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6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702

  “中国的占卜术真是厉害!”图灵感慨道,心中还有些害怕。
  周赫煊提醒道:“图灵先生,你以后一定要小心。从刚才占卜的结果来看,你以后将会遇到一位心怀叵测的爱人,他因为某种利益而接近你。你必须学会放弃,特别是财物方面不要计较,否则必然因此身败名裂,甚至是因此丧命。”
  图灵下意识地点头说:“我会注意的,多谢了。”
  周赫煊起身笑道:“这几杯酒就是算命钱,以后有机会再见。”
  “再见!”图灵挥手道。
  马珏只喝了两杯苹果酒,脸颊被醺得通红,跟着周赫煊一起前往旅馆的餐厅。
  镇上除了酒吧似乎没有其他娱乐场所,吃完饭,周赫煊便把马珏送回房歇息。此时天色尽黑,马珏拉着想要离开的周赫煊说:“先生,坐下说会儿话吧。”
  “喝醉了吗?”周赫煊笑道。
  “有一点,”马珏身子有些发热,偎着周赫煊说,“你真的懂八卦算命?”
  周赫煊实话实说道:“略懂,但不相信。我刚才用的是梅花易数,以数字和时间起卦,对《易经》有研究的人基本都会这个。”
  马珏笑道:“那你给我算一卦好吗?嗯,就算姻缘。”
  这显然不是算卦,而是调情,客房里的气氛太暧昧了。
  周赫煊拉着马珏的小手,轻轻掰开道:“不用起卦,直接看手相就行了。”
  “你还会看手相?”马珏醉眼朦胧的望着周赫煊。
  周赫煊说:“别人的手相我不会看,我专看你的。你的爱情线平稳顺利,必定能找到如意郎君,而且一辈子都过得很幸福。”
  “那你能算出我的如意郎君在哪里吗?”马珏的眼神有些妩媚,整个人都倚在周赫煊怀里。
  周赫煊没有再回答,而是悄声低头,马珏下意识的闭上双眼,很快沉浸在浓情蜜意的热吻当中。
  开车是不可能开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开车,于是河蟹神兽爬到了第二天早晨。
  马珏本来表现得面色如常,但出门撞见两个保镖和萧乾,立即就红透了耳根子,之后的一整天都没怎么开口说话。
  周赫煊本来还想去布莱切利园参观一下,结果那里被列为军事重地,根本就不放周赫煊进去。
  周赫煊只能作罢,带上大伙儿登火车前往剑桥。
  马珏就像是初坠情网的少女,整颗心都放在周赫煊身上,就算在记录小说的时候,也常常不由自主的停笔看情郎一眼。
  这让萧乾大为佩服,在感情一事上将周赫煊视为偶像。他去年陷入三角婚外情之中,妻子死活要离婚,情人也不想再继续,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闹得个两头不讨好。
  反正萧乾是打死都不会再脚踏两只船了,他感觉一个女人就够自己受的,两个女人撞上就是人间地狱。
第957章【未来的汉学家】
  保镖们划着桨,船儿在河里悠然穿行。
  马珏还是第一次来剑桥,不由文学情怀发作,站起来带着微笑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先生,徐志摩和林徽因当年就是在这里泛舟读书的吗?”
  周赫煊曾经来剑桥演讲过,穿越前也来旅游过,他指着前方的一栋建筑说:“那里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徐志摩当年就是三一学院的旁听生。”
  “旁听生?”马珏愣了愣。
  周赫煊笑着解释道:“徐志摩是国王学院的正式学生,跟你在伦敦读研究生时一样,主修政治经济学。但他大部分时间都跑去三一学院旁听文学,本专业的课程反而被耽搁了。”
  马珏忍不住笑道:“所以中国少了位政客,多了一位诗人。先生,你多讲讲三一学院呗。”
  周赫煊道:“三一学院走出的名人,首推拜伦,他在读书时就已经名声大噪,以至于学院给了他一个特权。”
  “什么特权?”马珏好奇地问。
  周赫煊说:“三一学院特许拜伦在学校里养宠物。”
  萧乾插话道:“这个特权好像也没什么过分的啊。”
  周赫煊哈哈大笑:“拜伦养的宠物可不一般,那是一头大棕熊。每天傍晚,拜伦都会牵着笨拙的棕熊在校园漫步,把那些胆小的师生吓得不敢出门。”
  “这可稀奇了。”萧乾和马珏咋舌道,他们无法想象居然有人把棕熊当宠物。
  康河里有很多人划船,特别是那些训练赛艇的,不停喊着各种号子鼓劲。这是十足的噪音,因此剑桥大学靠河的那一面建筑,大部分都装了双层玻璃,免得学生受到打扰——据说是牛顿提出的建议,他实在被划船的噪音吵得不行。
  或许是周赫煊这一船亚洲面孔太过显眼,周围船上的学生纷纷侧目,其中一条小船直接靠了上来。
  “周先生?”船上一个女生用中文喊道,欣喜当中又带着不确定。
  周赫煊笑道:“你是中国留学生吗?”
