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1119

  哪里是人头啊,分明就是个白面馒头!
  用面粉做出人头大小,脑袋上弄些乱发,脖子用鸡血涂抹,脸上的五官,还有突出眼眶外的眼珠子,看起来和真的一模一样。
  挂在旗杆上,从远处看,真就是一颗脑袋。
  帮着王宁安制作的正是张文远,相处多年的师徒,张文远很熟悉师父的相貌,由他监工,简直天衣无缝。
  弄清楚之后,贾昌朝笑得跟一朵菊花。
  “可真有你的!还有什么损主意,一起说出来。”
  还大学问家呢,这叫神机妙算!
  王宁安沉着脸道:“张文远以前给王则撰写文书,他知道摩尼明教的暗号通信,现在摩尼教乱了,正好浑水摸鱼!”
  贾昌朝敲击着大腿,眯缝着眼睛,不停颔首。
  的确是个好办法,摩尼明教作乱,就是一鼓作气,现在他们阵脚大乱,也该尝尝朝廷的厉害!
  贾昌朝立刻下令,让手下人拿着张文远伪造的文书,到处去联络摩尼教,把他们引出来,一网打尽……
  杨怀玉冲到了里面,王宁安差点没认出来,这小子冲着王宁安只是哼了一声,就拱手道:“末将还要平叛,请大帅保重。”
  杨怀玉打马冲向了溃退的乱贼,还真有些英姿飒爽的味道。
  “臭屁什么,老子又不是没看过你倒霉的德行!”
  王宁安腹诽着,他急忙叫来梁大刚,立功捡便宜的时候,哪能放过。他都想上马杀出去,捞点军功了。
  “你给我站住。”
  贾昌朝突然黑着脸,“王二郎,你随本帅过来。”
  打退了乱贼,贾相公恢复了威严,当真有一朝宰辅的味道,弄得王宁安心里毛毛的,刚刚可不算客气啊,万一老头记仇了,要找自己麻烦,那可就不好办了!
  不过转念一想,姓贾的麻烦大了,他哪有空搭理自己啊!
  两个心事重重的人到了书房,贾昌朝威严端坐,不停打量王宁安,王宁安同样不甘示弱,笑吟吟盯着老贾,更加轻松自在。
  贾昌朝暗暗点头,果然是个妖孽,这小子是知道了,他用不着求老夫,是老夫要求他啊!
  “唉,王二郎,果然是少年英雄,指挥若定,老夫一定向朝廷保荐,请求陛下重用。”见王宁安依旧笑呵呵的,贾昌朝咬了咬牙,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这样吧,你年纪还太小,不适合过早出头,老夫保举你爹为保义郎。”
  王宁安撇撇嘴,满是不屑。
  “我要是记得不错,保义郎才是正九品的武官散阶,当初陛下直接赏了我一个九品的儒林郎,我都没要,你老也太抠门了。”
  “呸!”
  贾昌朝气得啐了一口,“臭小子,你那个儒林郎是吃白饭的,和老夫能一样吗?”
  “有啥不一样的?”王宁安好奇道。
  贾昌朝轻笑了一声,“你爹当上了保义郎,老夫就能提拔他接任沧州指挥使,只要半年,我再把他调到大名府,接任天雄军统制,管着两千五百人。从此之后,他就算是老夫的人了,还能让你们吃亏吗?五年之内,老夫能让令尊当上七品官。”
  “才七品啊,芝麻绿豆大的官而已!”
  “你听谁说的?”贾昌朝简直抓狂了,“七品还算是芝麻官?这个芝麻要多大?你可知道,超过七品的武官,必须陛下特旨提拔才行!”
  王宁安被说得大红脸,宋代的品级和明代不是一回事,国初的时候,丞相才三品,参知政事贵为副相,其实也只有四品而已。
  武将没有地位尊崇的学士可加,升官更为缓慢,多少人熬白了头发,还是不入流的小官,贾昌朝许诺了一个七品,已经够大方的了。
  只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王宁安的脑筋转了几下,就没有了受宠若惊,反而一屁股坐在贾昌朝的对面,抓起一杯混了奇奇怪怪东西的茶水,慢条斯理品着。
  “臭小子,你还不满意吗?”贾相公须发皆乍!
  “哈哈哈,晚生可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朝廷给什么都行,只要不给空头支票,省得做梦娶媳妇,白高兴一场。”
  贾相公没见过空头支票,可是后面一句他听懂了,顿时老脸罩了一层寒霜,趾高气扬的姿态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无穷的落寞。脑门上的川字纹越发清晰起来……他能不愁吗?摩尼明教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作乱,拉起来成千上万的人马,攻击帅府,扰乱大名府,多大的罪过,他身为经略安抚使,事先没有丝毫察觉,一旦朝廷追究责任,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离开了大名府,贾昌朝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像范仲淹一样,颠沛流离,满世界跑,只要不死,都能把他赶到海南去……
  “贾相公,其实不用担心,你刚刚指挥若定,在军前对弈,风采过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哪怕吴起孙膑也比不上相公。只要把这个告诉陛下,不但不会罢官,还能高升一步,甚至杀回京城,重新宰执天下也未可知。”
  贾昌朝叹了口气,“谈何容易,眼下河北的神仙太多了,老夫上书非但不会得到赏赐,还会有人大做文章,说老夫不知廉耻,掩过为功。要想让陛下相信老夫,必须有忠义之士替老夫上书,比如……”贾昌朝意味深长一笑。
  王宁安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怪叫道:“贾相公,你是让我上书表扬你啊?”
