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1119

  鬼章连滚带爬,离开了西京。
  从早朝下来,凡是参与的官吏,无比欢喜鼓舞,倍感振奋。
  这一次不只是宰执重臣全部洗牌,下面的官吏也换了不少。
  原来王宁安的门人弟子,纷纷提前结束历练,被充实进各级衙门。
  比如吕惠卿就得到了王安石的推荐,接任三司判官,韩宗武进了大理寺,负责刑狱,章敦进入兵部,章衡和苏轼进了礼部,苏辙有理财之能,专职负责新交子事宜……
  随着这帮年轻人成长起来,王宁安的势力就像是一棵参天巨木,露出了硕大无朋的身躯。而且王宁安又拜了范仲淹为师,显然,他已经扛起了变法革新的大旗,要重新把庆历新政没走完的路,继续走下去。
  庆历旧臣,还有他们的门生故吏,六艺学堂,倾向变法的官吏,这些势力都集结在王宁安的身边。
  如果说以往王宁安的实力只限于军中和金融系统,那么发展到今天,已经遍及朝堂的每一个角落,根基雄厚,深不可测。
  这一切赵祯看得很清楚,却也很放心。
  有人要问,难道皇帝不怕王宁安这么大的势力,会黄袍加身,取而代之吗?
  说起来赵祯还真不怕!
  任何一个权臣,有心图谋社稷,夺取皇位,都不会像王宁安这么干。
  看看王宁安最近都干了什么……扫平蜀中江卿,斩杀两位相公,几十名官吏,又力推新法,富国强兵,干的都是得罪人的活儿!
  假如他有心夺权,就应该学赵匡胤,学王莽,先装得蠢萌可爱,人畜无害,暗中积蓄力量,绝不轻易表态得罪人……在拿到皇位之前,永远装傻。
  可王宁安不一样,他干得都是得罪人的事情。
  尤其是一口气宰了两位相公,更让赵祯放心,王宁安是真心变法,是真心辅佐大宋朝廷。当然了,如果变法成功,王宁安声望大振,的确也有危险……可变法多难啊,赵大叔都不奢望能看到成功的那一天,或许小太子会碰到,可现在他们师徒的关系,和父子也差不多了……有些人啊,只能用情笼络,不能用权术驾驭……
  赵大叔从来不避讳王宁安,也从不和他玩帝王心术,偏偏越是如此,王宁安就越是要谨慎小心,兢兢业业替皇帝办事。
  不得不说,高智商永远玩不过高情商!
  赞一个,赵大叔!
  “景平,你真准备好了对青唐用兵?那5万人马,可刚刚开始训练,没有一年半载,还排不上用场啊?”
  赵祯笑着问道。
  王宁安也呵呵一笑,“陛下,哪有等到四平八稳,什么都齐全了再用兵,会坐失良机的!如今董毡刚刚继位,根基不稳,他派使者来大宋,无非是想敲大宋一笔,顺便拿到册封,有大宋给他背书,手上又有了钱,驾驭部下也就容易了。只是我们不能让他如愿以偿,不但不给好处,还要施加压力,制造天兵压境的气氛……有些时候,不打比打更有威力,反正主动权在我们,不在董毡!”
  赵祯满意大笑,抚掌道:“王卿,人都说你是个主战派,其实你比谁都谨慎,轻易绝不动用武力。”
  王宁安憨笑道:“哪有真正的常胜将军,以汉唐之强,尚且吃了很多败仗……大宋应该把所有的功夫都用上,分化瓦解,削弱对手,和他们打经济战,打心理战,打情报战,打贸易战……总而言之,要把对手折腾得身心俱疲,天旋地转,头昏脑涨,弄个半死,然后再出动大军,一鼓作气!这就像摔跤的,最强的师父一定是最后出场,而且他出场一定要能赢,如果打败了,就要灰溜溜滚出京城,军队是大宋最后的手段,哪能随便拿出来!”
  王宁安在战略上向来积极,真正落到了战术层面,又相当细心,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这让赵祯非常放心。
  君臣两个不断谋划着出击青唐的计划……不过王宁安还是低估了下面人的积极性。
  王韶去年冬天,越过洮水,打下定羌城,收复煕州……朕准备大干一场,结果朝廷的精力都被交子务的事情牵涉过去,无暇顾及青唐,弄得王韶十分沮丧。不过他没有浪费这段时间,而是利用通商为手段,和吐蕃各部频频联络,收买头人,大肆拉拢。野利遇乞也没有闲着,老家伙派遣人手,进入青唐,散播流言,说唃厮啰是被董毡害死的。
  而且董毡还和西夏勾勾搭搭,要把青唐出卖给西夏,他根本不配做青唐的主人,唯有唃厮啰的长孙木征,才是青唐之主!
  不得不说,王韶和野利遇乞都是两个超级大忽悠,放在一起,威力倍增,至少顶得上一个王宁安……董毡本就不得人心,而且唃厮啰死得的确蹊跷,青唐各部多有怨言。偏巧董毡又和西夏眉来眼去,还要娶李谅祚的姐姐……结果吐蕃诸部盛传董毡要把青唐献给西夏。
  出于对西夏的恐惧,前后有近10万部民,归顺大宋,王韶的报捷文书直接送到了西京……
第592章
十万大军
  10万牧民归顺,当然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只是文彦博觉得,最多能给直道添一点工人,至于别的用处,他还没有看出来。相反,收了小弟,就要给钱粮军饷,虽然国库还有钱,可文彦博不愿意浪费在蕃部身上。
  身为枢密使的狄青显然比文彦博高明无数倍,他觉得这是个天赐良机,只是该如何操作,狄青还没有想得很明白。
  术业有专攻,玩阴谋诡计,他的确不如王宁安擅长,所以狄青就把王宁安请了过来。
  “景平,有什么主意?”
