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6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1119

  “哈哈哈,宽夫兄,我想请教,留着富弼,有什么好处吗?”
  “好处大了!”文彦博咬着后槽牙,苦口婆心,解释自己的初衷,他知道王宁安是聪明人,他抛出了封王的事情,接着又放过了富弼等人,王宁安一定猜到了是自己干的,他也不推辞。
  “二郎,西北大败之后,军心不稳,封赏王爵,是圣人的意思,本来只有你一个,但是老夫怕你的压力太大,才说服圣人,给赵宗景,还有太子殿下封王的,我可都是为了你啊!”
  “留着富弼也是为了我了?”
  “那是自然!”
  文彦博没好气道:“异姓封王,实在是太过显眼,不知道有多少人嫉妒你呢!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老夫把富弼等人贬到了西域,就是帮着圣人监督二郎,同时也是给你分担压力。有他们给你唱对台戏,圣人也就不会怀疑你了。而且大家都是老相识,知根知底,二郎也好掌控他们,用熟不用生,这个道理你也不懂吗?”
  王宁安低着头,思量了好半天,突然轻轻一笑。
  “照这么说,宽夫兄,都是为了我好?”
  “可不是!”
  文彦博哀叹了一声,“你千不该,万不该,现在富彦国死了,这天下,还有谁够分量,陪着你去西域?老夫的一片苦心,都成了东风流水,我,我真是妄做小人啊!”
  文彦博哭天抹泪,悲愤欲绝。
  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和王宁安多好呢,全都是为了王宁安着想!
  “宽夫兄,您老的良苦用心,我清楚了。”王宁安起身,抓着文彦博的手,用力摇晃了两下。
  “富弼虽然资历不错,但是近几年,一直赋闲在家,已经算不得什么重臣,更何况他和我之间也不熟,要论起来,有一个资历远胜富弼,能力更是超过富彦国百倍的人,让他陪着我,陛下一定放心!”
  文彦博从王宁安的笑容里,突然感到了一丝不妙,有股凉气从脊柱往脑后蹿,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二,二郎,你说的人,是——是我吗?”
  “没错!”
  王宁安热情邀请,“文相公,宽夫兄!除了你,还有第二个人吗?我会立刻上书,请求陛下任命你为凉王相,不成……地位太低了,再兼任高昌和于阗国相,对了,干脆让陛下加宽夫兄太师之职,总领西北政务,同时辅佐太子殿下,宽夫兄,我朝文臣之首,非你莫属!要是你觉得还不够,再给你专折奏事的权力,我们几个都受你的节制,还不错吧?”
  “错!大错特错!”文彦博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娘的,西域是老夫给你们挖的坑,怎么转眼要埋我了?
  “王宁安,老夫乃是首相,辅佐陛下,责任至重,你让我去西北,政事堂怎么办?谁能胜任,你这是拿国事开玩笑!”文彦博气急败坏。
  王宁安摇头,“宽夫兄,我大宋最不缺做官的人,你放心吧,贾子明,还有庞籍,曾公亮,王安石,还有那么大的大臣,都能替陛下分忧的,没了文屠户,也不吃带毛猪!”
  “你,你……”
  听到把自己说成了杀猪的,文彦博气得嘴唇都青了。
  “王宁安,你别太嚣张了!你逼死了富弼,又想来欺负老夫!你,你凭什么?陛下不会听你的!”
  “哈哈哈,陛下听不听我的,全看陛下信不信你!”王宁安轻笑了一声,“文相公,这些日子,你是什么都没掺和,但是你知道的事情,丝毫不比富彦国少!为什么耆英社的人被抓了,坊间便流言四起,是不是有人在背后使坏!”
  “没有!”
  文彦博断然否认,“王宁安,你别想往我头上扣屎盆子!这样,有本事,咱们去陛下面前打官司!我才不怕你呢!”
  老文虽然嘴上硬气,但难免心虚。
  他现在还有点迷糊,怎么好好的一个圈套,把所有人都套路了,一转眼,自己成了套中人了?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文彦博都想要骂娘了。
  王宁安微微一笑,“官司随便打,不过嘛,容我先写一个弹劾你的奏疏!对了……宽夫兄,你现在也可以写反驳的奏表,小弟没你的文采,我先告辞赶工了。”
  说完,王宁安也不理文彦博,直接扬长而去。
  刚到了家中,大苏竟然在二门等着。
  “哎呦,我的姐夫,你可太牛了!”
  苏轼张牙舞爪,伸着两个大拇指!
  “我听说了,你把富弼逼死了,太好了,老家伙是咎由自取,他该替死去的将士偿命!”
  王宁安摆了摆手,笑道:“这事我干得也不光彩,现在想起来,做坏事的也不只是富弼一个。”
  “还有谁?”
