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主婆(穿越去做地主婆)(校对)第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7

  林赛玉这才恍然,低下头掩饰羞色,道谢接过,罩在头上,用着自以为端庄的步伐跟着苏锦南走出酒楼,穿过熙攘的人群,再回身看那男子已经淹没与人潮中。
  
  第59章
安家宅小丫鬟说清白
  
  九月中旬时节,夜里的天已有几分凉意,穿着银红背子的林赛玉揉揉酸痛的肩膀,放下手里做了一半大红鞋面,看另一头的刘小虎依旧在灯下写写画画,便将自己身旁灯挪了过去。
  前些日子苏锦南已经看了几处宅子,只等林赛玉定下一处,林赛玉不敢自己做主,赶着刘小虎跟苏锦南去看,偏司农寺被御史参奏盗公库钱,虽然刘小虎不被牵涉其中,但作为其成员也少不得一趟趟的被闻讯,只闹了半个多月才消停下来,还没喘口气,皇帝又对刘家的高产水稻来了兴趣,竟然在皇宫开了一处水田,要亲自查看,刘小虎又带人种了一番,这一耽误日子竟然不知不觉到了九月,刘氏日日见了张氏都害怕,躲着也不像样子,急的就要自己去看宅子,林赛玉怎么敢让她去,只得还是自己带着英儿出去,跟着苏锦南挨个看来看去,如今只剩两个,无法定夺。
  “这两个宅子大小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有大大的花园子,一个房子多些,娘的意思是要房子多些的。”林赛玉说道。
  刘小虎便笑道:“统共咱们几个人,要那么多房子做什么。”
  说到这个,林赛玉就有些气闷,刘氏那话里的意思,她怎么听不明白,还不是准备要给刘小虎多纳几房妾,起身去拆头面,一面似笑非笑道:“如今是咱们几个,将来可说不准。”
  刘小虎听了放下手里的纸笔,走到林赛玉身后,将她一抱,笑道:“是,将来咱们最少也有十个八个孩儿,总不能跟他们爹娘挤在一个屋子里,还是娘考虑的周到。”
  说的林赛玉红着脸笑了,心里想这十个八个孩儿有几个是自己生的?笑容终是有些牵强,刘小虎看到了也不说破,站在身后帮她梳头,一面赞好黑的头发,又说些朝廷的事引来了林赛玉的心思。
  “王大相公已经上了辞呈?”林赛玉听了心内一动,只要王安石求退而去,朝廷即可会人马大动,而沈括在才学上的确没得可被指责,但此人在政治上却是个随波逐流立场不坚定的人物,王安石归隐江宁之后,沈括便做出一系列有辱身份的事,直接导致被皇帝厌嫌,被新旧两党同时攻击,直到因为自己的优柔性格导致永乐城惨败后,彻底终结了政治生命,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机会时间创作出名流千古惠及万世的《梦溪笔谈》,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要不要在重要事件上给沈括一点提示?以改变其命运?林赛玉不止一次想过这个问题,但她毕竟是个大门不出的妇人,有谁会信她的话?说不定还要被当妖怪烧了,罢了,她只是一个小的不足为道的人物,来这里也不是图什么功名事业,能够安稳生活就足够了,历史就让它顺其自然吧。
  但林赛玉所不知道的事,她这只小蝴蝶的翅膀也不是白扇的,只不过作用在一个历史上评价不算好的人身上,那就是邓绾,按照历史,自称“笑骂从汝”的邓绾此时应该已经被贬为虢州的知州,结束政治生命了,但因为刘小虎进朝,邓绾抓住了新的讨好皇帝的方式,摒弃了同时交恶吕惠卿与王安石的做法,而解除了被皇帝誉为“操心颇僻,赋性奸回,论事荐人,不循分守”的批示,反而因为协助推举刘小虎而成为皇帝眼中为民求福的好官吏,所以,虽然已经熙宁九年九月末了,但依旧在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做的牢牢的。
  但这些朝廷的事,林赛玉并不知道,也不关心,她关心的是,自己将来要面对的生活。看着刘小虎因为王安石即将倒台而欣喜的面容,林赛玉说不上是喜是悲,作为历史的过来人,她对于王安石的看法自然与处在历史中的刘小虎不同,只得叹了口气,朝廷就要迎来一段动荡的时期了,也不知道刘小虎这个农官会不会受到波及。
  “怎么了?”兴高采烈说了半日的刘小虎发现林赛玉一脸茫然,甚至可以说还有几分忧伤,看样子并没有听到自己的话,也许还是在为刘氏要为他纳妾的事忧心吧?也是,这些朝廷事妇人家哪里会关心,于是忙将林赛与在怀里紧了紧,在耳边低声道:“我想来想去,还是喜欢那个有花园子的,我明日就跟娘说,咱们买下,及早搬进去吧。”
  林赛玉回过神,哪里不明白他的体贴,有些感动的贴近他的胸膛,说道:“二郎,你能,不是,等你若不为官了,咱们还回乡下种地好不好?”
