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424

  闻香阁,是洛阳有名的烟花之地,身在洛阳,一些交际应酬自然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得了北宫禁卫的实权之后,前来结交的人也多了起来,闻香阁作为洛阳首屈一指的烟花之地,李轩自然不会陌生。
  闻香阁有一位头牌,名字是什么李轩不知道,在这行混的,名字大概也不是本名,李轩只知道那女人姓卞,长得也算秀色可餐,气质脱俗,迥异于一般烟花女子,看看曹操那沉迷的神色,李轩猜想,十有八九就是日后的卞夫人了。
  对于这位卞夫人,李轩倒没有什么念想,他如今身边早已是众香环绕,轮到美貌气质,哪一个也不比卞夫人差,卞夫人虽然长袖善舞,但李轩也没想过要跟一个青楼女子发生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但想想那卞氏以一个青楼出身的身份,日后却能成为曹操最看重的一个女人,恐怕也不是什么善茬,李轩可不想自己后院中多出这么一个人物。
  曹操闻言不禁苦笑一声:“子扬说笑了,今日操来,却是另有事情,特地在此等候。”
  还蹲点?
  李轩看着曹操,自己日后是不是该换条路走了?
  “什么事情?”对于曹操所说的事情,也有些好奇。
  “子扬可听说股蔡邕蔡大家?”曹操微微一笑,说道。
  “自然听过。”李轩点点头,脑海中闪过一道倩影,心中突然腾起一团火热,不止听过,而且我跟他女儿还很熟呢,只是这话自然不能说出来,看向曹操道:“孟德所说之事,莫非跟蔡大家有关?”
  “不错。”曹操点点头道:“蔡大家如今已经到了洛阳,本初在家中为蔡大家接风,特让我来问问子扬是否愿意去拜访一番?”
  “这……也好。”李轩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袁绍想要拉拢自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不过能够有机会再见到佳人,让他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既如此,子扬便随我一同前往吧。”曹操闻言不禁一喜,本来没报多大期望,没想到李轩真的会点头,当下拉着李轩策马朝着洛阳中心的方向策马奔去。
第四十一章
袁府诗会
  “这袁家的大门,要进来还真不容易。”看着四周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李轩啧啧称奇道:“依我看来,这袁府恐怕就是比之皇宫,也差不了多少了吧?”
  “嘘~”曹操闻言,面色一变,小心的看了看四周络绎不绝的人群,并没有人注意到李轩那肆无忌惮的话语,有些苦笑着看着李轩道:“子扬慎言,袁家乃四世三公,天下望族,颇受皇恩,这府邸宅院奢华一些,也是人之常情。”
  “孟德当真如此想?”李轩回头,似笑非笑的目光落在曹操身上,看着曹操有些窘迫的表情,能够让这位乱世枭雄露出这样的表情,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哈哈,今夜乃大好日子,来,子扬,操为你引荐一位我大汉忠良!”曹操打了个哈哈,拉着李轩轻车熟路的穿行在复杂的建筑群中,这个时期的曹操跟袁绍还是一对好基友,对于袁府,曹操倒是轻车熟路。
  李轩也不以为意,目光随意的打量着过往的人群,洛阳高官多如狗,袁家开宴,能够受邀的,不是高官重臣,便是世家子弟亦或是名士大儒,一路走来,倒是遇上不少熟面孔,只是这些人看向自己的表情,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脸的高傲以及对李轩的不屑,正眼都懒得瞧上一眼。
  对于这些眼睛长在头顶的人物,李轩也懒得理会,怎么说,也是掌控两个位面,数以千万计人口民生,威严隐现,对于这些货轻视货高傲的脸孔,李轩连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欠奉,你看不上我,我还看不上你呢。
  跟着曹孟德七绕八绕,走近一座大厅,远远地就看到袁绍正一脸恭敬的站在两名老者身旁,言谈甚欢,其中一人,李轩认得,正是阔别数月的大儒蔡邕,那另一个……
  李轩将目光扫向另一个老者,微微有些失望,却并非想象中的黄药师,而是一个面色严肃的老者,想来也是,以黄老邪的性子,既然做出了承诺,那必是一口唾沫一个钉,不可能提前来到洛阳的。
  “孟德见过司徒公,见过伯偕先生。”曹操带着李轩径直走过去,先是对着蔡邕以及另外一个老者见礼,看样子,这个姓司徒的老者身份竟还在蔡邕之上,随即曹操又看向袁绍,指了指李轩笑道:“本初,幸不辱命,你答应我的好酒可没得跑喽。”
  感情你是为了美酒才来找我的?李轩额头浮起几条黑线,上前一步,含糊的对那名司徒公拱了拱手,随即看向蔡邕,微笑道:“一别数月,蔡翁看来依旧健朗,当真可喜可贺!”
  袁绍闻言不禁奇道:“正要为蔡翁介绍,不想子扬与蔡翁竟是旧识!?”
