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424

  不过在许多宋朝武林人士看来,这却是辽国自己内部狗咬狗,哪怕萧峰何等英雄盖世,那也是契丹人的英雄,跟他们无关,反倒是另一个人物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昔日名满中原的姑苏慕容复却是在辽国境内打出了汉人的威风,先是趁着辽国内乱,一举占据了楚王的老巢南京,之后便是以鲸吞之势,一口气将燕云十六州尽数收入囊中,宋朝数代皇帝未能完成的心愿,却在一介江湖草莽手中得以实现,这让这段时间以来,在朝廷的打压下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江湖人士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而且随着北方的战事不断传来,众人惊人的发现,李轩手下竟有着不少昔日江湖中耳熟能详的武林人士,如昔日威震武林的南天双绝,以及函谷八友,聪辩先生,都是昔日中原武林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今却尽数归入李轩帐下,或为将冲锋陷阵,或为官帮助李轩治理一方。
  慕容氏随后于惊蛰之日称帝建国,改南京为燕京,虽有些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知道些慕容氏历史的人不难知道慕容氏祖上乃五代时期的燕国皇室。
  只是慕容氏选择的国号却耐人寻味,并非沿用慕容氏昔日的国号燕,反而以汉为国号,更是将姓氏改为李姓,昔日的姑苏慕容复更名为李轩,建国汉,虽然看起来有些背祖,却也让不少宋人对这个新建的国度更多了几分归属感,尤其是自李轩建国后,治下便以汉人为主,选拔汉人官吏,打压其他各族,加上各种惠民政策的迅速实施,彻底安抚了民心。
  大宋朝堂第一次感受到一股危机,相比于外族带来的压力,这个新出现以汉人为主的国度对他们产生的危机感显然更大,眼下已经有不少武林帮派举派前往燕京投奔,而且带动了不少北地百姓拖家带口的前往,对此,这个新建国度却是来者不拒。
  这种态度,让宋朝上下生出了浓重的危机感,相比于异族以武力入侵,这个新建的大汉国却是直接以民心河文化来入侵,对宋朝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却是更大。
  燕京。
  随着国号的建立以及彻底将整个燕云十六州纳入版图,李轩明显的感觉到一股磅礴的龙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汇聚过来,没入体内,帝王金龙竟在这瞬间被生生提升了两级,虽然没有新的特性出现,但已有的特性却被加强了不少,同时一直被位面所压制的实力也得以恢复。
  不止如此,在这股龙气的关注下,李轩体内的帝王真气突然一阵颤动,竟在这关键时刻,一举突破瓶颈,达到黄帝心经第三重,武力终于突破桎梏,埋入二流武将境界,同时自选择争霸模式之后,再未出现的系统声音再次出现在脑海中:
  “恭喜宿主完成建国成就,位面权限提升,由于宿主提前完成建国任务,宿主可立刻返回位面空间,领取任务奖励,是否立刻回归?”
  拒绝了回归选项,虽然眼下自己占据了不少辽国城池,但根据位面系统传输过来的信息,能够被系统承认的城池却只有一座燕京,还不足以建立传送渠道,而且虽然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但在天龙位面的许多布置还未进行收尾,未能将天龙位面的收益扩展到最大,而且留给自己的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这个位面,甚至最终将天龙位面统一,成为自己的附属位面。
  “由于宿主位面权限提升,可在本位面使用位面商城系统,并可享受八折优惠,此外由于宿主未选择回归,本位面奖励将暂缓发放。”
  对于系统的声音,李轩却并未过多理会,眼下自己在天龙位面掌控的实力已经足够,二流武将的实力,在此界已经属于无敌,位面商城中的许多东西虽然有着不错的功效,但对如今的自己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陛下,宋朝皇帝和辽国皇帝都递来国书,要求我们归还燕云十六州。”半月后,燕京皇宫,朝堂之上,李山将两份国书送到李轩身前,躬身道。
  “哦?”信手翻看着两份国书的内容,大致上都是大同小异,委婉的提出归还领土的要求,言辞间却又透着威胁。
  “怎么,耶律重元的叛乱刚刚扑灭,辽主还有余力来跟我们作战吗?若这便是辽主的最终决定,我大汉虽是初建,国力不足,却也无惧任何挑衅,诸位将军,你们可怕吗?”李轩冷眼扫向辽使,声音透着一股冰寒。
  “哈,区区辽狗,何惧之有,要战便战!”在场将领,大都是昔日一些江湖人物,虽然如今经过不断地征战已经脱离了江湖,成为一员合格将领,但昔日某些习气却未曾更改,尤其是看着刚刚还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的辽使,如今却如同鹌鹑一般低下高傲的头颅,这等事情,昔日在大宋何曾有过,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扬眉吐气的感觉。
