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424


第七十六章
部署
  夜风呼啸,漂泊的大雨迷蒙了黎明的光线。
  忽必烈面无表情的站在临时栖身的山洞之外,目光有些茫然的看向远方,任由冰凉的雨点打在自己脸上,听着身后山洞中传来的哀嚎,心脏狠狠地抽搐了几下。
  他麾下精锐大都是蒙古精锐,并不适应这南方的气候,尤其是在经历了那一场洪水的洗礼之后,残存下来的战士大都受了风寒,如今又遇上这样的天气,就算没有宋人军队的追杀,估计也活不过这个夏天了。
  这些可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每一个放在普通军队中,都是足以担当百夫长乃至千夫长的精锐,但他们却没有选择那辉煌的前程,一直默默地跟在自己身后,宁愿做一名不起眼的小卒,哪怕是自己最失意的时候,也都不离不弃,而如今,这些忠心耿耿的部众,蒙古最骄傲的勇士,没有死在沙场之上,却要悲哀的将要死于病魔的折磨,而身为他们的主帅,蒙古王爷,这天下最尊贵的人之一,忽必烈却无能为力。
  忽必烈突然不敢去面对那一双双哪怕到了此刻山穷水尽之际,依旧坚定无比的眼神,饶是忽必烈早已心如铁石,也无法去漠视这些追随者那信任的目光。
  借着雨水,冲刷掉眼角的泪痕,他是立志要将世界踩在脚下的男人,帝王是不能有泪的。
  “王爷,已经奔波了一天了,吃点肉吧。”金轮法王来到忽必烈身后,将散发着清香的马肉递过来,还有一个酒囊,里面盛满了马奶酒。
  “让将士们先吃吧。”忽必烈摇了摇头,没有去接。
  金轮法王见状也没有强求,叹了口气道:“从收拢过来的将士那里得到消息,新野、邓州、潮州已相继沦陷,就连南阳,昨夜也被一名名叫唐俊的小将以五百宋军突袭攻破,守将刘整被俘,我军武将兀秃战死,荆襄一带,已彻底沦陷,王爷还需早作打算。”
  金轮法王是个纯粹的武者,一般情况下,是不愿参与到这些事情之中的,但此时此刻,忽必烈左右已无人可用,就连那个备受忽必烈喜爱的中年文士,此刻也感染了风寒,金轮法王却是不得不站出来。
  “兀秃也死了?”忽必烈怔了怔,眼中闪过一抹哀伤,兀秃是军中老将,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想不到,却会死在这里,叹了口气,忽必烈问道:“有没有阿里海牙的消息?”
  “还没有,另外,阿术已经确定在三日之前,在白龙滩附近被宋人围攻,力战而死。”金轮法王摇了摇头,就算不问政事,阿术的威名他也是听过的,乃是蒙古不世出的帅才,声望之隆,丝毫不在忽必烈这位蒙古王爷之下。
  “阿术!?”忽必烈虎躯一颤,带着难以置信的目光回头,看向近在咫尺的金轮法王,虽然自阿术换了自己的衣甲诱敌的那一刻,心中已经有了最坏的猜测,但此刻,真正听到噩耗的时候,依旧让忽必烈有些失神。
  蒙古可以没有阿术,却不能没有王爷,请王爷日后为我报仇。
  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阿术心中已经有了预测了吧?忽必烈抬头,迎着满天大雨,想起昔日两人策马天下的豪情,如今只是短短数日,却已经阴阳相隔,心脏,仿佛有无数把利刃不断在里面绞动,钻心的痛楚,甚至连呼吸在这一刻都停滞了。
  金轮法王默默地退出一步,看着那雄伟的背影,此刻却不住的在这风雨之中颤抖着,没有去安慰,这一次跟头栽的太大,二十万大军是不存一,大片城池沦陷,更重要的是元帅阿术的战死,对蒙古来说,绝对是一个惨痛的打击。
  忽必烈的情绪并没有低沉太久,作为一名君主,他很清楚自己现在该做的是什么,他就是狼王,哪怕受伤也只会默默地在黑暗中舔舐伤口,回到人前,哪怕再狼狈,他依旧是那能够威慑群狼的狼王。
  “王爷!”看着回来的忽必烈,守在洞口的几名伤病挣扎着站起来。
  “大家准备一下,这场大雨虽然迟滞了我们的速度,却也限制了宋人的行军,大雨会成为我们最好的掩护,过了南阳,就是我们蒙古的地界,到了那里,我们就安全了。”目光在一众期待的目光上扫过,忽必烈低沉的说道。
  “誓死追随王爷。”洞中的蒙古战士轰然起身,坚定的声音让整座山洞都轻颤起来。
  “出发。”忽必烈的脸色恢复了果决,转身,看着襄阳的方向:“下一次,我们会将失去的荣耀和尊严,全部找回来,将宋人添加在我们身上的耻辱,十倍百倍的还回去!”
