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7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1/1119

  章敦给王宁安的建议,要玩就玩大的。
  怎么弄大?
  就是要把所有势力都牵扯进去。
  怂恿倭国攻击高丽,这是一步妙棋,但是下一步呢,就要让渤海国介入,去夹击高丽。
  高丽一直是中原的藩属,只是由于辽国兴起,高丽和中原的陆地连结隔开了,虽然高丽还是大宋的藩属,但是密切程度,远不如辽国,而且他们每年送给大宋的贡品,只有辽国的十分之一,而且还在不断递减。
  曾经有大臣提议,要攻击高丽,给他们一点教训。
  可是赵大叔认为跨海攻击太困难了,而且一旦交战之后,死伤的还是普通百姓,没法惩治真正的罪魁祸首,所以这事情就作罢了。
  但是仇口还在!
  王宁安手下都是睚眦必报的人,有机会不狠狠报复,简直对不起老天爷!
  章敦认为,高丽是辽国的侧翼,如果高丽失去了,辽国就面临大宋三个方面的围攻,东边高丽,中间渤海,西边大宋。
  哪怕辽国有天大的本事,也承受不起,所以无论如何,他们也要保住高丽。
  这就叫攻其必救!
  契丹出兵之后,就可以把高丽半岛变成一个战场,不断消耗所有国家的力量,等到所有人都打得筋疲力尽,民穷财尽的时候,大宋再出兵,收拾残局,把该拿下的地方,全都纳入版图。
  王宁安看完这份建议,也是大喜过望,这简直就是一场世界大战啊!
  好小子,有前途!
  章敦和吕惠卿都是王宁安最出色的学生,但是这俩人也各有长处,章敦胜在眼光长远,大局观极好,而吕惠卿精于算计,擅长内政,也擅长阴谋诡计,让章敦负责倭国的事情,可以说是人尽其才。
  王宁安大笔一挥,立刻以政事堂的名义,下达命令,章敦擢升为侍读学士,兵部郎中,赐紫金鱼袋,担任回访倭国的正使,同时柳羽被任命为随军武官,兼任副使之职。
  这哥俩面面相觑,再次开启了出使倭国之旅。
  立在宽阔的甲板上,迎着海风,柳羽正在做一套奇怪的动作。
  “我说,你这是干什么呢?”
  柳羽擦了擦脸上的汗,低声道:“子厚,这是我和佛印大师淘换来的宝贝,听说是从天竺那边传来的,能强身健体,固本培元,延年益寿,金枪……”
  “你给我闭嘴!”
  霎时间,章敦的脸色就变了,黑得跟锅底似的。
  “我们这次是奉了皇命,是代表上国,不是去卖身!”章敦切齿咬牙,“这回倭国人要还敢那么对待老子,老子就让大船开炮,轰平了倭国,你信不信?”
  “信,信!”
  柳羽头一次见到章敦这么凶,显然,上次的阴影实在是太强大了。
  “子厚兄,咱们毕竟是出使,不是出兵,人家送女人上门,你还能打人家啊?太没有道理了,所以啊,我劝你还是练练,没准能用得上!”
  说完之后,也不理会要抓狂的章敦,柳羽撒腿就跑。
  ……
  经过不算漫长的航行,超过一百艘大船组成的舰队,进入了倭国外海,他们的目的地是平安京。
  这一路上,经常能碰到大宋的商船,其中很多都隶属于王家的船队,规模宏大,很是惊人。
  船上除了金银,硫磺,木材等传统商品之外,居然还有许多奴隶。
  章敦派人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倭国刚刚经历了九年的战乱,打的是乱七八糟,狼狈不堪。随着战争结束,有很多俘虏,也有很多失业的武士。
  大宋的商人就花费一点代价,购买俘虏,雇佣武士,充当奴隶,把他们贩运到大宋,去替大宋开荒,或者是卖给渤海国,帮着渤海国打仗。
  走一趟,往往有几万贯的利润,这些海商一个个脑满肠肥,富得流油。
  章敦和柳羽都大开眼界,原来商人早就走在了朝廷的前面,既然商人能办到的事情,他们拥有大宋的支持,没有理由不成!