  “你……”辽使脸色铁青的看着根本不买账的李轩,伸手戟指,区区宋人,何时敢在辽国使臣面前如此猖狂,只是还未等他发作,却已被一道历喝打断。
  “大胆,咆哮朝堂,论罪当斩!”铿锵声中,李山已拔刀在手,看着辽使,厉声道。
  “你敢!?”辽使被对方气势所迫,下意识的退后一步,但想到自己身后就是整个大辽,却是底气十足,冷眼看着李山。
  “李山,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把他那只爪子给我剁下,让人轰出去,此生再敢踏入燕京半步,斩!”李轩威严的声音自上方传来。
  随后便是一道白光闪过,在辽使的惨叫声中,被两名侍卫粗暴的拖出大殿之外。
  “至于你……”李轩目光回转,落在同来的宋使身上。
  “陛下……这……”有辽使前车之鉴在前,加上宋朝一直以来在外交上就处于弱势,大多数出使别国的使者一般情况下都跟孙子一般,这一次难得拿到了比较硬气的外交令,但面对着满堂凶残的人物,此事宋使却是一点都硬气不起来,双目看着地面,支支吾吾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回去告诉宋朝皇帝,这燕云十六州,是我大汉将士用血换来的,若想来取,就得拿血来换,同是汉人,朕也不难为你,用过晚膳之后,自行离去吧。”看着唯唯诺诺的宋使,李轩却是懒得再理会,挥手间,自有侍卫将其带下。
第六十一章
会面汴梁
  汴梁,醉仙楼,雅间。
  “刘先生,这汴梁中五品之上的官员多不胜数,此人到底有何特异之处。”目光自那名有着儒雅气质的中年男子身上轻轻掠过,黛绮丝一双柳眉不经意间微微蹙起,虽然眼前这位中年男子气质在黛绮丝所见过的人中,确实算得上上品,但却也仅此而已,气质很多时候并不能说明一切。
  就如眼前这位有着儒雅气质的中年男子,根据黛绮丝的调查,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官居五品的闲官,这个级别,若放在地方上,也算得上是手握一方大权的封疆大吏,但在作为大宋都城的汴梁城中,这种级别的官吏,不客气的说,在这醉仙楼上,随便丢出去一块砖头,都能砸中一个,黛绮丝想不明白,为何刘基会对这样一个人物上心?
  北边的战事不断传来,江湖暂且不说,在这汴梁城中,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易主却是众说纷纭,而那个人,经过这段时间,已经在北方立稳了脚跟,听说已经跟契丹人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冲突,却是连战连胜,就连辽国那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新任兵马大元帅萧峰,都未能在对方手上讨得便宜。
  这种情况下,黛绮丝实在不明白刘基为何要在一个微不足道的五品官员身上浪费心机,亦或者说,当初的言语不过是随便拿来敷衍自己的。
  随手捻起碟中一颗花生丢在嘴中,刘基不愠不火的目光扫过那名有着儒雅气质的中年,这个中年,有一个让他意外的名字……蔡京!
  有宋一朝史上有着奸臣之首的男人,谁能想到直到此时,亦不过是一个在汴梁中随处可见的五品闲官,而且看那眉宇间透出的忧愁,眼下显然过得并不如意。
  “龙王可知,此人是谁?”没有正面去回答黛绮丝的不满,刘基目光撇了撇坐在酒楼一角喝着闷酒的男人,嘴角噙着淡淡的微笑。
  “蔡京,现任开封府后备府尹,暂无实权。”黛绮丝点了点头,位面空间之中,只会抹除追随者对于三国这段历史的记忆,但其他记忆并未抹除,只是黛绮丝说到底还是波斯人,哪怕随后有一半时间是在中土渡过,但大多数时间里不是潜心习武便是纠缠于江湖恩怨之中,又怎会知道蔡京在宋史之上所代表的意义。
  “此人面相,贵不可言,若无意外,他日封侯拜相当不在话下。”刘基目光在蔡京身上扫过,没有继续去为黛绮丝解释蔡京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意义,虽然有重名的可能,但经过这些天的观察,刘基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此人便是宋史上那位名留后世的奸相。
  “那又怎样?”黛绮丝有些不悦的问道,这才想起眼前的男人除了有着过人的谋略之外,在一些奇门遁甲,星象玄学之上,也有着不俗的造诣,面相正是其中之一,只是对于这些东西,黛绮丝从来都是不信的,毕竟太过玄幻,若非刘基提起,她甚至已经忘了对方有着这项技能。
  “主公有句话说的不错,最坚固的城池,通常是从内部被攻破的,眼下宋朝虽然势颓,但国运犹在,主公如今虽然看似强势,但此前所积攒的底蕴到如今,差不多已经是极限,固守燕云十六州尚可,但若想以横扫之势,扫平五国,却是太难,我们是否前去汇合,与主公而言,意义不大。”刘基微笑道。
  “你想从宋朝境内着手?”黛绮丝并非蠢人,闻言蹙眉道:“只是如今你一无名气,二来也无江湖地位,如何插手?”
