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校对)第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424


第五十九章
风雨前夕
  “啪~”
  雕工精美的茶杯被狠狠地摔在地面,顷刻间,价格不菲的茶杯化作一堆齑粉,只是此刻,茶杯的主人显然没有心情去心痛茶杯的粉碎。
  吕文焕原本儒雅谦和的脸庞,此刻在烛光的映射下,显得有些狰狞。
  “李轩小儿,欺人太甚!”狠狠地喘了几口粗气,此刻的吕文焕,一双眸子看起来有些像一头欲择人而噬的野兽。
  “吕帅,这口气,不能这么算了!”李副将狠狠地抽了一口冷气,今日他违了军令,当值期间出去寻欢作乐,被李轩成立的军法队逮了个正着,一身酒气的被拖到李轩身前,结果自不必说,几十军棍下来,莫说他并非凭本事上位,就算是真的沙场宿将,几十军棍下来,也得脱层皮,动手的是李轩的亲卫营,根本不讲丝毫情面,几十军棍下来,差点就把他打废了。
  “是啊,吕帅,这狗屁襄阳王,初来乍到就拿我们来立威,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不我们一同投了蒙古人吧,凭我们手中的力量,我们一走,嘿,看他一个人怎么守住这襄阳城!”跟李副将同样遭遇的并不在少数,襄阳城因为郭靖率领着一帮子义士奋不顾身,十几年站在抗击蒙古的最前线,让这些本该身负重任的襄阳守将轻松了许多,甚至不必拼杀,就有巨额功勋可拿。
  一开始,或许会心生感激,但时间久了,包括吕文焕在内,都将这些当做一种理所当然,也是导致襄阳越大越弱的根本所在,朝廷也并非不重视襄阳,只是下拨的粮款辎重,却大都进了这些人的腰包,久而久之,也致使襄阳城成了眼下这等畸形局面。
  “闭嘴!”吕文焕面色一变,声色俱厉的打断那名将领的滔滔不绝,面色难看的道:“这话今天我就当做没有听见,日后若再让我听到,那李轩容得你,我也容不得你!”
  并非吕文焕没有过类似的念头,只是他很清楚,若他此刻真的率众反叛,第一个遭殃的,恐怕就是他吕家,吕家乃将门世家,除了吕文焕为襄阳城守之外,兄长吕文德、小弟吕文福都在各地担任要职。
  就算没了这襄阳城守之职,以他吕家在宋庭盘根错节的人脉网络,想要另谋一处要职也不难,但若他反叛,那可就真的没了。
  在这一众将领中,吕文焕算是比较清醒的一个,他很清楚,自己这么多年来,之所以能混到大宋名将的称号,更被朝廷赏识,并不是他自己有多大本事,相比于自己那位货真价实的名将兄长,吕文焕在兵法谋略方面,比寻常将领也强不了多少,能有如今的声望和地位,靠的还是襄阳这处宝地,有着郭靖这一干江湖豪杰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
  以吕家的人脉,加上这些年驻守襄阳的功绩,吕文焕这些年可不止一次有过向上爬的机会,至少一州知州是跑不了的,但他却心甘情愿的留襄阳这兵凶战危之所,为的就是希望凭借这帮抗蒙义士获得更大的政治资本,日后无论升迁还是投降蒙古人,都能获得更大的好处。
  无论是为了家族还是自己的未来,此时他都不能反也不敢反。
  因为郭靖的存在,吕文焕在襄阳百姓眼中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吉祥物,但在官场上,吕文焕无论家世背景还是本身所拥有的能量却是实打实的官场巨擘,他此时一怒,下面这些满腹怨气的官员倒是一个个噤若寒蝉。
  “吕帅,难道我们就这样算了!?大家可都咽不下这口气!”李副将算是吕文焕的心腹,此时有些不甘心的道。
  “算?”吕文焕眼中闪过一抹阴鸷,冷笑道:“虽然不能投敌,但为了这襄阳满城百姓,也为了我大宋社稷着想,却不能任这小儿如此猖狂下去,我要让他知道,这襄阳城,究竟谁说了算,你们几个,附耳过来……”
  ……
