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8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9/1119

  就让我会一会江南的诸公吧!
  不过在过江之前,还要做一些功课。
  王宁安首先下令,将这一次俘虏的倭寇全都推出来,排成整齐的一排,在每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手持鬼头刀的刽子手。
  伴随着一声令下,屠刀高举,人头滚滚!
  浓重的血腥气,直冲天际。
  围观的百姓,发出阵阵欢呼,很多人都拍手称快,朝廷干得太好了!敢进犯大宋,砍头便宜你们了,应该千刀万剐才解恨呢!
  就在很多百姓以为行刑结束的时候,又有人推出了一帮人。他们很是狼狈,穿着罪犯的衣服,满脸污垢,踉踉跄跄,有的人干脆是提过来的,都不会走动了。
  监斩官站起,他高声念诵,每一个犯人的名字。
  听到这里,百姓彻底傻眼了。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啊!
  原来他们都是漕帮堂口的龙头,随便拿出一个,都是徒子徒孙一大帮,平时都横着走,哪怕面对地方官吏,也没有半点客气。
  就仿佛这个天下装不下他们,嚣张跋扈,简直到了极点。
  当然了,漕帮也的确有这个底气,他们人多势众,谁敢动他们!
  朝廷都要靠着漕运,而漕运又离不开漕帮,连皇帝佬的饭碗都攥在他们手里,哥们就是这么拽!
  只可惜,他们遇上了更拽的!
  “杀!”
  一声令下,十位漕帮的龙头被推到前面,一起砍头,当血光迸溅的那一刻,老百姓本能闭上眼睛,很多人都不信,神通广大的大龙头怎么会死!
  说不定啊,在下一秒,人头会飞起来,重新回到脖子上,继续作威作福,为所欲为。
  只是他们想象的那一幕没有发生,而是又有10位被推了出来,立刻斩首……就这样,又砍了一百多位漕帮的大人物。
  吃瓜群众,长吁短叹,感慨万千,总算是见识了,回去也好跟其他人吹牛了。
  正在要走的时候,突然又有一群人被推了出来!
  我的天啊!
  这是要杀多少人啊?
  监斩官还是满脸严肃,继续用毫无感情的声音念道:“下面要处斩的是民怨极大地贪官污吏,他们勾结漕帮,盘剥往来,贪墨数额巨大,更有甚者,抢男霸女,无恶不作,豢养打手,卑鄙阴险……更有人唆使工人,停止工作,扰乱漕运,罪不容诛!”
  “斩!立!决!”
  当把这些官吏推出来的时候,百姓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家欢声雷动,好像过年似的!
  有人用力拍巴掌,把手都拍红了,也不肯罢休。
  朝廷终于玩真的了!
  其实说起来,普通的苦力民夫,哪有愿意和朝廷对抗的,那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之所以闹得这么大,就是因为有漕帮,有官吏在背后撑腰,老百姓不敢不听,谁都知道县官不如现管。
  朝廷的神仙拍拍屁股走了,他们却还要生存,哪敢得罪有权有势的人物。
  对他们来说,朝廷就好像酒楼的宴席,而这些人,则是手里的窝窝头,朝廷再好,也摸不着,手里的才是自己的命!
  这就是老百姓最朴素的认知,他们根本不信朝廷。
  王宁安这段时间,抓了上万的人,他从中挑选了一批民怨很大的,集中处斩。
  从中午到黄昏,好多刽子手的胳膊都砍得肿起来,抬都抬不起来。血水染红了运河,尸体堆积成山。
  而老百姓也彻底领教了西凉王的厉害!
  百姓们终于相信了,原来真的有一股力量,可以砸碎陈陈相因的旧规矩,撕开层层锁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朝廷还是有希望的,还是有人主持正义的。
  几乎死寂的心,恢复了跳动,一颗颗火星,联合起来,大有变成燎原之火的态势。
  当然了,还有更多的人将信将疑,这一次处斩的人员也远远不够,但至少扬州的百姓感觉到了,他们成群结队,呼朋引伴,在王宁安要坐船过江的那一天,从四面八方赶来。
  大家伙向四周看去,他们也是大惊失色,怎么会这么多人?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短暂的吃惊之后,他们排列在江边,目送船只南下。
  “王爷一路平安!”
  “王爷,要多杀贪官啊!”
  “一帆风顺!”
  ……各种各样的喊声,站在甲板上,王宁安看了看一旁的拗相公,由衷笑道:“介甫兄,这就是当官最大的满足吧——值了!”
  王安石深以为然,“的确值了!”
第931章
霸气的王宁安
  王宁安驾临江南,整个官场早就拭目以待,两浙路,江南东西路,荆湖路,福建路,这些地方的官员,几乎全数到齐,大家衣冠楚楚,等在江宁府,恭候王爷的大驾。
  从神情看得出来,每个人都十分严肃,甚至有些忧心忡忡。
  这一场的斗争到了今天,已经完全超出了东南官员的估计。
  他们觉得弄出来的乱子够大了,王宁安都火烧屁股了,怎么还不知道收手,他难道真的要天下大乱不成?
