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女的另类修仙(校对)第1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2/1291

  “别胡说。听说镇国公那边已经放出风声,原来跟在太太皇太后身边的那个元家的孩子是他们收养的,如今种种迹象表明,那孩子可能是……”
  这位的话之所以没有说下去,是因为他口中说起的那个孩子,此刻正跟在太太皇太后身边,缓步走入大殿之中。
第1719章
养老任务42
  林夕拉着元晧几乎要老泪纵横。
  为了你这个小孽能光明正大走到这把椅子前面,我的宝贝儿砸都快累傻了。
  外面流言蜚语,说什么都有,这自然也是林夕和鲁敬齐共同商讨的结果,若是直奔主题而去,容易引起棋子怀疑而不按照自己的套路走。
  所以当项家觉得无论元晧登基成功与否他们都没有损失,甚至在悄悄谋划着万一小崽子真的登基他们将如何控制住小皇帝如何通过联姻把江家和项家彻底混为一谈的时候,他们已然入彀。
  其实林夕和鲁敬齐摆的,一直都算得上是阳谋。
  这种局面要怎么办?总不能鸟悄儿的就登基了吧?那样的皇位将会永生永世为后世诟病,和林夕的顾虑一样,在这种名声大于一切的时代,谁都不愿意被不光彩的记录在历史这本书里,然后遗臭万年。
  项家如果不想让齐王府满门死绝,只能就坡下驴让元晧来试试,毕竟,现在皇帝这个职业可以算得上是整个大胤最高危的职业,木有之一。
  而之前曾经伺候过江晨的下人以及给他妻子接生的婆子都找到了,元晧的生日时辰全都对的上,并且稳婆指认出元晧身上某处有胎记,也完全吻合。
  至于古人最常用的滴血认亲,讲真,这个并不科学,再说,江家如今阖族俱灭只留元晧这一个难辨真假的遗孤,找谁验去?找秦王?你问问他自己敢验吗?究竟是谁家的种自己心里没点那个数?
  唯一的办法就是朝堂小登基,一旦通过,还要正式去奉天殿登基,到时候你能活着下来,我算你是皇帝。
  于是这才有了这次朝堂叩拜之礼。
  众大臣:感情如今我们磕头加神雷已经成了检验皇族血脉的标准吗?
  但是并没有人来指责这场登基太过儿戏,因为提出这次朝堂检验的人是项家和鲁家两个国公府,难得这两家如今势成水火却能给出一套统一方案来让大家不至于无所适从。
  没人说儿戏更因为之前的登基实在太过玄幻,登基=升天在很多人心里已经快成了必然。
  了解内情的人认为,鲁敬齐是被挤兑得没有办法才答应让这么小的孩子在这个时候登基,而项家为什么要逼着这个孩子登基,那还用说吗?
  国家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帝,项家需要一个听话的傀儡。
  “跪!”礼官觉得他已经快成了顶级言咒大巫的继承人,只要他高喊一声跪,刺啦,咔嚓,噗嗤,反正随着不一定是什么样的声音和一道固定的电光闪过,皇帝就可以去死了。
  所以当他喊完这一声,习惯性闭起眼睛等待那一刻到来。
  整个皇极殿上落针可闻。
  礼官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雷声,诧异睁开眼睛发现,文武百官跪伏一片,全都盯着他看。
  咦?居然没有雷声?
  礼官赶紧进行下一步却愕然发现,他其实也是临时接到传令需要他来主持这次登基典礼,可是,这新皇年号以及姓名他都不知啊!
  纵然朝臣们都不说这次登基太过儿戏,可是礼官真的觉得,太特么儿戏。
  左右看看,见所有人除了那个安然端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之外,都在看着他,礼官懂了,这只是一次试水登基,看看雷神他老人家心情如何。
  于是他只好一个人唱独角戏:“恭迎我主登基,一叩首!”
  朝臣们老老实实对着元晧叩拜下去,结结实实完成了这次登基之后,小孩子虽然还是有些瘦弱,但是以不见初时的仓皇,伸出有些颤抖的手,有板有眼说道:“众卿,平身!”
  朝臣们分文武排列两边,大家均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总算是有了皇帝,可以继续安静做官,真的是太好啦!
  跟百姓们的想法差不多,大多数朝臣们也不希望朝局动荡,毕竟不管谁做皇帝,总之不会是自己,所以谁做皇帝并不重要,自己能不能继续吃着皇粮领着俸禄延续荣华富贵才重要。
  两位国公以及差点成了皇帝亲爹的秦王虽然也是一脸喜气,心里是如何百感交集,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朝臣们都觉得,看来传言起码有一部分是真的,那就是这个元朗可能真的是太祖的后人,起码没挨雷劈啊!
  之后皇帝登基大典又开始紧锣密鼓的张罗开来,期间两国公府又是经过数次激烈碰撞,互有退让输赢,而项家操控钦天监给江元晧登基选了个百事皆忌的黑道凶日。
  鲁敬齐和许多大臣出来反对时,秦王世子桀骜的说道:“既然得太祖庇佑,自然百无禁忌,倘若有个一差二错,那也只能说明他是个冒牌货。不敢就别来做这个皇帝。”
  然而令项家即失望又高兴的是,即便是选择了黑道凶日,即便是诸事不宜,那一天仍然艳阳高照,一大早起来林夕的慈心殿外翠玉惊喜的叫道:“哎呀,喜鹊登枝,果真是大吉大利!”
