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424

  “没了萧峰,辽国士气必然会受到动摇,我准备趁此机会攻取上京让辽国重新回到游牧时代,另外西夏的安排也已到了收网的时候,我们在此界还可停留近两年的时间,以大宋眼下的国力,想要在两年间侵吞大宋,并不容易,只是此次意义却有些特殊,辽国一灭,西夏独力难支,而且在西夏,也留了足够的手段,辽国灭亡后,西夏那边也该收网了,此次来找先生,就是希望先生能在关键的时刻,杜绝大宋出兵!”李轩想了想沉思道。
  “陛下来的正巧,眼下却是有个不错的时机,可将宋朝内部的视线尽数吸引过来。”刘基微笑着说道。
  “可是南方的方腊起义?”李轩剑眉一挑,进入天龙位面以来,这个名字倒是听过不少次,眼下在江湖中或许声望还有限,但在民间,却已经有了足够的影响力,足以让他在许多事情上进行一丝修改或变动,比如眼下借着朝廷对付武林,却是趁势而起,收拢了不少江湖高手的同时,更是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山东,如今更是直接揭竿起义,其影响力,估计不比当初黄巾之乱时的张角差多少,所不同的是,方腊没有张角那一身本事,不过蛊惑人心的手段确实不错。
第七十四章
亡辽
  南方的方腊起义了。
  时机的选择上,不算太好,眼下大宋周边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事情,辽国忙于夺回被李轩抢去的燕云十六州,萧峰的不辞而别,辽国眼下士气有些低落,哪怕辽帝亲自出面,也无法挽回失去萧峰所带来的影响,失去了大辽的牵制,西夏面对大宋朝这种庞然巨物,就算对方没有攻击性,但也不敢过分逼迫,至于大理和吐蕃,眼下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对天下大势产生太大的影响。
  这样相对安稳的外部环境,对大宋而言,是极为罕见的,选择这个时候起兵造反,大局上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时机。
  不过毕竟是江湖人,眼光大多数时候都局限在江湖之上,江湖上怨声载道,被方腊看成了一个机会,谋略也不是说没有,至少方腊的起义凭借其宗教的特性,短时间内,倒是势如破竹,凭借其在民间不低的人望,占据了不少的城池。
  不过这些城池,非要说攻破也不是不行,但真正凭借实力拿下的绝对不多,大多数早在起事之前,已经被方腊渗透的差不多了,攻城看起来更像形式化,往往大军刚刚开动,守城的地方军已经被城内负责接应的百姓给冲散了,义军的到来,也只是接收城池,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不过就如同张角所发起的黄巾起义一般,在经过初期的势如破竹之后,起义军各不将领的自信心开始膨胀,如同历史上出现的大多数农民起义一般,开始爆发式的发展。
  随后一段时间里,大宋内部的视线大都被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所吸引,虽然对于那些真正站在顶端的大佬而言,眼下的叛乱虽然浩大,但实际上无论从底蕴、策略、时机的选择来看,这场叛乱处处都透着败笔,不成大器,眼下的僵持也不过是暂时的,他们在等的,也不过是一个在他们看来最佳剿灭对手的时机而已。
  而就在大宋内部所有人都将视线聚焦在南方的叛乱之时,北方一场短暂却足以影响到天下大势的战争悄然打响,当消息传到大宋的时候,却已经尘埃落定。
  辽国,上京。
  恢弘的城墙上,此刻还残留着刚刚经历了战争的痕迹,黏在城墙上的鲜血还未完全干涸,只是,此刻,昔日代表着辽国的旗帜已经被一面代表着汉朝的五爪金龙旗帜所取代。
  城头,几名武将如同众星捧月般簇拥着李轩站在城墙的顶部,居高临下俯视着耶律洪基,这位野心勃勃的帝王,哪怕是如今沦为阶下囚之后,依旧展现出那股属于帝王的气度,怒视着眼前这个令自己沦为阶下之囚的人。
  “耶律洪基,你让朕,很失望。”目光落在耶律洪基的身上,李轩有些惋惜的摇了摇头:“果然,没有了萧峰,你连如何打仗都忘了吗?”
