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783

  耶律屋质的面前就放着一份刚刚计算出来的清单。
  大周为了表示诚意,拿出30万贯购买牛羊,皮草,木材……可转过头,契丹这边就花了76万贯!
  没错,就是76万贯!
  从大周那里,光是丝绸,就买了两万匹!
  这些败家娘们简直疯了,你们穿羊皮不就挺好吗,为什么要穿丝绸?更可气的是不少男人也穿上了丝绸锦袍,还摇着一把洒金的小扇子。
  见面就跟别人炫耀,瞧见没有,这上面的字是颜真卿的,还有冯太师的印章,扇骨是象牙的,多体面的东西……鬼知道,这么一把扇子就要8000贯!
  疯了,全都疯了!
  叶华那个小子简直满嘴鬼话,还说什么多采购契丹的东西,让契丹在生意中赚钱,赚个屁!
  全都让你们拿走了!
  耶律屋质坐不住了,他拿着清单,去找耶律璟,当着皇帝的面,他痛陈利害,把耶律璟给说动了。
  “既然如此,那就把贸易停了?”
  他下意识举起了手,想要发号施令,突然耶律璟注意到,在他的大拇指上,还有一个白玉的扳指呢!
  看到这件东西,耶律璟神色缓和了不少。
  他喜欢打猎,自然离不开扳指。
  过去的扳指都是用骨头,石头做的,偶尔有金银制作的,也很粗糙。可大周的东西不一样,多好的白玉,温润细腻,跟少女的手背似的,在扳指的背面,还雕刻着一只活灵活现的龙,最配皇帝身份了。
  这个扳指价值3万!
  很贵,可耶律璟觉得很值。
  假如停止了贸易,是不是就买不到扳指了?
  敢情皇帝陛下也成了剁手党了!
  这让人怎么禁,简直禁无可禁。
  但是那么多钱外流,又不能视而不见。
  没有法子,耶律沙又一次过来了,把事情介绍给了叶华。
  “哦!”
  叶华仿佛刚知道一般,“哎呦,贵国居然吃亏了,我没有想到……要把这样吧,我把贸易额压下来,反正多余的东西卖给西域也行,没准还能赚得更多。”
  “别!”
  耶律沙立刻叫住了叶华,贸易千万不能减少,不但不能少,还要增加,不然怎么满足契丹贵胄的无底洞?
  可那么大的缺口怎么办?
  有没有办法解决?
  “对啊,我们也能卖给西域啊!”
  耶律沙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想当冤大头,就找一个更冤大头的,让西域的部落充当接盘侠……这个办法好,实在是太好了!
  利益驱动,简直比圣旨还管用。
  契丹人很快就把自己放在了二道贩子的位置上。
  另外叶华答应,增加50万贯的采购额,他一定不会让契丹吃亏的。听到这话的柴荣,默默加了两个字“才怪”!
  叶华这小子,简直是满肚子坏水,坑死人不偿命的。
  他拿50万去采购,契丹那边有更多的钱,只会买更多的大周货物,一个是生产型的国家,一个是掠夺型的国家,贸易能平衡就怪了!
  现在的问题是一旦契丹发现吃亏,他们承受不住就会掀桌子。
  到时候一场大战不可避免,试问大周能承受得起吗?
  同样的问题,大宋遇到过,他们选择交保护费,用钱买平安……可是大周上下,从郭威,到柴荣,再到叶华,都是不愿意低头的人。
  他们选择整军经武,积极备战!
  从做生意赚来的钱,投入疏通运河,整修城池上面。
  除此之外,叶华还大造床子弩,由于火药制作成功,守城的工具栏一下子丰富了起来,叶华计划在半年之内,造出3000架床子弩,其中沧州和乾宁军各1000,再有一千,放在水师上面!
  “我们要攻打契丹,最好的办法就是水陆并进,以制造商船的名义,打造战舰,能运送士兵和补给,必要的时候,还能直接攻击契丹的腹地,让他们首尾难顾。”叶华勾画着全盘的战略,“一艘战船要3000贯左右,100艘才30万贯,200艘不过60万贯,钱不多,真的不多。用不了一年,我们就能从契丹人手里赚出来!”