  虽然对于所谓的谋略什么的并不是太懂,但要想撬动宋朝江山,没有足够的地位、人手但凭一人之力,却是太牵强了,哪怕知道对方能被李轩所看重,定有惊人能力,却也不认为如今声望、地位皆无的他有这个本事撬动眼下的大宋天下。
  “我没有,却不代表别人没有。”刘基目光随意的扫过蔡京的方向,微笑的看向黛绮丝道:“久闻紫衫龙王易容之术出神入化,乃昔日明教一绝,想必区区偷梁换柱,却是难不倒龙王才对。”
  “你是说……”黛绮丝闻言,目光扫过蔡京那儒雅的面孔,目光一动,随即蹙眉道:“只是若要偷梁换柱,何必不选那些位高权重之人,此人如今不过区区五品,这点身份地位,又能成何大事?”
  “眼下江湖纷乱,朝廷官员人人自危,那些位高权重之人,出入皆有高手护卫,恐怕便是以龙王之能,也未必能在不惊动那些高手的情况下偷梁换柱,况且……”目光掠过蔡京儒雅的脸庞,刘基嘴角泛起一抹莫名的笑意:“此人的身份,若能用好,作用也未必便在那些朝廷大员之下。”
  “那此人事后如何处理?”黛绮丝蹙眉看向蔡京那儒雅的面庞,单就气质而言,眼前这位儒雅的中年男子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
  似乎想起了什么,刘基嘴角泛起一抹笑意,学着某人的语气淡然道:“今后此界,我便是蔡京,大宋官场,有一个蔡京便足够了。”
  淡然的语气中,那份一言断人生死的气魄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哪怕是杀人如麻的黛绮丝,此刻也不禁为之一寒,这些书生当真正想要杀一个人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那份戾气,却是丝毫不下于那些杀人如麻的大盗。
  “嗤~”
  一声轻笑声自身旁的不远处响起,两人闻声面色却是不由一变,以黛绮丝武功之高,此等距离之下,竟然丝毫没有发现有人接近,黛绮丝眼中闪过一抹厉色,反手一掌,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拍出。
  “啵~”
  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气爆声在两只玉手之间响起,黛绮丝丰润的娇躯一颤,被一股反震力震得前移三尺,娇躯转动间,三枚金花暗器破空而出,淬炼着剧毒的金花在空气中留下三道金色的残影。
  直到此刻,黛绮丝才有机会看清来人的样貌,只是当看清来人样貌时,却是柳眉微蹙,眼中带着些许不满,只是之前满身杀气却已经烟消云散。
  “金花婆婆,多时不见,武功却是退步了呢。”银铃般的笑声带着些许讥讽的味道传来,让刘基之前还展露出足以令杀人如麻的黛绮丝忌惮的杀机此刻却只剩下满脸的苦笑。
  “郡主大驾光临,刘基未能相迎,还望郡主恕罪。”起身,对着眼前突兀出现的女子拱手道。
  “嘿嘿,刘伯温,你个小滑头,认得赵敏,却不认得我吗?”衣袂飘动声中,又一道声音响起,不大的雅间里不知何时,却又出现一道青色身影,让小小的雅间之内一时间显得有些拥挤起来。
  “原来是蝠王驾临,蓬荜生辉呐!”刘基苦笑一声,纵使有着运筹帷幄之能,但对于这些喜欢听墙角的轻功高手也是无可奈何,此刻他却有些能够理解宋朝朝廷面对那些江湖高手敌视时的苦衷了。
  “韦四哥,好久不见。”看到韦一笑,黛绮丝脸上的不满却是消散了不少,昔日明教四大法王,紫衫龙王虽然位列第一,但论资排辈却是最小的一个,甚至黛绮丝自己也清楚,若非其他三人有意向让,这第一的名头却是根本不可能落在自己身上,所以,对于其他三位法王一直抱有敬意,称呼上也是以兄长相称。
  “好说,好说。”韦一笑摆摆手,目光落在赵敏身上,眼中闪过一抹古怪之色道:“老蝙蝠这点绝活手段,这才多长时间,就已经被你个臭丫头给掏空了,真是……”
  韦一笑昔日最拿手的,便是那独步天下的轻功,哪怕随后跟随李轩进入混乱三国位面,学了不少其他武功,但那独步天下的轻功却始终未曾落下过,此次进入天龙位面,机缘巧合之下,跟赵敏分在了一起,结伴而行之下,一身拿手的轻功,却是被赵敏学了个干净,加上在天龙位面的奇遇,功力也是蒸蒸日上,眼下一身武功,已经丝毫不在昔日紫衫龙王黛绮丝之下,这份修炼速度和悟性,着实让韦一笑啧啧称奇。
  “知道啦,这份人情,日后定会还你,真是小气,别忘了,此次来找刘先生和龙王,可是有正事要谈呢。”翻了翻白眼,赵敏没好气的说道。
