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5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3/1119

  或许那小子的本事太大了,根本没有看上龙椅吧!
  赵大叔自嘲地笑笑,不管怎么说,他终于可以放心使用王宁安,放心去推动变法……不过在推行之前,还要先解决眼前的战斗才是!
  自从赵祯来到煕州,各地的捷报就不断传来。
  首先第一份捷报是来自折家军。
  煕州城鏖战,折家军那边也不轻松,鬼章带领着人马围攻结河堡和临洮堡。
  折克柔先放弃了结河堡,困守临洮,鬼章不知道是计策,还兴匆匆猛攻。可是他哪里知道,折克柔在结河堡埋下了三万斤火药。
  当反攻开始的时候,他就派人偷偷点燃了预留的火绳,大约一刻钟之后,一团大火,从地下喷出,直接蹿起几十丈,浓浓的黑烟,烈焰飞腾。
  脚下的土地都跟着颤抖动摇。
  等到硝烟散去,结河堡已经荡然无存,随着结河堡一起被炸掉的还有5000名青唐兵。其余侥幸没死的,也全都仓皇逃窜,鬼章吓得连魂儿都飞了。
  他带着手下亡命奔逃。
  而折克柔一面向王宁安报捷,一面带着人马,兜着屁股追上来。
  他们一路上都杀红了眼。
  死死咬着鬼章不放,沿路都是倒毙的尸体,有战马的,也有人员的,折克柔下了严令,不许休息,吃喝拉撒,全都在战马上解决。
  每个士兵配了三匹战马,日夜不停。
  终于,鬼章所部,几乎全歼,一个不留。
  整个战场上,王家军担当中路,种家军在南,折家军在北,三柄利剑插过去。
  此外,狄青又调了3万新兵前来助战。
  这些新兵当不了主力,但是此时青唐兵已经溃败,他们收拾战场,绰绰有余。杨怀玉和驸马狄咏带着新军,分成两路,呈现扇子型,继续包抄过去,不放走一个漏网之鱼。
  全歼董毡与洮西之地!
  距离完成目标,只剩下最后的一步!
  ……
  说起了董毡,此时狼狈到了极点。
  带着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杀来,可是此刻,他身边还剩下不到三万人,穆木尔死了,鬼章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原来跟着他的部族头人,此刻也逃得差不多了,即便还跟着,董毡也能看出他们都有了二心,游牧民族的法则就是这么简单。
  当你所向无敌的时候,就是天神眷顾的宠儿,有无数人围着你的左右,哪怕伸出了臭脚丫子,他们也捧在手里。
  可是你一旦落败了,昔日的走狗会变成最可怕的恶狼,反咬你一口,一点不客气!
  董毡毫不怀疑,如果有机会,一定有人想砍了他的脑袋,进献给大宋的皇帝,至少能换一个荣华富贵。
  “走!”
  董毡简单休息了两个时辰,突然下令,带着他的一万五千名心腹离开,其他的人都甩在了身后。
  趁着夜色,董毡疯狂催促部下,跑得越快越看,道路已经被积雪堆满了,不时有人摔倒,战马折断蹄子,掉入沟谷,哪里是逃跑,简直是玩命!
  董毡不顾一切,全力逃窜,不远处就是当川堡,只要过了当川堡,再过了定羌城,他就安全了,青唐广阔,宋军杀不过来,只要给他一些时间,还能恢复战力!
  你们等着吧,我董毡还会杀回来的!
  ……
  “快开门,我们是大王派来的,前面打败了,大王要撤回青唐,你们快准备干粮,不许怠慢!”
  当川堡内的士兵被惊动了,他们借着火把的微光,能看到外面有二十几个人,其中一个人搭弓射箭,将一份文书射进了城中。
  “是大王的手谕,开城吧!”
  当川堡的城门开放,半个时辰之后,曹评手里攥着带血的匕首,将最后一个守军斩杀,闭上眼睛,喘了几口气,淡淡道:“报捷吧,当川堡是我们的了!”
