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783

  在潘季驯的观点里,特别提到这一点,治河不是蛮干。
  大家终于能休息一下,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叶华让一半的人去休息,一半的人继续留守,等到后半夜,再换过来。好多人干脆就在大堤下面,找块相对干净的地方,铺上席子,倒头就睡,鼾声此起彼伏,比水声还要大!
  一连三天,洪水终于回落,整个堤坝除了几处轻微损坏之外,安然无恙。
  尤其是拿水泥修筑的关键部分,完全抵住了侵袭。
  范质用手敲了敲,还是那么坚硬,老头忍不住眉开眼笑,由衷赞道:“这真是能补天的宝贝啊!”
  正巧赵匡胤从老头的背后经过,差点扑倒。
  什么补天的宝贝啊,就是作坊工人盖房子的材料,便宜着呢!范相公是听谁说的?跟补天有什么关系?
  八成又是叶华耍了老范!
  赵匡胤咧嘴笑了,哈哈,原来堂堂相公,满腹经纶,竟然这么容易被骗,比叶忠几个还不如!
  赵大仿佛发现了什么秘密似的,找个没人的地方,开怀大笑去了。
  随着水位回落,人们惊喜发现,原本河道中的淤泥,居然被冲走了厚厚的一层。
  束水攻沙法,成了!
  范质喜不自禁,他找来两个水性好的士兵,让他们驾着小舟,到汴河中间探查。一个士兵划船,一个士兵拿着竹竿探入水中。
  长长的竹竿几乎没过去了,终于碰到了河底的泥沙。
  士兵连着测试了既是处,这才兴奋上岸,跑到了范质的面前。
  “启禀范相公,水深最深处超过一丈,浅的也有8尺!”
  听到这话,范质仰天长叹,大声叫道:“天佑大周,天佑大周啊!”
  一般内河航运的船只,吃水普遍在五尺以内,换句话说,汴水通了,大动脉打通了,宋州、徐州等地的粮食能运进京城,而大周的禁军也可以轻易攻击两淮之地。
  作为一国首相,范质更关心财赋,河通了,钱也就来了!简直喜事临门,老范跟喝醉了酒似的,涨红着脸,“冠军侯,老夫要给你请功,你可是大周的功臣!”
  叶华没理会老头发癫,“首先,我早就是功臣了,其次——咱们把水泥的钱结了就行!”
第133章
被敲诈了
  看到叶华笑嘻嘻的模样,范质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了砧板上的鱼,对面的小子就是厨师,朕磨刀霍霍,要下手呢!
  “那个,冠军侯,都是为朝廷做事,你何必斤斤计较!”范质埋怨道。
  叶华把眉头一挑,冷笑道:“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什么都分得清清楚楚,欠账还钱,天经地义。哪怕陛下也欠不了我的钱!这事你知道的!莫非你比陛下还厉害?”
  “我,我是知道!”范质有些口干舌燥,貌似摊上麻烦了,而且还不小,“冠军侯,你想要多少钱?”
  叶华笑得很灿烂,“范相公,你也知道,这水泥生产不容易,又是古方,又是上好的材料,能补天的宝贝,我把家底儿都赔上了,朝廷不能让我赔钱吧!”
  他装模作样想了想,伸出一根手指头!
  “如何?”
  100万贯!
  做梦吧!
  范质霎时间脸色就白了,“你,你是狮子大开口,绝对不行!”
  “我还没说多少,你怎么就说不行?”叶华埋怨道:“我其实只是要100缗。”
  “100?没有万?”这回轮到范质吃惊了。
  “没有,没有!”叶华连连摇头,“我就算是再黑心,也不能要100万一桶,那也太过分了!”
  噗!
  范质被气得吐血三升,几乎昏倒,老头推开叶华,直接就让河堤上走,谁也别拦着我。
  “老夫立刻跳河,死了干净。你想要钱啊,去找陛下吧!”
  范质还真不是做样子,他是真想跳。
  这十天至少用了几万桶水泥,一桶100,就是二三百万缗,把他杀了,按斤卖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叶华也不能看着首相大人跳河自杀,连忙抓住他,“范相公,范相公,有买有卖,价钱好商量,你看看,给多少合适?”
  范质喘着粗气,闷了好一会儿,才说道:“100缗是不可能的,就算10缗也不成!”
