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783

  可是口子一开,谁还能挡得住。
  当五大钱变成当十大钱,当十大钱变成当百大钱,原来的军粮统统折成了钱,让各地人马就近购买军粮。
  而原本的军粮,则是被各级官吏想尽办法,偷偷弄到了黑市,赚取暴利去了。
  士兵拿了当百大钱,买不到军粮,他们也不会饿肚子,那就只有去抢,去偷……原本李弘冀在金陵坐镇,有几十万人马,下面的人还不敢胡来,可是他前往扬州督战之后,整个南唐,尤其是江南地区,兵力空虚的地方,到处都酝酿着混乱。
  矿工百姓举事,士兵闹事,文武冲突,守备人马抢夺仓库,攻击官署……这类的事情,屡见不鲜。
  而且更要命的是李弘冀还引进了报纸。
  他本想用报纸攻击诋毁大周,维持住民心士气,奈何他的想法完全落空了。
  面对混乱的局势,风雨飘摇,许多文人站出来,把矛头指向了李弘冀,报纸上的那些文章,老百姓越来越不相信了。
  相反,在许多报纸里,出现了“夹页”。
  比如头版文章,痛骂大周残害士人,施行苛政,横征暴敛。而在夹页之中,则是介绍大周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减轻田赋。并且取消地方的关卡,鼓励商货流通。还有人冒险将亲眼看到的情况写成文字,送回江南。
  比如大周物价平稳,百姓富足安康,街上干净整洁,没有一个乞丐。乡村百姓,殷实淳朴,家家户户,都有存粮……
  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观点,激烈的碰撞着,越来越多的商民百姓,将希望寄托在了大周身上。
  这种情绪来的是如此之快,尤其是常州投降之后,江南更加震动。大周兵锋,随时能攻击金陵。
  而就在这时候,又一重镇传来了消息,歙州遭遇到矿工围攻,数万矿工,切断了歙州外围所有道路,断绝联系。
  城中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突然有人传说,李弘冀已经兵败扬州,陛下被大周乱枪戳死,城中的一营人马连夜开城出逃,想要投靠矿工。
  守将都虞侯刘澄事先知晓,带人将逃跑的人马围歼。
  虽然暂时保住了歙州,但是刘澄身心俱疲,也知道难以维系,他主动宣布,投靠大周,挂起了大周旗号,并且出城,跟矿工义军讲和。
  歙州丢失,动静比起宣州还要大!
  因为这里是联系南方的交通要路,歙州丢了,南唐的南北事实上已经被拦腰切断。
  紧接着,在南方的信州,抚州,还有更远的剑州,永安军、汀州、虔州……这些地方,或是挂起大周旗号,宣布投降,或是据城自保,或是被矿工攻陷,总而言之,先后都脱离了南唐的掌控。
  “侯爷,老夫请令,前去剑州等地。”
  潘承佑主动请令,剑州这些地方,原属于闽国范围,潘承佑还有些名望,他去正好能招降这些人马。
  叶华笑道:“潘先生愿意为国操劳,自然是求之不得,我现在能拿出一百万贯,潘先生以为如何?”
  潘承佑搓了搓手,迟疑道:“不会是当百大钱吧?”
  叶华哈哈大笑,“是真金白银!刚刚从倭国运来的。”
  就在叶华下首,一位穿着锦袍的老者,一语不发,但是嘴角上翘,显示出心中的得意。这位正是太傅柴守礼。
  朝廷老是缺钱,柴守礼也是操碎了心,他发现倭国采矿的技术太落后了,就从大周弄了一批工匠过去,帮着倭国开采金银。
  这一次他带着足足五十八万两白银,赶到了江南,既是替师父解忧,也是帮着他儿子收拾人心。
  此刻的柴守礼,把腰板挺得笔直,老脸上泛着红光,那叫一个志得意满。
  瞧瞧,五十八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这天底下有几个人能拿得出来?
  老夫就拿出来了,眼睛都不眨一下!
  为了儿子的江山,我也算尽心尽力了,看看你们谁还敢非议老夫?有本事站出来,信不信,老夫大耳刮子,扇死你们。
  潘承佑看着一箱箱的银子,眼睛都花了。
  柴守礼闷声道:“这是白银,另外还有三万两黄金,再加上二十万贯大周的建隆通宝。这些钱,可够你招抚八闽之地?”
  “够了够了!”
  潘承佑连忙道:“太傅出手大方,我感激不尽。”
  柴守礼呵呵两声,“行了,都是为了大周效力,你放心,大周对自己的人,一贯大方。老夫不光给钱,还给好处。老夫愿意采购福建的茶叶和瓷器,你去告诉漳州和泉州的商人,只要愿意合作,大家伙一起发财!”
  “哎!”
  潘承佑喜滋滋答应,有了钱,再加上订单,招抚福建,也就有了着落。
  他带着许文稹和孙德成,连夜离开了常州,只留下一个郑彦华,听从叶华的调遣。其实在潘承佑手下的四员大将之中,叶华最看重的是林仁肇林虎子!