  “吼~”
  南阳城中,李轩站在城楼,目光看着迷蒙的雨幕,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叹息道:“这场大雨一过,想要再捕杀忽必烈,怕是不可能了。”
  “王爷,要不我带人再去找找?”李轩身后,唐俊扭了扭有些发酸的脖子,眼中闪烁着蠢蠢欲动的光芒。
  “不用了。”李轩摇了摇头:“眼下最重要的是巩固战果,南阳、新野、邓州、潮州,我们的领土扩大了可不止一倍,新降的部队需要重新整编,还要安民,人手本就不足,已经没有太多的兵力去追缴忽必烈。”
  单是南阳、新野、邓州、潮州四地的降军,就有三万之众,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李轩的本部兵马,此外襄阳的军心虽然已经稳固,但想要将这支军队彻底收服,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况且,忽必烈气数未尽,就算勉强派出人马追杀,也只会徒劳无功,甚至损兵折将也说不定。
  气数这种东西听起来玄之又玄,但已经拥有一个附属位面的李轩,却很清楚气数的存在,忽必烈在神雕位面虽然没有杨过那样的主角气运,但本身却具备庞大的龙气,哪怕经此一战,令他龙气大损,但作为蒙元开国皇帝,却是位面的天定主角,冥冥之中,会有种莫名的力量对其进行保护,至少在其登临帝位之前,想要杀他会很困难。
  “唐俊,有一件事却需要你去办。”仿佛想起了什么,李轩回头,目光看向唐俊,沉声道。
  “呃,听凭王爷吩咐。”唐俊微微一怔,李轩可是很少以这种态度说话。
  “雨停之后,便火速赶回襄阳,不必理会其他,给我把襄阳军队紧紧地握在手中,没有我的军令,就是皇帝的圣旨也不必理会,襄阳军,要彻底掌握在我的手中,知道吗?”李轩看着唐俊,眼中闪烁着莫名的意味。
  “王爷,您是准备……”唐俊目光一亮,李轩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让他生出极度兴奋地感觉,对于腐朽的宋庭,早在临安的时候,已经彻底绝望。
  “襄阳城是我们的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属于我们,任何人,都不得染指。”李轩回头,那一刻眼中所闪烁的光芒,即便是唐俊这样的沙场悍将,也有种莫名的畏惧,止不住的生出一股臣服的冲动。
  “王爷放心,不用雨停,末将这就去。”狠狠地点了点头,朗声道。
  看着唐俊的背影,李轩心中默默地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南阳、新野、邓州、潮州四地,如今已经落入自己的掌控,彻底消化,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蒙古人新败,二十万精锐的折损,对主张南征的忽必烈威望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短时间内基本不可能再有大军南下,对于这新得的四地来说,会有一段不短的安稳期。
  真正令李轩担忧的,反倒是宋庭的态度才是接下来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虽然通过位面系统,通过系统强大的干扰能力,在这个位面获得襄阳王这等实权王爷的地位,但从他降临在这个位面开始,初期身份所带来的优势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泯,尤其是经此一战之后,治地一下子扩张了四五倍,几乎将大半个荆襄囊括其中。
  更重要的是,经此一战,蒙古元气大伤,短期内,不再有南征的能力,原本的四战之地,人人眼中烫手的山芋会在瞬间变成一个香饽饽,那些大宋高层权贵,怎么可能让这么一块肥肉,落入自己这个游离在大宋核心层之外的人手中?
