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2

  李寿民拍掌赞叹道:“中华山川果然不同凡响,这世界第二高峰也是中国的!”
  他的三弟李守基突然问:“就是传说中西王母那个昆仑山吗?”
  “山上有没有西王母,那我就不清楚了。”周赫煊笑道,也不解释昆仑山和喀喇昆仑的区别。
  众人一直聊到晚上10点多钟,周赫煊才起身告辞,离开之前找李寿民讨要了一摞废旧报纸。
  回到自己卧室,周赫煊发现这些报纸大多是《新天津报》、《新天津晚报》和《新天津晓报》,即李寿民所供职的报社发行的报刊。
  他大致浏览了一下最近半年的社会新闻,很快把注意力投到《新天津晚报》上。这份报纸连载有评书和小说,评书暂且不论,小说则是那种非常原始的武侠小说,还没脱离三侠五义的范畴。
  或许可以给《新天津晚报》投稿,抄几本武侠小说赚点稿费,周赫煊还想尽快把自己的腕表赎回来呢。
  一夜安睡。
  第二天清晨,周赫煊估摸着时间起床,穿好衣服后,便去找房东讨点清水来漱口。
  天津在清末时就有自来水公司,但自来水管到现在都没普及。自家有井的喝井水,大部分市民的饮水要靠买,有个专门的职业叫送水工。
  周赫煊找房东讨了一碗清水,回到院子时,发现李寿民正立于院中。
  此君两腿微微叉开半蹲,双手并掌置于胸腹,眼睛微闭,呼吸绵长而毫无声息,竟似是在练什么功法。
  周赫煊看得稀奇,等对方收功后才走过去问:“寿民兄,你这是在练气功?”
  李寿民解释说:“峨眉山一个老道士教我的吐纳术,我从小就练。”
  “原来你还是武林高手,失敬失敬。”周赫煊笑道。
  李寿民连连摆手:“我可不是什么武林高手,连一招半式都没学过,只是呼吸吐纳术而已。”
  周赫煊又追问了几句,才知道李寿民说的是真话,这吐纳术只是用来强身健体的,在打架斗殴方面帮助不大。
  李家三兄弟很快出门上班上学去了,周赫煊也揣着大洋准备上街采买。锅碗瓢盆什么的都需要采购,还要买钢笔、墨水和稿纸用来写作。
  在街上走着走着,周赫煊才猛地想起李寿民的身份,那不就是《蜀山剑侠传》的作者还珠楼主吗?
  后世仙侠、玄幻小说里的渡劫,就是李寿民发明首创的。金庸、梁羽生和温瑞安小说里的许多设定,也都借鉴了李寿民的作品,此君可谓是仙侠小说的开派宗师!
第004章【射雕英雄传】
  一个身材干瘦的中年汉子,拖着黄包车在街上飞奔。初春的温度还很低,他只穿着件单衣,背心却热得汗湿了一大块。
  周赫煊坐在黄包车上,怀里抱满了各种日用品。他见车夫甚是辛苦,不由问道:“师傅,平时生计还好吧?”
  “先生是在跟我说话?”车夫降低速度回头问。
  “是啊。”周赫煊说。
  车夫擦了把额头的汗,笑道:“我就一拉车的,可不是什么师傅,您太客气啦。”
  周赫煊问:“平时生意还好吗?”
  “凑合呗,”车夫用无奈的语气说,“城里电车的铁轨越铺越长,我们拉车的生意也越来越糟糕。”
  周赫煊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电车时髦又便宜,人们出行自然会选择坐电车。他又问:“你一天能挣多少钱?”
  车夫答道:“看情况,生意好能挣七八角,生意差也就三四角。”
  周赫煊算了算现在的物价,说道:“那还不错啊,每天可以存下许多钱。”
  “存个啥钱啊?”车夫连连叹气,“每天都要给车行交1角的份子钱,自己吃饭还要2角,算上杂七杂八的花销,每天至少支出4角以上。一个人过日子还行,有余钱隔三岔五下馆子喝酒。可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起早贪黑的干,能保证全家不饿肚子就谢天谢地了。”
  周赫煊默然,这民国老百姓真是艰难啊。
  又过了几分钟,车夫把车停在四合院门前说:“先生,到地方了。”
  “辛苦了。”周赫煊递给车夫20个铜板。
  车夫连连推辞:“多了,您给太多了!”