  “元帅,末将督战不力,折损了一千名蒙古勇士,请元帅降罪!”蒙古大营中,阿里海牙一脸屈辱的跪在大帐中央,没有丝毫阴谋诡计,在野外争斗中,以一千对一百,最终的结果却是大败亏输,这在阿里海牙的征战生涯中,绝对是最耻辱的一次,哪怕这场战斗并非他亲自主持,但追击的命令却是他下的,承担罪过,责无旁贷。
  “襄阳王?宋人朝廷何时有了这么一个官职?”坐在帅位之上,忽必烈一身戎装,顾盼间,自有一股王者威仪,此刻,却没有去追究千名蒙古勇士长埋襄阳城下的罪过,而是蹙眉思索,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一般。
  “这,却是南朝内部数月前推举的,属下也有过了解,不过此人在临安时却是不问政务,一心练兵习武,很少与大宋官员接触,我们在南朝内部安插的人也无法探听到太多有用的情报,听说跟贾似道走的很近,能得此实权也全赖贾似道推荐,不过如今看来,此人倒是有些韬略,又精于练兵,连钦查营都折在他手中,以此人此前战绩来看,不但精通韬略,用兵之道也是颇为精通,若让此人彻底掌控了襄阳,此战却又多了许多变数,此战阿里海牙大人虽是大败亏输,却也是不明敌情所致,倒是不能全怪罪在他身上。”一名文士打扮的官员闻言捻须说道。
  此人一身儒袍,文质彬彬,坐在一帮子骄兵悍将中间,显得有些扎眼,不过单看其能坐在忽必烈下手第一的位置,可知此人在忽必烈手下颇受重用。
  说道钦查营,哪怕是忽必烈,脸上也闪过一抹肉痛的神色,那可是蒙古最精锐的一支部队,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也得看看是什么兵才行,钦查营这种逢战必先,每战必克的部队,在这种乱世,那可是千金不换的宝贝,就这么一下子损失了,不但是对士气的打击,甚至也影响到蒙古的军力。
  手指轻轻地以恒定的频率敲击着桌面,忽必烈缓声道:“襄阳,有一个郭靖已经很让人头疼了,如今又出现一位襄阳王,这变数,太多了一些。”
  目光看向右手第一位的金轮法王,脸上露出期待的微笑:“听闻法王最近功力又做突破,更上一层楼,不知……”
  金轮法王闻言不由苦笑一声,摇头看向一脸愕然的忽必烈道:“王爷有所不知,在大胜关时,老衲已经跟这位襄阳王有过一次交锋。”
  “哦?”忽必烈眉尖微微一挑,差异的看向金轮法王道:“这位襄阳王还动武功?却不知其武功比之大师如何?”
  “深不可测。”金轮法王面色有些阴沉,此前自封蒙古国第一高手,他也确实有这个实力去坐这个位置,此次南下,哪怕是名震中原的五绝也未被他放在眼中,谁知一个不知道哪里蹦出来的王爷,就将他的骄傲彻底击碎,大胜关一行,可说是乘兴而来,落荒而逃,只是这种丢脸的事情,以他的骄傲却是万难说出口的。
  “呵,大宋出此奇才,与我蒙古,却非什么好事。”忽必烈没有继续对细节追问下去,只是脸上失望的表情却是溢于言表。
  “王爷不必担心,老衲虽败,但昨夜我已传信密宗,请密宗高手前来相助,相信用不了太久,就会抵达,届时再去襄阳,必能一雪前耻!”金轮法王咬了咬牙,沉声说道。
  “哦?密宗难道还有比大师更厉害的高手!?”忽必烈闻言不由双目一亮,询问道。
  “老衲虽然自负武功不俗,但我密宗却也不是没有更厉害的高手,只是这些人物平日里专心于佛法研究,不愿沾惹红尘俗物,是以在外名声不显,但在禅宗之中,却是声望及隆!”金轮法王点头道。
  “何必如此费事!”大帐中,一名高鼻深目,曲发黄须的大汉长身而起,对着忽必烈拱了拱手道:“法王又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法王不敌那襄阳王,却并不代表我蒙古就没有其他高手能够制他,王爷,我尹克西愿意亲自前往襄阳一趟,取下那襄阳王和郭靖的人头,献于王爷。”
  “不错,蒙古可不只有法王一个高手!”接话的是一名形如僵尸的汉人男子,乃是湘西名宿潇湘子。
  “还有我!”