  高高的枝头上,正有两只喜鹊盘旋与上空偶尔落在枝头,发出清脆的叫声。
  林夕带着江元晧,再次登上那高高的阶梯。
  当元晧一字不差将祝祷文全部背诵完毕,下面群臣山呼万岁之时,天空突然不断落下缤纷花瓣,香气袭人,落得新帝和精神头十足的太太皇太后满身满脸,惊得朝臣们不断叩头,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喊的震天响,加上亲眼目睹这一奇迹的数千三羽卫,那整齐划一的喊声似乎直接震荡出宫外去。
  只是朝臣们不知道的是,这不过是阿拉雷闲得无聊,回报一下每天都想办法帮自己寻好吃的小伙伴而已,撒花,撒花!
  然而,阿拉雷这一无意识的举动却震慑了许多还在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朝臣,他们即没有接受项家的拉拢,也不回应鲁家的示好,而是选择了忠于那个“不被雷劈、活着登基”的天选之子。
  原本一直觉得项家只要好好经营,依旧可以跟皇权共同繁荣兴旺下去的老国公在这个时候脸色突然有些灰败,这一切,真的是江家祖先在操控?
  难道人真的不能跟天争吗?
  答案是不能。
  因为就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时刻,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神雷之劫已经过去的时刻,一道熟悉的亮光直接劈在靖安公身上!
第1720章
养老任务43
  群臣顿时惊了。
  难道这神雷换了口味,不劈皇上改劈国公爷了?亦或者是完全随机人人有份?
  前一个可能还好些,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若是后一种可能的话……
  一时间整个皇极殿上人人自危,就怕再有电光一闪,然后轮到自己在这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表演肉香四溢、玉体横陈。
  群臣每一个恨不得都离靖安公远远的,只有秦王和靖安世子慌忙上前去看,却发现靖安公已经一丝气息也无,死的不能再死了。
  两个人互相对视一眼,在对方眼中均都看见一片慌乱,这是他们最害怕出现的场面。
  龙椅上,林夕面露戚色一手拉着小皇帝另一只手拭了下眼角,哀声说道:“今日本是国公爷力排众议给选的黄道吉日,皇帝倒是一切顺利,怎么国公爷却出了这样的事情呢?哎,快快抬了下去治丧吧。”
  靖安公府世子项怀瑾嗫嚅着还是不甘的谢恩离去了,毕竟,死的人是他爹,皇家没有责怪他在这种时刻给人添堵都已经算是太太皇太后宽仁,他总不能在这个时候放着父亲不管继续参加登基大典吧。
  项家再权势滔天也不能因为死个人影响到皇家,小皇帝的登基典礼还是要继续下去的,这可是靖安公府的老公爷要求的,之前秦王世子的话言犹在耳,现在却如同耳光一样扇在项老国公的身上。
  人家皇帝就是得太祖庇佑,百无禁忌,你们逼着这个孩子在黑道凶日凶时登基,结果人家不但没事竟然还天降吉兆,异香阵阵,花雨满天,一切都说明这个果真是受江家祖宗以及上苍认可的继承人。
  然而逼着皇帝在这一天登基的靖安公却被雷劈死了。
  把整件事情串起来,再结合那些半真半假的流言蜚语,这样的结局就有些颇耐人寻味了。
  再一次,那些在两国公势力中摇摆不定的人更多的选择做个保皇派。
  而那些项家精心准备等皇帝登基以后提出的各种安民举措,全都被太太皇太后带着小皇帝在新内阁的协助下一条条完善颁布出来,项家想要收买人心给皇帝一个下马威的计划直接宣告破产。
  不就是摘桃子吗?谁还不会了?
  其实这些都还好说,项家如今面临的最大危机就是丁忧。
  老国公爷薨了,项家所有在朝为官的子孙全都要丁忧三年,三年啊!
  十天可以干掉一个皇帝,一千多天能发生多少事情?等到项家人守孝完毕重回朝堂的时候,这朝堂之上还有他们的位置了吗?
  项怀瑾脸色比锅底都黑,身着斩衰的他阴沉着脸,对身边一个瘦小枯干、大概五十多岁的老头说道:“什么世外高人,到现在他们也没能拿那个狗屁神雷有一点办法,反倒是父亲被那该死的雷给……既然这样,那他们也没有必要存在下去,去他妈的高人,全都处理了吧,做得干净点。”
  小杂种登基的日子就是他们选的,结果小杂种没事,自家父亲却被雷劈死了,死得那样凄惨狼狈不说,关键是那几个假高人害得他们整个项家从此全都要交出手中权力回家丁忧!
  谁家都会死人,皇帝都免不了驾鹤归西何况是他们?
  只是项家这种在朝堂都举足轻重的权臣,必定会在之前提前安排好接替位置的心腹,表面上的确是远离朝堂,却是由明转暗,三年丁忧一过,项家照样还是项家。
  可是谁能料到,春秋正盛的老国公爷会突然在皇极殿上被一个炸雷给劈死呢?
  无论是项家还是秦王府实际上都是一回事,大事全都是老国公爷做主,如今这个定海神针铁被一个炸雷撂倒,整个项氏集团全都麻爪儿了。
  每个人都惶惶然念叨着“怎么办”,却谁都不知道怎么办,这就是集权制太过的弊端。
  一旦权利最顶层那个一把抓出现意外,整个集团的掌控立刻断裂。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第二日作为新帝登基的大朝会上,太太皇太后并新帝大刀阔斧更换了诸多官员,项家就这样因为老国公的薨逝被隔绝于朝堂之外。
  一直选择跟随项家的三公之一的闻太傅选择了明哲保身,秦王江晟以及已在五成兵马司供职的秦王世子为了避嫌选择沉默。
  政治嗅觉最灵敏的就是这些整日研究人心的朝臣们,闻太傅和秦王府的不作为意味着什么还需要别人给你掰饽饽说馅儿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2/12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