第90章
兵器宝库
  贾昌朝很无耻,这话包黑子说过,欧阳修也说过,貌似史书上也这么说……王宁安总觉得当过宰辅的人应该讲体面,至少求人家上书表扬自己,是做不出来的,尤其是还是假的,更令人发指的是明明都是王宁安的功劳,还让王宁安让给他,让得理直气壮,天经地义!
  贾相公,你几十年当的是脸皮吗?
  王宁安内心在咆哮着,贾昌朝看得出来,这小子鄙夷自己,可是那又如何?他老人家一只脚踩在悬崖上,一只脚踏在高峰,后退一步,跌入万丈深渊,身败名裂,往前一步,一飞冲天,成为真正的大佬,谁也无法撼动。
  修炼几十年,还不能抛开可笑的面子,贾相公就没法在江湖混了。
  老家伙虽然和王宁安接触不多,可是也知道这小子一肚子花花肠子,绝对不是刻板的人,只要开好了价钱,不愁他不上钩……
  这回轮到贾昌朝好整以暇了。
  王宁安快速盘算着利害得失,贾昌朝倒霉了,不过是换个新的经略安抚使,对自己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如果拉贾相公一把,哪怕只是坐稳大帅的位置,王家都能获利无数。
  貌似只有帮忙一条路了。
  可是贾相公明显有瑕疵,万一帮忙不成,把自己陷进去,那可就吃亏大了。
  王宁安的眼珠转了转,突然笑道:“贾相公,知己知彼,你先说说,有谁会使坏?”
  “还能有谁,转运使郑骧呗。”
  贾昌朝没有隐瞒,郑骧是夏悚的门生,虽然宋朝不兴座师门生的那一套,但是两个人关系非同一般,郑骧就是夏悚的人。
  他又是转运使,身为一路的长官,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一定会急着洗刷罪名,推给贾昌朝,再正常也不过了。
  “唉,若是老夫上书,和他打口水官司,有夏相公在,老夫讨不到便宜。”显然,夏悚的恐怖,让贾昌朝刻骨铭心。
  王宁安思量半天,突然道:“贾相公,我人微言轻,虽然陛下准许我们上书,可也仅限于马场的事情,随便议论朝廷大事,只怕陛下会厌烦。”
  老狐狸微微一笑,“你们家的部曲很精锐,养猛士要花不少钱吧?老夫可以向朝廷上书,请求免除你们家的田赋,每月按人头,给予效用士五贯钱,其余盐、茶、糖、醋、柴,一样不少。”
  王宁安的呼吸急促起来,打开门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王家想要以一己之力养兵,到处都要花钱,就算王宁安能挣,也亚历山大。
  假如朝廷能负担一部分,王家就能更快扩充势力,相比官职,王宁安更看重力量。
  贾昌朝就是个混蛋!
  把人心都琢磨透了。
  王宁安的脑筋快速转动,让他直接上书,肯定行不通,不能为了贾昌朝,得罪了真正的大老板……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有了!
  王宁安眼前一亮,还真让他想到了主意。
  “贾相公,你主动请罪如何?”
  “请罪?那不是把刀交给别人吗?”贾昌朝瞪圆了眼睛,心说你小子存心害我,出的什么主意啊!
  “贾相公,知耻而后勇,你在请罪表里要求戴罪立功,彻底剿灭摩尼明教,我想陛下仁慈,多半会让相公继续执掌大名府。”
  贾昌朝想了想,点头道:“先定守势,再图进取,你小子真有些韬略……不过,老夫担心夏悚会顺水推舟,把老夫给干掉……”
  “那就让别人帮忙。”
  “谁?”贾昌朝问道。
  王宁安挠了挠头,“其实最好的人选是醉翁,我怕他……算了,就让包拯出头吧!”
  “包拯?那家伙为官年头不多,可是又臭又硬啊!”
  “君子可欺以其方,正因为他是君子,所以才不会撒谎。贾相公大可以让包拯暂时处理大名府的善后事宜,清理叛乱损失,包拯肯定会尽心尽力干的。”
  既然处理叛乱的事宜,叛乱的经过就不可能不交代……借着包拯的嘴,就把贾昌朝如何平叛的光辉事迹报告给赵祯。
  从第三者的嘴里说出,羚羊挂角,看似离题,实则天外飞仙,绝对高招!
  贾昌朝抓着胡须,终于露出了笑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