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平调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03

  于是他耐着性子问:“是什么样的胎记,长在何处,大概有多大?”
  他问的这么细致,宋寒川倒是愣了一下,随后他便仔细回忆,可一撞进脑海中的就是那张比桃花般还要艳丽旖旎的脸庞,一双水眸藏在浓密羽睫之下,比他见过的任何一双眼睛都要明亮动人,带嗔含娇,数不尽的欲语还休。
  “季神医,你喝茶,”明宝的声音一下将他惊地回神了。
  或许是那晚的灯光太过朦胧昏暗,让灯下美人添了三分不真切的美,也或许是初见便留下美得惊人的印象,如今人不在跟前,这般细细回想着,却越发觉得这人美得无以复加。
  “大概在额头,是细长条的红色胎记,大概有这么大,”宋寒川用手指比了比。
  季铭有些吃惊,点头说道:“那可不小了,我还得见过真人,才能知道能不能治。”
  他以为宋寒川会拒绝,谁知他却干脆说道:“我会尽快安排你们见面的。”
  季铭之前以为是个不重要的人,可见他这态度,好似很上心。
  而此时没看着他的宋寒川,似乎猜到他脑海中念头,淡淡道:“我欠着她一个救命之恩,打算还了。”
  ********
  从广宁寺上香回来之后,阿璇的身子自然是无碍的,从前她三五不时地借着身子不舒服,躲在自个的院子里头,就连给老太太请安都不愿去。而卫氏知闺女的心病,便随着她去了,但阿璇不去请安了,这老太太的冷言冷语就全让卫氏背了。
  不是说婆媳就是天生的敌人,特别卫氏生得这般貌美,在婆婆眼中就是勾着儿子,不让儿子上进的。
  所以这会顾二老爷外放时,老太太装着生病,死活拦着卫氏没让她跟着去。
  不过因阿璇如今这样子,卫氏自个也不愿跟着丈夫外放。所以二老爷走了之后,老太太看着卫氏就越发地不痛快了。不过好在还有三老爷这个庶出子在,三太太作为庶出的儿媳妇顶了老太太大部分的炮火。
  至于顾家这位大老爷,本是有官身的,可偏偏因站队站错了,这会被免了官职在家等着起复了。
  所以顾家如今撑着门面,就是阿璇的亲爹顾二老爷顾阶了。
  卫氏正坐在妆镜前,身后的玉容正给她梳头发,就听外面秦嬷嬷欢喜地说道:“姑娘今个怎么来了?”
  “今个不是要给祖母请安,我自然是过来陪着母亲一块去的,”说着门口的纱帘就被掀了起来。
  阿璇穿着月白妆花长褙子进来,她年岁还小,头发只弄着花苞,只是这花苞是编成辫子之后缠在头上的,她整个头上只在两边花苞上缠着细长银链子,各色串珠串在上面,而坠下来的银链子上,却是一边挂着一个水滴型蓝宝石,阿璇走路的时候都会微微晃动,别提多娇憨可爱。
  卫氏也少见她这般打扮,便笑着将她拉过来,仔细看了看这两边垂着的银链子,笑着说道:“这么一打扮倒是新奇,不过我的阿璇生的好看,怎么打扮都是好看的。”
  “娘才是真正的好看呢,我长这般大,就没见过比娘亲更好看的人了,”阿璇很是乖巧地说道,说实话单看卫氏的模样,真的不像是有个十六岁儿子的人。亏得她都是往素净里打扮,要真是盛装的话,只怕便是那九天之上的仙女了。
  待卫氏梳妆打扮好了,便带着阿璇到老太太房中去请安了。
  老太太年岁大了,并不需要她们日日去请安,只要隔三日去一回就行了。
  待母女两人进了老太太的上房院子时,就听见里面传来阵阵声音,还有姑娘如银铃般轻快的笑声。
