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702

  “……”
  马路边上,刚刚回国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傻傻地看着那些游行学生。
  他们被梁启超推荐到清华大学应聘,结果清华新任校长罗家伦还在南京,学校事务根本无人做主。二人悻悻地离开清华,刚走上大街就遇到学生游行。
  林徽因诧异道:“不是说北伐胜利,中国万象更新吗?这教育界怎么比北洋政府时还乱?”
  “我哪里知道?”梁思成颇为郁闷。他和妻子是听说民国新政府建立,一扫以往弊病,才特意赶回来建设国家的。
  林徽因走近游行队伍,拉着一个学生问:“同学,你们为什么要游行?”
  那学生激愤地说:“平津九所公立大学全部停课,我们要讨个说法!”
  旁边的学生也说:“对,必须给个说法。凭什么取消北大?凭什么解除周校长职务?那个李石曾,又有什么资格做中华大学的校长?北大被张作霖逼得停课时他在哪里?周校长自己出钱垫付北大员工薪水时,李石曾又藏到哪里去了?”
  “我们要周校长,不要李石曾!”
  “赶走李石曾,迎回周校长!”
  “还我北大,还我学堂!”
  学生们义愤填膺,口号是越喊越响亮。
  周赫煊当北大校长后,虽然没具体管过事儿,但至少学生们能够正常上课,而且私人掏钱给教职员工发薪水这事,也在学生当中流传甚广。
  跟现在搞得学校停课的李石曾比起来,周校长实在太好了,世间少有的好校长啊!
  平津九所公立大学的游行活动,被称为“读书运动”,因为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想要复课读书。
  学生读书天经地义,此举赢得社会的广泛同情。
  《大公报》就直言批评道:“在奉系时代,被世人认为腐败反动的刘哲,尚且能办成俄款交涉,使各校经费有所着落……国民政府尤不及前者。”
  九校学生“读书运动”所发表的宣言说得更直白:“军阀时代,北平九校,尚从未间新。河北恶政,至张褚(张作霖、褚玉璞)而极,然官立诸校,亦且未断弦歌。今平津克复,三月有余,大学院对国立九校,除派人做名义上的接受外,毫无切实办法……”
  李石曾的教育改革,被学界和社会一致认为,连北洋军阀都不如。
  历史上,此事一直闹了大半年,而且愈演愈烈。
  最后学生们直接冲击大学院(教育厅),又杀到李石曾和李书华的住宅,酿成流血事件,轰动全国。李石曾对此毫无办法,出面解决的还是蔡元培和蒋梦麟。
  如今的李石曾还在南京,正想方设法筹措教育经费,在手里没钱的情况下,他去了北平也无任何作用。
  看着桌上的电报,又看看今天的报纸,李石曾只感觉头疼无比。
  钱啊,都是钱闹的。
  教育改革咋就那么难呢?
  特别是北大学生喊的那句口号——赶走李石曾,迎回周校长,深深地刺痛了李石曾的心。
第256章【狗皮膏药校长】
  周赫煊抵达上海后,便把大舅哥介绍给徐志摩和张嘉铸。这两人都交游广阔,而且家里贼有钱,张远东跟着他们很容易在上海混得开。
  张君劢、徐志摩和蒋百里三人,本来约好一起去天津看望梁启超。不过都有些事情要忙走不开,只能将计划延期,等双十国庆节的时候再动身。
  周赫煊在上海逗留两日,便带着张乐怡乘船回天津,至于正式婚礼,暂时还没选定日期。
  甲板上,周赫煊和张乐怡正吹着海风眺望波涛。
  突然一个戴眼镜的青年走来,此人穿着少将军服,身材消瘦,抱拳笑道:“可是周赫煊先生?”
  周赫煊回头疑惑地看着来者,说道:“正是,请问尊驾是?”
  青年笑道:“鄙人罗家伦,忝为清华大学校长,正要北上去赴任。”
  清华大学的新校长?
  周赫煊感到颇为吃惊,因为这人实在太年轻了,顶多也就30岁的样子。
  30岁的少将,而且还当上清华校长,未免也太离谱了些。
  “原来是罗校长,失敬,失敬!”周赫煊连忙说,又介绍道,“这是我未婚妻张乐怡。”
  罗家伦点头问候:“张小姐好。”
  “罗校长你好。”张乐怡大方一笑。
  罗家伦又闲聊了几句,看似无意地说:“周校长可知最近北方教育界的事情?”
