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1119

  王宁安也看过吕惠卿的这篇文章,说实话,王宁安也惊叹于“福建子”的狠辣!不愧是拗相公座下第一战将,吕惠卿拿出的完全是青苗法的升级加强版!
  不得不说,王宁安的调教有了作用,吕惠卿的功力也提升很快,他这套作法,等于是联合金融和海商的力量,共同对付传统的士人集团。
  且不说胜算如何,至少比王安石在历史上的作法厉害无数倍……
  相比之下,章敦则是更倾向于“武功”的方面。
  他认为要从辽国下手,尽快收复云州,然后水陆并进,拿回辽东。章敦以他的出使经验,告诉朝廷,辽东土地肥沃,绝非苦寒荒蛮之地。
  汉唐都在辽东大举耕种,肥沃的黑土收获远远超出中原地区。
  在辽东建军屯,可以自给自足。
  而且辽东可以作为重要的养马场,以此为基础,经略草原,训练骑兵,假以时日,消灭西夏,打通丝绸之路,则汉唐盛世可期。
  显然,这两篇策论切合主题,得到了赵祯的赏识,列为前两名。
  再看其他人的,曾布主张理财,要严格规范各级衙门的开支,杜绝铺张浪费,韩宗武强调培训官员,要拥有完整的历练,量才用人,避免论资排辈。苏轼则是强调教化的重要,要一改书院学堂务虚的作风,真正研究民生利病……
  纵观所有六艺的文章,普遍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务实!
  几乎每个人都能言之有物,拿出真东西,具备可行性。
  相应的,张载和二程也都参加了殿试,他们提出更多的是宽刑爱民,节俭清廉,修德敬天,于民休息……这些观念,多数老生常谈,而且了无新意,丝毫没有落实的办法。属于空洞华丽,听着好听而已。
  有心锐意进取的赵祯自然不会满意,在排名上也看得出来,六艺的学生普遍考前,而张载,还有二程都落入了三甲行列,程颐更是掉了车尾,如果不是这次殿试不黜落,没准就要落榜了!
  ……
  君心如何,昭然若揭了!
  政事堂的几位相公脸色都很不好看,尤其难得,不久前还视若寇仇的贾昌朝和文彦博凑在了一起,两个老家伙都跟吃了苦瓜似的,脸比驴长。
  贾昌朝先感叹一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看起来,大宋的未来,是这些年轻人的了,老夫也该退位让贤了。”
  听他的话,文彦博都要吐了,你贾昌朝要舍得让位,现在就该滚蛋了,何必死赖着首相的位置!
  文彦博哼了一声,“子明兄是大宋的擎天一柱,该退位的是小弟才是。你看看,状元郎的文章,写的多好,要收税啊!还要请子明兄好好落实才是!”
  “呸!黄口孺子,一派胡言!”
  贾昌朝能不生气吗,他们家就是大地主之一,良田几十万亩,每年光是卖粮食,就有20万贯的收入,如果按照上面所说,就要拿出近十万贯,交给朝廷,还不如杀了他比较痛快。
  “王宁安这个小子,专门教学生算学,天天盯着利益,人都掉钱眼去了!”贾昌朝气得通骂道:“让这样的人,执掌朝廷,天下不乱才怪呢!”
  文彦博嘿嘿笑道:“子明兄高见,所以小弟以为子明兄应当匡扶正义,替大家出头才是!”
  “出头?出什么头?”
  贾昌朝哼了一声,才不上当呢,老夫上次就是被忽悠了,险些身败名裂,这一次还想让我出头,老夫才没那么傻缺呢!
  “宽夫兄,听闻你和王二郎在一起做水泥生意,赚了不少啊?”
  文彦博慌忙摇头,“没有,绝对没有,都是些谣言讹传!”
  你就装吧!
  贾昌朝冷笑一声,“看起来老夫也该找王二郎商量商量,他有什么好路子,给老夫指一条,赶快攒点棺材本,等一旦变了法,老夫也不至于没有养老钱。”
  说着,老贾竟然起身,就往外面走,仿佛真的要去找王宁安。
  这下子可把文彦博急坏了,他最怕贾昌朝和王宁安谈生意。
  自己已经“下水”了,万万不能再拉一个!
  “子明兄!你是大家的主心骨,遇到了事情,你可不能不管!”
  贾昌朝冷哼一声,“主心骨?三军主帅?”
  “没错,就是如此!”