  卫氏和阿璇进屋子的时候,整个上房瞬时便安静了下来,不过这尴尬的时间并未延续很久,就听坐在左手首位的人笑着说道:“弟妹和阿璇来了,看来阿璇身子是真的好了,都来给老太太请安了。”
  也不知这位是有意还是无意地,不过她这句话说完,众人便想起先前阿璇时常不给老太太请安的事情。
  卫氏朝着上首的杨氏看了一眼,眸子中闪过一丝厌恶,这般大年纪的人,又是阿璇的长辈,竟是处处和阿璇过不去,也不知她心里羞还不羞。
  “老祖宗万福,”卫氏没搭理杨氏,同阿璇一块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倒是一脸笑意,看着阿璇笑道:“身子既然是好了,就同姐妹们一块去学堂里念书吧。咱们到底是诗礼传家的,可不能怕苦怕累,就不去读书。”
  “祖母教训的是,孙女谨遵教诲,”阿璇轻笑福身,她身上穿着月白绣莲花缠枝纹嵌暗银长褙子,行动间身上闪过一丝丝流光。
  谁都知道五姑娘性子最是古怪,旁人是说不得一句的,可这会老太太说这样的话,她反倒是含笑地应了下来。
  她们坐下后,众人又继续了之前的话题,只听杨氏眉飞色舞地说道:“大姑娘已让人送了信回来,再过几日就回来了。”
  杨氏生的嫡长女已出嫁了,嫁到临近的金华府,男方也是大户人家,其父乃是金华府的知府,听闻是大老爷当年的同窗。
  大姑娘出嫁的时候,光是嫁妆就有九十六抬,真正是十里红妆。这是她出嫁两年来,除了回门之外的,头一次回娘家。
  阿璇没见过这位大堂姐,自然是不耐烦听这些。
  就在杨氏说到大姑娘种种往事的时候,三太太领着女儿一块进来,她们一进来连在听着杨氏说笑的老太太都突然敛起脸上的笑。
  老太太这辈子有生有两个儿子两个闺女,而顾家除了她生的这些儿女之外,就还有一个三老爷是个妾生子。听说三老爷的亲娘当初很是得宠的,老太爷在的时候三老爷在家都是极受宠的,所以如今家中只剩下老太太的情况下,三房的日子可不好过。
  待两人蹲身请安后,老太太有些不耐地叫她们起来,又让她们坐下。这边杨氏和三姑娘顾令蕙赶紧逗趣,原本房中有些凝滞的气氛,在她们的带动下倒真的好了不少。
  至于六姑娘顾令菀坐在姐姐旁边,不时插上两句,别提把老太太逗地有多开心了。
  等早膳在圆桌上摆好了,丫鬟们请老太太和各房太太小姐们坐下。阿璇这才知道,原来媳妇们是要站在老太太身边伺候的,至于孙女们倒是可以坐下。
  不过虽说是服侍,但是仔细一看也能瞧出门道。杨氏和卫氏两人都只是沾沾手罢了,三太太唐氏却是实实在在地上手服侍了。
  阿璇看着面前的圆桌,开胃菜里足足有八点,还有各色糕点,摆在阿璇面前的豆腐卷被炸得通体金黄,偏偏面皮又特别薄,似乎一眼就能看见里面的嫩豆腐。
  正当阿璇盯着豆腐看的时候,就听见砰地一声巨响,竟是老太太洗手的铜盆掉在地上。众人自然是抬头朝着那边看,而三太太看着面前的铜盆,竟是不敢相信。
  此时站在三太太旁边穿着水红比甲的丫鬟,便跪了下来请罪道:“老太太恕罪,都是奴婢笨手笨脚的。”
  阿璇知道这个老太太跟前的翠浓,她容貌姣好,即便头上什么首饰都没有,都掩不住那种独属于少女的美丽。
  老太太没看她,而是看了一眼三太太淡淡道:“笨手笨脚的。”
  虽然有这个插曲在,但阿璇性子大条,吃得依旧香甜地很。
  待早膳用完之后,老太太便让她们都回去了。此时姑娘们应该去学堂的,阿璇先前不愿去,但如今却是乐意地很。
  卫氏叮嘱了她几句,这才让碧鸢陪着她往花园里的储秀阁走去。
  因她和卫氏多说了几句话,三姑娘和六姑娘两姐妹早走得没了人影。三房的七姑娘则带着丫鬟走在她前头几句,碧鸢看了一眼淡淡说了句:“七姑娘可真够可怜。”
