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黎明(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471

  大地迅速被染上了绿色,很难相信,在两个月前,这里还是如极地般冰雪世界。
  随着地面的洪水的退去,一座规划中的宏伟城市,正即将在希望市的废墟中拔地而起,它比原希望市庞大数百倍,方圆上万平方公里内,已经化为一个巨大的工地。
  无数庞大的货运飞船,如一座座的山岳,连接着位于太空中的微型宇宙和新希望市的物流通道,把搜刮自巴纳德星系的物资,输送到新希望市,建设成一栋栋建筑,一座座工厂。
  在和玻星人的战争前,人类对战争的预计是带着悲观的,当然“悲观”这次词或许有些并不确切,不过战局的不确定却是当时普遍的想法。
  所谓未思胜先某败,更何况是种族之间你死我活的战争。
  人类胜利自然不用说,皆大欢喜,但如果失败,就必须留有后路,而撤入微型宇宙就是最后的后路,即便玻星人最终占领巴纳德恒星系,重兵封锁,只要撤入微型宇宙,人类依然有足够的资源蒙头发展。
  按照这一指导方针,在战时状态下,人类破坏性的开采着四号行星,一部分资源用来生产力再扩张以及军备制造,更多的资源则被储备起来,输送到微型宇宙。
  在远征开始前,人类的储备的资源就已达到维持当前生产力一百多年所需的消耗,而到整体迁徙到地球前,人类的储备物质已经可以维持当前人类生产力一千年的发展。
  当然这是在生产力不在继续爆发的理想情况下,真到那个时候,维持五六十年,这些储备的资源估计就要枯竭耗尽了。
  即便如此,这依然是一笔巨量的财富,储备物质的总质量超过一个月球的质量,每一种元素都动则以兆亿吨计算,即便是黄金之类的珍惜重金属,都有数十万亿吨,是人类自有历史以来开采黄金总和,还要多上亿倍。
  太阳系总质量中以气态行星为主,容易开采的岩质资源并不丰富,从岩质行星大小排列,分为地球、火星、金星、水星。
  其中最大的反而是地球,然而地球的质量也仅仅只有巴纳德星系四号行星三分之一,甚至太阳系所有岩质行星加起来,都比不上一颗四号行星。
  作为人类的母星,人类不可能像四号行星那样直接从地底抽取物质这样的破坏性开采,而火星这个地球的孪生兄弟,也早已是预定第二颗居住行星,甚至连金星和水星,也是其后备改造的居住行星。
  人类的人口已经开始爆发,不仅是每年从实验室中生产的两三百万的克隆人,新一代人类彼此结合,即将出现的婴儿潮,也初见端倪。
  到现在为止,人类人口已经接近三千万,消极估计,一百年后,人类的数量也能达到五亿,两百年后,地球上恐怕就人满为患,两百年的时间,对一个文明而言并不长,就算对新人类而言,也仅仅只是寿命的三分之二。
  可以说,太阳系的每一颗岩质行星,都极其宝贵,是人类文明发展扩张的资粮。
  好在人类早已脱离了成为能跨出母星系的星际文明,曲率技术让人类拥有足够的能力,探索周边星域,攫取资源,以此补足母星系的不足。
  ……
  此时此刻,在木星中,一场战斗,即将爆发。
  罗远站在太空中,看向不远处的木星,这是一颗常年吹拂着无尽风暴的巨行星,它的质量已经接近恒星的临界点,整个大气层中几团巨大漩涡,彼此激烈碰撞和摩擦,爆发出强烈的能量反应。
  脉冲辐射,闪电,强电磁,以及能把撕成粉末的风暴和高温,让这里就像是地狱,没有生命能够在这里生存。
  当然,这其中要除去一些匪夷所思的生物。
  比如罗远,又比如太空巨兽。
  此时罗远浑身散发着光辉,强大的感知笼罩着整颗庞大木星。
  在其木星内部的数万公里深处的液氢层中,一头巨兽,正极度不安的朝地底深入游去。
  这是一头庞大的变异兽,其体型就像一条长达三公里的巨大泥鳅,浑身光滑,带着蓝色光辉,在黑暗的液氢层中,显得相当的醒目。
  也许是长久的生存在黑暗中,它的眼睛已经退化,头部尖细,嘴上也没有任何牙齿。
