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四万年/星域四万年(校对)第1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1/2843

  明明应该是烈日炎炎的正午时分,太阳却在地平线上半死不活地挣扎,唯一一点微弱的光芒,只不过为天边涂抹上一层昏暗的橘红色,绝大部分地方的天空,都像是被冻住的死鱼眼珠,稀里糊涂,混混沌沌。
  这里,就是极北永夜之州真正的模样!
  历朝历代的无数地图上,都将这片常年冰冻,寸草不生的恐怖地域,称为“永夜冰原”,是绝大部分生命的禁区!
  尽管暴风雪已经远去,但骤降的气温却一直没有提升上来,李耀偷偷摸摸用星耀联邦的温度计进行过测量,发现即便在“正午”时分,平均气温都在零下五六十度!
  而这里仅仅是永夜冰原的外围甚至边缘,还远远没有抵达仙宫所在的位置,可以预见到,越往北走的话,气温肯定越低。
  这样的极限低温,根本不是“滴水成冰”四个字可以形容,人们每呼出一口气,都像是喷出一团小小的冰雾,随后又笼罩在自己脸上、身上、头发和胡须上,凝结成一片冰壳。
  古圣界没有联邦和帝国那么发达的拥有御寒保暖功能的芥子战斗服,所有人只能穿着厚重笨拙的棉袍——即便这棉袍都是特制的御寒法袍,在棉絮里混杂着火系晶石和各种符箓。
  普通棉袍放在这种环境里,用不了一天一夜,就会冻成冰块!
  就算把自己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像是一只粽子,永夜冰原如牛毛细针般的寒风还是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来,无时无刻不刺激着探险者的血肉、筋络和骨髓,绝大部分修真者不得不全天候开启灵能护盾或者御寒法宝来抵御,如此一来,对灵能和晶石的消耗就大幅提升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麻烦,就是大部分法宝在极限低温下,运转不灵,磨损率和晶石消耗量都增高,但使用效率却大大降低。
  零下五六十度的环境,法宝上凹凸不平的精美纹路中统统凝结了一层寒霜,飞剑战刀类法宝的强度更是大大降低,甚至还出现了乾坤戒运转不灵,无法提取和存储物品的要命麻烦。
  飞剑战刀之类的法宝,都可以硬塞到乾坤戒里来解决。
  但灵能飞舟上的浮空法阵、动力法阵、防御大阵和保暖大阵,却不得不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
  不但消耗的晶石提升了将近一倍,飞行速度也大幅下降了大约三分之二,原本风驰电掣的探索舰队,现在变成了首尾相连的乌龟大军,艰难地在冰霜地狱中挣扎着。
  幸好他们展开探索之前,早就预料到了今日会出现的问题。
  整整三十艘大船中除了精兵强将之外,携带的主要就是晶石和各种物资,并且每一名修真者,都至少配备了两枚乾坤戒,里面全都塞得满满当当。
  古圣界的乾坤戒技术,自然不会比天元界更加发达。
  这里绝大部分中低阶修真者使用的乾坤戒、乾坤袋之类存储法宝,存储空间也就相当于一个背包,也就是说,除了船舱里的存储空间之外,每人还能额外携带两个大背包的救命之物,如此而已。
  现在,他们还拥有二十六艘灵能飞舟,除了操纵飞舟的御风者之外,还有来自“火凤营”等禁卫军的高手九百七十七人,来自“六大派”的修真者一千零二十六人。
  “灵鹫仙师,请!”
