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1119

  这是一对生死冤家,没想到,听闻赵祯筹备圣寿,耶律洪基居然派遣了多达上千人的使团,而且任命耶律化葛、萧大祐和萧胡睹三位大臣为使者,携带厚礼,来到大宋贺寿。
  王老爹早就密奏朝廷,其实也不用说什么,谁都明白,这么多年,双方使者往来断绝,契丹迫切想要知道大宋的虚实,这是派人来侦查了。
  坦白讲,这一路上,契丹的使团就很惊骇,到了西京之后,这种恐惧达到了顶峰!
  瞧啊!
  那是什么?
  高耸入云的建筑,贴着瓷砖,使用大块的玻璃做窗户,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绚烂夺目!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个七层高的酒楼而已。
  可是在辽国使者的眼睛里,简直就是怪物一般!大宋能造这么庞大的建筑,就能修更高大坚固的城墙。
  唉,回去之后,必须告诉陛下,不要打幽州的主意了,多少人命也不够填的!
  正在这时候,有个鸿胪寺的年轻官吏,骑着马赶来,孤身一人,面对着庞大的辽国使团,丝毫不惧,按规矩检查了公文,只是淡淡说了一句。
  “这边请,你们的住处在丽京门外。”说完,他就在前面带路,直奔住处而去……辽国的几位大臣互相看了看,他们都有些不服气。
  以往辽国使者驾临,大宋都要派出足够身份的人迎接,这一次居然只有一个人,简直没把契丹放在眼里?
  耶律化葛咬了咬牙!
  “让你们猖狂,有你们倒霉的时候!”他虽然嘴上发狠,却不得不乖乖跟着,丝毫不敢发作……不知不觉间,大宋的国威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第780章
凶猛的契丹武士
  契丹使团,行走在街道之上,两旁都是往来的商人,大宋的百姓,他们看到契丹使团,最多只是好奇而已,扫了两眼,就继续采购货物,忙活自己的事情,丝毫不放在心上。
  要知道,在十几年前,契丹使者驾临大宋,从上到下,全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生怕出一点差错,契丹使者所过之处,都要净街。
  即便能看到大宋的百姓,也都是满眼怒火,又惊又怕又无奈!
  契丹使者很享受宋人明明非常怨恨,又没有办法的样子……他们甚至会故意挑衅,制造事端,让大宋朝廷难做。
  当看着大宋的官员,违背着良心,去压抑本国的百姓,而大宋的民众又把怒火转移到朝廷身上,痛骂当道诸公无能的时候,契丹使者都会开心不已。
  他们就喜欢这样的大宋,无能如黄羊,而契丹凶猛如狼,狼群压境,懦弱的黄羊就会仓皇奔跑,有些时候,强壮的黄羊甚至会撞伤老弱病残,狼群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猎物,多爽快的感觉……
  抢你的粮食,夺你的财富,还能反过头鄙视你的无能!
  那时候的契丹何等强大啊?
  耶律化葛的眼中露出了迷离之色。
  其实说起来,契丹这几年,并没有衰败,相反,耶律洪基采取去汉化的措施,恢复野性,恢复战斗力。
  同时又吸收女真各部,增加兵力。
  如今契丹能动用三十万精骑,相比以往更加凶悍勇猛。
  只是相对而言,宋兵的进步比契丹还快,而且是快得多,这才让耶律洪基的努力化为乌有。
  以幽州为例,王家军的主力达到了8万人,加上地方守军,人数突破20万,还有水师和民兵,整个幽州,加上河北,能动员50万人。
  除了兵力不输契丹之外,大宋使用水泥混凝土,反复加固长城,修筑城堡墩台。
  并且装备了海量的床子弩和神臂弩,这么说吧,整个长城一线,就是超级刺猬,别管契丹出动多少人马,都会碰的头破血流。
  其实后世对长城的功用有很多误解,单纯认为这是防御工事,是消极保守的表现,甚至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和闭关锁国一样,都是农耕民族的抱残守缺……甚至有些人还喊出,不拆长城非好汉,觉得修长城是劳民伤财,窝囊丢人。
  但是真正翻开历史,就会发现,长城并没有阻止中原大军北上的步伐……不论是汉代反击匈奴,还是唐代反攻突厥,包括明代五征大漠……长城一线,更像是中原集中兵力和辎重的前沿阵地和前进基地。
  稍微做一点功课,应该清楚,长城真正的主要作用是预警,通过烽火台,将敌人入侵的情报传递到内地,让驻军百姓,做好防御反击的准备。
  如果是小股敌兵,长城就能阻挡对手,如果大股入寇,就要全力备战。
  怎么形容呢?
  就好像家里的防盗门一样!
  你不能指望着防盗门阻挡所有小偷,根本做不到。但是安装防盗门还是有价值的,至少能给小偷增加一些难度,为自己争取时间。
  试问,谁会觉得安装防盗门是保守的表现?是抱残守缺,是故步自封?