  “有所耳闻。”周赫煊道。
  罗家伦哈哈大笑:“赶走李石曾,迎回周校长,北大学生这句口号可喊得响亮。校长能做到周兄这份上,也算是值了,周兄是我的楷模。”
  “不敢当。”周赫煊猜不透这家伙到底想说什么。
  “周兄今后有何打算?”罗家伦问。
  “办办报纸,写写文章,还能有什么打算?”周赫煊笑道。
  罗家伦突然发出邀请:“周兄不如来清华吧,历史系主任的职务虚位以待。”
  好嘛,原来是发聘书的。
  周赫煊当即拒绝道:“我很忙,而且住在天津,实在没时间。”
  “那就当客座教授,每周只需上一堂课如何?”罗家伦锲而不舍道。
  “真没空,罗兄的好意我心领了。”周赫煊苦笑道。
  然而,周赫煊还是低估了罗家伦的决心,这人太特么轴了!
  当晚周赫煊吃饭,罗家伦跟着,周赫煊回到客舱睡觉,罗家伦还跟着,连上厕所罗家伦都守在外头。
  周赫煊郁闷得想一脚踹过去!
  咱们先来说说罗家伦此人,他当年也是北大毕业的,入学考试数学零分,但因为作文漂亮被蔡元培和胡适破格录取。他和蔡元培一样,积极策动并配合清党,从而得到常凯申的赏识,30岁不到便晋升少将,现在又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
  历史上的清华大学,就是在罗家伦手里真正做大做强的。
  此君刚刚主掌清华的时候,清华还是一所教会学校,拥有丰厚的美国庚子赔款做支撑。他一上任就发大招,将三分之一的清华教授解聘掉,其中还包括许多洋人教授。
  至于原因嘛,罗家伦认为那些教授不合格,要么学术水平不行,要么个人品行太差。
  紧接着,罗家伦又亲自聘请各种学者和大师任教,并且大兴土木,许多清华后来的建筑都是他在任期间修的。本来偏文科的清华,在罗家伦手里疯狂发展理工科,为日后清华优秀的理工专业打下基础。
  罗家伦当清华校长时,清华一年花掉的钱,比平津两地其他九所公立大学加起来还多。
  有钱,任性!
  罗家伦是认定目标就不撒手,他有次为了请一位学者去清华做教授。对方不同意,他就直接赖在别人家不走了,硬生生软磨硬泡把人请到了清华。
  至于结果嘛,清华虽然在罗家伦手里从教会大学变成公立大学,而且迅速发展壮大。但罗家伦本人,却被清华师生给赶走,狼狈不堪地落荒而逃。
  因为罗家伦在清华玩党化教育,号召人人信奉三民主义,而且还搞军事化管理。他把全校分为四队,每队设有大队长,队长与学生一起生活,早晚都要点名。别说何时起床、何时睡觉,就连何时吃饭都有硬性规定,男生还必须穿统一制服,每周除了操场训练还有野外演习。
  谁他娘受得了啊?
  许多学生都有晚上看书的习惯,到早晨根本起不来。后来著名的哲学家张岱年,本来是考入了清华的,就因为适应不了每天六点半的早操,生生转学到北师大。
  周赫煊也是受不了的,他本以为轮船靠岸后,罗家伦就会去北平当校长。
  谁知道,罗家伦居然跟着周赫煊走,一直追到周赫煊家中。
  “周大哥,你回来啦?”婉容欣喜地说。
  周赫煊问:“就你一个人?”
  “雅泉还在上班,小冬在天台晒太阳,”婉容疑惑地看着罗家伦,“这位先生是?”
  “你别管他。”周赫煊都懒得介绍了。
  幸好他没介绍,否则被罗家伦知道婉容的身份,恐怕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
  晚上吃饭时,几个女人共坐一桌,其中孟小冬还有些显怀了。
  罗家伦也不感到惊讶,民国娶姨太太的事情太常见。他如军人般坐得停止,三两下把饭吃完,就在那儿静静地看着。
  周赫煊哭笑不得地说:“罗兄,这都开校一周有余了,你就不急着去清华上任吗?”
  “不急,不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罗家伦语气颇为悠闲,“周先生一天不答应做清华教授,我就一天不走,学校的事自有副校长安排。”
  这人属狗皮膏药的,黏住了就甩不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