  在当先一艘五牙大舰的甲板上,几名禁卫军和修真者毕恭毕敬将李耀请到了一座怪模怪样的法宝面前。
  那就像是几十根大大小小的铜环嵌套在一起,进行眼花缭乱的旋转。
  而在每一根铜环的轨道上,还有无数闪闪发亮的银色小珠在滚动、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乱响。
  这叫“混天度磁仪”,是古圣界土著在进行长途跋涉时,用来确定方位的法宝。
  在古圣界,度量自己所在的精确坐标,向来是极其头痛的难题。
  古圣界的同步轨道上并没有几百颗卫星组成网络,倘若到了辨认不出东西南北的海上或者不毛之地,究竟该如何精确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在外界,其他古修世界早期,就发明了各种用来观测星星的天文法宝,诸如“观星盘”、“九天仪”等等,通过星星的相对位置变化,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转化,来得知自己所处的经纬度。
  古圣界的悲哀就在于,这里的“星星”,并不是星海之中运行轨道相对固定的恒星,而是古圣界附近,充满辐射,闪闪发亮的洪荒战争残骸。
  这些战争残骸受到恒星、行星和卫星的引力撕扯,偶尔还会互相碰撞,其方位和轨迹是彻底的混乱不堪,根本没有半点参考意义。
  所以,古圣界直到不久之前,才刚刚发明了用测量磁场强度,来确定自己的具体方位的法宝,也才发明了“经纬度”这个概念。
  不过,磁场强度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所以这一定位方式的准确性并不高,只能说聊胜于无。
  李耀早就凭记忆绘制了几幅大致的仙宫方位图,真的只能说是“大致”而已。
  而来自皇家“御天监”几名专攻“天文地理”的修真者,又“吭哧吭哧”地转动“混天度磁仪”两侧的握把,让环环嵌套的铜环呈现出不同的倾斜角度,上面的银球也不断碰来撞去,几人埋头在一起不知道掐指演算了一些什么,最终得出他们此刻所在的方位。
  将此地的坐标和仙宫的坐标连成一线,就成为他们的航线了。
  同样的工作,每天都要重复三次,不断调整航向。
  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磁场紊乱,定位出错,结果要走回头路的情况。
  不过总体而言,在历经了一连串艰苦卓绝的跋涉之后,他们还是一天天距离仙宫更近了。
  天地间一直都是茫茫冰原,除了白色的大地和灰色的天空之外,根本看不到第三种色彩,苦闷的环境几乎要把人逼疯。
  幸好他们都是道心坚定的修真者,以往闭关修炼一年半载都是有的,这才勉强支撑下来。
  进入永夜冰原的第四天,他们头一次发现了不属于这里的东西。
  那是一艘被罡风打碎的灵能飞舟残骸,七零八落地散碎在冰原上,快要被冰雪彻底覆盖了,只有几根光秃秃的桅杆还裸露在冰原之上。
  失事的灵能飞舟中,很可能有还没耗尽的晶石和物资,自然不会被放过。
  他们用了半天时间,将这片飞舟残骸统统挖掘出来,结果却有些出乎意料。
  并不是一艘飞舟,而是三艘飞舟组成的小型船队,而且不是很久以前失事的,却是在这两天才折戟沉沙。
  虽然三艘飞舟都没有打出旗号,但齐中道等人却认出了不少冻僵的修真者。
  “是陇海派,齐山派,惊天门等七八个宗派的人马!”
  齐中道的脸色十分难看。
  六大派能够参与这次行动,其中一个条件便是他们要处理好其余中小宗派的骚动,不让他们扰乱大局。
  李耀不知道六大派究竟用什么方法和中小宗派达成了协议,但现在看来,中小宗派的金丹和元婴们,很可能根本没有打算遵守承诺,甚至抢在他们之前就组成了速度更快的船队,冒险深入永夜冰原,想要捷足先登,先发现“仙宫”!
  “真是自寻死路!”
  齐中道冷冷道,“就连六大派和朝廷联手,还有整个古圣界最好的灵能飞舟和最优秀的御风者,都要小心翼翼,步步为营!”
