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1119

  辽国的贵胄只能认输,乖乖把钱送到大宋的口袋里,换取他们喜爱的毛衣。
  只是很小的一件东西,每年交易的金额也不多,可是大宋会,辽国不会,大宋的母亲能挣钱送孩子上学堂,有了读书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至于辽国,贵胄们只会去压榨可怜的牧民,从他们手里拿走最后一个铜板,送给大宋,结果就是辽国的孩子永远只能放羊,一辈子挣扎着温饱线。
  赵祯一边走着,一边看着,他的感悟真的不少。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治理百姓,无非就是给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和勤劳,换取足够一家人生存发展的回报……赵祯终于来到了平县,传说中的城市!
  刚到平县,就有一件热闹找到了赵祯。
  原来从去年年初开始,平县造船厂就动工制造了一艘巨大的商船,被命名为“神舟”,近日终于完工,要正式下水。
  陛下驾临,曾巩代表平县百姓,邀请赵祯去参观下水仪式。
  皇帝的兴致很高,“神舟,名字很大气,不要让朕失望啊!”
  等来到了码头,踏上了神舟,赵祯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满心都是震撼,他简直无法想象,这样一艘庞然大物是怎么造出来的。
  神舟长度有40丈,宽接近10丈,高3丈,几乎和三层楼一样高。
  神舟不但大得惊人,而且装载能力更加可怕,一次能装得下18000石粮食,而神舟的排水量,换算成后世的标准,差不多是4000吨,几乎顶得上一艘驱逐舰,在这个时代,那是不折不扣的海上怪物。
  为了造这艘巨舰,从三年前,就囤积木料,从交趾运来巨大的楠木,从大宋各地集中最好的造船工匠,耗时一年半,才打造出一艘当世绝无仅有的神舟巨舰。
  站在上面,赵祯只觉得自己无比渺小,他就像是立在一座城市之上一样。
  这就是大宋的力量!
  赵祯俯视着周围,突然有种流泪的冲动,他的子民太让人惊叹,太让人自豪了!
  真应该早点离开京城,多到外面看看。在京城只有那些没完没了的蝇营狗苟,只有走出来,才能看见大宋百姓的伟力!
  赵祯骄傲了,傲娇了!
  有如此百姓,他还有什么可惧怕的。
  “王卿,朕真想立刻下令,马上出兵,收复燕云啊!”赵祯眺望着北方,眯缝着眼睛说道。
第404章
辽国要乱了
  有两种力量,最让人惊叹,一种是破坏的,就像是草原上的枭雄,从古至今,他们不断征伐杀戮,每走过一处,都是鲜血横流,尸积如山,城池被烧毁,文明被摧残……许多人拜倒在他们的屠刀之下,惶恐不安,称他们为上帝之鞭,是代表神灵,惩罚世人。
  还有一种力量,那就是创造的力量。
  绵延万里的长城,雄伟的宫殿,笔直的道路,繁多的排水沟渠……当然,也包括眼前的巨舰。
  如果不亲眼目睹,光凭着文字的描述,永远无法感受到船只的庞大,像一座山,一个城,任何人在这艘船的面前,都是渺小的蝼蚁,包括皇帝在内!
  可是这样的海上巨人,又是无数渺小的人靠着双手制造出来的。
  很有趣,也很感慨。
  赵祯、富弼、狄青、欧阳修、唐介、王德用,每个人都被这艘巨舰征服了,他们行走在多达四层的甲板中间,欣赏着令人惊叹的设计,感受着工匠们的巧妙和力量。就连富弼都不得不承认,这些工匠真是很了不起。
  这样一艘巨舰,如果用来运战马,差不多能运1000匹到1500匹,假如有十艘巨舰,就能运来3000重骑兵所需的全部战马,而凭着3000重骑,就能抗击辽国的大军,就能打出大宋的威风……这是一个很容易算得清的账。
  以往辽国雄兵压境,大宋束手无策,只能躲进城池里,靠着坚固的城墙保护自己,战战兢兢,只能靠着岁币祈求太平。
  仅仅是十艘大船,就能改变帝国的命运!
  赵祯终于想通了,这就是他要找的自信来源,赵祯觉得自己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王卿,在几年之前,你就说要恢复燕云,当时在许多人听来,都是痴人说梦,可是这些年下来,你的平县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朕越发相信,我大宋兵伐辽国的日子不远了!”
