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9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0/1119

  “这就是燕王的厉害!”
  王安石道:“文彦博在东南,那么卖力配合,燕王下手,丝毫不留情面,直接把他高高架起来……这其中有多少算计,元泽,你能想清楚吗?”
  王雱的脸色终于变了,他沉吟许久,鬓角都冒出了冷汗。
  “爹,如果孩儿没领会错,您的意思是这一次,局面很凶险?连文彦博都出师未捷!”
  “岂止出师未捷,是直接当了炮灰!燕王要布局接下来的继承人选,你不过是一个国舅,一个翰林学士,却要往里面掺和,你有多深的道行?”
  不得不说,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拗相公的政治智慧直线上升,把其中的关键一说,王雱就傻眼了,等到清醒过来,老爹已经离去多时。
  王雱握紧了拳头,咬了咬牙!
  爹说的没错,现在还不能和他们争,但是不代表未来不行,只要给自己时间,迟早那几把椅子有自己的!
  王大国舅在家里暗暗发誓。
  而那些道行深的早就开始折腾了。
  章惇这不就找到了苏轼,他们两个勾肩搭背,找到了一处酒楼,章惇还不惜血本,请了几个西域的舞女,伴随着乐器,翩翩起舞!
  “那个子瞻兄,咱们两个是好交情,你也知道,小兄这几年,跟着你姐夫鞍前马后,吃苦不少,我可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鉴……你说说,我能不能高升一步!”
  苏轼撇了撇嘴,“你丫的是高升一步啊?是连升3,呃不,是4级!你现在挂的不过是左谏议大夫,居然想直取六部,你也太痴人说梦了吧!”
  章惇毫不在乎,“他吕吉甫已经蹿到了左副都给事中,比尚书还高呢!我不能落在他后面,一句话,你帮不帮忙!”
  “我不帮,有本事你和曾家兄弟一样,去找司马君实啊!”说完这话,苏轼抓起一个大肘子,扭头就走……
第965章
尚书大人们
  苏轼走了,章惇愣了半天,竟然笑了起来,连一贯二百五的苏子瞻都学会耍手段了,最后那一句话太妙了。
  值一个肘子!
  章惇拍了拍屁股,直接去都察院了。
  原本吕惠卿是要等着到徐州一段的铁路贯通,然后再风风光光回京,只是现在都察院的事情太多,王安石上书,请求提前召吕惠卿回来。当然了吕惠卿也是求之不得,他修路是为了往上爬,而不是志在修路。
  在这种关头,怎能不回京参战!
  他把任务交给了苏颂,然后就立刻回京。
  现在都察院可是最热的衙门,甚至连着政事堂都比不上,因为巡抚的设置,牵动各方神经,谁不想成为一方大员,封疆大吏!
  拗相公有自己的人马,而王宁安这边则是要走吕惠卿的门路,回京的几天里,吕惠卿愣是一点休息的时间也没有,比起修路还要累!
  总算是抽出了一点空余,跑来见章惇了。
  “我说子厚兄啊,你怎么也要当巡抚?放心吧,凭着咱俩的交情,你看中哪个路,我一定给你安排!”
  章惇哼了一声,“吉甫兄,你何必装糊涂,如果只是为了巡抚,我用得着找你吗?”
  “哈哈哈,是啊,子厚兄深得师父欢心,自然用不上我这个师兄了!”
  “哼!”章惇冷笑了两声,“吉甫兄,师父什么脾气,你清楚,要是师父愿意帮我说话,哪里轮得到你?”
  奶奶的,明明求人,还这么硬气!吕惠卿哑然一笑,“子厚,实不相瞒,我现在也是爱莫能助,你要理解啊!”
  “少跟我说这套没用的。”章惇压低了声音,“我问你,师父真的是要培养司马君实吗?”
  吕惠卿沉吟了半晌,“说不准啊!”
  “别装蒜了,师父向来把苍生天下放在前面,如果让司马光接了他的位置,岂不是成了师徒传承,私相授受,让外人怎么看?”
  吕惠卿思索了一下,还真别说,有些道理。
  “如果连君实兄都没资格接师父的首相之位,我们又怎么能行!”
  “你傻啊!”章惇就讨厌吕惠卿这个装蒜劲儿,一个男人,用得着玩花样吗!他气咻咻道:“这一次我们可以不争,但接下来,必须是我们的天下!一句话,只要吉甫兄帮了我,下一次我必然力推吉甫兄,成为首相!”
  吕惠卿瞬间心头一动,脸色微红,他的变化,没逃过章惇的眼睛,丫的果然盼着首相宝座呢!
  “子厚兄,你说话算数?”
  “当然算数!”章惇道:“告诉你个消息,曾巩和曾布去找司马君实了,显然他们是准备联手,你我要是不携手合作,是斗不过他们的!”
