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702

  阮玲玉看着正在整理箱子的周赫煊,不舍地问:“老师,你又要离开上海了?”
  “嗯,明天就走。”周赫煊应声道。
  阮玲玉欲言又止,银牙咬着嘴唇,双手捏成拳头又松开。突然间,她鼓起勇气冲上去,从背后抱着周赫煊的腰说:“老师,我……我喜欢你!”
  周赫煊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你这又是何必呢?我有很多女人的。”
  “我知道,”阮玲玉将脸颊紧贴在周赫煊的后背,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和疯狂,“你有很多女人,也不多我一个,反正我是跟定你了。你要是不答应,我就……我就去跳黄浦江!”
  阮玲玉不懂得勾引男人,她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意,而且说到做到。周赫煊是她第一个真正喜欢的男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那么优秀,最重要的是对女人足够尊重。
  是的,对女人尊重——虽然周赫煊家里女人一大堆。
  阮玲玉不是什么进步女青年,她只苛求一个能够体贴照顾自己的男人,能够作为自己后半生的依靠。就算这个男人长时间不在上海,不在她的身边,她至少也能有一个“家”,一份对未来的盼头。
  最好还能有一个孩子,那她的人生就完美了。
  这个要求很简单,但对民国的女明星来说,其实是一种奢望。她们瞧不上普通男子,有钱有势有才华的又看不起她们,结局基本上都是被玩弄之后抛弃。
  阮玲玉对此看得很明白,她不糊涂,她不想让周赫煊从眼前溜走。
  周赫煊则感到头疼无比,有些后悔当初犯贱,居然主动去帮阮玲玉的忙,现在想甩都甩不掉了。他非常了解阮玲玉的性格,这妹子虽然平时话不多,但从来不说假话,跳黄浦江这种事她是真干得出来啊。
  沉默片刻,周赫煊无奈地说:“以后你就住在这里吧,等找到合适的地方,我再把你安置过去。”
  “嗯,我住哪儿都可以。”阮玲玉顿时笑起来,她已经得到了想要的承诺。
  “咚咚咚!”
  于佩琛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周先生,外面有位何阿英女士,说是要见阮小姐。”
第607章【资本家的本性】
  华格臬路,杜公馆。
  令人闻风丧胆的青帮大佬杜月笙,如今被五花大绑在一张太师椅上。他看到周赫煊进屋,顿时笑道:“周老弟,恕我不能远迎大驾,实在是失礼了!”
  “老哥,你这是唱哪出呢?”周赫煊好笑问。
  杜月笙解释说:“蒋委员长发起新生活运动嘛,老杜我也想过过新生活,至少得把这鸦片给戒掉。不然一副东亚病夫的样子,走出去也给委员长丢脸,你说是不是?”
  “有魄力!”周赫煊竖起大拇指。
  一个青帮大佬主动戒鸦片,历史上他还真戒掉了,就这点来说实在让人佩服。
  杜月笙苦笑道:“鸦片难戒啊。我已经半个月没出门了,天天把自己绑在家里,就连吃饭都这样绑着吃的。”
  周赫煊安慰说:“戒了好,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被小小的鸦片所摆布。”
  “这话我爱听,周老弟够豪气!”杜月笙哈哈大笑。
  周赫煊抱拳道:“听说老哥的中汇大楼即将落成,在此预祝你财源广进!”
  杜月笙得意道:“好说,好说。不过论起做生意,我可比不过周老弟,你那个磺胺药才是日进斗金啊。”
  “甩手掌柜而已,每年分点红罢了。”周赫煊说。
  英国那边的药品公司,周赫煊还真没赚到几个现钱,都拿去扩大生产规模和建立销售渠道了,剩下的钱也投进了药品研发项目。
  费雯丽的老爹欧尼斯总管公司一切大权,肯定有诸多小动作,但周赫煊懒得去较真。他手里握着磺胺的专利,药品研发实验室也是他独资的,掐死了药品的源头。
  只要欧尼斯不是傻子,就不会玩得太过分。即便哪天两人闹崩,周赫煊随时可以拿着各种专利,转而找其他人合作。
  杜月笙闲聊了几句,突然说起正事:“周老弟,你托我查的那个事情,已经搞清楚了。有人给监狱长送了钱,所以破格减刑,张达民是合法出狱的。”
  “能查到是谁在塞钱吗?”周赫煊问。
  杜月笙说:“一个姓李的中年人,说是张达民的亲戚。那人已经找不到了,估计是假名假姓,这种事不好查啊。”
  杜月笙并非刻意敷衍,他是上海青帮大佬不假,但也不能完全掌控上海。想在茫茫人海当中,找一个使用假名字的人,难度无疑等于大海捞针。
  周赫煊其实已经猜到是谁在捣鬼,他问道:“老哥,如果我跟唐季珊有过节,该怎么对付他才好?”
  “茶叶大王唐季珊?”杜月笙吃了一惊。
  “就是他。”周赫煊笑道。
  杜月笙连连摇头:“这个人动不得,牵扯太大了。”
  周赫煊问:“他背景很硬?”
  “不仅是背景问题,”杜月笙说道,“周老弟,你是知道的,咱们中国的各行各业,大多数都被洋人把控。以前洋人垄断了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是唐季珊打破了这种局面。对做茶叶生意的国人来说,唐季珊就是大英雄,全国至少有几十万茶农、茶商要仰仗唐季珊吃饭。你若是扳倒了唐季珊,洋人必然趁机弄垮华茶公司,等于是砸了几十万国人的饭碗!”