  “我是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的鲁桂珍,”那女生侧身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约瑟夫·尼德姆教授,这些是我的同学王应睐、沈诗章、爱德华和格鲁特。”
  “你们好,很高兴见到诸位。”周赫煊微笑点头。
  鲁桂珍对自己的导师说:“教授,这位就是中国著名学者周赫煊先生。”
  两船靠拢,但还是不够握手的距离,约瑟夫·尼德姆居然来了个抱拳礼:“你好,周先生,我的中文名叫李约瑟。”
  周赫煊脸上浮出古怪的笑容:“你好,李约瑟先生,我们靠岸再聊吧。”
  这位或许是中国人所熟知的,最不务正业的英国名人了。明明是个生物化学家,40多岁突然转行研究汉学,结果成为近代最著名、最权威的中国文化传播者。
  两船渐渐靠岸,众人来到河边找长凳坐下,周赫煊和李约瑟终于补了个握手。
  在一番寒暄过后,李约瑟表达了对周赫煊的景仰之情,随即说道:“我正在学习中文,研究中国科学史,可惜剑桥大学的东亚阅览室相关藏书太少。”
  剑桥大学此时的中文藏书很多,已经接近2000册,而且还有一些宋、明、清的孤本。但那都是些经史子集,《天工开物》之类的杂书基本没有,所以李约瑟研究中国科技史非常困难。
  “有机会的话,李约瑟先生可以去中国走走,我家里就收藏了一些相关书籍。”周赫煊说。
  李约瑟遗憾道:“可惜没有机会,估计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去中国。”
  周赫煊心想:你不仅过两年就要去中国,而且还会成为中国女婿,旁边那个女学生就是你未来的中国老婆。
  李约瑟道:“我听鲁(桂珍)说,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中国发明的,这让我非常震惊,由此产生了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念头。你是中国的历史学家,能告诉我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吗?”
  周赫煊笑道:“中国古代的科学,都是实用科学。就拿日常饮水来说,西方人以前是不会打深井的,而中国人为了喝水就发明出了钻井技术。今天欧美诸国采用的石油钻井技术,就是在11世纪从中国传到西方的,它的发明最初是因为中国人需要在地下找卤盐。”
  “是吗?石油钻井技术也是中国人发明的,那太令人惊讶了。”李约瑟连忙掏出小本本记下。
  周赫煊继续说道:“几个月前,我去了中国一个叫自贡的城市,这种钻井技术就是在那里发明的。那里有一口叫燊海井的盐井,井深一千多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过1000米的深井,现在都还在使用当中。”
  李约瑟又问:“除了钻井技术以外,中国还有什么伟大的发明?”
  周赫煊想了想说:“十二平均律。”
  李约瑟惊道:“噢,上帝,十二平均律也是中国人发明的?”
  关于这玩意儿,周赫煊以前跟萧伯纳吹过牛,再吹一下也无妨。因为十二平均律在西方影响太大了,它催生出现代钢琴,催生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西方音乐。
  周赫煊说:“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者,是中国明王朝的一位贵族,是明王朝开创者朱元璋的子孙。”
  “还有吗?关于自然科学的。”李约瑟兴奋不已。
  周赫煊道:“公元1000年左右,宋王朝的沈括测算出地磁偏角。他发现地球磁极并非是端正的,而是有稍稍偏斜,这个算吗?”
  李约瑟笑道:“当然算,而且非常重要,这是人类大航海所必须的知识。”
  周赫煊说道:“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发明有很多,李约瑟先生想要做这方面的研究,就必须亲自去中国一趟。”
  “那真是遗憾。”李约瑟至今还认为自己不可能去中国,更料不到他一去中国就要待好几年。
  两人聊了好些时候,马珏、萧乾也被鲁桂珍等剑桥学生拉着聊天。及至傍晚,李约瑟做东请大家吃饭,晚上又带着周赫煊等人去图书馆。
  接下来几天,除了荣誉学位授予仪式,以及在剑桥讲座以外,周赫煊都留在剑桥的各大图书馆里。
  特别是图书馆的东亚阅览室,周赫煊得到了学校的特许,把那些中文典籍的古代孤本都拿去复印了一份。这是非常大的收获,即便是影印版,也足够用来做收藏了。
第958章【离英】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周赫煊又在做他的例行演讲了,在牛津剑桥这样的高等学府抨击日本,其持续效果远高于在英国国会做演讲。
  因为这些学府将走出很多未来的政客,其中不乏英国内阁高官,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领袖。如果能让这些人打心里讨厌日本,那么今后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他们对日本所采取的政策。
  还有就是,高等学府会出现很多文学家,文化作品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更可怕。
  数百位剑桥师生坐在下边,聆听着周赫煊在剑桥的第二次演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