  刘小虎嘿嘿笑了,将林赛玉抱起来滚倒在床上,说道:“那些长久事不急,咱们还是赶快为刘家香火用心吧。”
  过了三日后,刘小虎果真买下了那处宅院,付了钱过了契,沈括自然出了些家人帮忙收拾干净,添置了新家具,只剩那一出花园子,一时因为天已转凉不便收拾,而是刘家的钱花的差不多了,无力再修葺,择阴阳看了吉日,热热闹闹的搬了过去。
  张氏带着丫鬟婆子亲自送了过去,又赠了许多古玩摆设,拉着刘氏的手百般不舍,刘氏心内虽然依旧不喜此妇人虐夫行径,但此妇人在其余行事上均无话可说,便也暂时放下了心事,拍着她的手说话,说的高兴了,忍不住就要讲讲女戒的事,幸亏林赛玉在一旁及时发现,掐断了话头,女戒用来教训她这个儿媳妇还行,眼前这个可是位比刘氏地位高的命妇,除了自己的家人,谁会忍受你任意的说教。
  如果不是庆房宴席,林赛玉还不知道刘小虎已经结识了这么多官员,自吉日那天起,整整吃了三日的酒,幸亏刘氏出身大家操办酒席也不是什么生疏事,张氏又亲在带了众多奴仆厨娘来帮忙,林赛玉才不致于瞎眼一抹黑,饶是如此,作为主妇的她也累得浑身酸痛,总算送走了最后一批贺喜的人,撑着腰就要往卷棚下歇息片刻,刚绕过假山,就有一个人冒出来,喊了声“夫人”,吓得林赛玉差点崴了脚。
  “阿沅,你可真是神出鬼没的。”扶着柱子舒了口气,林赛玉便坐在一旁的栏杆上。
  穿着红织金祆儿翠蓝缎子裙的阿沅,手里抱着一个瓶儿,一面问道:“这个放哪里好?”一面皱眉,神色不悦的打量林赛玉,林赛玉摆摆手道:“不拘先搁哪里,过后还得收拾。”
  阿沅便将瓶放在一旁,来回走了几步,又站定在林赛玉身前道:“夫人,你可是因我才急着搬家?”
  说的林赛玉一愣,抬头看着这个小丫头,笑道:“哦?阿沅怎么会这么想?”
  阿沅将齐眉的发帘一晃,瞪眼道:“我只要一走近小相公,夫人就在一旁偷看,可不是提防我?若不然小相公怎么会刻意避开我?如今赶着搬进这新修的房子,也不等晾干,难道不是要避开我?今日我就跟夫人说明白,省的夫人不安心。”
  被人瞧破私心,林赛玉也不掩饰,嘿嘿一笑,道:“也算尽然为此,姐姐别恼,主要是怕耽误了姐姐的名声。”
  阿沅听了,对她这软刀子的话也不恼,只是哼了声道:“我就知道夫人会这么说!身为命妇,偏是喜形于色。”说着再也忍不住拿手点着林赛玉的坐姿,道,“怎么能如此坐法?”又打量她的衣裳,更是不满,“这沉香色水纬罗对襟衫儿,配的是白绢挑线裙儿,夫人怎么穿了个藕色的?”
  说的林赛玉不由站起来,跟着左看右看,一面道:“不好吗?我觉得蛮好看的?”