  “这一点,我还真没想到,”周赫煊笑着说,“当然,我也没打算搞垮唐季珊,只是给他点颜色瞧瞧而已。”
  “那就好,”杜月笙说,“其实我也看不惯唐季珊,这人在做了茶叶大王以后,实在有点太过于得意忘形了。他以前是茶叶行当的英雄,现在已经彻底成了奸商。他跟洋人联手,刻意压低茶叶收购价,搞得茶商和茶农叫苦不迭。他连我都不放在眼里,以为傍上了洋人和高官就能上天,我早就想收拾这家伙了。”
  周赫煊对此还真不了解,连忙询问情况,很快就摸清了唐季珊的底子。
  就如杜月笙所说,以前洋人垄断了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唐季珊他爹联合众多茶商,合作成立了华茶公司,想要彻底打破这种局面,但他们的计划很快宣告破产。
  当时,唐家的老底儿都快赔光了,幸好有唐季珊的岳父出手帮忙,终于渡过了最困难的时候。
  唐季珊他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独资重建华茶公司,并由唐季珊出任公司总经理。借助当时抵制洋货的运动,华茶公司很快在国内站稳脚跟,又采用低价策略,拿到美国一家公司的茶叶供应份额,成为当时唯一能够做出口贸易的中国茶叶公司。
  华茶公司的生意如滚雪球一般壮大,如今甚至行销亚欧美非四大洲。在中国,华茶公司排在第三,前两名都是洋人企业;在美国,华茶公司是排名第二的非本土茶叶供货商,仅次于一家日本公司。
  如果只看这些,唐季珊绝对算得上英雄,是能够为中国人长脸的民族企业家。
  但伟大导师马克思说得好: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华茶公司当初能够拿到茶叶出口份额,靠的是低价,比洋人公司低很多的供货价。而他在国内则高价收购茶叶,使得茶商都愿意把茶叶卖给他,而不是卖给洋人公司。
  比洋人更高价收购,比洋人更低价出售,这中间居然还有巨大利润,可想而知那些洋商有多黑心。
  等唐季珊的生意越做越大,洋人渐渐认可并接纳了他。于是乎,资本家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他想要攫取更多的利润!
  洋人自然不能得罪,因此唐季珊不敢提高供货价,依旧低价出口到海外。但国内收购方面嘛,那就可以玩花招了,唐季珊居然跟其他洋商勾结起来,共同打压茶叶收购价格。
  无数中国的茶商和茶农,被唐季珊坑得可够惨。但没办法,唐季珊已经联合洋人垄断茶叶出口贸易,茶商、茶农们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吞,有苦说不出来。
  最搞笑的,唐季珊居然还能被吹捧为英雄,因为只有他能跟洋茶公司叫板,乃是民族企业家的典范和骄傲。
  听完杜月笙说的这些,周赫煊突然笑了——要弄倒唐季珊很简单,只需物色几个有号召力的中国茶商,带他们去联络美国茶叶公司就行。
  唐季珊不是玩低价供货策略吗?那就比他出更低价,保证美国茶叶收购商会很感兴趣。
  到那个时候,中国的茶叶生意必然竞争更为激烈,说不定还能抬高茶叶价格,为广大的茶商和茶农们创造收入。
  当然,也有可能带来另一种后果——新上位的中国茶叶出口公司,再度与洋人达成秘密协议,继续联手垄断茶叶市场,遭殃的还是那些底层茶商和茶农。
  资本家,很少有靠得住的。
  周赫煊想想还是太过复杂,暂时不准备跟唐季珊撕破脸。只要对方别闹得太过分,他也就算了,大家坐下来吃顿饭即可化解恩仇。
第608章【官司】
  海格路,周公馆。
  周赫煊看着手里的法院传票,忍不住爆了粗口:“这他妈什么鬼!”
  上海地方法院刑事初级厅的工作人员,用非常尊重的语气说:“周先生,有人告你妨害家庭和通奸罪,我们也只是走程序而已,希望周先生不要生气。胡厅长特意派我来当面送传票,有些注意事项我要提醒一下。周先生你现在是被告,需要在第一次出庭时‘庭谕交保’,就是找一间店铺担保自己下次传讯准时到案。”
  周赫煊无语地说:“你们法院到底怎么搞的?阮玲玉小姐根本没有结过婚,就算我跟她之间发生了什么,那姓张的又有什么资格告我们妨害家庭和通奸?照你们这样搞,如果我哪天看谁不顺眼,岂不是就能告对方妨害家庭?”
  工作人员解释道:“周先生,国情如此。中国的法治建设毕竟不如列强,民间许多夫妻都没有登记结婚,所以只要曾有同居关系的,法院一律视为事实婚姻。所以,你知道的……不过周先生请放心,只要你请的律师水平足够,肯定能打赢这场官司。”
  周赫煊气得说不出话来,他当然能够打赢官司。但一个是国际知名学者,一个是红透全国的女明星,这桩官司不管输赢如何,必然引起社会舆论的热议。
  周赫煊可不想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而且还是这种乱七八糟的污事。
  等法院的工作人员离开,周赫煊立即打电话给吴铁城:“子増兄,麻烦你一个事情……”
  周赫煊把案子简单的说了一下,吴铁城是上海市长,他当即笑道:“明诚言重了,小事而已,何谈麻烦?放心吧,我立即让法院把案子撤销。”
  所以进步人士强烈呼吁民主宪政呢,因为民国实在太污了。就拿司法系统来说,只要你上头有人,即便杀人放火都能够敷衍过去。
  大概在五年前,当时有个震惊中外的巨案——中国驻旧金山副领事高英夫妇,居然在赴任途中走私鸦片,涉案数额高达1吨有余,被旧金山当局在码头查获。
  一个国家的驻外副领事,带着一吨多鸦片赴任,还被所在国当场人赃俱获。当时美国各路记者纷纷前来采访,美国电影公司还拍摄了7000多尺胶片的相关新闻片,美国报纸的相关号外卖了7000多万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