  “那好,我来个出血大奉送,8缗8怎么样?”
  范质愣了,随口一句话,叶华竟然真的降了这么多,别是有什么陷阱吧!
  “你小子给我说实话,到底想怎么样?不然就算到了金銮殿,我也不怕,大不了这条老命赔给你!”
  “你的命不值钱!”
  范质被气得翻白眼,叶华连忙给他拍打后背,“是这样的,我琢磨着朝廷不能只修汴水,其实不只是治河,修城,建堡垒,铺路,都离不来水泥的。这是真正的宝贝,以后凡事有大工程,朝廷都从我这里采购水泥,你看如何?”
  范质吸了口气,“都是这个价钱?”
  “价钱好说,量大从优!”叶华拍着胸脯保证道。
  范质想了想,咬牙道:“好,我答应你了,现在就签约书,回头你去户部支钱,不过——你拿了钱,这修河的功劳,可就没有你的了!”
  “随便!”叶华很坦然,他还真不稀罕什么狗屁功劳,他现在顶着冠军侯的名号,却没有和冠军侯相符合的实力,再升官加爵,丝毫没有意义。
  2万5千桶水泥,每桶8贯8,一共22万贯,叶华的腰包一下子就鼓起来了。
  反正汴河通了,剩下的事情范质都能办,他还是折腾自己的老巢吧!
  第一批明光铠和陌刀交给了枢密院,高行周已经验收完毕。
  接下来就是扩大产能,尽快完成订单。
  叶华计划着再增加5个大型的高炉,然后沿着五丈河,竖起更多的水车。等他回到作坊,却发现到处一片狼藉。
  原来汴水遭遇了洪水,五丈河也遇到了,强大的水流,摧毁了十几个水车,河边的提防出现漏洞,淹了上万亩的庄稼,洪水退后,地上满是淤泥杂物,还有动物尸体。陈石正指挥着工匠清理,尽快掩埋。
  百姓们还算镇定,并没有慌乱。原来这样小的水灾,连人都没有淹死,根本不算什么,只要等水退了,重新耕种,今年困难一点,明年的时候,因为有了淤泥,没准还能丰收呢!
  见惯了大风大浪,兵连祸结,百姓远比叶华能承受苦难。
  虽然如此,叶华也不敢马虎大意。这年头没有抗生素,随便一点小病,就能要人的命。
  他立刻下令,所有尸体必须深埋,而且要撒上生石灰消毒。
  家家户户,必须喝烧开的水。还要加紧清理淤泥,排空积水,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如果有人发烧,必须立刻上报,敢隐瞒全家连坐。
  叶华如临大敌,事实上一般的小水灾还不会带来瘟疫,他有些反应过度,可在落后的年代,又不能不如何。
  他每年都会仔仔细细,洗两遍澡,吃的东西也必须煮的烂烂的,尤其是蔬菜,更不能马虎,甚至煮得变了颜色,没有维生素不要紧,只要别有细菌就好!
  叶华不仅活得小心,还发誓要让水灾离他远远的。
  他准备修河堤!
  没错,就是从根子上解决水灾问题。
  从范质那里赚来了22万贯,正好把五丈河的堤坝翻修一遍,要修成水泥的,坚固结实。对了,还要把作坊区都给保护起来。
  眼下可不是太平年月,契丹铁骑就是头上悬着的利剑,时刻会落下来。要知道在几十年后,他们还险些杀过黄河,冲进开封呢!
  一个钢铁作坊,价值无法估量。
  假如让契丹人知道,他们多半会拼了老命,也要抢过去。
  北方的河流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冬季会结冰。不管是黄河,还是五丈河,都是如此,只要冻上了,敌人的铁骑就如履平地,失去天险可守。
  所以,叶华要修的不是一条堤坝,而是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
  在五丈河的北岸,要建立起十几个城堡,既能庇护安全,又能通报敌情,就像烽火台一样,南岸要修三丈高的河堤,和城墙一样坚固。
  作坊区要修围墙,要建防御工事。
  里面要有存放粮食的仓库,要有水井,要有地下室……叶华对着一张纸,拿碳棒做笔,不停添砖加瓦,设计着他心目中的老巢。
  如果能按照他的想法修好,只怕要比开封还坚固三分,真正的固若金汤!
  叶华设计完毕之后,就兴冲冲去面见郭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7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