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424

  另一方面,李轩也需要等待朝廷的态度,此次弹汗山一战,虽是汉家百年来最辉煌的一次大胜,但李轩很清楚功高震主的道理,以自己在这个位面的出身,获得如此功勋,恐怕已经遭到那些世家大族的忌惮乃至厌恶,虽然道理上,朝廷应该大加封赏,但事实上,以自己目前的身份地位,已经达到一个极限,想要再往前走一步,也是千难万难,这点就算贿赂阉党,都未必行得通。
  不过虽然不确定,但李轩也并未有太多的忐忑,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可没太多的时间来患得患失。
  流民的迁徙一刻未曾停止过,神雕位面中的大批流民被迅速迁往各地。
  虽然北方苦寒,但对于这些无家可归,食不果腹的流民来说,能有一处安生之地已是难能可贵,至于环境问题,流民的适应力绝对是最强的。
  而随着大批神雕位面流民的涌入,汉人的人口比例不断提升,李轩的地位也越发稳固。
  而随着李轩的地位逐渐稳固,另一个问题也开始逐渐浮现出来,在幽州乃至整个汉朝内部,那些世家大族地方官吏已经自发的开始对李轩这个新生的势力开始进行种种限制。
  粮草这个乱世最重要的物资大半掌控在世家大族手中,以往,李轩的粮草都是跟幽并冀三洲的世家大族交换,但随着鲜卑王庭的攻破和灵城的建立,这些世家大族开始不断提升交易成本,短短一月之内,粮食交易的价格足足翻了三倍。
  这个现象在幽并两州世家身上还不太明显,但在冀州,甚至已经有世家大族直接断绝了跟李轩之间的贸易。
  对于这个结果,李轩也只是冷笑,他自然清楚,这是这些世家大族开始对自己进行限制,但真的限制的了吗?
  神雕位面如今百废待兴,粮食勉强能够自给自足,但天龙位面虽然是南北对峙的局面,但跟宋朝的贸易渠道已经恢复,而李轩自己的治地之内,粮食也有足够的储备,正好应付眼下的局面,大批物资自天龙位面调出,彻底破灭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期望。
第二十三章
请君入京
  于北地世家的暗战在依旧在继续,这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停止的,对那些世家大族来说,粮食就算不卖给李轩,也只是少了一条牟利的途径而已,至于草原的物资,就算没有了李轩这边的供给,也可从乌桓、鲜卑残部还有匈奴那边弄来,除非李轩能够一口气吞并整个草原,否则根本无法对他们形成真正的迎向,而李轩有着两大位面作为依凭,北地世家豪门想要限制自己的打算自然也会落空。
  时间就在双方拉锯般的僵持之中,飞速流逝,直到洛阳一纸诏书传来,彻底打乱了李轩的节奏。
  “护匈奴中郎将李轩,守边有功,一举攻占弹汗山,乃我大汉建朝以来少有奇功,特擢升李轩为镇北将军,武城侯,令到之日,择日进京受赏,不得有误。”
  黄门左丰念过圣旨,将圣旨交到了李轩手中,苦笑道:“李将军勿怪,让公在此事之上已然尽力,只是奈何陛下也要考虑大将军府以及一干名士清流的意见,此事乃朝中大臣联名上奏,陛下也不愿清流与大将军联手,打破如今朝堂上的平衡,是以只能委屈将军了,让公能够做到的,也只能帮助将军保住这幸苦打下的基业不被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明抢暗夺。”
  时移世易,如今左丰却是不敢再在李轩面前作威作福,不说李轩如今的地位乃是开疆拓土的大将,更是张让面前的红人,可不是他一个小小黄门能够随意欺辱的人物。
  “此外,小人来此之前,让公特意嘱咐小人与将军说明,洛阳,将军只管去即可,只要让公在一天,绝没人敢为难将军。”到最后,左丰小心翼翼的说道。
  “左公公旅途劳顿,先行歇息两日吧。”对此,李轩不置可否,吩咐下人将左丰带下去好生招待。
  对此,左丰也没有拒绝,虽然诏书上说要令到之日即刻启程,但天高皇帝远,想要拖延个几日,借口多的是,没有人会真的去追究。
  “主公,洛阳不能去,这明白了是有人嫉妒主公功高,暗中算计主公!”送走了小黄门左丰,大厅中,李山豁然起身,面色有些阴沉的道。
  周逸点头道:“李山说的不错,此次皇帝相召,恐怕未必安了什么好心,自古以来,功高震主,兔死狗烹之事,汉家皇室可没少做过,如今,恐怕也是故技重施!主公如今雄踞塞外,就算拒不奉诏,朝廷也拿主公没有办法,但若主公前往洛阳,怕是猛虎受缚,龙困浅滩之局!”