  “机缘巧合,进京途中与蔡翁有过一面之缘。”李轩呵呵一笑,见蔡邕目光看来,不免有些心虚,幸好,蔡邕目光中正平和,并没有什么愤怒的波动,想来对于那个旖旎夜晚发生的事情,这位未来老丈人还被蒙在鼓里。
  “子扬何必自谦?”蔡邕抚须微笑道:“说起来,子扬与我父女可是有着救命之恩呢,当日若非子扬正巧路过,或许今日老夫已经成了一具冢中枯骨,子扬此次进京,倒是闯下好大的名声。”
  一旁被曹操称作司徒公的老者好奇的打量了李轩一眼,李轩的名头他自然知道,当日李轩被带上嘉德殿,他也在场,只是此子看似平和,但骨子里却十分高傲,又是一介武夫,令他有些不喜,如今竟能得蔡邕另眼相看,倒是一桩奇事,心意一动,突然看向蔡邕道:“伯偕,非是如此简单吧?”
  “呵呵,还是瞒不过子师慧眼。”蔡邕微微一笑。
  司徒子师?三国时期有这个人吗?李轩疑惑的看了对方一眼。
  两个老头耳语了一番,司徒子师不时将目光看向李轩,不知是否是错觉,老家伙看向李轩的目光里,竟带了几分柔和。
  这老头儿不会有什么不良嗜好吧?李轩被对方怪异的目光盯得有些难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想贤侄还有如此才情,今夜这场诗会,有贤侄参与,想必会更添几分精彩!”老家伙抚须笑道,随即皱眉道:“只是老夫听闻,贤侄已有良配,今夜前来是否……”说到最后,却是看向蔡翁。
  蔡邕微不可察的摇摇头道:“姻缘天定,儿女的事情,能做的已经都做了,又何必过于操心?”
  “诗会?”李轩茫然的看了一脸尴尬笑容的曹操一眼,心知自己这次定是被坑了,不过两个老头儿后面的窃窃私语自然瞒不过李轩耳朵。
  “还未来得及为子扬介绍,这位乃是陛下新任的司徒公,王允王子师。”眼见李轩的目光逼迫过来,曹操连忙使出了转移注意大法,成功的转移了李轩的注意。
  原来是这家伙,只是两个老头儿现在的状态,是不是太过和谐了一点?李轩可是记得,无论正史还是演义,蔡邕就是被王允给弄死的。
  摇了摇头,政治上的事情没个定数,谁知道日后会是怎么回事,当下拱了拱手,重新拜见过。
  “公子,宾客已经到位,是否可以开宴了?”一名管家模样的老者来到袁绍身边,躬身问道。
  “还请司徒公与蔡翁入席。”袁绍点了点头,不经意间扫向李轩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忌惮之色,原本今晚的诗会叫来李轩这个将军,也不过是拉拢一下,希望将李轩这位北宫禁卫的实际掌控者拉到自己这边,至于对方参加这个诗会是否合适,袁绍没想过,此次诗会的最终目的作为东道主自然清楚,原本他是胜券在握的,但不知为何,听了王允不经意间念出的那首词,心中突然有了几分威胁感。
  蔡邕和王允已经入席,微笑着将李轩召到近前的位置,仅在作为东道主的袁本初之后,甚至比之曹操都要靠前,这让曹操很受伤。
  “那不是李轩吗?他怎么在这里!?”袁术看到李轩,毫不掩饰眼中的厌恶之色,不满的看向袁绍。
  “呵呵,公路可莫要小看了子扬,绍也是今日才知晓子扬不但精通兵法战阵,其才学亦有过人之处,甚至得到蔡翁的亲睐。”袁绍微笑着解释道。
  这算是捧杀吗?
  李轩莫名其妙的看了袁绍一眼,随着袁绍的这句话,不只是袁术,所有人看向李轩的眼神都有些不同了。
  “他?”袁术不屑的看了李轩一眼,目光在身后士子中扫了一眼。
  一名锦袍士子站了出来,对着李轩一抱拳道:“在下颍川钟宣,子扬将军既然能够得到伯偕先生亲睐,想必定有大才,却不知子扬将军一身才华,师从哪位大贤?”
  这个时代,文化讲究传承,当世最大的两大书院颍川书院和荆州的鹿门书院在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垄断了天下八成以上的顶尖人才,如曹操早期的谋士戏志才、郭嘉乃至荀彧、程昱以及一手促成刘备大业的诸葛亮、庞统这些顶尖人才,几乎都是来自两大书院。
  “哈,李某不过一介草莽,虽仰慕圣贤之学,却未能寻得良师,只能自己一个人瞎捉摸,倒是让诸位见笑了。”李轩微微一笑,洒然道,对于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丝毫遮掩。
  “如此说来,便是没有师承了?”钟宣剑眉一挑,冷笑道:“宣曾听闻,早年也有些豪强想要附庸风雅,重金买来词作,彰显自家文采,不过子扬将军既然能得蔡翁亲睐,定不会走此歪道,宣愚钝,对于学问,有诸多不解之处,不知子扬将军是否可为宣来解惑一二?”