  这只是农耕大国的标配而已,更何况修筑长城的国家不止中华,波斯修了,罗马修了,几乎所有的大帝国都修过。
  要说起来,中国和这些帝国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中国不但修了长城,而且还练过骑兵!组建几十万精锐的职业骑兵,展开旷日持久的反扑,从爷爷打到孙子,不死不休……庞大的匈奴帝国被摧毁了,强悍的突厥帝国没了……以骑兵对骑兵,强力反攻,这倒是世界所有农耕帝国当中,唯一的一个!
  只此一家,绝无分号!
  所有说,历史是很好玩的东西,如果你的眼界不够宽,资料不够丰富,只盯着一点,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当然了,有人是故意捂上眼睛,带上有色眼镜,存心抹黑,那就是良心的问题了。
  ……
  在幽州一线,大宋不光加固长城,还组建强悍的骑兵,王家军的单兵战斗力,加上精良的装备,都稳稳碾压对面的契丹兵。
  几乎每年,王良璟都会组织人马,深入草原几百里,焚烧枯草,驱赶辽兵。
  海上,三伯王良瑾也不客气,他的水师海盗,几乎抢占了所有的沿海土地,契丹大军根本不敢进入沿海200里的范围。
  毫不客气地说,这些年,大宋完全是压着契丹再打。
  如果不是朝廷迁都,为了西北的安全,需要解决西夏的威胁,同时又要打通西域,恢复丝绸之路,不得不转移整个国家战略。
  还像最初的十年,全力对付契丹,辽国早就被打垮了,根本不存在!
  虽然辽国使团不愿意承认他们不如大宋,但是作为几个当头的,还是心知肚明,大宋早就不是吴下阿蒙。
  可是再次来到大宋,他们受到的震撼,还是强烈到无以复加!
  最让人惊叹的就是效率……大宋,尤其是洛阳,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城市。
  几乎任何的事情,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比如在每个坊,都建有幼儿园,凡是三岁以上的孩童,都可以送到幼儿园,有专门的女先生照料生活,陪着游戏,教给孩子们认字。
  幼儿园的出现,就使得许多妇女不用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可以走出家门,去参加劳动……比如去做纺织工,或者进酒楼茶肆,充当清洁服务人员。
  女人远比男人心细,而且形象好,脾气好,更容易沟通,她们的出现,使得原来活跃的小二哥,小伙计,学徒工,渐渐消失了。
  不过不用担心,有更多适合他们的工作,比如满世界的物流人员,他们驱赶专用的马车,运送货物,把柴米油盐,送给各个酒楼客栈,还有大户人家。
  另外洛阳还出现了可以拉着奔跑的两轮车,和后世的洋车差不多,使用这种车的,通常是送饭菜的年轻人。
  他们的车上装着几十个食盒,在大街小巷,快速飞奔,把饭菜送到每一个客人的手里。
  耶律化葛出于好奇,在巳时的时候,拦住了一个收订单的年轻人,点了八个菜,一壶酒,等到午时二刻,一个硕大的食盒送了过来,里面还装了热水,拿出来的菜肴冒着热气,酒也温热合适。
  吃过之后,只要把食盒放到门口,就有人会收走,根本不用操心,甚至还可以把垃圾一起放在门口,也有人会清理干净……
  契丹的使团,面对这一切,就跟见了鬼似的!
  一个个张大嘴巴,目瞪口呆。
  老天爷啊,他们在辽国也算是贵人,位高权重,可是他们做梦也不敢想,居然会便捷到如此地步!
  洛阳的普通百姓,享受的日子,只怕比起辽国皇帝还要舒服!
  当然了,这不是胡说八道,曾经有人就推算过,一个大宋的城门官,都比同时期的欧洲国王享受得更好。
  当然了,这仅仅是便利性而已,要让耶律洪基放弃皇位,跑到洛阳当市民,王宁安乐意,耶律洪基也不乐意!
  别说耶律洪基,哪怕这几位使臣也不会犯傻。
  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大宋的发达,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而且高度分工的结果,就是大宋的生产能力,几倍提升。
  平时打造炉子的作坊,战时也能生产马蹄铁。
  制作家具的木器行,也能制作长枪。
  随着金融货币化的推进,大宋户部手里的钱会越来越多,能动用的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以往打仗,朝廷没钱,就需要无偿动用民夫,低价征用物资,难免劳民伤财,难以持续。可是用货币采购,却能给商家带来利润,让老百姓享受到战争的红利。
  换句话说,只要不是无法承受的惨败,大宋会越打越强……
  耶律化葛几个人不断观察着大宋的一点一滴,越看越让他们绝望,越看越心惊肉跳……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啊?
  “这次我们奉了旨意前来,无论如何,也不能弱了契丹的威风!”耶律化葛煞有介事道:“大宋富庶,我们固然无法比拟……但是我契丹勇士,天下无双!正好这一次宋国举行各种比赛,有赛马,射箭,摔跤,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人,绝对不能给陛下脸上抹黑!必须赢得酣畅淋漓,让宋国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