  因为自身的遭遇,周逸对汉家朝廷并无好感,如今更是直接表达出自立的意思。
  岳飞、赵云等人闻言不禁沉默,李轩在一干文武身上扫过,摇头道:“身为汉臣,自当精忠报国,既然陛下相召,岂有拒不奉诏之理?”
  “鹏举!”李轩目光看向岳飞,郑重道:“我走后,军中以你为尊,严密监察胡人动向,草原如今群雄并起的格局很好,让它一直乱下去,一旦出现统一契机,定要毫不客气的给我打掉!”
  “末将遵命!”岳飞起身,轰然抱拳道。
  “我会定期让暗部传回消息,一旦中原有变,立刻封锁关隘!”李轩沉声道:“若有不解之事,可向伯温先生请教。”
  “主公放心,飞誓死保护主公基业,主公回来之前,决不让任何人染指!”岳飞郑重的道,犹豫了一下,岳飞沉声道:“主公此去洛阳,必然危机重重,不如让子龙随行,护卫主公周全?”
  “不必!”李轩以目光示意欲起身请命的赵云坐下,微笑道:“子龙乃良材美玉,跟在我身边,不过一护卫,我却要子龙将来成为足以为我独当一面的大将,如今正是磨练子龙的大好机会,不能因为我而断送了子龙前程。”
  “主公!”赵云心中热血翻腾,轰然起身道:“这段时间,跟随主公征战鲜卑,早已实现生平志愿,如今,只愿誓死跟随主公身边,哪怕做个牵马小卒,也心甘情愿。”
  “我知子龙忠义。”李轩笑道:“不过此次洛阳之行,我料定有惊无险,朝廷也不可能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韪善杀义士,此次由雄信陪我前往即可,子龙当勤学武艺兵法,将来,我还要子龙为我继续开疆拓土,扫平乱世。”
  “我意已决,雄信,选三百精锐,准备随我启程进京吧。”李轩止住还想说话的众人,断然道。
  计议已定,李轩挥退了众人,留下刘伯温,看着微笑的刘伯温,李轩笑道:“我观先生之前欲言又止,临行前,可是有事交代?”