  点到正题,韦一笑也不再打岔,目光落在刘基身上。
  “还未请教郡主此番前来,不知所谓何事?”刘基微笑着对着赵敏道。
  “之前多有得罪,还望刘先生海涵。”赵敏先是对着刘基拱手抱拳,认真的行了一礼,对于真正有本事的人,她却是从不吝啬礼仪,之后才道:“赵敏此来,所为者却与先生不谋而合,先生计策确实不错,不过若要见效,所需时日不少,而且虽然大局上,对他日后有莫大好处,但于眼下而言,却并无太大帮助,小女子却是有些补充,想与先生参详一二。”
  “果然还是听了。”对于赵敏的直言不讳,刘基只能报以苦笑,不过对于赵敏的提议,却是动了心思,作为计策的计划者和实行者,他自然知道自己计划中的不足,却想看看赵敏有何方法能补充此中不足,对北方逐渐成型的势力形成支持,当下点头道:“愿闻其详。”
第六十二章
诡异的平衡
  天下大势随着燕云十六州的易手以及一个陌生国度的崛起,陷入一种诡异的平静。
  辽帝耶律洪基自是不愿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大片国土流逝,但眼下刚刚经历了耶律重元之乱,国力出现严重耗损,加上以往在与耶律重元对战之中表现出色,几乎战无不胜的萧峰,在面对这个新近崛起的国家时出现束手束脚的状况,几场仗打下来,不但没有多少收获,反而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力雪上加霜,甚至各地已经出现不满的情绪。
  人心思定,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乱的百姓乃至士兵都心理上已经开始产生厌战的情绪,这对于一心想要一鼓作气收回燕云十六州的耶律重元产生一股危机感,并非因为眼下的形势,而是这个昔日在宋朝武林与萧峰齐名,如今改名为李轩的人物,对方选择的切入点实在太好,若是无心倒还罢了,若是一早已经算定这些,那这个人物,就实在太可怕了。
  虽然不甘愿,但经过初期的恼怒之后,面对国内各方面的压力,耶律洪基也不得不暂时熄灭立刻出兵的念头,作为一名君王,尤其是在对外的问题上,要顾虑的东西无疑是很多的,尤其是辽国目前的状况,已经没有太多的底蕴来供他去挥霍的时候。
  至于大宋,作为当今综合实力第一的强国,对于辽国自内部出现的分裂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只是这个新出现的国度同样让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以汉人为主的国度在这世上,有一个已经够了,但眼下,却出现另外一个,虽然道理上,人家的土地都是从辽人那里抢来的,跟宋朝,实际上没有多大关系,但却是对着天下汉人释放出一个在宋朝朝廷看来十分危险的信号。
  这天下,并非只有宋朝是汉室正统。
  这种情绪,在民间还不太严重,但在江湖上,因为朝廷之前那一系列针对江湖的举动,已经变得格外突出,皇帝的龙案上,每天都会出现类似某某门派举派迁往燕云十六州的奏折,而且随着这些武林门派的北迁,自然不可能与沿途官府相安无事,最后的结果便是近期内,雁门关一带的城池官员几乎整个被武林人士清洗了一遍。
  损失的金银财物对宋朝而言自然不值一提,哪怕那些东西若放在一人手中已经足以称得上富可敌国,但于宋朝而言,每年送出去的岁币都不止这个数。
  但真正让人恼火的却是这种杀官形同造反的事情,而且还是成规模的举动,在整个宋朝历史上都是从未发生过的,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挑衅,但无奈的是,从人家踏出国门的那一刻起,就将这样的事情上升到政治外交层面之上。
  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士大夫说到底也还是宋朝的士大夫,于这个新兴建立的国家而言,到了那里,跟普通百姓事实上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且对方的态度也十分明确,对于宋朝递来的国书甚至连看都未看便扔了回来,这种情况,无疑让那满朝士大夫愤怒异常,第一次在对外态度上获得了统一的意见,一个字——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