人寒暄,见到赵云,不时会有人上前来打招呼,倒是刘毅在这里认识的人不多。
  “这位便是长沙太守刘毅刘伯渊先生。”赵云与一名有着一对眉间带着白毛的青年微笑着说了几句,带着他来到刘毅身边,介绍道:“伯渊,此为宜城马良,马季常如今在主公麾下任从事一职,颇得主公倚重。”
  赵云如此郑重的引荐,显然这位马良在刘备麾下的地位不低,或者说在刘备心中的份量不轻。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久仰大名。”刘毅笑呵呵的对着马良拱手一礼道:“今日能得一见,实乃幸事!”
  马良温言笑道:“伯渊兄谬赞,些许薄名不足挂齿,伯渊兄之名,如今在这荆襄之地倒是流传甚广。”
  没有去提天工坊的名头,今日刘备宴请诸般名士,而天工坊、渔乡虽然出名,但多是利益方面的问题,在这等场合提及,多少会给旁人上不了台面的感觉,就跟当众说刘备织席贩履一般不尊重,虽然刘备从未否认过,但明白人不会在这个场合提,这个时候若跟刘毅讨论天工坊如何如何或是渔乡如何如何,那就属于找茬了。
  两人寒暄几句,便见刘备一名亲随出来,对着众人躬身一礼,随后对刘毅道:“伯渊先生,主公已等候多时,请伯渊先生入内叙话。”
  刘毅点点头,便与赵云、马良一同往府内正厅而去。
  将军府算不上奢华,陈设极为简单,但却胜在宽敞,按照亲疏远近,一张张矮桌左右排开,大概有四五十桌,大半已经有人坐下,刘备坐在上首处,左手边坐着诸葛亮、庞统、糜竺、简雍、孙乾等一帮文臣,右手边则是关羽、陈到、刘封、关平等武将,黄忠、魏延赫然也在列,见到刘毅,两人连忙起身相迎。
  “伯渊终于来了。”看到刘毅,刘备亲切地笑道:“快坐!”
  刘毅的位置,被安排在诸葛亮和庞统的中间,这座次,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今刘毅被安排在这里,虽说代表了刘备的态度,却也引起了在座不少人的不满。
  “多谢主公。”刘毅也没有多话,对着刘备一礼,这个时候还是低调一些为好,说不定就能蒙混过去了。
  刘备倒是微微一怔,没记错的话,这是刘毅第一次称他主公,有些怪异的看向刘毅,心中思忖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
  “伯渊,许久未见,倒是比往日更加精神许多。”诸葛亮见刘毅坐在自己身边的桌案上,微笑道。
  “哪里哪里,还得多谢孔明兄的照顾了!”刘毅哼哼一声,将照顾两字咬的极重。
  诸葛亮却仿佛没听懂一样,微笑着摆手道:“亮不过略尽绵力尔,你我之间,何必言谢?”
  “呵呵~”刘毅不想跟他说话了。
  大厅里,随着刘毅等人的到来,陆续又来了极为颇有名望的士人落座之后,今日宴请之人,基本也都到了,自有侍女流水般进来,为众人摆上餐食,刘备这里有天工坊专门打造的厨具,而且是最新一批生产出来的,那些食盘刚刚端进来,香气已然扑鼻而至,令人不觉食指大动。
  又有舞姬进来献舞,刘毅看的津津有味,虽然古今有别,但相比于前世看惯了的舞蹈,这年代的舞蹈少了几分喧嚣,却又多了几分沉淀下来的韵味在里面,初时不觉,但看的久了,配合那清越的钟鸣,会让人不觉沉湎其中,那是一种意境之美,难以言喻,与现代的又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当然,前世的刘毅混的虽说不错,但也只能算小资,真正高档的地方没去过多少,这种东西,传承两千年下来,并没有真的失传,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能够欣赏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
  以前刘毅也欣赏不来,如今吗,看着看着,倒是有了些感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的气氛也开始变得热络起来,刘毅跟诸葛亮请教一些奇门遁甲之类的事情,他自己最近虽然也在研究,但感觉颇为晦涩,那八卦到如今他也没有吃透,数术之奥妙,没有个懂行的人教,想要自学成才,恐怕只有传说中的天才能够做到了,很显然,刘毅并不是那种天才,所以他只能求助于人了。