  “文宽夫要算一个!”王宁安笑道:“子瞻,正好,你帮我写一份弹劾文彦博的奏疏,也省得我费工夫了。”
  苏轼答应得很痛快,可他又犹豫了。
  “姐夫,文相公有什么罪啊?是欺君,还是谋逆?”
  “罪名吗?”王宁安挠了挠头,突然忍不住哈哈大笑,“对了,他之前用什么罪抓的耆英社众人,你就用什么罪弹劾他!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文宽夫作茧自缚去!”
  苏轼瞪大了眼睛,愣了半天,突然一跃三尺高,笑得手舞足蹈,跟三百斤的胖子似的。
  “真不愧是我姐夫!够狠!”
  说完,苏轼撒腿就往书房跑,挥毫泼墨,顷刻写好了一份弹劾奏疏,他迫不及待想要看文相公的反应了!
第717章
把坏蛋都赶走
  没有人可以抗拒衰老,经历过这番折腾,赵祯非常非常疲惫,精力衰退,眼前总像是有蚊虫闪过,视力衰减厉害,到了夜晚,哪怕点满了蜡烛,也没法读折子,处理政务。才区区几个月的功夫,龙体就不堪重负了。
  赵祯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必须做一些布置。
  首先,就是要了结这个案子。
  陈琳年老体弱,加之被抓之后,不吃饭不喝水,在三天前,已经死了。
  养了几十年的老狗,哪怕在最后关头,反咬了自己一口,赵祯也没法真正做到无情,他让人找了块地方,给陈琳安葬了。
  至于沈端和谭宪,全部斩立决。
  原来辛苦组建的密谍司废除,所有人员都被发配开封,替太祖和太宗守陵。
  赵祯吸取经验,重新换了一批太监。
  这些太监不像以前那样,是在京城附近招募的,而是从岭南,西北,幽州,甚至青唐等地,抽一些俘虏,找一些藩国少年,净身入宫。
  他们之中很多人别说识字,就连汉话都不会说,又来自天南地北,聚集在一起,短时间之内,根本没法兴风作浪。
  而且赵祯也把他们的权力压缩到了极限,只负责洒扫伺候人,涉及到政务公文的部分,赵祯会让翰林院,中书舍人负责。
  当然了,这样又会增加文官的权力。
  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文官还是比太监要好很多的,至少他们有家室,有子孙后代,不会像太监那么丧心病狂。
  其实这一次的事情,真正决定出兵,豪赌一把的正是陈琳和沈端。
  至于富弼他们,仅仅希望派遣钦差,伺机夺取兵权,然后在分化赵祯和王宁安而已,富弼说他并非主谋,只是知情不报,不是假话。
  但是把话说回来,没有耆英社,没有庞大的保守派力量,给陈琳和沈端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和王宁安叫板,更不可能调动军队。
  所以王宁安说,这不是是非对错之争,而是利益之争!
  要想推动变法,就必须除掉富弼,砍掉保守派最大的旗帜!
  不然,哪怕富弼跑到了西域,他一样可以遥控保守势力,和王宁安周旋到底,这就是他们的宿命!
  ……
  内廷被清理掉了,下一个就是赵大一系,经过反复权衡,赵祯并没有大开杀戒,他只是赐死了赵世迈,并且剥夺了赵从古的一切追封和哀荣,同时把他们从宗室的名册中删除。
  不过赵祯并没有停手,他封赵从郁为哈密王,同时将赵大的子孙,成气候的悉数发配西域,剩下的也都按照宗室条例,剥夺皇室身份,让他们永远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
  赵祯还降下旨意,昭告天下,太祖当年为了保全赵氏江山,将皇位传给太宗皇帝,乃是顺天应人,睿智之举。所谓斧声烛影,根本是无稽之谈,是前朝余孽,居心叵测之徒,诽谤之语。
  谁要是还敢演戏,还敢到处传言,绝不姑息!
  除了下令禁演之外,赵祯还带着赵曙去太庙,祭祀太祖和太宗,无论是祭文,还是祭品,赵大的规格都要略胜赵二一筹。
  显然,作为开国君主,赵大的贡献肯定胜过赵二多矣。
  其实赵祯都没有见过赵二,更别提赵大了,至于赵曙,那就更加遥远了,在他的眼中,不过是两个灵位而已。
  反正都是他们的祖辈先人,开创了大宋的基业,理当一体供奉,实在是没有必要给自己找麻烦。
  先人结仇,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淡化,这种例子并不少见……比如明英宗被俘之后,大明拥立了景泰皇帝朱祁钰,后来夺门之变,英宗重新复位,他恨死了兄弟,景泰皇帝什么都捞到。
  但是到了英宗的儿子宪宗朱见深继位,还是给了叔叔谥号景皇帝,后来到了南明的时候,朱祁钰才正式捞到了庙号代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