  “那大帅从来都是押后阵,就请宽夫兄当这个先锋,冲锋陷阵吧!”
  文彦博怒喷老血一口!
  眼珠子差点掉出来,他算是看透了,这个贾昌朝是彻底不要脸了。
  根本就是蒸不熟,煮不烂的滚刀肉,让他出头,是千难万难!
  可他不出头也不行啊!
  自己的把柄捏在王宁安手里,胡乱折腾,肯定被王宁安弄得死死的。
  在地上转了好几圈,文彦博突然眼前一亮。
  “我说子明兄,咱们能不能退而求其次。”
  贾昌朝翻了翻大眼皮,“怎么讲?”
  “不过是考生的文章而已,暂时还落实不下去,咱们不妨把六艺拿过来!”
  贾昌朝愣了一声,随即摇头,“要怎么拿?王宁安会甘心吗?宽夫兄,你还是省省吧!”
  “不!”
  文彦博还来劲了,“子明兄,你想想,六艺学堂的成绩这么好,大有天下之士,尽出六艺之势。这一科结束之后,必定会有更多的士子加入六艺,你说是吧?”
  “这倒是,我家的几个小子也想送进六艺,有问题吗?”
  “当然!科举考试,天子门生,如今多了一个六艺学堂,那出来的考生,是天子的门生,还是王宁安的门生,是听陛下的,还是听王二郎的?”
  文彦博不停摇头晃脑,“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六艺学堂太耀眼了,必须收敛锋芒,这也是对王二郎好,我想聪明如他,是不会反对的,还要感激我们!”
  贾昌朝听完,干脆不看文彦博了,就连他这么无耻的人,都感到脸红了!
  人家辛辛苦苦弄出来的成果,你要给抢走,还说的那么光明正大,文彦博,敢问你的脸皮何在?
  贾昌朝沉吟了许久,他是真不想得罪王宁安,可问题是六艺学堂的表现,已经影响了文官集团的根基。
  如果再让他们这么干两三科,到时候天下的文官还不都是六艺的,他们玩什么了!
  “成了,老夫就跟宽夫兄一起面圣,不过说了,老夫只是摇旗呐喊,这个头儿,只能你来!”
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彦博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东华门外,齐唱状元名!
  吕惠卿、章敦、韩宗武作为今科三鼎甲,最受瞩目。
  吕惠卿个子不高,但胜在面白如玉,举止文雅,抛开他一肚子花花肠子,绝对是文采风流的代表。
  章敦呢,他身材高大,五官硬朗,气度不凡。
  韩宗武出身名门,河北八韩,天下闻名,作为韩家的第三代,韩宗武也算是一鸣惊人,他风度翩翩,十足的浊世佳公子。
  三鼎甲一出,震撼无数人。
  今年的科举,不但选拔的人有才华,还有颜值!
  满街上大姑娘,小媳妇,呼朋引伴,争相观看,伸长了脖子,如痴如醉,有人跟着跑,连鞋都丢了。
  置身其中,章敦也十分得意,他不住回头,偷眼看自己的侄子章衡。因为特殊的出身,章敦并不喜欢自己的家族。
  甚至憎恶自己的姓氏,由此还产生了一种报复心理,残忍,阴暗,胆大妄为……或许章敦自己都不知道,继续发展下去,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过王宁安窥见了端倪,作为师长,王宁安是很抬举章敦的,给他出使倭国,虽然在倭国的日子不堪回首,但是章敦的看法变了很多。
  出身不清白如此,只要够优秀,一样有无数人倒贴!
  心结渐渐打开,章敦和自己的侄子,也不再是疾言厉色,视若寇仇。
  如今他稳稳压了侄子一头,更是觉得过去的事情不算什么了。
  “什么时候回家祭祖,告诉我一声。”
  章衡一愣,再抬头时,小叔已经策马往前跑了,他咧着嘴嘿嘿一笑,果然如先生所说,小叔还是太傲娇啊……
  章衡也很欣慰,他知道自己只能算是守成之人,以后章家还要看自己的小叔!
  相比其他人,大苏的心情不算好,他觉得自己应该是状元之才,凭什么落到了阴险毒辣的吕惠卿手里,简直岂有此理!
  “子由,你说咱姐夫是怎么想的,怎么就偏爱俩坏蛋呢?他是不是眼神不好?”
  苏辙给大哥一个白眼,“是人家比你有用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