  “哼,卑鄙小人,只会使用一些阴毒的伎俩,有本事,你我真刀真枪的打上一场!”耶律洪基看着李轩那失望的目光,胸中一口怒气难平,有些憋屈的怒吼道。
  “兵不厌诈啊!”李轩有些无奈的摇头:“当初我既然能把人安插在耶律重元身边,自然有足够的能力将人安插在你的身边,作为一名君王,你要学的还有很多呐!”
  目光在看着有些苍凉的城池,契丹人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哪怕城门被打开,城头出现叛乱,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依旧展现出顽强的战斗力,在接手城池的过程中,李轩这边付出的代价可不小,几乎耗尽了几月来的累积,眼下就算想要再有动作,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还得防范契丹余孽的报复。
  这一次的突袭,早在几个月前已经开始布置,选择适合的人选,想要在辽帝身边近臣中安插自己人说来容易,但哪怕是阿朱在易容术方面的造诣,就算成功捕捉到这些人并成功偷天换日,想要在日常的接触中不被发现也很难,耶律洪基作为一国之君,若真的连这方面的防备都没有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一开始,李轩就没想过要从这些辽国上层人物身上着手,虽然成功之后所能发挥到的效果极大,但被发现的风险更大。
  相对而言,选择一些基层将领,虽然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但十个百个加起来,也足以影响到整个上京城的布局,而且这些人只要掉包成功,被发现的风险不大,即便发现了,这种级别的小人物,在上京城中数不胜数,根本查无可查。
  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真要实施下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选定人选,虽然底层军官大多数时间是不会和外界发生太多交流,而且事情敲定后,被派去的人所需要扮演的时间也不长,但在军营之中,日常的训练、巡逻差事都是由这些基层军官来执行的,派去的人,必须熟知上京的军务,哪怕暗堂如今的规模已经不小,渗透能力也足够,但这些东西看起来简单,却是一座皇城的最高机密。
  幸好,刚刚经历了楚王之乱,虽然成功夺回了上京,但重建到重新整顿,有不少漏洞可以钻。
  除此之外,萧峰的存在也是一个问题,作为昔日的丐帮帮主,萧峰在这方面的经验恐怕要比任何人都强,而且以他的性格,肯定会与底层的官兵打成一片,若要彻底执行这个计划,萧峰的问题必须解决,所以李轩选择接受少林的邀请,同时暗中将消息散发出去,大汉可以说是李轩亲手从辽国身上割下来的肉,加上萧峰本身在宋朝武林的恩怨纠葛,以李轩对萧峰的了解,八成以上的可能会去。
  “这些事情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你我,都有着君临天下的野心,但帝王之路,不过则亡,这点我想你应该很清楚,或者比我更清楚,萧峰没死,有个老和尚用命逼我放他一命,他的命还有我的命,帝王无情,但有时候,有些承诺还是要守的。”
  缓了缓,看相耶律洪基渐渐平淡下来的眼神,摇头笑道:“不过不死也没用,那一掌,哪怕他天赋异禀,体格远超常人,再加上有足够好的药物、大夫,想要恢复过来,没有三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的,那时候,大局已定,就算回来,也没用了。”
  “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此时,压着耶律洪基的人已经退开了,李山等人也被李轩派往城中各处去处理一些善后事情,耶律洪基没有继续暴怒,与李轩一起,并肩站在城头上,俯视着苍茫大地,眼中闪过一抹落寞,看向李轩问道。