  阿沅嘟着嘴,竖着眉,道:“我也看明白了,夫人是个爽利人儿,我也不瞒着夫人,当初小相公一进我们家门,我就看上了,也有了跟随的心,这点也没瞒着我们夫人,”说着别有深意的看了眼林赛玉,“别人都道我们夫人不知礼,却都是偏眼看人,依着规矩,夫人就是当时将我给了小相公,任谁也说不得嘴,但我们夫人说了,要等你来了,才能说。”
  阿沅的声音又清又脆,说起话来蹦豆一般,听得林赛玉只想笑,半点没有恼意,单凭着不卑不亢的声音,她就能认定这个丫头不是个有着腌脏心思的,于是笑道:“那夫人怎么没与我说?难不成今日要说,你先来打过招呼?”
  阿沅便将鼻头一歪,说道:“你来了,我看了两日,就告诉夫人不用说了。”
  林赛玉忙问道那是为何?一面忍着笑,看那阿沅用那斜飞入鬓的眼上下将自己一瞧,说道:“夫人不知妆扮,不知言辞,我日后跟着出去,只怕失了脸面,小相公再好,也是我没福气了,今日告诉夫人一声,别处处防着我阿沅,我阿沅吐口唾沫就是钉,夫人大可放心。”
  说的林赛玉惊讶的张大嘴,问道:“真的假的?”,再看阿沅说完这话提起裙子脚不沾地的走了。
  到了夜间,林赛玉说给刘小虎听,一面叹了口气道:“二郎,连一个小丫鬟都要嫌弃我而不屑与你为妾,娶了我你受委屈了。”
  刘小虎听了皱眉道:“这个小丫头,竟然如此无礼,带我告诉婶娘,责罚与她。”一面将林赛与拉入怀中道:“娘子,你比我做的好多了。”说着拿起一边的做了一半的鞋面,见上面绣的针脚虽然虽然有些大,但也算整齐了,笑道,“看,你从来没学过这个,如今能做成这样已是不错,想当初我家败落,我足足用了两年才适应那种穷困的日子,而你如今是要过好日子的,不就是吃好的穿好的,受罪不一定人人都能受,享福还有人不会么?别人不晓得,我还不知道,老子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的就是我家娘子。”
  说的林赛玉笑的耐不住,在他胸前直咳嗽,说道:“好一张巧嘴,只怕要迷倒许多小娘子。”
  刘小虎见她笑了,这才放下心来,抱着她又说些朝中趣事,夜深雨意云情后刘小虎安然睡去,林赛玉窝在他的怀抱里,思及那一番话忍不住泪珠滴下,低声道:“二郎,为了你今日的话,我就收起那懒散的心,给你挣出个脸面来。”
  
  第60章
治淤田曹大姐喜助小刘哥
  
  熙宁九年末的冬寒来的格外早,早在十月初是就半雨半雪的下了一场,天多是隐晦之日,这一日,刘氏有午后小睡的习惯,林赛玉嘱咐英儿仔细守着听唤后,先到厨房准备晚上要吃的汤,十方村的收成已经及时送来,她们总算结束了一段素食日子,这是让看门的张四从早市上买来的新鲜的鱼,准备熬清淡的鱼汤,利落的收拾了,用小火炖着,一面在厨房坐下来,拿出藏在菜板下的笔记,开始继续研读妇德妇容以及迎来送往的礼仪。
  到了晚间,等了许久也不见刘小虎回来,这个月几乎天天如此,刘氏脸色十分不好看,拉着脸吩咐她们先吃,林赛玉忙劝慰几句,吃过饭,三人坐在刘氏屋内,一面做女红,一面说话,林赛玉往常一样,有一搭没一搭的问些刘氏往年家里的事,怎么摆宴席招待客人啦,迎来送往怎么备礼啊,稍带着怎么治家号令那成群的奴仆,问得多了,刘氏也看出意思,笑道:“咱们的榆木疙瘩也开窍了,可是长进了。”
  林赛玉便莞尔一笑道:“老子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什么地方过什么日子,顺大流不挨揍。”
  说的刘氏并英儿都笑了,刘氏问道:“媳妇竟然还知道老子?”