  液氢中那恐怖足以把钢铁压扁的恐怖压强,对它而言似乎根本不存在,在这里它完全就像在水中一样,以每秒数百米的惊人速度,不断的向木星深处疯狂的潜入,试图寻找那一线生机。
  只是这注定是徒劳的。
  下一刻,一股恐怖的意志,便降临在它身上,它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浑身仿佛如恒星亮起,它激烈的挣扎,长达数公里的庞大身躯,把这片高压的液氢的海洋搅成一锅煮沸的开水。
  它的挣扎似乎相当有效,作为一头能生存在木星深处的恐怖生物,它的力量极其惊人,似乎感觉着身上意志的束缚开始松动,这头太空生物开始更疯狂的挣扎,它发出无声的咆哮,浑身长满可怕尖刺,先前还看起来光滑的体型,此时却看起来无比的狰狞。
  然而它根本没注意到,它四周方圆数百公里的空间已经悄然扭曲,仅仅短短一秒内,一个封闭的独立空间就已经彻底形成,脱离这个宇宙。四周的液氢瞬间汇聚,填补这片空间缺失的空白。
  下一刻,这个微型宇宙便裹着这头太空巨兽,迅速的飞起,很快就离开液氢层,穿过木星的大气,在飞行过程中,它越缩越小,到了罗远手心中时,已经变得只有巴掌大小。
  在这个充满淡蓝色液氢的微型宇宙中,一条犹如针尖般大小的生物,正惬意的在里面欢快的穿梭。
  罗远看了一眼,他手指模糊了一下,手指穿过这个微型宇宙,穿过这头生物的躯体,当再次凝实,手中已经出现一个散发着光辉的能量晶核。
  与此同时,那头太空生物,迅速的委顿成一团,浑身战栗,奄奄一息,再无先前的活蹦乱跳。
  罗远细细检查了下,发现它并没有步入死亡的迹象,他脸上顿时露出一丝笑容。然后他用周围的物质重新凝聚了一个空间球,把这个空间压缩在内,便迅速的朝地球飞去。
第578章:罗远的巨兽养殖场
  地球的外太空中,一大片工厂区正在紧张建设,工厂区基本上都是模块拼接,拆卸简单,安装也容易,而且大部分的部件都是搬迁自原巴纳德的太空城,因此仅仅两个多月,这片工厂区已经看起来蔚为壮观,连绵数万平方公里,即便是普通人用肉眼,也能从地球上看到这处距离地球一百万公里之遥的人造天体。
  相比于建立在行星地表的工厂,太空工厂无疑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些大质量的巨型机械以及高灵敏高精度的仪器来说,太空中天然的无尘无重力区域,往往可以减少诸多麻烦,极大的降低了技术实现的难度。
  即便人类现在已经回归地球,人类最重要的工业区依然会布置在太空,而地球则可能只会留下一些轻型工业以及各个研究机构。
  ……
  迁徙到这里还不过两个月,如今人类还暂居住在微型宇宙中。
  罗远穿过空间通道,一个瞬移出现在自己的宅邸,他拿出能量核心,顿时,整个大厅都弥漫着一片迷幻的微光,这层微光甚至透过墙壁,蔓延整个太空城,空气中的活性能量的浓度,出现千百倍的提升。
  当然,这其中有微型宇宙活性能量过低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这颗能量核心散发的能量相当惊人。
  它足有成人拳头大小,是罗远获得的最大的一颗。
  如果说第一颗的能量核心的大小为一,第二大小为二,那么着一颗的大小却足有十。
  同为太空巨兽,实力却千差万别。
  当初罗远斩杀的第一头太空巨兽,仅仅只是地球的引力,就让它步履蹒跚,举步维艰,第二头也只在太空中以及在月球上活动,而这一头,却能在木星深处自如活动,无论是体型还是力量,都差距悬殊。
  罗远凝聚心神,再次尝试破解能量核心,但很快就无奈的放弃了,这种晶核似乎是一种极其微小的轻子组成的纯能量体,以他只能掌控中子级别的实力程度,不要说复制就算破解其运行的原理,都差上好几个数量级。
  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罗远还是人类,都无法人工制造这种等级的物品。
  好在他早有心理准备,也谈不上什么失望,随即,他就发出一股心灵波动。
  “董团长,过来一趟!”