  “好!”忽必烈毕竟不通武功,眼见手下人才济济,也不由豪气大发,朗声道:“诸位不防一同前往,若谁能取下襄阳王和郭靖任何一人的首级,本王就赐其为万户,赏黄金万两,并封为蒙古第一勇士!”
  “王爷放心!”财富、地位还有权利,无疑是这世上最动人心弦的东西,几人闻言,双目放光,甚至顾不得酒宴当前,当下各自取了兵器,告辞一声便离去。
  “呵~”看着四人离去的背影,金轮法王不禁冷笑一声,只是此刻忽必烈正雄心万丈,只以为金轮法王不忿,也没有在意,四人离去后,继续招呼众人饮宴。
第六十章
换将
  悠扬却带着一股激荡人心的号角声拉开了襄阳城一天的帷幕,从襄阳城头看去,可以看到蒙古大营中,一队队起兵如同队列整齐的蚂蚁一般自大营中飞快涌出,自发的向各个方向集结而去。
  李轩站在城头,手搭凉棚,他目力极佳,即便相隔极远,也能大致看清对方的布局,忽必烈显然暂时还没有意识到粮道被断,或许已经发现,已经派出人马去肃清粮道,但从对方的阵型来看,这只是一次试探性攻击,并未发起决战,唐俊那边的行动显然还没有引起这位雄才大略的蒙古帝王足够的重视。
  心中默默推算着时间,虽然外围有罗峰所率领的两万大军保护,但毕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想要完全瞒住蒙古人的斥候眼线时不可能的,这边必须加紧一些,将忽必烈的视线牢牢集中在襄阳一线才行。
  “王爷,北城守将李德霸,城门官王元凯,掌旗令吴克方告病请假未至,此外南门守将郑虎,西门守将郭峰以及十几位两门将官也集体告假。”一名亲卫匆匆来到李轩身边,面色不太好看。
  “这是……在向我示威吗?”李轩脸上泛起一抹微笑,只是这个笑容,在旁人看来,有些冷。
  “王爷,蒙古人虽然以东门为主攻目标,但其他三面也不容有失,在下与几位将军也有些交情,眼下正值战乱,不容有失,我这就去把他们请回来!”郭靖浓眉一轩,对李轩请命道。
  “未必会有什么结果。”李轩回头,认真的看着郭靖:“值得吗?”
  “国难当头,岂可因私废公?王爷稍待,在下去去就回!”郭靖沉声道,对于李轩的问题,没有回答,他是个简单的人,关乎国家大事,他不觉得这个时候能用值不值来说,本就该如此才对。
  点点头,没有再去阻止,因为对于郭靖这种人,一旦认准了的事情是可以一条路走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任何劝阻都是多余的,转头,看向亲卫道:“传我命令,亲卫营所有队长、副队长立刻前往各门,陈敢、王军、李烨,你三人暂代各门守将之责,其他空缺,若有不够,自亲卫营中挑出,暂代,今日战事结束之前,务必将军心给我收拢起来!”
  亲卫营从一开始,就是李轩培养基层将官的地方,学的可不仅仅是战场搏杀之术,如何鼓舞士气、引导军心也是必修之课,毕竟是自临安城数万禁军中挑选出来的,一年培养,自然比不上这个时代的名将,但也不会比普通将领差,勇武方面或许要更强一些。
  “诺!”被李轩点名的三人轰然领命一声,随后各自点了几名人选,拿了将令,分别朝三门飞驰而去。
  “王爷,临阵换将,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大忌,如此做法,恐怕……”几人走后,黄蓉蹙眉来到李轩身边,有些担忧的说道。
  李轩摇了摇头,缓缓道:“现在也没别的法子,一群鼠目寸光的东西,将我的背后托付在这些人手中,我反而更担心!”
  看着同样一脸担忧的走来的朱子柳,李轩嘴角一翘,脸上露出笑容道:“若两位还是不放心的话,大可去其他三门看看,本王的亲卫,可不是只会喊打喊杀外加帮我挡刀的莽夫。”
  “如此,便有劳朱师兄带些丐帮弟子去南门。”黄蓉点点头,却没有推却,襄阳是郭靖的心血,哪怕李轩此前已经表现出足够的能力和手腕,但关乎襄阳存亡,以她的性格,却是无法真的放心。
  “好!”朱子柳答应一声,向李轩告罪一声之后,带了一批丐帮弟子往南城的方向疾奔而去。
  “嘿嘿,没了我们,看那李轩小儿如何指挥这满城兵马!”襄阳城内,城守府中,李副将一把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脸上带着畅快的笑容,一脸恶毒的道:“最好备蒙古鞑子一箭射死才好!”