  所以,必须早做准备。
  若论防御和运筹帷幄的话,罗峰无疑是更适合的人选,无论大局观还是统兵能力,罗峰都在唐俊之上,但唐俊却有股天生的感染力,他是天生的战士,能够在平日一言一行中,带动军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李轩凝聚襄阳军心。
  至于襄阳的安危,李轩却并不在意,虽然精研过岳飞的武穆遗书,但他却并不准备去做第二个岳武穆,对襄阳除军队之外的地方放任自流,目的只有一个,他需要一个大义,一个可以光明正大的对大宋出兵的理由!
第七十七章
暗流
  临安,当襄阳捷报传入临安的时候,李轩已经彻底占据了南阳、新野、邓州、巣州四地,若说李轩水淹七军,一举覆灭二十万蒙古大军,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的话,那接下来,李轩以横扫之势,收复失地,一举将南阳、新野、巣州、邓州四地重新纳入大宋版图,对整个大宋朝野的震动,绝对远远超过二十万蒙古大军的覆灭。
  自蒙古南下以来,每一次听到的都是某某之地沦陷,何人叛国投降蒙古之类的消息,收复失地这种消息,大概可以追溯到抗金名将岳飞那个年代了。
  临安,相府。
  贾似道静静地坐在太师椅上,在他下方,聚集了一帮子文武大臣,大厅中的气氛却并不怎么热络,反而有些沉闷。
  “相爷,陛下怎么说?”将军夏贵终于忍受不住这沉闷的气氛,目光看向贾似道那古井不波的面庞,有些焦急的问道。
  贾似道目光在夏贵身上扫过,又看向一双双略带期待的目光,沉默片刻之后,自袖中取出一张黄绢:“这是官家今日才颁发的圣旨,本是要今天便送往襄阳的,不过被我截下来了,大家且看看。”平淡的语气,却显示着这位大宋奸相如今的能量,就连圣旨都敢私自扣留下来。
  夏贵有些迫不及待的结果黄绢,仔细的阅读起来,深怕漏过一个微小的细节,那努力装出文士风范的样子,在那五大三粗的体型上呈现出来,怎么看都有种难言的违和感,只是此刻,其他人却无心去嘲讽对方,目光死死地盯在黄绢之上。
  “江陵王?”眨巴眨巴眼睛,夏贵疑惑的抬头,看向贾似道:“这是什么意思?”
  话音刚落,手中的黄绢却已经被身旁一名文臣抢去,一目十行的掠过黄绢之上的内容,嘴角牵起一抹冷笑:“嘿嘿,明升暗降,看来陛下对这位襄阳王也心生忌惮了。”
  “只是为何却没有提到南阳、新野、邓州、巣州城守的归属?”另一名文臣看过黄绢之后,疑惑的问道,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根据推测,蒙古人经此一败,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是无力南下的,原本的四战之地,也就成了大大的肥肉,可以想象,接下来,朝廷为了巩固既得的利益,定会不遗余力的加固荆襄一带的防御,这其中的利益之大,几乎难以想象。
  只看吕文焕,凭借一座襄阳城,为吕家提供了多少好处就知道,如今再填四城,且不说这四地本身所能够创造的利益,单是朝廷每年的拨款,粗略估计一下,就足以让在座除贾似道之外所有人的身家底蕴翻上一番,庞大的利益面前,又让这些人怎能不动心,至于将来蒙古人若再领兵南下时该如何抵御,却不是他们操心的事情,了不起直接向蒙古投降又如何?
