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9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0/1119

  司马光和吕惠卿几乎同时到来,而苏颂居然稍晚了一步,他刚赶到,文彦博也就来了,最后剩下一个拗相公!
  王安石姗姗来迟,他的脸色看起来不是很愉快,眼圈还有点发红,显然昨晚没睡好。
  王安石当然要夺首相之位,但是他觉得身为首相,是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一次他干了几年,力推变法,结果闹出了很多问题。
  这次他回政事堂,就必须拿出真正可行的办法,说服天下人!
  所有当别人拉帮结派时,王安石都在研究如何施政……坦白讲,这几位里面,也只有王安石在思考,要怎么当好首相。
  好容易理出了一点思路,王安石就得到了纸条,上面赫然写着王雱唆使何正臣,暗算苏轼!
  看过之后,王安石立刻就气炸了。
  他早就说过,不让儿子添乱,这小子怎么就不听话!
  王安石一气之下,来到了王雱的书房,好巧不巧,王雱去茅厕了,而王安石随手一翻,在桌案上果然看到了一本苏轼的诗集,上面还有圈圈点点的痕迹!
  “逆子!”
  “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王雱被老爹吓到了,连忙道:“爹,请听孩儿解释,这事情和孩儿没关系,真没有关系!”
  “没关系?你在上面圈圈画画,还说没关系?”王安石拍着桌子大骂,“为父说了你多少次,不要为了争权夺势,把心都蒙了!苏轼也是为父的弟子,还是你的师兄,是千年少有的才子……陷害他,只怕过了多少年之后,依旧要背着骂名!你怎么这么糊涂!”
  王安石厉声道:“你给我跪下!”
  王雱急了,连忙解释,“爹,真不是孩儿,我是事后才找到苏轼的诗集,对照那帮人的污蔑,我是想替他解释清楚!”
  王安石愣了,他哼了一声,“这么说,为父还冤枉你了?”
  “爹,您老就是不相信孩儿,陷害苏轼有什么用处,他背后是燕王,没事得罪燕王,孩儿可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要说起来,这事还是文宽夫干的,那个老货自以为有着王爵加身,就算争不到首相,也没人敢把他怎么样,所以才有恃无恐的!爹,你再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不得不说,王安石虽然政治智商上升了许多,但他还是太容易轻信了,尤其是自己的儿子,反复拍着胸脯保证,王安石就动摇了。
  “元泽,你要想清楚,燕王这一次主动退位,并且交给群臣公推首相,那是大公无私,他想着相位要平稳过渡,就是不希望看到因为乱斗,坏了朝廷大事……为父能争取到,自然要争,如果争不到,那也是命,就要认!你万万不能胡来,别忘了,你的妹妹还是皇后,未来的太子是你的外甥,把大宋的江山弄乱了,对得起谁啊?”
  不得不说,王安石是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王雱表面上不停点头,但是心里满不是这么想的。
  正因为我们是皇亲,才更应该争夺,决不能让权位旁落!
  ……
  和儿子谈了一夜,王安石的心情很差,他本能感到儿子没准做得更多,但是就像他不善于玩阴谋一样,他也不太能约束儿子的行为,这让王安石极为苦恼。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政事堂那边传来了话。
  首相王宁安已经到了,其他众臣立刻前往,今天的第一项议题就是提名首相人选,而后根据提名,逐一投票,决定这些人命运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彦博
  “仆上奏陛下,得到诏准。推举首相之流程,诸公想必都知道了,吏部先行筛选,接着就要审核资质,进行投票,拿到最多票数的两人,明发天下,接受检验,最后上呈陛下,圈选定案……”王宁安用最简单的话,把过程说了一遍,而后他就按照吏部推荐的名单,开始提名了。
  这几位其实早就都确定了,其他人就算加入,也根本没有资格角逐,只是白白丢人而已,大家索性闭嘴。
  王宁安沉吟了一会儿,他拿起了第一份名册,上面赫然写着文彦博三个字……翻开之后,里面是对文彦博的一些介绍,以及推举他的理由。
  “文相公为国操劳,几十年如一日,是我等的前辈楷模,诸公以为文相公是否有资格参与首相角逐?”