  “那可不好!”郭峰脸上闪过一抹阴冷的笑容道:“我倒不希望他那么快为国捐躯。”
  “哦?”郑虎闻言不禁一怔,随机有些恼怒的看着郭峰道:“莫不是得了那小子什么好处?”
  “我倒是希望如此。”郭峰冷哼一声道:“不过看起来这位王爷可傲气的很呢,我只是想,当他若被蒙古人打的灰头土脸,回来祈求我们的时候,该怎生折辱一番才好。”
  “哈哈,那还真是痛快!”李德霸闻言一怔,随机狂笑起来,指着郭峰笑道:“你这泊汉,果然是满肚子坏水儿,不过……我喜欢!”
  “老爷,各位将军,郭大侠在门外求见!”城守府官家快步进入大厅,朝着众人一辑道:“说是有重要军情相告。”
  “不见,若有什么重要军情,让他去问那位王爷,不必再来问我!”吕文焕有些不耐的挥了挥手道。
  “且慢!”郭峰突然起身,拦住了管家,微笑着看向吕文焕道:“吕帅,见一见又有何妨,正好,借着郭靖,向这位王爷传递一下我们的苦衷。”
  “有礼,让他进来吧。”吕文焕闻言,点了点头,朝着管家挥手道。
  北门,蒙古人已经开始发动了攻击,黄蓉忧心忡忡的在武氏兄弟的护送下,带着鲁有脚以及一批丐帮精锐弟子匆匆来到北门。
  “师娘快看,蒙古人的军队已经快要到城下了,怎么还不放箭拒敌!”武修文目光落到城外,蒙古人先头的部队已经顶着牛皮盾牌进入守军射程,但负责北门战事的陈敢此刻却并没有下令射击的意思,不由大惊。
  “混账,我去问他!”鲁有脚见状也是一怒,就要上前,却被黄蓉拦住。
  “稍安勿躁,先看看。”黄蓉摇摇头,止住想要发作的武氏兄弟和鲁有脚,目光朝站在城门正上方的陈敢看去。
  “刚才教你们的都记清楚了没有!?”陈敢此刻目光紧紧地看着蒙古人的阵型,缓缓地举起右手,厉声道:“举弓!”
  “嘎吱~”一声声弓弦拉动的声响中,前排的弓箭手将手中的长弓拉的圆满,将弓箭对准了空中,后排的弓箭手却只是捻弓搭箭,引而不发。
  “他这是在干什么!?”武修文有些忍不住了,不等黄蓉阻止,就要上前质问。
  “第一排,放!”陈敢的右手狠狠地挥下,一排利箭破空而出,同时射完弓箭的射手迅速退后,后排的弓箭手踏步上前,举弓搭箭。
  “第二排,放!”
  “第三排,放!”
  随着陈敢的一次次命令,一排排箭簇破空而起,射向天空,在抵达最高峰时,箭头一转,狠狠地朝着蒙古军被盾牌保护的弓箭手攒射下去。
  城下响起了连绵不绝的惨叫声,北门的宋军弓箭手被分成了三排,如同一个循环般射出连绵不绝的箭雨,虽然不如同时射出的箭雨密集,却胜在连绵不绝,加上城墙的优势,一时间,竟将蒙古的弓箭手死死地压制在射程之外,不得寸进,而前方高举盾牌的刀盾手却并不知道后方的情况,依旧缓慢而坚定地朝着城墙迈进,双方之间,出现一道巨大的隔离带。
  “滚木,放!”眼见一架架云梯被搭起来,陈敢将指挥权交给了跟随而来的副将,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后方的将是将滚木自云梯上推下去,没了弓箭手的掩护,聚集在城墙下方的刀盾手立刻成了毫无还手之力的靶子,被一截截巨大的滚木砸的惨叫连连,丢下数百具尸体后,在一阵鸣金声中,开始撤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