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1119

  富弼当然震惊,可是他却不想认输。
  不是富弼蒙上了眼睛装瞎子,而是他读了一辈子书,很多东西都成了本能,无法撼动了。
  富弼思量一阵,然后才冲着赵祯,一拜再拜。
  “启奏陛下,老臣有肺腑之诚,要沥血上奏!”
  赵祯颔首,“富相公请说吧!”
  “陛下,我朝自太祖皇帝,建基立业以来,立下祖制,不杀士大夫,待士人之厚,亘古未有。天下士子,无不感念太祖盛德,一心一意,忠于朝廷,辅佐社稷,尽心竭力,不敢有丝毫怠慢……故此,才有百年承平,富庶康宁。士农工商,自古皆然,士为根本,表率天下。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亚圣高见,历代帝王,无不养士以为用。如今王宁安在滦州和蓟州的作为,分明是篡改祖制,直接分田于民,试问,升斗小民,骤然得到田地,焉能不拥戴朝廷?可是过些日子之后,这些人不懂大义,不读孔孟,如何能一直忠于朝廷?欲长治久安,必须要靠士人,而不能依靠小民!老臣以为,虽然王宁安的措施,暂时有效,但终究不能长久,必将祸国殃民,恳请陛下为了大宋江山长远考虑,不要被一时小利,迷惑了耳目!”
  说完,富弼撩起袍子,竟然双膝跪在了地上,五体投地。
  他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
  但是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我们才是你的帮手,才是朝廷的左膀右臂。
  那些泥腿子什么都不是,给他们好处也没有用,他们不会真正忠于朝廷,君不见历代都是乱民作乱,才把朝廷推翻的吗?
  汉有黄巾之乱,唐有黄巢之祸,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赵祯也不由得迷离起来,到底是依靠士人,还是依靠百姓,真是难解的一道题啊!
  他站起身,走到了富弼的身旁,拍了拍富弼的肩头,让他站起来。富相公此刻脑门都见汗了,他暗暗松了口气,看起来陛下还是听进去了。
  正在富弼窃喜的时候,突然外面响起来了急促的钟声。
  有一个骑士从村子飞奔而过,扯着嗓子大喊:“辽寇来袭!辽寇进犯!”
  所有百姓都被惊动了,大家伙短暂慌乱,这时候几个老农突然站了出来。
  “还愣着什么,抄家伙,和辽狗拼命去!”
  很快所有青壮集结起来,直奔村口而去,看着百姓义愤填膺的背影,赵祯的眼睛是湿润的。
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绅背叛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燕赵之地,从来不缺猛士英雄。
  就在赵祯的面前,一个接着一个村子,青壮迅速集结起来。很快就聚集了上千人,他们有的拿着刀剑,还有许多是拿着锄头,锹镐等农具。
  牵着马匹、骡子,还有毛驴。
  上了年纪的老人分派年轻人,到各处联络,去外面侦查情况。
  一切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面对这种局面,赵祯突然很感兴趣,他想好好看看,百姓究竟是怎么御敌。倒是富弼,他极力劝阻,希望赵祯赶快回去,免得出了危险。
  赵宗景很不以为然,“富相公,你没有看到吗,狼烟一束,代表入寇辽兵不过千人上下。不说别的,光是我们这些人马就未必怕了辽寇。倒不如留下来,好好看看,这些百姓究竟能不能战败辽国。假如他们真的行,那就证明王大人的措施是得当的,富相公,你多半要为了诬告负责!”
  富弼脸色越发难看,他强忍着怒火,“郡王殿下,纵然他们能抵挡住辽兵,如何能证明檀州和顺州的士绅不行?”
  “哼,那咱们就拭目以待!”
  赵宗景好歹也是杀进过升龙府的人,这几年闲着的时候,经常练练弓马骑射,拳脚本事,早就按捺不住,想要一展身手。
  他披着铠甲,提着刀,负责保护赵祯,也在等待战机。
  从辽寇来袭的消息传开,不到半天的功夫,出现了许多士兵,很多人身上都带着伤,此时却急匆匆赶来。
  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士兵,吊着一条胳膊,他直接找到了赵祯一伙人。
  看到了杨怀玉,就是一愣,他似乎在哪里见过。
  杨怀玉沉声道:“本官就是杨怀玉,你是谁的兵?”
  军卒连忙跳下了战马,躬身道:“卑职天雄军云骑左厢都头杨义斌,见过杨将军!”