  更令这些人疑惑的是朝廷怎么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出来阻止王宁安,皇帝不出面,太后不成,老臣们除了吕公著之外,几乎没人说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和以往的经验完全不同了?
  对于人们来说,未知永远是最恐怖的事情,不知道王宁安又要玩什么把戏了,只能擦亮眼睛看着吧!
  果然,王宁安没有让所有人失望,在简单的迎接仪式之后,王宁安就在王安石和文彦博,两位相公的陪伴之下,来到了江宁府衙的大堂,宣布了这次的主要任务。
  王宁安面色严峻,“诸公,有些人已经知道了,有些人或许还不清楚……告诉大家伙,倭寇分成了几路,偷袭我沿海地区,杀戮百姓,抢劫财物,所作所为,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犯我大宋天威,岂可不严惩!朝廷已经派遣重兵,准备出征。”
  王宁安顿了顿,“有人要问,既然要攻打倭国,为何本王要到江南,而不是去督兵作战!我可以告诉大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倭国孤悬海上,想要对付并不容易,因此需要大宋举国之力,统筹协调,才能彻底荡平倭国。江南作为财富重地,又是造船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本王此次前来,就是要整合江南的一切,把拳头攥起来,这样打人才能更有力,也希望诸公能够配合,通力协作,和衷共济,打赢这场国战,铲除心腹之患!”
  王宁安的话大家都听懂了,可是其中的意思却让所有人糊涂了。
  打仗出人出钱,这是天经地义,王宁安跑到江南,莫非只是为了钱?那好办啊,要多少我们出多少,只是拿了我们的钱,也不能白拿啊,至少要给点甜头吧,比如漕运的事情,比如铁路的事情……我们不要求太多,至少要松口,允许坐下来谈谈。
  可是王宁安什么都不提,就张口要钱,这也是太奇怪了。
  江南东道的转运使钱顗仗着胆子站出来。
  “王爷,倭寇作乱,着实可恶,江南的百姓感同身受,都愿意出钱出力,只是不知道要出多少粮食,派多少兵,朝廷可有章程?还请王爷示下。”
  王宁安颔首,“兵主要是禁军,还有河北的几支人马,以及水师舰队,足以应付……江南主要提供船只,粮食等物资协助。为了更有效组织财力和物力,朝廷这一次不会下达数额要求,而是要接管。”
  “什么?王爷的意思,卑职们不明白。”钱顗本能感到了不妙,其他人也都竖起了耳朵。
  “是这样的,要征服倭国,不知道有军力,还要进行移民控制,因此船只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而东南的船厂普遍是各家私营,技术水平落后,效率低下,我可以告诉大家,现在河北的船厂都在研究使用蒸汽机驱动的船只,再也不用风帆了。所以……朝廷要对所有船厂进行技术改造,当然,也就要入股!必要的大型船厂,要达到七成以上的股份,小型船厂也要有三成……船舶乃是征服海外的利器,也是国之重器,造船厂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其次,长江航运,船只众多,这些船只也要登记,东南的海船同样要登记造册,如果朝廷认为有需要,可以征用,充作战争工具,当然了,租用是要按市价给钱的,如果有了损失,也会按成本赔付,请大家伙不要担心!”
  呸!
  不担心就是傻帽!
  这帮人这才听明白,敢情王宁安是过来抢东西了!
  钱顗硬着头皮道:“王爷,此事只怕不妥吧!”
  还没等王宁安开口,章惇就跳了出来。
  “怎么不妥?王爷说的明白,船舶运输,关乎朝廷命脉,接受朝廷管理,难道不应该吗?”章惇冷笑道:“这一次突袭盐城,就发现倭寇乘坐的是大宋制造的船只,这是为什么?是不是有人蓄意支持,怂恿倭寇,抢掠大宋?屠戮自己的同胞?”
  “章惇,你不要含血喷人!”
  有个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他是江宁府推官,名叫刘挚,他厉声道:“造船的是船厂,造出来之后,流到了哪里,怎么能说得清楚?章大人以此来定罪,未免牵强了吧!”
  章惇呵呵一笑,“我几时定过罪了?我只说有这个可能,当然,也可能是一时不查,或者是经过几次转手,辗转到了倭贼的手里……但不管怎么说,总归是有失误的,这一点你们不能否认吧?因此王爷要求,我们的每一艘船只,不管是在建的,还是建成的,都要接受朝廷登记管理,这有错吗?为了应付战事,提升船厂产能,朝廷入股船厂,有错吗?”
  “你这是抢夺民财!和土匪有什么区别!”刘挚也挺硬气,愣是跟章惇对骂。
  只是他还是太嫩了。
  “你未免也太无知了,居然连入股两个字都不明白!这可不是朝廷抢夺民财,而是朝廷捧着钱,捧着技术,送给船厂,跟他们合作经营,共同把造船的事业做大,这有什么不对!”
  “那人家要是不答应呢?”刘挚还在硬顶。
  王宁安开口了,“各行业都有各行业的规矩,比如武器制造,民间就不能随意参与,只能承接一些朝廷公开发包的零件项目,船只制造也是如此,如果不愿意接受,那就只有关门停业!”
  王宁安说完,站了起来,他威严地扫过在场所有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9/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