  “为什么?”李轩怔了怔,目光看向耶律洪基,有些自嘲的笑笑:“我也说不上来,你有野心,也有足够的手腕,就算不是雄主,也算得上一带人杰了,而且,你应该算是被我以堂堂正正的手段打败的第一个帝王,有纪念意义,不想你死的不明不白,所以告诉你。”
  “呵~”耶律洪基敏锐的察觉到李轩话中一些他听不懂的含义,堂堂正正手段打败的第一个帝王,也就是说,败在他手中的帝王并不仅仅只有自己一个?这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不过却也并未深究:“可惜,国破家亡,我高兴不起来。”
  “所以啊,帝王之路永远都是一条孤独的路,就算成功,真正能够明白这种喜悦的,也只有同为帝王的你,偏偏这种时候,作为失败者,是没心情也不可能有心情来跟我分享的。”点点头,并没有太多的遗憾,一路至此,李轩只是想找一个真正能够听懂自己在说什么的人来分享一下此刻的感受,真正站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
  “有没有什么遗愿?不太难的话,我可以帮你,不该出口的,就不用说了,你也是皇帝。”最后,李轩看向耶律洪基,为这次更多是他在发泄的谈话画上一个句号,虽然说的都是实情,但也是废话,路走到今天,能做的,只是一直走下去。
  “遗愿?”耶律洪基看了看如同染血般的残阳,摇摇头:“倒是有个疑问,上京虽然已被攻克,但我大辽还有大片领土,更有无数契丹勇士,你就算占据了上京,但要面临的却是无数契丹勇士的反扑,你不怕吗?”
  “怕?”李轩回头,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道:“你的担心有些多余。”
  “呃~”耶律洪基有些不解。
  “中原有句古话,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这段时间,你们契丹人的反扑肯定会有,但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统筹,只凭一腔热血,想要撼动我的统治是不可能的,而之后,契丹族内肯定会分出各个大小势力,为了辽帝的位置陷入内斗之中,而我也不会任其发展,挑拨、收买、谣言,想要这些势力无休止的内斗下去不难,等最终有结果的时候,剩下的人,该考虑的就不是如何报仇,而是如何生存了。”
  “嘶~”哪怕已经有所准备,但听着眼前的男子以一种淡漠的语气将未来数月乃至几年之内契丹族的走向以平缓的语境说出,耶律洪基心中仍旧倒吸了一口凉气。
  “将死之人,本不想告诉你这些的,这是阳谋,就算你的那些族人知道了,但也没有人能够阻止,萧峰回来也不行,他的武功虽然不错,手腕也够,能震慑三军,却无法震慑人心。”摇了摇头,李轩挥了挥手道:“上路吧,眼下上京,还有很多事要处理,这最后一程,就自己去走吧。”
  两名刀斧手上千,将一脸失魂落魄的耶律洪基带走,李轩看着渐渐落山的残阳,此刻的心绪却是前所未有的宁静。
第七十五章
国事
  日出日落,时间迈着恒古不变的步伐悠闲却以永不停止的坚持在所有人不经意的时候悄然走过。
  相比于大宋境内如火如荼的起义和平叛,北方一场没有激起太多硝烟的局势变动显得平静无比,耶律洪基的葬礼没有太多的铺张,当然,李轩也没有继续在死人身上做文章,虽然耶律洪基的人头如果拿出来,会在短时间内成为他的功绩,只是那种事情,在李轩看来没有多少必要。
  虽然看起来效果惊人,但事实上,短时间内会起到振奋人心的效果,但终究无法持久,只是事情已经成了事实,早晚人们会知道,如果从全局来看,虽然那一下子的高潮会让人很有视觉效应,但远不如不愠不火间,将所有能够拿到手的利益有条不紊的拿在手中,聚沙成塔所得到的实惠多。
  契丹人、女真族会有什么反应,李轩不知道,但至少在北地长时间饱受欺压的汉人来说,这种看起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效果惊人,一国之君死亡,国都陷落,对普通百姓而言,也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他们现在需要的,不是振奋人心的士气,而是一个稳字,至于打击对手的士气什么的……完全没有必要,契丹人随后肯定会有反扑,但更多的却是这个种族中内部的自相倾轧的戏码,士气高低跟自己这边关系不大。
