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783

  “窦老也要买铺面?”
  窦禹钧颔首,他眉头皱了皱,突然抚掌大笑,“老夫没认错,应该是冠军侯吧?”
  “窦老好眼力!”叶华坦然承认。
  窦禹钧笑道:“年纪轻轻,器宇轩昂,出入衙署,如履平地。除了我大周第一少年英雄,还能有谁?不是老夫眼力好,是侯爷名气大!”
  叶华笑了,“窦老不要再说了,我的脸都红了,你们有事,就不打扰,先告辞了。”说完,迈着大步出去,到了外面,他笑得更开心了……再说窦禹钧,老头看了看窦偁,忍不住道:“冠军侯来干什么?”
  “买房子。”
  “房子?他又不缺房子,还买什么?”
  “他把从王峻那里抄没的房产,都给买去了。”窦偁老实道。
  “买就……什么?”窦禹钧一下子炸了,“你说什么,他都买去了?”
  窦偁咧嘴苦笑,硬着头皮道:“没错。”
  “一间都没剩?”
  窦偁依旧点头。
  窦禹钧声音越发提高了,明显怒火也在升高,“那,那他花了多少钱?”
  “一间铺子900缗,不过是分期付钱,只需先付一万八千缗!”窦偁的声音越来越小。
  可老头依旧听得清清楚楚,简直气炸了肺,他伸手点指着儿子的脑门,“你,你,气死为父了!我问你,能不能把约书废了?”
  窦偁更加凄苦了,“爹,那可是冠军侯啊,而且孩儿觉得这生意不错,也不算亏。”
  窦禹钧都无语了,傻小子,还不亏,亏得连裤子都没了!
  ……
  叶华带着约书,从开封府出来,立刻召集了所有的工匠,让大家尽快挑选,然后把房契和地契过到名下。
  工匠们激动地双手颤抖,要晕过去了。
  侯爷说的是真的,才一年的功夫,就让大家伙变成了良人,有了房产,这可是京城的房产啊!好些当官的都混不来,他们却能拥有。
  天子脚下,寸土寸金,能得到一个铺面,不光是一人享福,连子孙后代都跟着沾光,这,这是多大的恩情!
  他们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着工匠们乐得发疯,叶华的心情也不错。
  人就要言而有信!
  更何况这些房产在工匠的手里,可是有大用处的!
  窦禹钧那老头也想买,他也是看出来玄机,只可惜让叶华捷足先登,还不知道窦家父子要怎么吵呢!
  想到这里,叶华就想大笑三声!
  去年的时候,范质受命修筑外城,疏通汴河,叶华还是河渠副使呢!后来他去了西北,可工程没有停下来,在今年应该就有了眉目。
  从燕云河东等地,跑来了差不多十万百姓,很多人都授了田,如果不出意外,秋收之后,京城必定是户口大增,商货云集,物产丰饶。
  去年下跌的房价不但要涨回来,还要更上一层楼。
  叶华保守估计,每一间铺面,能升值一半以上!
  这还只是第一笔赚头儿!
  这次朝廷把匠作监和军械监卖出去,加上叶华的作坊,三家竞争,可以想见,要不了多久,紧俏的铁器必然成为大路货。
  冠军街的盛况肯定要打折扣,甚至风光不再,必须要早作打算。
  窦禹钧看上了这些铺面,不在乎价格,而是想实现全城布局,就在家门口,也能买到和冠军街一样便宜的好货,老百姓还会大老远往冠军街跑么?
  老窦亲自体验了叶华的经营手段,就知道这小子非等闲之辈,苦思冥想,才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毕竟军械的订单有限,要想让生意兴旺,还要争取民间的市场,军民结合吗!
  老先生的思路很好,奈何又被叶华抢了先,而且还只花了不到两万缗,他只剩下徒呼奈何!
  叶华的心情非常好,他给工匠们分了房产,从中挑选出50家门面够大,位置够好的铺子,作为分店。
  有幸成为分店的工匠简直眉开眼笑,乐开了花。
  以后铺面的利润三七分账。
  别看只有区区三成,以“冠军牌”在京城的影响力,出货绝对是别人家的几倍还多。而且成为分店之后,还不用费心思索卖什么东西,简直天上掉馅饼。
  大家伙都晕乎乎的,这帮穷苦了大半辈子的匠人,难得大方一次,他们包下了京城最贵的酒楼。
  一桌菜最贵的鱼翅宴18贯,他们订了20桌,包了阵阵一层楼!