  林赛玉耸肩嘿嘿一笑,低声道:“我的老子。”
  刘氏听了便呸了一口,道:“才好了两句,有没正形。”
  英儿呵呵笑道,“曹老爹说的话好,我都能听明白。”
  一身寒气的刘小虎在此时掀帘子进来了,笑道:“说什么呢这样高兴,在外边就听到你们笑。”
  见他回来林赛玉忙高兴的站起来,忙接了衣裳,英儿去备热茶。
  “二郎,这些日子又忙什么?天冷了也没什么农事,怎么日日晚归?可不许在外养混账老婆。”刘氏放下手中的活,看着刘小虎吃了酒而带些春意的脸。
  林赛玉便靠近暗自嗅了嗅,除了淡淡的酒味,还有一丝丝脂粉香气,脸就不自觉的沉了沉,说道:“原先滴酒不沾,如今倒也吃的满身味。”
  刘小虎便笑了,说道:“我没吃,宴席上沾了味回来,不信,娘子你闻闻。”说罢张开嘴在林赛玉面前吐了口气,林赛玉伸手捶了他一拳,感觉果真口气清香并无半点酒味,这才欢喜起来,刘氏咳了一声,说道:“成什么样子!你们这些为官的,竟然每日都聚在一起吃酒?”
  刘小虎嘿嘿笑了,说道:“娘,不是这样,今日司马相公来京城,我有幸赴宴,别的时候,都在官衙翻看资料,爹爹去的早,二郎所学有限,不敢懈怠。”
  说的刘氏点头,道应该如此,一面感叹咱家的书如果留下来就好了,林赛玉却竖起耳朵听到司马相公,按理说王安石还没正是退休呢,怎么司马光现在就来了,忙追问。
  刘小虎整容,慢慢说道:“今日早朝,王安石罢。”
  这话一出口,林赛玉只觉得室内一片宁静,然后就见刘氏泪如雨下,起身就直奔里间的祖宗案去了,刘小虎自然跟去,独林赛玉在外愣愣站着,好一会才跟过去。
  伺候刘氏睡下,夫妻二人慢慢走回房中,林赛玉还有些愣神,她的心紧张的蹦蹦跳,脑中反复一个问题,要不要让二郎提醒沈括大人,别上书去反驳新法,别在河北做出阴沮坏新法,有所希合的让皇帝坏了印象的事,要不要?要不要?话都到了嘴边,还是不敢出口。
  “娘子,怎么了?”刘小虎见林赛玉心神不定,忙唤她,一面探了探她的头,想起她这段日子又要操劳家里的吃穿用度,还总是捧着书偷偷看,怕是要累坏了,“我们卖几个婢子吧。”
  林赛玉回过神,打个激灵,瞪眼道:“你想做什么?”
  刘小虎笑道:“不是我想做什么,你想让你清闲些,我的娘子,你又想哪里去了。”
  林赛玉哦了声,扔给他个威胁的眼神,一面去铺床一面嘟囔道:“才不要那么多闲人,闲来闲去就闲出麻烦了,我们家三人就挺好的,还有英儿与张四,就够用了。”
  刘小虎便笑了,一面换衣想起一事,忙几步过来抓住林赛玉道:“娘子,我想起一事,这些日子你也闷坏了,明日带你出去看看,你定然喜欢。”
  林赛玉问什么事,刘小虎任她百般问只不说,等到第二日早早的起身,给刘氏说了一声,也不带英儿,夫妻二人叫了辆车,只向城外而去。
  熙宁九年十月,皇帝在朝堂上听闻了关于京东以及各地引淤田的事,当听到管辖京东淤田李孝宽引以淤田一万倾,深州静安令任迪淤溉南北岸田二万七千余顷,又看到权判都水监程师孟、监丞耿琬上奏闻董村田亩旧直三两千,所收谷五七斗,自淤后其直三倍,所收至三两硕,顿时大喜,责令将此法推广,并亲自前往开封城外的80多亩淤田察看,而刘小虎跟随左右,皇帝说到高兴处,问刘小虎可否将他们家的高产水稻以及大棚蔬菜种到此处,刘小虎思付片刻,便说臣愿一试,皇帝十分高兴,立刻下旨将刘小虎调任总领淤田司。
  消息传来整个京城哗然,如今谁人不知成安大棚菜,一时间官民争抢淤田,指望在刘小相公的指导下大发其财,引得御史上书责难刘小虎,言辞恳切陈述利害,其实说起来淤田是王安石农田水利法的直接后果之一,此法此推行初期就开始被指责,所以那些朝议也不是单单针对刘小虎。
  如今王安石已经罢退了,但皇帝却依旧坚推新法,还提拔了王安石党人为相,这让一心准备迎来“新时期”的就当人怎么不恼火?所以有枢密院说淤田其薄如饼,种植无益,浪费民力国财,也有官员听说要在开封种植水稻,并推广到河北一带,顿时哗然,纷纷指责嘲笑,这其中就有大才子苏轼,断言“汴水独流,自生民以来,不以种稻”。