  “这些家伙凭几条破船,这么一点人手,连晶石和物资都没有带足,连‘混天度磁仪’都不知道有没有准备,就想硬闯永夜冰原,抢先发现仙宫?”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他们在距离失事灵能飞舟残骸的不远处,发现了一名元婴老怪的尸体。
  这名来自陇海派,昔日在修真界中都算是威名赫赫的大人物,却是死得凄惨无比,活像是被人吸干了周身精血,死得如同一具骷髅。
  根据齐中道和苦蝉大师的分析,他应该是在灵能飞舟遇上罡风,互相撞击碎裂之后,孤身一人逃了出来,竭尽所能想要飞出险地,但不幸卷入罡风旋流,只能不断激发体内灵能来抗衡天地之力,最后力竭而亡的。
第1468章
仙宫之上!
  这名元婴自作自受的遭遇,令包括李耀在内的所有修真者都不免一声叹息,颇有几分兔死狐悲的感慨。
  云秦金人、升仙之路,这两样东西都是无价之宝,足以激发任何人心底潜藏的无穷贪欲,冲破一切理智的枷锁,干出种种疯狂至极的行为。
  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小型探索队,恐怕不会是瞒过朝廷和六大派来到永夜冰原的第一支,也不会是最后一支。
  此刻,还不知道有多少支探索队,多少修真者在永夜冰原中迷失了方向,等待被刺骨的罡风撕成碎片呢!
  愚蠢么?或许是很愚蠢。
  但他们这些人,比这些冒冒失失就闯入永夜冰原的人,又会好多少呢?
  或许,他们准备充分,装备精良,高手众多,足以抵御住罡风侵袭,顺利抵达永夜冰原深处,发掘出传说中的仙宫。
  但真的到了那一天,当云秦金人和升仙之路真的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会不会又陷入另一场比罡风更加可怕的风暴,一场从每个人内心深处席卷而起,足以摧毁所有信任和理智,让大家自相残杀的风暴?
  这片残骸的发现,让隐隐分成三股势力的探索舰队,气氛更加凝重。
  齐中道不止一次找到李耀、燕离人、巴小玉和苦蝉大师商议对策,反正到时候无论局面怎么混乱,他们五个都必须团结一致,唯有他们充当“定海神针”的角色,才能稳定局面,不至于彻底失控。
  凤凰帝也召见过李耀好几次,每次都是毕恭毕敬向他请教一些法宝炼制方面的问题,却是对探索仙宫之事绝口不提,只是在字里行间隐晦透露出对李耀开宗立派的支持之意,每次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听得李耀都心动不已。
  一路前行,几十名元婴级数的高阶修士都不惜消耗大量晶石,扩大搜索范围,果然又发现三处残骸。
  规模最小的只有一艘灵能飞舟,最大的却有足足七八条大船,搭载着几十个宗派的修真者!
  只可惜他们的灵能飞舟不够坚固,无法抵御罡风侵袭,而且也没有皇家御天监级别的“混天度磁仪”和相对精确的仙宫地图,只能像是盲人瞎马一般在冰原上乱转,折戟沉沙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近千名修真者统统化作了冰冻的雕像。
  从冰原上残留的痕迹来看,似乎还有几名金丹和元婴级数的高手从暴风雪中逃脱。
  不过,失去了飞舟的保护,没有充足的物资支持,他们能够在天寒地冻的冰原上支撑多久,最后又是如何一副惨状,都是让人不忍想象的事情。
  最后一处残骸,却和前面几处残骸都不太一样。
  绝大部分尸体都变成了残肢断臂,白茫茫一片的大地上盛开了无数鲜艳欲滴的血花,灵能飞舟中所有晶石和物资都被劫掠一空,所有修真者手上的乾坤戒,腰间的乾坤袋也全都不翼而飞。
  冰原上的凶兽或许会啃噬尸体,但绝不可能抢走乾坤戒。
  他们并非受到罡风侵袭而是,而是受到了敌人的袭击。
  现场还残留了大量法袍风格和中原不同,脸上身上有大量刺青,耳朵上佩戴着巨大金环的异族修士尸体,应该都是鬼秦修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1/28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