  这家伙出身闽国,但是却对南唐忠心耿耿,勇力非常。
  在历史上柴荣三征南唐,林仁肇率兵援救,因为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快速爬升。就连赵匡胤和张永德都在他的手里吃了亏,对此人恨之入骨。
  可以说林仁肇是南唐抗击中原统一过程中,硕果仅存的亮点。
  在原本的历史上,赵匡胤为了除掉这颗绊脚石,设下离间计,李煜傻乎乎一杯毒酒,杀了林仁肇,自毁长城,很快南唐也就灭亡了,而李煜也同样得到了一杯毒酒……当然了,现在的历史已经完全改变了。
  假如李煜再去当南唐皇帝,肯定不会毒死林仁肇的。
  只不过虽然情况变了,但是林仁肇这家伙依旧轴得厉害!
  其他三人,挟持潘承佑,归降了大周,他居然率领着手下一千多人,突出重围,直奔金陵去了。
  没能招降林仁肇,叶华十分遗憾,不过他的倔脾气也上来了,你不是不降大周吗,老子就逼着你投降!
  南唐的将领不少,但值得栽培的也就是林仁肇一人而已。
  叶华发现,随着宣城,歙州,还有南部各州县脱离南唐,他已经不用担心侧翼会遭到攻击。
  眼下南唐的兵力已经退缩到了长江一线。
  润州的郑宾还是会全力固守,想要攻下来困难不小,而且攻打润州,随时会引得李弘冀三十万大军回援,这就不好了。
  叶华权衡之后,决定以郑彦华为先锋,他和韩熙载带着三万人马,以杨业和符昭信统军,直取金陵,留下杨重勋守卫常州,至于魏仁浦,则是坐镇苏州,调度军需粮草。
  要说起来,手边能用的人还是太少了,不过也没有法子,哪能等什么都准备齐全了再下锅呢!
  “弟兄们,杀进金陵城,我请大家伙去秦淮河喝酒啊!”
  叶华的话,引来大家的哄笑,别看刚刚归顺不久,可大家伙都很喜欢叶华,这位冠军侯没有架子,很容易相处。
  这一点毛三是深有体会的,他盼着娶媳妇的事情,叶华居然都知道了。而且呢,叶华作为一个过来人,还煞有介事告诉他,别找太漂亮的,也别找太能干的,老实听话,会过日子就行。
  毛三听得频频点头,他高高举着大旗,走在全军的最前面,脸上冒着光,突然用力挥舞旗帜,大吼道:“杀进金陵——娶媳妇!”
第551章
前方吃惊,后方紧吃
  叶华挥军攻击金陵,消息迅速传到了城中,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江南第一大城,风雨飘摇,战战兢兢,流言四起,上至官场,下至民间,都乱成了一团。
  各种坏消息不断传来,以至于人心惶惶,仿佛到了末日一般。
  “区区几万收编的弱旅,一个冠军侯的名头,就把金陵诸公吓成了这样,如此无胆的鼠辈,居然窃据朝廷,把持权柄。让他们继续下去,我大唐亡国有日!”
  一个年轻的官吏,愤然说道,他一身蓝色的官服,仅仅是品级最低的御史,他几年前刚刚考中进士,在南唐的官场,是十足的小字辈,按照道理,是一点发言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此人颇具胆量,他直接去找留守大学士陈乔。
  陈乔是李弘冀任命的宰相,他有三个优点,其一文采好,笔杆子过硬,写出来的旨意,总是公允而得体,深受李弘冀信任。
  其次,他很孝顺,从小就是大孝子,按照孔老夫子的观点,非孝子不忠臣,陈乔也是个标准的忠臣。
  最后他听话,李弘冀推行很多新法,也触及了旧派的利益,别人都反对,唯独陈乔,每一次都是乖乖领旨,不管多难,都会竭尽全力去做。
  正是这三点,让李弘冀十分欣赏,引为股肱。
  他带着徐铉去扬州督师,就把朝中的政务都托付给了陈乔。
  坦白讲,如果是太平时候,或者国家稳固,陈乔能扛起这个担子,可在这个关头,陈乔所有的优点全都变成了缺点。
  他只是个听话的循吏,却不是力挽狂澜的贤相。
  比如叶华让杨业攻击南唐大营之前,就有人建议,把三万人调回常州固守,同时加强江阴的戒备。
  可陈乔觉得叶华刚刚到苏州,无力发起攻击,更何况大军入城,搅扰百姓,势必引起民怨……他犹豫了好几天,最后陈乔终于想通了,让人马撤回,可等命令送过去,杨业已经攻破了大营,随机抢占江阴,任天行水师攻击润州,叶华兵围常州。
  到了这时候,又有人建议,认为潘承佑手下都是福建人,他们和南唐隔着心,不能相信,应该派遣信得过的人去守城。
  陈乔环顾四周,也没有发现良将,他又觉得潘承佑是个老实厚道的人,深受天子恩德,必定死战,他就没派兵。
  按理说,既然信任潘承佑,就应该充分授权,把军需粮草送过去,好鼓励潘承佑死守常州,结果呢,他又什么都没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