  吕惠卿沉吟了一下,“礼部!”
  “呸!”章惇骂娘了,“你让我去祭天祭地当教书匠,还不如杀了我!”
  吕惠卿无奈摊手,“子厚兄,我,我人微言轻,其他几个部,我争取不来啊!”
  章惇一跃而起,“吏部和户部,除此之外,我不干!”说完,他竟然直接走了,留下吕惠卿发傻。
  说起来六艺的这帮人也在分化当中,比如曾家兄弟和韩宗武走得很近,如果再和司马光联手,就等于有了两位相公在背后撑腰,不容小觑。
  相对无害的苏轼苏辙兄弟俩,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是师父的小舅子不说,又是欧阳修看重的学生,再有巴蜀的官吏向来抱团。苏轼和陈慥关系密切,陈慥的爹是陈希亮,媳妇是柳月娥,牵连着将门……所以啊,别看苏轼那么高调,肆无忌惮,没人敢打他的主意!
  剩下的六艺学生当中,就属章惇和吕惠卿了,章惇这家伙出身名门,本来章家和他不和,无关紧要,可最近章家冒出了一个章楶,深受王宁安器重,听说打仗很有本事,都把他和王韶并称。
  章惇加上章楶,文武组合,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啊!
  如果能拉过来,自然是好事情。吕惠卿也不是没有实力,比如他当年在西域经营,就和宋庠有了不错的交情,冯京,吕诲等人,都愿意站在吕惠卿这边,再加上并肩作战的王韶,吕惠卿也积累了不菲的人脉。
  罢了!
  就替章惇争一争!
  ……
  很快,王宁安主持政事堂会议,在会议上就要推出六部尚书人选,交给赵曙御批。
  当王宁安领衔几位相公坐下之后,突然又有人来了。
  能出席政事堂会议,当然不是寻常人物,这两位肩并着肩,跟一个人似的。大家伙一看,都傻眼了。
  来的是谁啊?
  刚出炉不久的庆陵郡王文彦博,还有老相公贾昌朝。
  这俩老货突然出现,弄得大家伙懵了。
  贾昌朝不在乎,他是殖民部的尚书,当然有资格参加。而文彦博是异姓王,位列百官之上,也有权列席会议。当他们俩出现的时候,王宁安暗暗一笑,这是要搞事情啊!
  “诸公,六部肩负朝廷重责,此时天下纷纷,事务繁重,各部不可一日无主……你们有什么合适的堂官人选,都推荐上来吧!”
  王宁安刚说完,文彦博就开口了,“老夫以为六部尚书必须慎之又慎,老夫举荐御史中丞贾章,接任吏部尚书!”
  他刚说完,韩维就开口道:“文相公,贾章贾大人在言路时日不短,让他再执掌吏部,也太不合适了吧?”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文彦博冷笑道:“朝廷用人就要大胆果断,打破常规,不拘泥常理,燕王以为如何?”
  这话分明是冲着王宁安去的。
  自从杀回政事堂的梦想破灭,文彦博就处处和王宁安找麻烦,话里话外,影射的都是王宁安。
  “文相公既然说了,那大家伙就踊跃举荐吧!”王宁安笑道:“野有遗贤,宰相之过,不必拘泥哪一个部,凡是有资格的人选,都讲出来,然后再斟酌损益!”
  王宁安的话音刚落,贾昌朝就开口了,“既然如此,我举荐王安国。”
  这句话又把大家弄得迷糊了,老贾和老文携手而来,老文推荐了老贾的儿子,老贾反过头推荐了王安石的兄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难不成两个老货跟拗相公走到一起了,这可真有意思!
  吕惠卿不甘示弱,也立刻道:“章惇章大人年轻有为,参与修路有功,而且在江南铲除弊政,人所共知,是合适的人选!”
  司马光立刻道:“曾布熟悉财政,为国理财,颇有建树,应当重用!”
  “我推荐韩宗武。”说话的人是陈升之,大家都有些诧异……作为存在感最弱的相公,有你说话的份吗?
  但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堵上他的嘴!
  好在王宁安很大方,不管谁提名,他都照收不误。
  就这样,一番激烈的谏言下来,足足提出了二十几个人。只是这其中陪绑的居多,真正有机会冲击尚书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
  真正要命的是如何排列,显然,吏部天官和工部尚书不是一个份量的!
  大家都想等着最后的结果,可偏偏王宁安就宣布散会了……无可奈何,这些人不得不转回家中。
  路上,贾昌朝就黑着脸道:“宽夫兄,我怎么觉得被你坑了?”
  文彦博连连摇头,“子明兄,你何出此言,我是第一个推荐令郎的。”
  “那你为什么含沙射影,如果王二郎真的怒了,把你我,还有王介甫当成了一路人,我儿还能当得上吏部尚书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0/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