  两个人越发信心十足。
  稍微梳理一下倭国的历史,其实他们进入封建时代,非常晚,也非常落后。
  倭国的文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从唐朝学来的儒家治国之道,一个是大乘佛教,二者构成了倭国文化的基因。
  在大化改新之后,倭国也建立起一套类似唐朝的制度。
  不过想要学习唐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倭国地域狭小,财力有限,根本无法形成强大的中枢,也不足以支撑完善的官僚体系,更没有强有力的军队。
  而且令人奇怪的是,倭国学了很多东西,却没有学科举,下层人物没有办法通过考试改变命运,晋升到上层社会。
  因此整个国家的官僚选拔,还是靠着血缘和家臣的那一套。
  没有科举,也就没法新陈代谢,更没法抑制地方氏族的力量,因此倭国的在学了大唐一段时间之后,就弊端丛生,问题一堆,难以维系。
  倭国的经验,也在证明一个道理,如果没有经济基础,只是学了一个上层建筑,结果必然是似是而非,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摄关政治的出现。
  因为氏族势力膨胀,土地投献成风,地方的庄园越来越大,朝廷陷入财政危机,征收不到足够的赋税。
  皇权衰败,倭王令不出宫廷。
  以藤原氏为代表的贵族官僚,通过联姻,成为外戚,倭王年幼的时候,担任摄政,等到倭王成年,则交还权力,出任关白。
  而实际上,倭王已经被架空了,总揽大权的藤原氏又迅速腐化堕落,难以维系国政,地方叛乱不断,朝廷的军队已经无力镇压。
  只能依靠地方势力,地方的氏族武装也迅速增强,争斗不断。
  刚刚结束的长达九年的战役,是源氏和安倍氏之间的一场大战,以源氏获胜,安倍氏败亡而告终。
  战斗中,双方动员了上万的兵力参战,这点数字,放在大宋,就是个边境冲突的规模,但是放在了倭国,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足以撼动国本了。
  这不,源氏虽然替朝廷打赢了战争,但是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相反,最后参战的清原氏凭借兵强马壮,吞并了安倍氏的地盘,实力大增,随时都有再次叛变的危险。
  就在这个当口,大宋的回访使团,来到了倭国,而且正副两位使者,还是曾经造访过倭国的章敦和柳羽。
  源氏的族长,源赖义亲自到码头迎接大宋的使者。
  在庞大的欢迎队伍当中,有一群稚嫩的面庞,非常引人注意。他们虽然年纪很小,但是骨骼挺拔,一对笔直的大长腿,和周围那些罗圈腿形成鲜明的对比。
  稍微数一数,差不多有两三百个的样子。
  在这一刻,章敦的脸是绿的……
第831章
不费吐沫费腰
  刚刚结束的万寿盛典,盛况空前,随着倭国使者返回,经过他们的口述,在倭国掀起了滔天巨浪。
  尤其是使团带回了许多书籍,还有使者拿到了宫中的御用瓷器餐具,这些东西都是倭国过去见不到的珍宝。
  再有,使团还采购了一大批精美的丝绸、棉布、镜子等等物品。
  倭国上下,看到这些玩意,全都惊得掉了下巴,再听使团的描述,天朝富庶,无所不有,庞大的城市,彻夜不眠的游人,堆积如山的美食,气势恢宏的建筑……这些都像是神话故事一样,深深震撼着倭国。
  当听说大宋使团回访的时候,倭国生怕被大宋看低了,因此他们派出了源赖义迎接使团。刚刚打赢了九年战役的源赖义喜气洋洋,充满了得意。他手下的武士更是装备精良,不可一世。
  倭国都觉得凭着如此雄壮的军威,应该能让大宋高看一眼,不会丢倭国的脸。
  只是可惜,当大宋士兵踏上倭国的土地,整齐划一,盔甲明亮,一个个比倭国武士至少高出半头,好像神兵天降,威武不凡。
  双方完全是白天鹅和丑小鸭,差距不可以道理计!
  亲眼目睹了大宋的强悍,许多顽固的倭国人才相信使团带回来的消息并非虚言。包括源赖义在内,都低下了头颅,显得谦卑恭顺。自始至终,他们的腰都没有挺直过。
  章敦太清楚倭国人的德行了,跟他们讲什么气节,讲什么尊严,全都是扯淡,这帮人只认识实力!
  那好,就让他们见识一下大宋的真正实力!
  “请上船吧!”
  章敦在前面,带着倭国人上船,去领略大宋海船的风采。
  不得不说,大宋的海船,已经能做到几千吨,这次章敦的座船,就足有五千吨,相比之下,倭国的船只,完全就是小孩子的玩具。
  当章敦踏着跳板,上船的时候,一个令人惊骇的场面出现了,所有的倭国人脱下木屐,提着衣服,躬身上船,谦卑到了极点。
  就连许多大宋的将士都惊呆了,偷偷跟章敦说,这个国家的人也太有礼貌了,真是让人惊叹。
  章敦却冷笑连连,对别的国家,要软硬兼施,对待倭国不需要,面对他们,要做的只是强硬,更强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1/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