  在外地客商惊讶的目光中,一群破衣烂衫,脸膛黑红的工匠全然抛开往日的卑微怯懦,大吃大喝,大声说笑,声音震天,全无顾忌!
  “他奶奶的,这帮人都疯了?开封府的衙役怎么不把他们抓起来?”有客人抱怨,小伙计抱着肩膀,意味深长道:“他们是疯了,我要是能摊上那么个好老板,我也疯了!”
  工匠们放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天还没亮,一个个都爬起来了,脑袋疼得炸裂,也不敢耽搁。赶快回作坊,好好干活。
  现在家也有了,只剩下好好赚钱,把贷款还了,房子就彻底是自己的!要是能再娶上一个娘们,就死而无憾了!
  叶华领教了窦禹钧的眼光,也不敢怠慢,他也到了作坊,要部署军械生产的事情,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过些日子正是练兵的时候,朝廷的订单就要来了,还有的一拼呢!
  “侯,侯爷!”
  哑翁操着怪异的口音,主动找到了叶华。
  “侯爷,这,这边请。”
  他拉着叶华,往自己的住处走。
  叶华想问什么事情,哑翁就是不说,还玩起了神秘。叶华随着他来到了工匠的宿舍,由于叶华一直强调卫生的重要,宿舍很干净整洁,和军器监狗窝一样的条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不只是哑翁,还有六七位工匠等在这里,在他们的中间,有一个人形的物体,外面罩着苫布。
  哑翁迫不及待,扯下了苫布,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叶华急忙看过去,只见一副铠甲出现在面前,这副铠甲最大的特点就是亮!
  每个甲叶都抛光了,尤其是胸甲,腹甲,更是和镜子一样,能清楚照出人脸。叶华情不自禁走上去,用手指敲了敲,铠甲发出清脆的回声,很好听。又伸手把盔头举起,上面有护颈和护耳,身甲也有突出部分,和头盔合在一起,能完美保护最脆弱的部位。
  由于胸甲,腹甲,背甲,都是整片的精铁打制,因此保护效果极好,分量又不是那么重……叶华足足看了好半天,竖起大拇指,赞道:“好,真是好东西!”
  哑翁笑了,脸上的皱纹被挤到了一起,像是老橘子皮似的,他不停搓着手。这副铠甲,就是他们几个工匠送给叶华的礼物!
  打造这么一副铠甲,可是需要不少功夫,每天要做炼铁,做农具,忙得不可开交,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抽出的时间!
  叶华突然惊呼,“这,这就是明光铠吧?大唐最好的铠甲?”
第123章
杨家枪和赵家拳
  大唐盛世不只是经济繁荣,文化灿烂,更是军备强盛,横扫八方。光是铠甲一项,就有13种不同的类型: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
  其中以明光铠最为普遍,也最为精良。
  要打造一副明光铠,光是需要的工时就在200个到270个之间。
  假定一个工匠一个月拿5贯薪水,一副铠甲当中的人工成本就在30贯到45贯之间,而且制作铠甲的原料是精铁,还要用兽皮连缀,加上丝绸制的衬里,光是材料,一点不比人工少。
  所以一副铠甲的成本,保守估计,也有100贯。
  以大唐之强盛,仅仅能保持百分之六十的着甲率,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不是铁甲。可即便如此,也保证了大唐兵锋的犀利!
  手持陌刀,身着铁甲,赳赳武夫,赫赫盛唐!
  看到了眼前的明光铠,就仿佛看到了纵横天下的王者雄兵。
  叶华一直在筹划着属于冠军侯的无敌强兵,在这一刻,他有了清晰的思路!
  需要评估的就剩下成本和工艺的问题。
  眼前的这副明光铠,是哑翁等十几个工匠,利用茶余饭后,睡觉之前,一锤子一榔头敲出来的,不管多疲惫,多辛苦,每天也要做一点,这是他们献给叶华的礼物!
  如果大规模生产,肯定会不一样。
  哑翁估计,采用焦炭炼铁之后,精铁的杂质更少,加工起来更加容易,他预估150个工时,差不多能完成一副铠甲。
  总体成本,还是在70贯以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