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龙里(两部)第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

-------------------------------------------------------
☆本文由看帮网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勿用于商业行为,一切后果自负☆
☆看帮网-精品电子书☆
☆https://www.kanbang.cc☆
-------------------------------------------------------
锁龙里
作者:蓝色狮
总点击数:
76313  
总书评数:125
当前被收藏数:688
文章积分:26,490,596
文案:
雾气蒙蒙的小镇,来个位新捕快
内容标签:
江湖恩怨
搜索关键字:主角:阿落,宋越

配角:

其它:
天才蒙蒙亮,阿落弯腰在布鞋上仔细地缠上几道麻绳,以此来防滑,然后背上竹篓子轻手轻脚地往外走。屋内,煮好的粟米粥闷在草编筐内,细仔娘便是起得迟些,也有热粥喝。
  雾气弥漫在山林之中。
  此地小镇名唤锁龙里,三面环山,其中以南面湿气最重,山路滑溜最不好走,却也是稠膏簟生长最多的地方。
  她一步一步慢慢走着,拨开雾气,看见初生的稠膏簟星星点点含羞带怯地分布在树间石缝,珠圆玉润,个头与形状像极了鸽卵。小心地摘采下来,放入竹篓中,唯恐碰掉了菌盖,挠破了菌柄,她知道稠膏簟最怕伤筋动骨,一破皮儿就腥了,那汤可就失了味。
  走不多时,忽得听见林中传来一阵啸声,清冽悠长,她吃了一惊,刹住脚步,双目紧张地往雾中观望……
  这叫声非虎非豹,非狼非豺。
  莫非是什么异兽?
  也不知能不能吃?阿落思量着,拔出腰间竹刀,紧握在手中。
  又是一声啸声传来!
  她循着声小心翼翼地往前行去。
  行了一段,雾气渐薄,影影绰绰中能看见前方林中空地上有一人影腾挪飞纵,手中雪亮银鞭如龙如虹,她所听见的啸声正是这银鞭破空之音。
  阿落不敢再近前,将身子半藏到一株槐树后头,好奇地张望着——
  空地上的薄雾被银鞭撕扯得七零八落,可见那人打着赤膊,而直直撞入她眼中的却是那身色彩鲜艳的锦簇纹绣,自他肩膊铺陈而下,消失在腰际,那般惊人心魄般地绚烂,恰是片片桃花开未落,繁华一世,压尽人间……
  阿落怔怔站在原地,看得呆过去。
  那人似有所感,手腕轻抖,银鞭自阿落头顶呼啸而过,碎叶纷纷落下,兜头兜脸地罩了她一身。
  “呸呸呸……”
  阿落从口中往外吐树叶碎片,又手忙脚乱地忙着掸去身上头上的碎叶,再抬头时,那人已经站到自己身前一丈之内。
  “……你是谁?”
  她死盯住他的脸,这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目光过分留恋在他身上的纹绣。但她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五官轮廓清晰,倒更像是画中人般。
  那人冷漠地将她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没有回答她的话,转身离开,转瞬便出了她的视野。
  林间回复平静,除了鸟鸣声外,再听不见其他声响,薄纱般的雾气复弥漫回来,仿佛方才出现的人只是幻梦。
  阿落“呸”地吐出口中最后一片碎叶,疑虑地皱着眉头,过了片刻,仍转身接着去采稠膏簟。
  
  刀,咚咚咚在案板上飞快地切着。
  将擀得薄薄的面皮切成细细的面条。
  搁下刀,手拿起面条两端来,干脆利落地一抖,生面条抖落如细密雨线。
  面条入大锅,旁边的海碗同时浇入独家秘制的浓鲜酱汁。
  ……
  “阿落姑娘,先来一碟子酱牛肉,然后下两碗面,卧上鸡蛋。”桌子上有人喊过来。
  “马上就来!”
  阿落眼睛未抬,听出来者是本镇周捕头,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头。这周捕头十顿有八顿是赊账,且还账之日遥遥无期,着实不是让人待见的好主顾。心中虽不满,她口中仍是连声应了,将酱牛肉切片摆碟送过去。
  “哎呀!这么少!”周捕头嫌弃道,“这点怎么够。”
  闻言,阿落脾气便有点往上冒——如何切片和摆碟才能让酱牛肉看上显得又多又厚,对此她很是下过一番苦功,坚信绝对不会有客人嫌肉少,再者说,周捕头成日里在这里白吃白喝,居然还敢嫌东嫌西!
  她僵着笑正待分辨两句,一抬眼,这才看见周捕头旁边还有一位莫约二十来岁的青年,也穿着捕快的衣裳,眉如远山,目如寒星……。
  “你是……”她一时忘了要分辨的话,看着他说不出话来。
  周捕头忙介绍道:“这位是新来的宋越宋捕头,京城来的!”他将“京城”两字拔高了两个调,这位宋捕头的脸色毫无变化。
  京城来的!
  阿落打量他那身捕快的衣裳,满脑子却都是他不穿衣裳的模样,面皮不由自主地红了红。
  这位年轻得有些过头的宋捕头抬目瞥了她一眼,阿落还来不及说话,便听见另外一桌又有客人高声喊她。
  “店家!再加两碟子牛肉,须得浇上辣子才好!”
  阿落忙赶着去切牛肉,周捕头继续朝宋越侃侃而谈:“此地自然是比不得京城,但胜在民风淳朴,虽不能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鸡鸣狗盗之事却是少之甚少,咱们当捕快也胜在清闲……”
  桌子下有头小野猫钻来钻去,时而仰头朝着食客喵喵叫,宋越一面听周捕头说话,一面心不在焉地挟了片牛肉去喂猫。
  