  柴荣还能说什么,用契丹人的钱,制造对付契丹人的武器,这么好玩的事情,亏你冠军侯想得出来!
第247章
没什么是不能卖的
  辽国拥有五个京城,但是皇帝却居无定所,他们采用一种名为“捺钵”的方式,既所谓的行营,在辽阔的土地上随时安营狩猎,契丹的贵胄,朝中的大臣都要跟随皇帝,处理各种政务。
  看似很原始的方式,对于维护一个松散的帝国还是很有用处的。
  天子恩泽能够遍布各地,契丹的皇族贵胄通过参加射猎,维持尚武精神。
  通常情况下,冬天的时候,就往南一些,等到夏天的时候,就往北迁徙。
  耶律璟越大周会猎是在冬天,双方在瀛洲以南见面,商谈议和,也是情理之中。随着议和结束,天气转暖,耶律璟带领着契丹贵胄,踏上了北返的归途。
  至于大周和契丹之间的贸易,还在进行。
  最初叶华和契丹方面商定,大周向契丹输出50万贯,而契丹出售给大周100万贯,可事实上这点数额,连塞牙缝都不够!
  疯狂的契丹败家娘们,很快就从大周采购了超过150万贯的货物,其中以丝绸,瓷器,高档的茶叶为主。
  另外还有一项输出,那就是书籍!
  没错,就是论语啊,孟子啊,易经啊,还有大部头的佛经……王溥和叶华推动改革儒家,重编教材,弄得热火朝天。
  可契丹人呢,却痴迷上了被大周放弃的东西,尤其是上层的贵胄,每个人都喜欢弄几本书装点门面,说话的时候,之乎者也,觉得自己从野蛮走了出来,变得文明了。
  要叶华说,强盗的儿子始终是强盗,就算家里堆满了书,一样能闻出人渣的味儿!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这就是好事情。
  有了钱,这世上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韩通仅仅用了三个月,就疏通了300的河道,永济渠通了,顺着永济渠,大周的船队能够直接进入周辽边界的白沟河!
  “再等两个月,只要到了汛期,白沟河水位涨上来,我们的船队就能逆流而上,截断瀛洲莫州同幽州的联系,这两州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
  韩通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心情好得不得了。
  三个月的时间,他跟着搬运货物,扛沉重的沙包,清理泥浆,一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一层血泡破了,还不等恢复,就继续搬,转眼又磨出泡来,就这样,一层压着一层,手掌厚了一圈。
  韩通炫耀似的晃着大巴掌,呲着牙道:“瞧见没有,就这巴掌,刀枪不入,回头杀契丹狗,更有劲儿了!”
  叶华很喜欢卖力气干活的人,尽管他多数时候更倾向于投机取巧。貌似很多聪明人都是这样子,别人老实干活,他就不用费太多的力气去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讲,愚民也是没什么错误的,至少能降低治理成本。
  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真的没有必要挖空心思去断句解释,真相就是那么红果果,圣人也就是那么想的,只是你不愿意接受罢了……
  “沧州和乾宁军的城池怎么样了,这可是我们进军燕云的大本营,马虎不得!”
  韩通有些为难,沧州这一片都是盐碱地,海水侵袭严重,加上契丹不时骚扰,老百姓流离失所,人丁缺口很大,韩通把有限的人力都用来疏通河道,至于修城,才刚刚打了一半地基,工程进度有限。
  “这可不行!”
  叶华立刻摇头,“城池的进度必须加快,我们要随时准备和契丹爆发战争!”
  韩通身躯一震,“侯爷放心,俺老韩就算拼了这一百多斤,也把城池修起来,绝不耽误军国大事!”
  他一副拼命的架势,叶华却心疼了,韩通和他认识最早,好几年下来,貌似他对这位老朋友照顾的也是最少,还让他玩命,过意不去……
  “既然人丁缺口大,那就从中原征调一些人上来。”叶华说完之后,却首先摇头了,这办法行不通。
  且不说临近春耕,中原十分忙碌,光是大举调动民夫北上,契丹就会立刻戒备,他的算盘就要落空了。
  该从哪里弄人呢?
  叶华沉默了许久,突然一拍大腿。
  “哈哈,我有办法了!”
  韩通好奇道:“侯爷,计将安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