  这些天来的疑问一股脑搬出来询问诸葛亮,诸葛亮倒也是有问必答,每每三言两语,便能让刘毅有种豁然开朗的感受。
  “伯渊对数术见解倒是颇有独到之处。”一番询问之后,诸葛亮看着刘毅,微笑道,他发现刘毅对一些数字的规律颇为敏锐,但在如何利用这些上面,如何以数术来推演阵法,却是一窍不通,这种偏科偏的这么严重的,诸葛亮还是头一回见到,好像将数术之中的一些东西单独抽出来一般。
  刘毅也是这时候才知道,数术并不是数学,或者说数学是数术,而数术却并不完全是数学,数术是通过数字来探讨宇宙万物、自然规律的一门学问,包括阵法之类的,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当然,刘毅上辈子的数学水平也就那样,大学里的高等数学都是找人代考的,并未往深里研究,但他可以确定,大学数学也没有研究八卦这些东西的。
  “平日设计工具,多有用到,不成体系,倒是让孔明见笑了。”苦笑着摇了摇头,在诸葛亮这样的人面前,想要在学识上找到优越感挺难的。
  “也不尽然,伯渊所言,确实颇为实用。”诸葛亮摇了摇头,数术这种东西,大多数时候,刘毅说的那些已经足够了,再往深一步,就是更加高深的探讨了,没有普世的必要。
  “想要走的更远,我觉得将你之前所说那些能够验证之后,或许大有可为。”刘毅思索着说道,他感觉数术这东西,比诗词歌赋什么的有价值多了,当然,诗词歌赋也不是真的没用,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境界,物质和精神追求也就是人生的九成了,可惜,在现今的大众思想中,精神追求要高过物质追求的,因此数术方面的研究并不像经学那般受人追捧。
  诸葛亮对于刘毅的这个观点倒是赞同的,而且在如今这个以战争为主题的年代里,实际上更适合这些东西的发展,无论中原还是江东,从诸侯割据开始算起,在工业方面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进步和创新的。
  “敢问这位可是刘毅刘伯渊先生?”两人正在这边探讨一些数术往实用方面过度的话题,一名文士突然站起来,对着刘毅躬身一礼,微笑道。
  “正是!”刘毅看了看四周,才发现歌舞已经停了,如今厅堂中又进来不少人,或是向刘备献诗赋,亦或是阐述一些自己对政令的看法。
  “在下襄阳范宇,久闻伯渊先生文武韬略皆有不凡之处,今日想请教先生这天下之势有何看法?”那范宇微笑着询问道。
  “你说什么?”刘毅怔了怔,询问道。
  “在下襄阳范宇,久闻……”那范宇皱了皱眉,开口想要重复一遍,却被刘毅打断。
  “不是,上一句!”
  “上一句?”范宇怔了怔,有些不确定的道:“敢问可是刘毅刘伯渊先生?”
  “不是,找错人了。”刘毅摇了摇头,礼貌的道。
  正端着酒觞准备离开的关羽恰巧路过这里,闻言手中的酒觞晃了晃,有些古怪的看了刘毅一眼,转身走开。
  范宇面色一沉,皱眉道:“先生这般做法,未免有失风度。”
  你不想说便不说,这算是个什么意思?
  “伯渊!”诸葛亮看向刘毅,神色略显严肃,这样做法,有些辱人了。
  好吧。
  刘毅看向那范宇道:“襄阳范宇,表字该是子州吧?”
  “不错。”范宇深吸了一口气,点头道。
  “如今天下大势,主公与孙权联合,曹操无力南顾,已有鼎立之势,可能看出?”刘毅问道。
  这是个基本前提,赤壁之战以后,虽然名义上孙刘联盟以江东为主导,但刘备拿下了南郡,又得了荆南四郡之地,羽翼渐丰,实际上也不怵孙权,但双方要真的火并,最终的结果,怕是两败俱伤,所以两家只能联合,连弱抗强,要是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刘毅也不想跟对方多言了。
  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孙权有选择,但刘备,其实除了联合孙权之外,并无太多选择,至少在得到益州之前是如此。
  范宇点点头,诸葛亮的三分之策,如今在士人圈子里并不是什么秘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