  王宁安连着问了三遍,大家伙都没有异议。
  这样一来,文宽夫的名册就挂在了第一号的位置上。
  而后王宁安又如法炮制,继续拿起其他几个人的名字,当拿到吕惠卿的时候,还没等百官说话,吕惠卿率先站了出来。
  他很是谦卑,向所有人躬身施礼,而后道:“仆自嘉佑二年入仕,资历浅薄,无有功劳建树,承蒙诸公错爱,荐举首相……然则人贵有自知之明,与其他诸公比起来,仆差之万千,故此仆愿意主动退出角逐,一面滥竽充数,影响朝廷大典。”
  说完之后,他冲着王宁安深深一躬,算是正式退出。
  王宁安没有说什么,相比之下,吕惠卿的确没什么优势。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出身六艺,是嘉佑二年的大班长,论起票数,或许占有优势。
  但是苏轼帮着苏颂拉票,接着苏轼又因为词作被人诬陷,赶出了京城,这件事情弄得六艺上下,互相猜忌,甚至有人归罪给章惇和吕惠卿,还有人同情苏轼,铁了心支持苏颂。
  吕惠卿心里有数,他主动拜会苏颂,就是要退出角逐,还答应将他的票投给苏颂。
  虽然其他人不清楚背后的运作,但是吕惠卿直接请辞,让人浮想联翩,是故意装清高啊,还是王爷根本就不支持他?角逐失败之后,吕惠卿会是什么下场?
  真是不好说。
  这帮人胡思乱想,王宁安却低着头,把剩余四个人的顺序排好。
  “诸位,既然吕惠卿退出了角逐,那就只剩下四位了,他们的名字已经依次编好了顺序,你们只要需要在相应的编号下面画圈就是了。记住了,只准画一个,如果画了两个以上,就视为作废,超过5张作废的票,就要重新投票。”
  王宁安把规矩说完,就有人捧着盒子,将票送给了每一个大臣。
  这些大臣圈选之后,把纸叠好,放进另一个箱子,也就算是完成了投票程序……当然了,包括参与角逐的四位大臣,全都有权力投票。
  为人应该谦虚含蓄,自己推荐自己,那该多不要脸啊!所以……脸皮值几个钱?要命的时候,多一票就多一份胜算,装那个君子没用。
  就连司马光都毫不迟疑,在自己名字下面画了一个圈!
  奶奶的,吕惠卿突然退出了,他没有和自己透露半点风声……一定是支持苏颂了,也怪自己,这几次的举动,都太偏金融集团了。
  司马光也挺为难,他知道师父的脾气,向来都是站在穷苦人一边,哪个势力冒头,他就收拾谁!
  可问题是老师能这么干,他这个徒弟不行啊!
  如果不向金融集团卖好,连次相的位置都坐不稳。司马光很无奈,只是希望不要输得太惨。
  苏颂也填了自己的名字,只是他的脸上有点发红。
  几个人里面,他官职最低,除了干工程,就没做过别的事情,能不能驾驭朝局,他没有太多的把握。
  可当仁不让,他又岂能退缩!
  罢了,就拼一把!
  王安石也是这么想的,因为儿子的异样,弄得王安石有些心不在焉,他觉得自己有些欠考虑了,连自家的人都约束不住,又怎么宰执天下!
  回头真的要好好查一查,看看那个逆子背着自己做了什么,要真是暗中陷害,耍小人手段,那就不能容了他!
  这三位如此,可谁也没有注意到,文彦博并没有圈自己,而是圈了最后一位……老家伙暗暗发笑。
  王宁安啊,你不是防着老夫吗?
  这一次老夫就让你知道什么是防不胜防!也真亏了王安石,他那么聪明内敛的一个人,怎么就教出一个笨蛋儿子!要不是王雱,老夫还没发一箭三雕呢!
  文彦博越想越觉得得意,他把票放进了箱子里,就默不作声。
  “文相公,还有你们几位,一起监票吧!”
  王宁安招呼几个人,他们只得过来,包括其他三位宰执在内,一起唱票,验票。
  伴随着一个个名字喊出来,大家伙的心渐渐悬了起来……因为大家都发觉有三个人的票数几乎不相伯仲,可有一位,却好半天也没有一票。
  不应该啊!
  这老家伙就这么点能量?
  几十年白混了?
  那么多元老都挂了,就剩下他一个,怎么会这么点票?
  这也太扯淡了?
  就在大家糊涂之时,最终票数统计出来……在京5品以上官吏,一共325人,其中王安石拿到了105票,暂居榜首,苏颂只比他低了1票,屈居第二,司马光拿到了99票,排名第三,而文相公,只拿到了17票!
  这怎么可能?
  看到这个结果,就连那三位都傻眼了!
  其实在投票之前,大家都有估计,苏颂虽然得到了王宁安的支持,但是根基尚浅,很多人会有所犹豫,他没法一骑绝尘,但是吕惠卿退出,对苏颂的好处最大,无论如何,他的票数应该超过120,甚至到150才正常。
  可实际上,他只拿到了104票!
  少的票哪去了?
  更加诡异的是王安石,他本不是擅长拉帮结派的人,前些年主持变法,又得罪了好多人,按照估计,他的票不会超过80,可结果却大大超出预期,甚至直接跑到了第一位,真是邪门!
  只是相比文彦博,他们的诡异就不算什么了。
  文彦博何许人也?
  如果说大宋第一能干的是王宁安,那么文彦博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0/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