  杨怀玉看了一眼赵祯,皇帝陛下微微摇头,意思是不要暴露身份。杨怀玉只好说道:“我另有职责,只是恰巧路过,你们如何御敌,可有方略?”
  杨义斌连忙说道:“有,请杨将军放心,辽寇打不过来!”
  赵祯突然笑道:“你这么有把握?身上还带着伤,也能杀敌吗?”
  杨义斌把眉头一挑,傲然道:“只要脑袋不断,就能杀辽狗!”
  “好汉子!”
  赵祯赞了一句,“你可是和辽兵厮杀,留下的伤?”
  杨义斌见赵祯一脸祥和,笑容和煦之中透着高雅,不敢怠慢,可涉及军情,他也深知不能随便乱说,故此有些犹豫。
  杨怀玉道:“这位……大人,是朝廷过来的御史言官,负责监察地方,我就是保护大人的,他问你什么话,只管实话实说,不要隐瞒。”
  杨义斌这才点头,“回禀大人,小的参加了顺州之战,亲手杀了三个辽寇,这条胳膊是在古北口受伤的,小的是第二个冲上古北口的!”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冒着光亮,显得十分激动得意。
  想起那一战,骨子里还在战栗兴奋!
  赵祯还没反应过来,赵宗景在他的耳边低声道:“第一个杀上去的是王良璟王将军!”
  “哦?”
  赵祯一惊,敢情这个年轻军卒还是个功臣,真是难得!
  “原来是立了大功!朝廷可有赏赐?”
  “有!”
  杨义斌笑着答道:“小的前后斩杀5个辽兵,又冲上了古北口,折合成15级,一共分了150户,周围三个村子都归小的。”
  赵祯好奇道:“是怎么归属法?莫非你是这里的土皇帝不成?”
  杨义斌连忙摆手,“小的可不敢,大宋的皇帝只有一个,就像这天,只有一片。”
  赵祯含笑,“那你说说,都有什么归你?”
  “他们的出产。”杨义斌老老实实说道:“每家每年产出的十分之一,交给小的,小的则要负责挑选青壮,训练民夫,防御辽寇来袭。”
  ……
  通过和杨义斌的聊天,赵祯彻底明白了王宁安的这一套设计。
  在平分土地的基础上,王宁安弄出了一套按照军功食邑的奖励制度。
  简单说,就是士兵斩首越多,立功越大,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田产庄户供养,这一套他在岭南安置有功将士,筹建军屯的时候,就实行过。
  这一次他做的更加完善了。
  立功的将士也不单纯享受供养,他们还有义务保护百姓,训练民夫,抵御蛮夷入寇,另外如果有官吏不法,盘剥百姓,欺压良善,也可以通过士卒向上告状陈情。
  比如这一次辽寇入侵,作为三个村子的保护者,杨义斌就要立刻赶来,组织百姓,进行防御。
  见识过千军万马,杨义斌显得非常镇定,他要求百姓立刻撤回村子,坚壁清野,严防死守。同时派出100人,围着村子十里,巡逻警戒。
  整整一天的功夫,辽兵都没有出现。
  赵祯他们默默看着,心中赞叹,就凭着严密防御,辽兵即便来了,也别想讨到便宜。
  到了傍晚的时候,杨义斌显得脸色很难看。
  原来他得到了消息,有辽寇绕过古北口,连着攻破了5个村镇,有数百人遭到了屠戮。眼下朝廷的正规人马还在路途之中,如果不挡住辽寇,很可能他的村子也不保了。
  杨义斌当即召集了周围的十几个村子,大家凑了500名勇士,全都穿着皮甲,带着短刀,准备偷袭辽兵的营地。
  “算上我一个!”
  杨怀玉带着50人,要加入其中。
  杨义斌想了想,却摇头了,“杨将军,卑职知道,你保护的是大人物。以后这种战斗不会少,还是让我们自己来吧!”
  杨怀玉被拒绝了,却生不出怨气,只能点头。
  当天夜里,杨义斌他们断然出击,袭击了辽寇的大营,到了第二天,500人去,回来的时候,350人,还有百十几个都带着伤。
  但是他们的腰间却别着不少辽兵的首级,淋漓的鲜血,把裤子都弄湿了,变得一片暗红。看到了这些人,富弼猛地吸了口气,不由的冒出了四个字——虎狼之兵!
  秦国商鞅变法,以耕战立国,士兵计首级立功,赏赐田亩房产……故此人人悍勇,每逢战斗,争相砍下敌人首级挂在腰间,六国见之,无不骇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