  不过,哪怕李轩没有去刻意宣传,却也不会去扫了部下的兴致,作为胜利者,他们有向世人炫耀的权利,不过这样的结果,却是南方方腊那原本气势滔天,颇有些席卷天下意味的起义,如今看在许多人眼中,却失了原本的色彩。
  上京被攻占,可不仅仅是攻占了一个国都那么简单,耶律洪基的死,直接让刚刚经历了楚王之乱的辽国彻底崩盘了,剩下的契丹人,被打散成多达十几支的势力,有的是拥有皇室血脉的耶律族人,打着报仇的旗号聚集了不少人马,也有昔日辽国大将,割地称王,总之,如今的契丹人很乱,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势力,打的旗号都是报仇,但真正跑来报仇的却没有多少,偌大北疆颇有些群雄争霸的戏码在上演,偏偏作为事件起因的李轩,在击溃了数十支前来复仇的契丹人马之后,像是被所有人遗忘了一般,北边打的热火朝天,偏偏在大汉境内却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相比于这边,方腊那边虽然有声有色,但比起来,颇有些小孩子过家家的感觉,让原本关注着事态发展的人突然之间生出一股提不上劲来的感觉。
  燕京,皇宫。
  “改进后的犁如果能够全部落在实处,按照陛下定下的税法,国库每年收入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多至少三成,冯阿三的手艺确实没的说。”苟读微笑着将自己估算的数目呈报上来,虽然说是粗略,却是他连同十七名精通术数的能手花了三天工夫才推算出来的理想数据。
  “这东西,先不要一次发放下去,人们对于新兴事物心中多少会有抗拒的情绪在里面,先找几个民心较高的县城进行试用,秋收之后,效果好的话,再向全国推广。”点点头,这段时间,李轩大都在忙着笑话攻占上京带来的利益,同时随着春耕接近尾声,一些民生方面的问题也必须步上形成。
  北方缺粮,在没有现代化机械帮助的情况下,加上天气的影响,北方的农作物不但种类少,产量也极低,辽国统治这片土地的时候,维持生计靠的大都是宋朝的岁币,其中就有大批粮食进贡过来。
  “不过陛下为何要将战马列入与宋朝贸易之中,这样做,虽可获取些实利,却也无疑增强了大宋朝的军队,长远来看,于我国却是不利的,昔日辽国称霸北方之时,也将战马一项列入禁止交易项目,我们……”苏星河皱眉道。
  “这个不必担心,宋朝的弊病不是在战马上,而是在本身的军制出了问题,除非能够再出一个赵匡胤那样的皇帝,否则,哪怕有着足够的战马,也无法在根本上改变什么。”李轩摇头笑道:“而且以眼下大宋国情来看,也不必太过担心对方会以从我们这里买来的战马掉过头来对付我们,我们现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打仗,他们同样没有。”
  “呃~”这样一个回答,多少让苏星河有些愕然,看着李轩那漫不经心,仿佛什么事情都不会放在身上的眼神,一时间也难以猜测对方心中的想法,毕竟从认识眼前之人的第一天开始,对方就很少会把情绪表现在脸上。
  点点头,既然作为主子,李轩有了自己的决策,那作为臣子,只需要把问题提出来就行了,剩下的,不需要太过操心,作为逍遥派弟子,苏星河的性格其实并不适合当官,不过眼下李轩组建的朝廷大都以昔日大宋朝的江湖人为主,虽然也有些勾心斗角,但相比于大宋官场来说,却是纯净太多。
  转而,开始商议其他问题,眼下压在李轩身上的事情可不少,民生虽然重要,但华夏上下几千年,如何治理民生,其实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经过数千年不断休整,如今已经很完善了,哪怕是做出一些工业上的调整,也只是在宏观上进行一些修正,其他的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真正繁重的,其实还是眼下攻占上京之后,许多东西还没有消化,治下的汉人需要得到妥善的安排,上京城周围的城池有些地方还不属于大汉,这些地方必须尽快占领,以免让上京城沦为一座孤城,那就有些危险了。