  “首长,您有什么吩咐?”很快警卫团团长就一路小跑着过来了,他远远的站在门口,头低垂着大声道。
  他能感觉大厅有种奇异的光辉,在这种光芒下,浑身似乎都有种发自心底的焦渴,犹如初春的嫩芽在阳光下生发滋长,伸展枝叶,心灵都蠢蠢欲动。
  但他不敢抬头,也不敢疑惑,面对这个犹如神明一般的领袖,再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也不会觉得奇怪,只是理所当然。
  “把这枚东西,送到智慧树种植基地,他们会处理好的!”
  这颗散发光辉的能量核心缓缓的飞到面前,他伸出双手,才刚一接过,下一刻,他就感觉一股汹涌的热流顺着双手涌入他身体,只是瞬间,他浑身红的犹如火烧,肌肉在剧烈的颤动,青筋曝凸而起,身体内更是仿佛燃烧着熊熊大火,内脏似乎都快被烧灼,他性格刚硬,虽然突逢乍变,心中惊惶,但面色却丝毫不变,牙龈紧咬,定了定神,大声道:“是,首长!您还有什么吩咐!”
  “没有了,你去忙吧!”罗远看了他一眼,发现他并没有什么危险,反而生命活力愈加旺盛,便回应道。
  警卫团团长离开门口后,便一路快步疾行,直到走出数十米远,他才终于坚持不住,“嘭”的跪倒在地,他剧烈喘息,口中涎水直流,浑身更是烟雾缭绕,散发着高温。
  但随着体内的焦灼逐渐褪去,他眼中的惊惧,就渐渐变成了喜色,他能感觉到伴随着心脏一阵阵的跳动,一股股澎拜的力量,似乎从体内滋生,全身上下仿佛焕然一新,有种说不出畅快感。
  他暗暗握了握拳头,骨节发出嘎吱爆响,心中升起了一种难言的兴奋。
  “这种力量!”他心中呻1吟道。
  看着滚落在地的那颗神秘的发光物体,他连忙重新捡起,紧握手心,此时在他眼中,这颗东西已经成为神物。
  这种烫手的东西,他不敢昧下,也不敢有丝毫拖延罗远的命令,但至少在送去智慧树种植基地的这段时间内,这神物属于他掌控,而且也许送去的时候,速度还可以慢一点。
  ……
  不提警卫团团长小心思,罗远打开智脑,阅读了几条政府高层发过来的讯息,他大都一扫而过,只有其中一条关于建设戴森球的项目申请,才让罗远多留意了一下。
  玻星人的戴森球,至今让他印象深刻,深感震撼,这是一个神迹般的工程,犹如一个文明发展的加速器,一旦完成,对人类文明无疑是一种蜕变。
  这意味着人类的能获取能量将永不枯竭,至少在人类可预计发展的千年内,将无需考虑能量的问题。至于当前,甚至只需利用个十亿分之一的太阳能量,就足需人类使用。
  以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戴森球并无多少难度,而且还有着玻星人戴森球技术的借鉴,彼此参照,人类实施方案无疑会更加完善成熟。
  这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是当前建设,当前收益。
  但事实上关于戴森球这数十年来人类一直都有争论,它这就像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容易带来危机。
  在宇宙中,每个恒星都像是一个黑暗中的灯塔,一个信号传输源。就以人类的地外情报部门为例,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时刻监视着地球周边恒星系的情况,以及探索附近的可能存在的文明。
  如果人类贸然把这个信号传输源减弱,甚至屏蔽,这无异于告诉地外文明,这里有问题!
  这种争论直到空间波探测的应用,才最终平息,而这份项目申请本身,便是这意见统一的结果。
  通过对玻星人长达数年的实时侦察,所有人都发现一个现实,无论有没有戴森球,对于人类这样的科技水准的文明而言,只要你在恒星系中有着频繁活动,想要躲过人类这样文明的侦查,几乎完全不可能。
  以太阳系为中心,一百光年内,拥有九百六十三恒星系,如果每颗恒星持续用空间波侦查三天,侦查完一百光年内所有恒星,只需十年。
  这还只是一座空间波探测器的结果,如果有五座,十倍,侦查的时间将急速的缩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4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