  周赫煊笑道:“剩下的是小费。”
  “这……这怎么好意思。”车夫手足无措地笑着,咧嘴露出满口黄牙,高兴当中又带着些难为情。
  “你陪我逛了好半天,拿点小费是应该的。”周赫煊抱着买来的东西下车。
  车夫连忙上前说:“先生,我帮你拿,这种粗活交给我,您在这儿帮我看着车就行。”
  周赫煊也没拒绝,把锅碗瓢盆交给他,自己站在黄包车旁边等待。
  车夫搬了两趟才把东西搬完,回来感激道:“先生,我把东西放在东厢的屋檐下了。您是个大好人,祝您大富大贵、长命百岁。”
  “谢谢。”周赫煊微笑着点了点头,举步走入四合院中。
  正屋的门突然打开,房东单成福过来打招呼道:“置办东西呢?”
  “福叔好,我买了点日用品。”周赫煊问候道。
  单成福跟他聊了几句,问道:“你的水费、煤费这些,是自己单独去缴,还是我帮你一起缴了?”
  好嘛,穿越者最开始面临的,不是什么救国救民、宏图大业,而是鸡零狗碎的日常琐事。不止水费和煤费,连处理屎尿都还要钱,环卫工人每天早晨八点到九点钟会来收马桶里的秽物。
  这相当于民国时候的水电气和物管费了吧。
  周赫煊又掏出几十个铜板,让房东帮忙处理这些杂事。等把买来的日用品都摆放好,他才提着一块猪肉去李家串门:“伯母,我一个人懒得开伙,以后可能会常来你家蹭饭吃。这是我在菜市场买的肉,还烦您下厨把它给处理了。”
  周夫人并非那种斤斤计较的人,她接过猪肉说:“以后就别破费了,肚子饿了说一声就成。午饭吃了没?”
  “在外面吃过了。”周赫煊笑道。
  ……
  回屋摊开新买来的稿纸,周赫煊给钢笔汲满了墨水,坐在桌前开始考虑该写什么才好。
  周赫煊本科专业念的是历史,对民国的情况多少也有些了解。如今中国文坛的新旧文学之争,基本上已尘埃落定,五四以来提倡的新文学大获全胜,白话文写作已经成了社会共识。
  现在要给报刊杂志投稿,无非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两种选择。严肃文学就是各种诗歌、散文、杂文和纯文学小说;通俗文学则以消遣为主,比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甚至是以卖肉为主的情色小说。
  当然,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主要以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来分辨。
  周赫煊想了好半天,终于还是决定先写一些消遣作品,比如武侠小说。纯文学太高大上了,他暂时不想去碰——最主要的原因,是武侠小说字数多,动辄几十上百万字,可以长期连载,稿费源源不断。
  金、古、温、梁、黄,五位武侠小说大师当中,古龙、温瑞安和黄易首先被排除。这三位的作品实在太过新潮,放在民国恐怕读者很难一下子接受。
  梁羽生的作品局限性太大,周赫煊也排除了,还是金大侠的小说最为稳妥。
  那究竟该抄金庸哪部作品呢?
  周赫煊在稿纸上写下《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考虑再三,他最终选择了《射雕英雄传》,这部作为新派武侠的启蒙读物再适合不过。
  回想着《射雕英雄传》的情节,周赫煊正准备组织文字下笔,原作的内容突然疯狂涌现出来,在他脑子里盘旋萦绕。
  金手指?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
  周赫煊如有神助,文不加点地飞快写下小说内容,一个下午过去,他居然足足写了一万多字。
  周赫煊的书法还不错,而且写的是行草,这大大减小了繁体字的麻烦。
  事实上,简体字从古至今就存在,汉字书写就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后世保存的唐宋碑文、字画,里面就有很多简体字出现。清朝康熙虽然下令必须使用繁体,但就连他内务府腰牌上的刻字都是简体,因为更加方便好认。
  就算此刻周赫煊稿子上全是简体,拿去报社也毫无问题,全部写繁体字反倒会显得脑子有病。
  傍晚时分,李家老三跑来敲门大喊:“周大哥,吃饭啦!”
  “来了!”
  周赫煊应了一声,顺手拿起那一万多字的小说稿,打算请李寿民明天转交给报社编辑。
第005章【千字一元】
  周赫煊一走进屋里,李寿民就高兴地对他说道:“赫煊兄,你愿意做报纸校对员吗?月薪36元。我过几天就要升任编辑了,校对员正好有空缺,以你的能力肯定能聘上。就是有些屈才。”
  “恭喜寿民兄升职。”周赫煊抱拳道。
  “一个小编辑而已,有何恭喜可言。”李寿民摆手笑道。他还真不稀罕当编辑,唯一高兴的就是工资涨了点,能够缓解家里的经济状况。
  周赫煊拿出自己的小说稿:“既然寿民兄做了编辑,那就烦请帮我看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