  “解惑?”李轩目光看向这名锦衣士子,突然反问道:“说了半天,还不知道钟兄师承何人?”
  “呵~”钟宣冷笑一声,不屑的扫了李轩一眼道:“在下乃颍川书院学子,有幸得元常先生指点。”
  “那不知道钟兄的学问比之元常先生如何?”元常是谁,李轩真不知道,不过看钟宣一副自傲的样子,想来也是个大儒,当即不客气的反问道。
  “这……”钟宣闻言不禁一怔,随即有些恼怒道:“元常先生学究天人,宣只是弟子,如何比得上老师?”
  “那在钟兄看来,弟子不如老师,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了?”李轩冷笑一声,继续问道。
  “这是自然。”钟宣理所当然的答道。
  “是很自然。”李轩点点头:“这样的话,钟兄也不必再问了,你的问题想必不少,待你有一天,能够有超越元常先生的胆量再来问吧。”
  “什么!?”钟宣一怒,厉声道:“李将军这话是何意,缘何敢对元常先生不敬?”
  “我何时对元常先生不敬了?”李轩眉头一挑,反问道:“元常先生的学问在下自然是敬佩的,但身为弟子,以钟兄的年纪,无法超越元常先生,也在情理之中,但钟兄连超越老师的气魄都没有,甚至从未敢想过,在李某看来,钟兄除了老天赐给你的出身之外,连坐在这里的资格都没有!”
第四十二章
暮然回首
  超越老师!?
  李轩的话,让宴会陷入短暂的寂静,就连蔡邕、王允都微微皱眉,随即露出思索之色,至于钟萱,却是面色涨的通红,愤怒的看着李轩,没有超越老师的想法,连坐在这里的资格都没有?那这里恐怕都得清场了吧?冷哼一声,不屑道:“现在钟某倒是有些相信子扬将军所言了,若非没有师承,恐怕也不会说出这等目无尊长之言!”
  “哈~”李轩被逗笑了,摇了摇头,有些感叹的看着钟宣,那眼神,让钟宣很是不爽,忍不住怒声道:“子扬将军因何发笑。”
  “无他。”李轩看着钟宣叹道:“想来按照钟兄的观点来看,元常先生想必也是不如其师喽。”
  “这是自然。”钟宣理所当然的道。
  “由此来看,钟兄的弟子也必然不如钟兄,如此一代不如一代,以此断定,不出百年,钟兄这所谓的师承,恐怕也要断了。”
  “这……”钟宣闻言面色变得忽明忽暗,脸上表情也是阴晴不定,他并没有发现,在不知不觉间,随着李轩一连串问题抛出,他的思维也在不由自主间被李轩引导。
  “这个问题暂且不谈,李某很好奇,钟兄是如何看待先圣之学的?”李轩话头一转,将问题轻轻引开,转而询问道。
  “先圣之学,旨在教化世人,我等做学问,自当追随先圣脚步?”钟宣定了定心神,尽量让自己回答的铿锵有力一些,这个问题,自求学开始,已经回答了不下百遍,回答本该铿锵有力才对,但此刻,面对李轩那似笑非笑的眼神,钟宣却总有种底气不足的感觉。
  看着表情犹豫不定的钟宣,堂下,荀攸、陈琳等人微不可差的摇了摇头,经过李轩之前那一番论述,钟宣的信心已经动摇了。
  “子扬似乎有不同见解。”眼见场面有些冷场,袁绍起身,哈哈一笑看着李轩道:“绍却是好奇,既然子扬有此一问,想来心中必有自己的答案,可否为绍解惑一番?”
  目光在袁绍身上扫过,能够成为未来河北霸主,一度成为天下第一的诸侯,虽说有家室的原因在里面,但袁绍本人能力也并非演义中那般不堪,点点头道:“确实与钟兄所言有些出入。”
  “正想请教一二!”钟宣面色阴沉的看着李轩。
  “其实纵观先圣所著之书,大都通俗易懂,书中所记载的,大都是一些人生经验,先圣著书,流传后世,在轩看来,并非让后世学者去追寻先圣脚步,毕竟人生境遇各有差异,先圣所书,乃先圣所走之路,时移世易,若是生搬硬套,强行加注在自己身上,不但会失了自我,更是违背了先圣著书的初衷。”
  李轩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先圣著书,不过是将自己人生经验总结,意在鞭策后人莫要走歪路,只是后人愚钝,无法领会先哲真意,最终就如钟兄这样,步步谨小慎微,虽读书一生,反倒一代不如一代,若长此以往,恐怕先圣一番苦心,不但未能起到该有的作用,反倒成了阻碍后人求学的障碍。”
  “你……”钟宣面色涨的通红,怒指李轩,只觉一口气憋在胸中,良久,突然眼前一黑,一口黑血喷出,两眼一番,昏倒在地上。
  这气量,至于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