  刘基笑着摇摇头:“本想劝说一番,不过陛下能够做出正确决断,却是省了微臣一番口舌。”
  李轩在天龙位面建国,两人已经确立了君臣之实,如今没人的时候,两人也是以君臣之间的称呼相称。
  “但朕看刘卿,还有话未说呢。”李轩摇了摇头道:“你我君臣之间,刘卿有话,但讲无妨。”
  刘基点点头道:“陛下如今在此界,雄踞塞外,虽是苦寒之地,但臣知陛下还有两个大国作为依凭,更兼如今陛下麾下已是猛将如云,兵强马壮,论底蕴,已不在任何一家诸侯之下,但以基观之,此界局势纷乱,而且武将实力远非陛下如今所掌控的两个世界可比,以陛下手中的资源,若是如今强势崛起,或可为一方诸侯,但若想平定天下,却是千难万难。”
  李轩点点头,神雕、天龙只是低武位面,就是整合两个位面的力量,放到混乱三国位面中,若真实不自量力的去跟天下为敌,到最后也不过是被碾压的份。
  缓了缓,刘基继续说道:“陛下在此界根基不稳,限于出身关系,很难得到世家大族的认可,若想站稳脚跟,必须占据大义,眼下此界大汉国虽已日薄西山,但皇室余威犹在,乱象虽然已经出现,但毕竟天下未乱,此时若是强行自立,只会成为日后诸侯攻伐的最佳目标,若想占据大势,便绝不能在此时与汉朝皇室公然反目,因此,此次洛阳之行,也势在必行。”
  李轩点点头,这跟他的想法却是不谋而合。
  “除此之外,臣以为,此次洛阳之行,虽有凶险,却也未必不是一次机遇。”刘基微笑道。
  “哦?此话怎讲?”李轩疑惑道,他到是没看出来这次洛阳之行能有什么机遇。
  “主公目前有抗胡英雄之美誉,在民间,名望已经足够,但在政治上,因为出身的原因,却是颇有不足,此次前往洛阳,虽然看似汉朝朝廷忌惮主公之举,但若主公自愿前往,朝廷必心怀愧疚,主公正可凭此获取更大的政治资本,若不出意外,以臣推测,不出五年,汉室必乱,主公可趁这段时间,赚取更大的政治资本,只等天下一乱,主公登高一呼,必然从者云集!”
  什么是政治资本?
  不外乎名望、官爵还有人脉,天下即将大乱,没有了朝廷,人脉自然无从谈起,但名望和足够的官位却是未来乱世争雄的政治资本,刘备在前期,之所以处处碰壁,流亡半生,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名望和官位所致,直到后来许昌面圣,被皇室正名,获得了皇叔之名以及左将军的虚职,才开始崛起。
  莫要小看一个虚职,虽然没有实际用途,但却代表着你能给部下所封官职的上限,那可是有着开府权利的职位,论地位,还在李轩的镇北将军之上,就算没有任何地盘,单是手下那些官职,也能吸引到不少人来投效。
  “还是伯温看得远呐!”李轩开怀的笑道,原本这次进京,只是打算混日子等到董卓进京,如今看来,这其中却是大有可为,若运用得当,可以让自己未来少掉许多麻烦。
  “除此之外,臣建议,陛下此次前往洛阳,不妨带几人一同前往。”刘基微笑道。
  “谁?”李轩好奇道。
  “其一便是陛下岳父,黄药师,臣观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一身所学,包罗万象,若能得他出谋划策,胜过十万雄师。”刘基沉声道。
  “他老人家啊!”李轩有些无奈的点点头:“还有呢?”
  “陛下的两位夫人,融夫人和绍敏郡主,虽是女流之辈,但若论谋略,我军之中,堪与其相比者,也不过寥寥数人,此外,暗部两位首领,主公当带一位在身边,我军如今大势已成,是时候将暗部向中原发展了。”
  这几人倒是没有问题,李轩点点头:“龙城四县乃我们在此界立足根本,朕走后,伯温当多多费心。”
  “陛下放心,臣定竭尽所能。”刘基躬身道。
  计议已定,李轩也没有继续停留,将一些相关事务分派清楚之后,第三日,便召来了左丰,带上黄蓉、赵敏,在单雄信三百护卫之下,启程往洛阳而去,至于黄药师那里,黄蓉已经派暗部送出了消息,至于能否过来,那只有天知道了。
第二十四章
再遇三英
  太平道的战乱,如今过去已经快两年,那场席卷整个大汉境内的战乱,虽然对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汉造成了极大的动荡,甚至挫动大汉王朝的根基,但另一方面,大浪淘沙,在那一场席卷华夏的浩劫之中,却也为这天下挑选出一批豪杰人物。