  到了下午摊子上卖茶水的时候,阿落便听说了宋越的来历:宋越原是京城六扇门的捕快,手中一柄凤啸鞭,使得是出神入化。按理说他有这般身手,正值盛年,该是大展宏图之时才对,却不知在京城里头得罪了何等人物,被贬到此处来当个小小捕快。
  难怪那身花绣这般好看,银鞭舞得也好,她知道他绝非寻常人等,竟不料是六扇门的人。
  这些官府中人,还是少打交道为好。想到此处,阿落晃晃脑袋,揪着面团算了算日子,今日是初五,锁龙里每月初十有一次赶大集,货郎张大哥估摸着初六或初七来。此时正值初秋,稠膏簟初长,摘采来,洗去泥,用开水烫一下,加上精盐,再浇上黄酒,用小火慢炖,味道自是再好不过的。她思量着,好好炖一锅汤,请张大哥多尝尝她的手艺,说不定他会觉得能娶到她是个福分,嫁妆短些也不计较了。
  
  几日光景平平滑过,到了初八,阿落未见到货郎张大哥,却瞧见另有一位虬髯者担着货郎挑子,那挑子上的桃木有块月牙形疙瘩,极好辨认,正是张大哥的挑子。
  “这挑子?不是张大哥的么?他怎么没来?”她放下鸡丝面,朝虬髯者奇道。
  虬髯者似未料到她认得这挑子,楞了下道:“嗯,他不做了,把挑子盘给我。”
  “不做了?!”阿落又是失落又是奇怪,追问道,“为何不做了?上月他还说会有西域香料带来,怎得就突然不做了?”
  虬髯者不耐烦起来,作势欲摔筷子:“你这婆娘好生啰嗦,我怎知道这些!到底让不让人吃面。”
  “你吃便是了……”
  阿落不好再问,只得讪讪而归,站在锅旁下面,不时地拿眼瞟那位虬髯者。正巧看见周捕头和宋捕头挎着刀经过摊前,阿落正迟疑着,便看见宋越转头往面摊上淡淡扫了一眼,只是他的脚步未做任何停留。
  虬髯者吃完面,担起挑子走了。阿落颇怅然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
  到了午后,邻镇有人挑着又糯又粘的黄馍来卖,阿落知道细仔娘爱吃这个,便买了四个包起来。如果是等收摊才带回去,又恐太晚,细仔娘吃了多半要积食,她托旁边卖干货的齐大娘帮忙照看着面摊子,自己往家里送去。
  进了竹篱,行至屋前,刚要推门,忽然听见里头传来细仔娘的声音——“……十几年前的事情,我都已经不记得了。”
  屋里有人?阿落楞了下,手在半空中停住,缓缓缩了回来。
  里头有男子冷笑一声,低哑道:“我找了你十几年,你以为说一句不记得,就能把我打发了!”
  这声音有点耳熟,阿落微皱起眉,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便悄悄猫腰想绕到另一侧窗口去瞧瞧。刚绕过去,便瞧见有一人已在墙外窗边,长身而立,偏头看向她,目光锐利……
  是宋捕头!
  阿落吃了一惊,只张着嘴干瞪着他。
  宋越朝她打了个莫要出声,转头接着侧耳细听屋内动静。阿落在旁很是犹豫了下,虽说他是个捕头,可县太爷也没说捕头就能听别家的墙角。

< 章节目录 >   < >   当前阅读进度1/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