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
  结河堡,当川堡,接连传来胜利的消息。
  身在煕州的赵祯和王宁安都显得十分振奋,王韶已经从连日征战的疲惫当中恢复过来,开始处理复杂的军务。
  这一战虽然还在继续当中,但是论起斩获,似乎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幽州之战,即便董毡脱逃,十万人马也只能剩下一两万人。
  从此一战,青唐的威胁解除,大宋可以专心对付西夏了。
  赵祯心中高兴,立刻让王韶清点战果,排定功勋,要好好嘉奖士兵。
  这几日赵祯又听说了赵铁柱的事情,人马在乱军当中,找到了赵铁柱的头颅,由于天气严寒,赵铁柱的头颅冻住了,并没有损坏。
  从康乐寨逃出来的数百民众,跪在雪地里,痛哭流涕,叩拜救命恩人。
  家中的长辈拉着孩子,告诉他们,长大要从军,要像赵将军一样,报效朝廷,保护百姓,做老百姓的子弟兵……他们却不知道,赵铁柱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统领,距离将军,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赵祯了解情况之后,立刻下令,追赠赵铁柱为检校中书令,煕州节度使……而且赵祯下令,建庙祭祀。
  不光是在康乐寨,在煕州,还有其他各处,都要建造庙宇,宣扬赵铁柱舍身救命的事迹……对于赵铁柱的家人,也要给予优待。
  赵大叔的一系列手段,赢得了百姓和士兵的一致喝彩。
  出了个英雄,武夫脸上有面子,百姓们更是被赵铁柱的行为感动,甚至有人编成了戏曲,粉墨登场,到处传唱。
  最初只有救民一折,后来逐渐发展,增加到了36回,后来干脆发展出了长篇小说,经久不衰……甚至许多当世的名将都被人们忘记了,赵铁柱的大名依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就像关羽能成为协天大帝关圣帝君一样。
  赵铁柱封神,当然也有深刻的用意。
  青唐蕃汉混居,各种教义数量众多,冲突不小,你拜观音,我拜老子,他拜弥勒……混乱无比,以赵祯的睿智,当然明白,这就是取乱之道。
  要想掌控河湟之地,必须确立一套新的信仰体系,凝聚人心。
  赵铁柱为救蕃汉两族百姓而死,死后封神,护佑百姓,能为所有人接受。而且大宋也需要一个典型,告诉百姓们,朝廷是一视同仁,没有蕃汉分别。
  只要能忠心大宋,就会得到朝廷的保护,无数忠勇的将士,会为了大家伙流干最后一滴血!
  信仰统一融合,再配合王宁安建议的分田主张,赵祯越发信心十足,要不了多久,大宋就能在青唐站稳脚跟,经营好这片地盘,也就足以形成对西夏的包围之势,进而铲除西夏这个心腹大患!
  “在朕的手里失去,就要在朕的手上拿回来!”
  赵祯显得气势汹汹,提到了西夏,又立刻下旨,把王宁安叫了过来。
  “西夏的情况怎么样,可有什么动静?”
  “有!”
  王宁安答道:“陛下,自从董毡出兵,西夏便积极调动人马,在横山一线,冲突很多,双方互有死伤。不过贾相公还算经验丰富,应对得法,不至于出乱子。”
  赵祯点头,贾昌朝或许打仗不怎么样,但是眼光还不错,知道谁可用,谁不可用,如今大宋不乏良将强兵,只要选对了人,挡住李谅祚并不困难。更何况董毡败得这么快,西夏或许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打完了。
  “陛下,臣此时只有一个担心,那就是李谅祚趁机攻取青唐,假如他捷足先登,我们就白忙活了。”
  赵祯立刻颔首,“没错,的确不能让西夏捡了便宜。景平,你认为何人可以去攻取青唐?”
  “让驸马爷辛苦一下吧,另外再派遣王宁宏和王宁宣跟着,带领一万人马,昼夜兼程,直扑青唐。”
  王宁安又说道:“他们此时还在围歼董毡的残部,既然山字营夺下了当川堡,董毡就跑不了,臣去传旨,让他们立刻出兵,后方的事情由臣负责。”
  “嗯,王卿,就按你说的办!”
  ……
  王宁安从煕州出发,直奔前线,此刻的前方,杀戮之惨烈,丝毫不比煕州来得差!
  董毡发现当川堡被宋军抢先袭占,顿时眼前一黑,差点昏过去……他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
  彻底完了!
  难不成他就要命丧在这里吗?
  董毡当然不甘心,他亲自挑选出3000人,向当川堡发起了猛攻。
  想要回青唐,想要和家人团聚,想要拿到赏赐,就给老子拼命吧!
  董毡带着500人作为督战队,全都握着鬼头刀,一波又一波的士兵,如同潮水一般,冲击当川堡。结果每一次攻击,全都被打了回来。
  仓皇撤退的士兵又会被砍脑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3/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