  已经到了六月,日头渐渐开始毒辣起来,不过随着年初时草原那一场大捷的消息传回,即便在这样的日子里,百姓依旧十分轻松。
  随着李轩的势力在草原不断扩散,今年开始,冀州一带已经很少看到南下劫掠的胡人了,无论那些世家大族怎样看待李轩,但在这北地,百姓对于给他们带来和平日子的李轩却是发自内心的心怀感激,甚至如今已经有不少人在家里为李轩立了长生牌。
  刘备这段时间有些苦闷,尤其是听到北方不断传来大捷的消息。
  他如今担任着平原县令的官职,由一届织席贩履之辈,坐上这个职位,一城之主,掌握数万百姓民生,对一介草民而言,已经是难能可贵的结果。
  而且,因为卢植的缘故,新任的冀州刺史王芬对刘备三兄弟还算不错,至少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刘备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卢植并未像历史上那般被阉党陷害,而是顺利完成了平叛,但也因此,功高震主,虽然卢植进京当了执金吾,但亲近卢植的一帮武将,却也因此,断送了继续获取功劳的途径,李轩如是,刘备也是如此。
  不过相比于李轩,刘备是幸运的,平原县令之职,比之本来历史上的安喜县尉,品级上高出不知多少,大小也算一方最高长官,两年下来,相对贫瘠的平原县城被刘备治理的不错,在这方面,刘备还是有些手段的。
  如果就这么一直下去,再有两年,凭借手中的政绩,就算不能晋升一郡太守,挪一挪地方,换一个繁华的县城却是少不了的。
  但刘备却不甘心,尤其是北方大捷,李轩之名,威震北地的情况下,甚至就连这平原县城之内,都有不少百姓对李轩感恩戴德,这份感激,甚至超过了对刘备的感激。
  当初,李轩被流放边疆,刘备前往平原上任,内心里,未尝没有过窃喜,作为幽州本土人士,没人比刘备更清楚马城当初的状况,甚至一度因此而产生一股优越感。
  平原县虽然不算什么繁华之所,但至少一座也是一座完完整整的城池,相比于那废墟一般的马城,好了不知多少倍,虽说职位上,要比刘备的平原县令高出一级,但那样一个地方,莫说发展,单是手下那两千人马的日常供给恐怕都无法自足,又谈何发展?
  只是时移世易,世事变化太过莫测,谁能想到,当日已经在刘备心中被叛了死刑的李轩,会有今日这般气象?
  随着李轩的崛起,他的事迹如今已经在北地广为流传。
  刘备发现,纵观李轩出道至今,所走的路线说穿了,也不过四个字——以战养战。
  马城的时候,凭借手中的部队,去清剿山贼流寇,掠夺人口资源来治理马城,稍微稳定之后,原本刘备以为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难能可贵,谁能想到对方竟会将触手伸到塞外,又是以战养战,竟让他一路打下偌大名头,在那苦寒之地,硬生生的为自己杀出一片天地来。
  刘备的心,随着李轩一次次成功,不可抑止的生出一股嫉妒的情绪,也有些后悔,若当初,自己也去北方,凭借两位义弟的勇武,未尝不能做到,未尝不能如李轩一般趁势而起,只是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刘备坐在堂前,看着窗外那满眼绿茵,心中却是有些悲苦莫名,只是他很懂得控制情绪,并未表现出来。
  心中突然有些火热,李轩看似风头正盛,但如今却是招了朝廷和世家的嫉妒,听说已经被朝廷召回洛阳,而冀州这边,不少大世族已经暗中开始商议如何对付李轩留在草原的那三座城池,将其纳入囊中。
  虽然这些事情,跟他刘备没有半点关系,但心中却是有些莫名的高兴,隐隐中,刘备有种直觉,那李轩,未来或许会是自己的敌人,既然是敌人,那敌人倒霉,自然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心中那股嫉妒和怨气平息了几分,嘴角也不有的多了几分笑意,端起身前的酒杯,将酒水一饮而尽,虽然只是在普通不过的酒,但此时喝在嘴里,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