  贾似道脸上闪过一抹阴鸷的笑容,扫过一干文武的脸庞,淡声道:“官家自有他的打算,这四地关乎我大宋国运,由何人镇守,恐怕就是官家心中也在衡量,那李轩倒是不错,可惜……”
  “嘿~”夏贵听到李轩的名字,脸上不禁泛起一抹狰狞:“当初也是看走了眼,本以为这厮既然愿意走相爷的门路,必是自己人,谁知一到了襄阳,就翻脸无情,吕文焕如何我们管不着,但却连我们的人都一并清理了,事后更是只字不提,根本就是个白眼儿狼,亏我当初对他推心置腹,差点把他当成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一名文士闻言不禁嗤笑一声,阴阳怪气的道:“好一个刎颈之交,若我记得不错的话,当初夏将军可是求着上门引荐的,区区一句看走了眼,怕是……”
  “哼,张仕和,莫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当初收的姓李的好处可不比我少!”夏贵虎目一瞪,看着文士不禁冷笑起来。
  “混账,休得胡言!”文士面色一变,厉声喝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做的,我就说不得嘛?”夏贵冷笑着说道。
  “够了!”眼见手下一帮子文武开始互相揭底,贾似道面色难看的喝断了两人的互掐,有些恼怒的道:“成何体统。”
  “相爷,如今圣意不明,圣旨可不能在我们手中扣留太久。”圣旨自一名翩翩公子手中传回贾似道之处,青年公子微笑道:“却不知相爷有何打算?”
  “虽然不能左右官家的决定,不过襄阳那边,却可以做些手脚。”贾似道并没有收回圣旨,目光在圣旨上扫过,最终看向夏贵道:“夏贵,你明日便启程,亲自去往襄阳一趟宣旨,听闻那吕文焕已经被我们的襄阳王架空,我会调拨五千禁军于你,如今那李轩应该不在襄阳,抵达襄阳之后,拉拢一下他,助他夺回兵权,至于其他的,吕文焕若是识趣,当知道该如何去做。”
  “相爷,您是担心,那李轩有不臣之心?”青年公子闻言不由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看向贾似道。
  “未的朝廷准许,私自出兵南阳,占据南阳之后,未等朝廷任命,就私自将其占据,其心已昭然若揭,官家,恐怕也有这方面的担心,才迟迟未做决定,我等身为臣子,自是要为君分忧才是。”贾似道轻捻着短须,微笑道。
  “江公子,此次还要劳烦你陪同夏将军亲自走一趟,那襄阳王借着这次大胜之势,手下可聚拢了不少江湖奇人。”
  “相爷放心,江某自知该如何做。”点点头,那位公子打扮的青年微笑着点点头,有些狭长的眼中闪过一抹邪异:“早就听闻那丐帮前任帮主昔日乃江湖第一美人儿,此次去往襄阳,说不得,却要好好见识一番。”
  “莫要误了正事。”贾似道摇了摇头,却并未太过在意,郭靖夫妇虽然名声不小,但在他们这些人眼中,也不过是一群江湖草莽而已,并不值得太过关注。
  “相爷放心,在下知道分寸。”点点头,眼中却是闪过一抹不以为然。
  “相爷,那蒙古人那边该怎么说?”张仕和有些担忧的问道,南宋已是日薄西山,这些人自然是做了两手准备,明面上虽是大宋权贵,但暗中,却早已和蒙古人那边有了联系,只是时局不定,也无法割舍如今在临安那偌大家业,才一直留在大宋。
  “此事本就要做,答应他们,不过规矩还是不能改,把报酬提一提,至少要两倍才行,这个不急,蒙古人经此一败,短时间内元气难复,我们有的是时间和他们耗着。”贾似道淡漠的说道。
  “相爷英明。”众人会心一笑,齐齐拜道。
  ……
  襄阳,郭府。
  并不知道朝堂的暗流已经开始向襄阳波及,郭靖却是已经开始打点行装了。
  “师父,我们真的这就要走吗?”武敦儒有些不舍得看着这座居住多年的庄园,远处,黄蓉挺着肚子正在指挥着人群搬运货物,脸上带着开心的微笑。
  “嗯,襄阳战事已了,有襄阳王在,就算蒙古大军再度南下,以襄阳如今的局势也不必担心会被蒙古人攻破,我们却是没有继续留在这里的必要了。”郭靖点点头,有些感慨的看着眼前这座居住了十多年的宅院,当初这郭府还是吕文焕送的,没想到一住就是十几个寒暑,如今,却是到了物归原主的时候了。
  对于吕文焕,郭靖心中多少还是有着几分歉意的,有心上门拜会一番,只是这段时间,吕文焕一直闭门谢客,郭靖也无可奈何,最终只能放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