  有了字,称呼起来的确方便了许多。
  王宁安微微一笑,“凡事正本清源,只要分析清楚,为什么会有十万人归顺大宋,也就知道怎么对症下药了。”
  狄青颔首,主动说道:“青唐的东部,洮水以西,这一片地区本就是汉夷混杂之地,唃厮啰在时,这里是长子瞎毡的地盘,父子两个早就貌合神离。董毡在两年前,囚禁了瞎毡,最近听说唃厮啰死之后,瞎毡也被处死了。只是人虽然死了,但是势力犹存,这些蕃部,多则上万人,少则几百人,并不服气董毡,相反,他们尊奉瞎毡的儿子,木征在这一带有强大的号召力。”
  狄青分析道:“这一次董毡派鬼章来大宋出使,应该就是希望得到大宋的封赏,然后名正言顺,挥军经略洮水以西之地,收服所有蕃部,恢复他父亲时代的势力。”
  不得不说,狄青不愧是一代名将,把整个局势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王宁安笑道:“王韶和野利遇乞他们针锋相对,大把的钱撒出去,又制造谣言,说董毡弑父杀兄,十恶不赦,还说他勾结西夏,要出卖青唐……故此这些蕃部为了自保,才会争相归附大宋。”
  “局面很清楚,下面就应该想好,我们要什么。”
  “当然是要整个青唐!”狄青笑道:“陛下开疆拓土之心,比起以往都要强烈无数倍,咱们可不能寒了陛下的意。”
  王宁安又道:“那吞下青唐,最大的敌人是谁呢?”
  “有两个,其一是董毡的十万大军!”
  提到这支人马,狄青也感到了强烈的压力。
  青唐可不是弱鸡,河湟之地盛产战马,唃厮啰又是一代枭雄,连元昊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青唐的骑兵,足以和西夏抗衡。
  要想拿下青唐,就必须解决掉这一支强大的敌手。
  “其次就是西夏的李谅祚,如果我大宋占据青唐,就会形成包围态势,西夏处境前所未有的艰难。李谅祚应该会有两个选择,或者结合董毡,共抗大宋,或者趁火打劫,在我们交战激烈的时候,袭取青唐。不管他采取哪种措施,都可能破坏我们开边大业,不得不防!”
  “那狄相公以为,我们的战略应该是什么呢?”
  “速战速决,越快越好,要主力决战,不能拖延时日,否则我们粮草人员不济,很有可能失败,而且时间长了,西夏人就有了从容准备的时间,于我们更是不利。”
  ……
  狄青和王宁安一问一答,渐渐的就把整个战略勾画出来。
  首先,青唐地势高峻,沟谷纵横,道路艰难。
  如果大军劳师远征,迁延日久,必然后勤不济,粮食、牲畜、人员、兵器,消耗巨大,对于还十分孱弱的大宋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而且一旦董毡化整为零,采用不断袭击的游击战法,大宋几乎是必败无疑,当年李元昊就是这么吃亏的,王宁安和狄青都不愿意重蹈覆辙。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吸引董毡出战,在洮西之地,一举击败董毡,而且要打一场彻彻底底的歼灭战。
  废掉青唐所有主力,为大军西征,扫清障碍。
  确立了方针之后,再看眼下的局面,就有种高屋建瓴,俯视一切的感觉了。
  招抚蕃部很有必要,却不是为了立刻掌控多少土地,而是要激怒董毡,诱使他出兵进犯,大宋才好一举拿下。
  在历史上,王韶主持的熙河之战取得了空前成功,但是也留下了不少问题。
  主要就是大宋当时的兵力孱弱,不得不收买当地的部落,给予各部头人很多权力,采用羁縻之策,才勉强控制。后来旧党上台,直接推翻新政,连开拓的土地都不要了,王韶的努力功亏一篑,付诸东流,非常遗憾。
  不过经过王宁安的努力,大宋如今的情况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锐意进取的赵祯远比神宗厉害多了,中枢有狄青坐镇,地方上整军经武,战斗力得到了极大充实,已经有了正面硬怼的实力。
  “西北之军还没有练成,要想把握十足,就必须调幽州人马,景平,你们家能出多少兵?”
  “八千!”
  王宁安很干脆道:“我爹前些时候又回幽州坐镇,他说这几年耶律洪基的力量快速恢复,年年入寇,长城一线压力非常大,最多只能抽出8000人马,再多就挡不住契丹了。”
  “八千!”
  狄青背着手转了转,“也可以了,我给种诂下令,让他动员15000人,另外折家军再调5000,加上西北的人马,足以一战!”
  狄青用力挥了挥拳头,充满期待。
  蛰伏的这两年,狄青觉得浑身的骨头都疼,一个打惯了战争的人,闲下来绝对是要命的,君不见好多将军,解甲归田,没多久就百病缠身,暗疾复发,很快就死了。可是让他们领兵打仗,哪怕身上受了再多的伤,血流了几斤,照样欢蹦乱跳。
  狄青能撑下来,还要多亏王宁安,让他相信文官不会一直独揽大权,这不,才两三年的功夫,就天翻地覆了。
  ……
  狄青和王宁安定好了方略,上奏赵祯,得到准许之后,剩下的就是交给王韶落实。
  为了让王韶领会他们的设想,王宁安还写了一封长信,王韶看后,是大呼过瘾!
  “好气魄!王相公果然不同凡响,在朝一出手,灭了两位相公,开边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要一口吞下整个青唐啊!”
  王韶眉开眼笑,乐得跟200斤的胖子似的。
  像王韶这种人,不怕手笔大,就怕上面是裹脚的小女人,迈不开步子,干什么都掣肘,那才叫一个郁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