  此时林赛玉跟刘小虎来到的地方就是开封府界内的淤田,走在汴河边,看着河水正蜿蜒流淌,关于淤田的争论她不出门一点也不知晓,此时听刘小虎简单说来,不由心疼心酸,这个少年,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啊。
  “二郎,十方村守着河,往年村人也常常引河淤田,收成一定大增,我跟着也做过,你放心,此举百利无一害,富国惠民,咱们这就开始种,等明年就让那些准备看笑话的后悔。”林赛玉将头上的帏帽紧了紧,好你个苏大才子,竟然不知道水稻能在北方种,要知道能种出最好水稻的就是在最北边的东北,但是,这话如今是不能说,那里可不是他们大宋的疆界,御史耳尖牙利,听到了指不定给她安个什么罪名,直接就能让他们一家发配到广东去。
  刘小虎沉默片刻,目光扫过这大片的淤田,道,“新法多是倒行逆施,只是这农田水利法尚算国之幸事。”
  林赛玉听了自然点头,心里赞叹二郎果真是个清楚明白的孩子,不似其他反对党人,能分清利弊,自古以来说起水利农事,人人均道李冰的功绩,王安石却很少被人提起,大约是因为他新法总体来说失败了吧,而事实上,正是有着丰富基层经验的王安石推行的农田水利法,中国的农业技术从宋朝开始才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淤田之法,耗费财力,所以才引来诸多垢议,这次如果能种好,实乃朝廷之福,陛下之喜。”刘小虎说着握了握手,眼中满是激动,这将也是他的一项大事业!“说起来,我多是纸上谈兵,种地远不如娘子有经验,这次就有劳娘子相助。”
  说着话刘小虎伸手轻轻牵了下林赛玉的手,这已经是最大限度了,四周田里不时有人经过,再亲密了就会被说有伤风化的。
  林赛玉脸一红,道:“哪里,我会什么,还不是跟你学的。”她现在已经不是很担心自己这异于平常农妇的才能了,因为自从进了京城,已经从刘小虎口中听到许多奇人异事,其中也不乏女子,比如去年轰动朝野的水利工程木兰陂,最初就是治平年间长乐女子钱四娘兴修的,就算太过突出而实在无法自圆其说时,就说某某时刻被神灵附体灵光大开犹如神助云云也可以应付过去。
  种地这件事当然合林赛玉的心意,如今的她身心闷得只想发霉,管它给朝廷种,还是给自己种,只要让她种就是喜事。
  对于这件事刘氏虽不乐意,说毕竟不是在乡下,妇人家怎么能抛头露面,待听到是皇帝要求种的,便立刻不言语了,千叮万嘱林赛玉仔细听好二郎的话,用上心,这不跟在家收拾自己的地,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说的林赛玉与刘小虎都笑了,安慰她皇帝是从不轻易杀人的,说了是一试,种不成也没什么,林赛玉本想高兴地说一句大不了丢官回家,又想刘氏受不得这个刺激,硬生生收住了。
  接下来这一段日子,林赛玉先是派人到十方村取了库房里稻子,接着又开始在市场上转悠,采买各种菜种,刘小虎也四处奔走,寻些新鲜物种,就连苏锦南听到消息,也从南方给他们运来些农作物种子供选,但林赛玉看了基本都是明年春暖才能种的,除了水稻以及大棚竟然无物可种,一时间坐在屋子里有些不甘。
  十月中旬刮起一场大风,几乎将站在汴京河边的人吹得东倒西歪,细细的雨随后飘落下来,一层秋雨一层凉,纵然是穿了夹袄,在这野地里也绕不住要打个寒战,但这并不能影响民众排队求受雇于官府耕种淤田。
  一个小兵卫举着一把伞小跑跟着急行而来的刘小虎,半遮半掩他的官服已经打湿了,走进被风吹的东倒西歪的棚子,官吏们纷纷起立行礼,刘小虎按住要放下纸笔的书吏,看到已经写了十几张的名字以及田地的亩数。
  “还有多少?”刘小虎问道。
  “回大人,只剩三亩了。”书吏还是站起身来,恭敬地回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