  “七妹,”阿璇突然想起之前她生病时,小姑娘跟着几个姐姐一块来看她,也只有她偷偷地说了一句,五姐姐,你要是觉得喝药苦,就多吃几颗蜜枣。
  后来她才从碧鸢那边知道,七姑娘走的时候让她的丫鬟留了一包蜜枣。
  她知道三房日子不好过,三太太自个也是个庶女,听闻如今三房走礼都要靠典当过日子了。当然这也是碧竹悄悄说的,这要是让老太太知道,只怕又得发一通火吧。
  顾令筱回头就看见阿璇,便站在原地等她。
  “我好久没去学堂,都快忘记怎么去了,幸亏遇见你了,”阿璇笑着说道。
  顾令筱抿嘴一笑,小声说:“五姐姐最会说笑了,便是你忘了,碧鸢姐姐也忘不掉。”
  “好吧,其实我就是不喜欢上学而已,”阿璇一副我被你看穿的无奈。
  这会连她身边的丫鬟都轻声笑了,不过顾令筱却是深入同感地说道:“其实我也不愿去,先生讲的我都听不懂。”
  于是两个不愿上学的姑娘,背着书袋,结伴去学堂了。
  阿璇都差点高歌一曲小二郎了。
  
☆、第十一章
  储秀阁中,三姑娘和六姑娘已是坐好了。待阿璇到了的时候,只剩下左边两个座位。顾令筱比阿璇个子要矮一些,阿璇便走到后面的桌子上,自顾自地坐下了。
  她旁边坐着的是顾令菀,她冲着阿璇笑着说道:“五姐姐,你好久没来学堂了,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你只管问我。”
  阿璇见她面前铺着本子一样的东西,其实就是纸张剪开了重新缝上的。不过到底是姑娘爱俏,封面上是她自个作的画,画的是一池采莲。
  还没等阿璇回话呢,前面的顾令蕙冷哼了一声,不冷不淡地说道:“自个还是半瓶子呢,就好为人师了。”
  这话太重了,顾令菀一下子眼眶就红了。
  阿璇虽和顾令蕙接触不多,可却知她素来是个嘴上不饶人的。先不说大房庶出的二姑娘她从来没放在眼中,就连这个一母同胞的小妹妹,她都没有一丝姐姐的宽厚。
  “谢谢菀妹妹,我一向听说咱们姐妹当中,你最是受先生夸赞呢,”阿璇笑着看了一眼斜前方的三姑娘,悠然地说道:“我若有什么不懂的,就只管问你了。”
  顾令菀腼腆地笑了一下,前面的顾令蕙则是冷笑了一声。
  没一会坐馆的女先生来了,女先生姓陈名婉清,曾是大家闺秀出身。不过后来家道中落了,曾经订好的婚事也黄了,女先生倒也干脆,直接出来教女学生。刚开始的大户人家也怕她对前事念念不忘,身上戾气太重,不敢请。
  可后来有一户人家因和陈家有旧情,便请她回来教自己家中的姑娘,谁知这几位姑娘后来在信阳府都是称得上的才女。
  是以陈先生的名头彻底响起来了,至于她来顾家教书,还是卫氏出面请的。为着此事,大太太一直对陈先生有些不满,多次曾在束修费上有过暗示。不过她为人通透,即便命运多舛也从不自卑自怜,所以顾家的姑娘们都很喜欢。
  如今想来卫氏对阿璇真是一片慈母心,她请陈婉清来家中坐馆,也并不是仅仅希望把阿璇教导成一个才女。她应该更希望阿璇能学习陈婉清身上,那种自强自立的品质吧。
  “先生来了,”碧鸢见几位姑娘有些话不投机,正着急时,就朝外面看了一眼,就瞥见一抹纤瘦的身影从窗外一闪而过。
  这位陈先生素来严谨,若是姑娘们真敢在她的课上偷懒,她也是拿得出戒尺的。
  所以各个正襟危坐,待陈婉清一袭浅碧衣衫翩然而入,众女弟子便起身而,恭恭敬敬地请安:“先生好。”
  陈婉清在桌后坐下后,才稍抬眼睑,淡淡道:“都坐下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