  此外还有来自暗堂的各地情报,如何处理境内异族的问题,一味打杀肯定是不行的,其中还有不少在辽国统治期间,跟汉人一样被辽国压迫的少数民族,女真族如今已经脱离了控制,在更北方与契丹人纠缠在一起,或攻伐或联盟,那位女真新任族长在其中表现出来的气魄和手段引起了苏星河的警惕。
  此外还有一些人才方面的问题,如今李轩手下不缺武将,但真正能够管理的人才,随着上京城被攻下,地盘再次扩大,已经出现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李轩之前用来管理的方法眼下已经有些不灵了,苏星河准备着人去宋朝找些有能力的人来,毕竟眼下宋朝最不缺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
  对于西夏的事情苏星河也知道一些,虽然不全面,但大致知道李轩在西夏有着后手,而且地位不低,能够影响到西夏国策的存在,甚至在大宋境内也有类似的人物。
  惊叹于李轩对于两国渗透能力的同时,作为如今李轩身边不多拿得出手的谋臣,虽然这些问题有些遥远,但苏星河也必须早作准备。
  事情很多,不过总需要解决,李轩如今的境界,在经历了少林寺一战之后,已经彻底得到根本上的巩固,以眼下的精力,哪怕连续几天不眠不休,都不会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不过他可以不代表所有人都可以,哪怕苏星河同样有着不低的功力,也无法做到与他一般,所以在天色渐暗的时候,便被李轩打发休息去了。
  随着上京的攻占,李轩已经具备了将此界与混乱三国连通的能力,如果需要,他随时可以从混乱三国位面中寻找帮手来帮助自己,不过却并未如此做。
  混乱三国位面,此时他所占领的也不过是两座城池,手下能用的,也只有那么几个,虽然每一个都有着不俗的能力,但这个时候去拉人,很容易造成分身乏术的窘境,毕竟位面穿越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弥补自己在原始位面底蕴方面的不足,至少在原始位面没有足够的底蕴之前,李轩不准备动用那边太多的人手来这边帮助自己。
  更何况,一旦真正建立连接的话,时间轴会被同步,自己在人手方面,只会更加不足。
  忍忍吧!
  面对眼下有些尴尬的局面,李轩也只能暂时忍耐,三年的时间此刻才过了一半,况且这边大局基本上已经稳定在自己手中,需要的,也只是时间的沉淀。
  与此同时,少室山,少林寺。
  萧峰脸上还带着一抹苍白,雄壮的身躯却如同往昔般挺拔,只是在这挺拔之中,却带着一股难言的落寞,站在一处残破的庙门外,目光看着北方的方向,怔怔的发着呆。
  “峰儿。”一声夹杂着叹息的呼喊声,自背后传来,唤回了萧峰的思绪。
  “父亲。”萧峰回头,看着比之当日苍老了不少的萧远山,目光有些复杂的躬身行礼。
  “行了,你我父子之间不必这么多繁文缛节,没来的生分了许多。”挥了挥手,萧远山叹了口气道:“还在想辽国吗?”
  “嗯,峰儿想回去看看,陛下昔日以兄弟待我,如今他蒙难,作为兄弟,我当保住他的血脉。”萧峰点点头,却没有再说报仇之事,以免让父亲担心。
  “要报仇可以,但需为我萧家留下血脉才行。”萧远山看着萧峰,没有去劝阻,虽然严格来说,父子真正相认时间不长,但萧峰却是他暗中看着长大,对于儿子的脾性,他太了解了,这个时候,劝说是没用的。
  “父亲……我……”萧峰嘴唇动了动,却被萧远山打断。
  “行了,父母之仇,亡国之恨,岂能不报,如此女儿作态,若让那慕容家的崽子看到,平白的让他笑话,我契丹男儿,头可断,血可流,志却不可曲!”萧远山脸上闪过斩钉截铁的神色。
  “那,父亲要与我同去吗?”萧峰看向萧远山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