  王宁安连忙说道:“启奏陛下,平县不是臣的,是平县百姓的,是大宋的……至于世上的事情,关键就在实践二字,坐而论道,不如脚踏实地,真正去做事,这也是臣在六艺一直倡导的精神。这艘巨舰就由六艺百工院的师生参与设计建造,他们还计划建造更大的神舟。”
  “好!”
  赵祯抚掌大笑,“他们要是造出了更大的船只,朕一定不吝惜爵位,朝廷要多多奖励这些能做实事的人,富相公,你要记下来,替朕好好落实下去。”
  富弼躬身答应,面色如常,但是心里却越发无奈。
  虽然他鄙视六艺学堂,讨厌这些不遵守孔孟之道的坏孩子,可问题是这帮坏孩子往往能做到比人无法成功的事情。
  就拿眼前的神舟来说,就是集合了大宋造船技术的最高成就。
  龙骨采用了交趾的楠木,又增加了钢铁部件加固,船只拥有上百个水密舱,即便受到损失,也不会轻易沉入海中。
  另外船上又装备了120架床子弩,还有一些原始的火箭,在火炮还没有出现之前,这艘大船绝对是海上的刺猬,无人敢惹。
  ……
  赵祯在平县的日子过得很愉快,除了见证了神舟下水,还参观了军械作坊,这也是王宁安着力最多的地方。
  自从上次确定了铁骑的方向之后,军械作坊就加大了功夫,研究板甲。
  经过了反复试验,终于成功了。
  王良璟的手上就拿了一块板甲,这是利用水力锻床砸出来,一套完整的胸甲,大约30斤,重量只有步人甲的一半,那防护力如何呢?
  现场就来了一个实验。
  一面摆着步人甲,一面摆着板甲。
  王良璟提着一柄马刀,吸气用力,斜着向步人甲劈去,从肩膀到胸膛,被划出了一道巨大的口子,甲叶子乱飞,刀尖深深陷入,显然,如果里面有人,非死即伤。
  他又用同样的力道,劈到了板甲上面,二者撞击,发出一串火星,十分耀眼,仔细辨认,胸甲也被划破,但是伤口不深,显然,防护力,板甲胜了一筹。
  光是让王良璟实验,显然没法说服更多人。
  赵祯叫来了王德用和狄青,又找来几十名捧日军的士兵,他们亲自穿戴之后,都给板甲竖起了大拇指。
  赵祯还有些不解,“朕看板甲只是护住了要害,四肢却露在了外面,万一受了伤,又该如何?”
  狄青笑道:“陛下,疆场冲杀,哪有万全之策,能护住要害就很不错了,甲胄轻了,就能节省体力,板甲也可以把四肢都防护起来,就看战斗的需要,进行取舍。不过总体来看,臣要恭喜陛下,我大宋的铁骑成了!”
  王良璟招呼着手下,给赵祯进行了一次演示,他们一共200人,分成两队,骑着马瓦里马,身上披着板甲,每个人配3条骑枪。
  由远而近,战马迈着小碎步,快速向前。
  赵祯第一次看到,虽然静塞军也演练过,但是和王家军差得太多了,毕竟他们是和辽兵拼杀过,而且还大胜而归的勇士。
  往前冲击,气势如虹,杀机四伏,让人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凝固了一般。当他们举起骑枪,形成一排的时候,许多人惊呼出来。
  包括狄青,鬓角都冒汗了,他不断推想着,假如自己是这些人的对手,能不能从如林的长枪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推想了无数的可能,狄青颓然放弃了。
  不得不说,骑墙战术,就是彻头彻尾耍无赖!
  愣是把你拉到同一个水平上,然后凭着绝对的优势,彻底碾压!
  这些士兵根本不装备弓箭,其实他们也很清楚,装备了也没有多大用,和辽国人比射箭,根本是脑袋有毛病。
  老子就靠着快速的战马,坚固的铠甲,优良的纪律,冲垮对手。
  重骑就是整个大军的铁榔头,敲开螃蟹铠甲的锤子,后续的轻骑兵,骑马步兵,还有床子弩,火箭,猛火油……这些才是杀戮辽兵的刽子手。
  狄青不愧是领兵的天才,他已经很快勾勒出一套完整的战术,他不无激动说道:“陛下,当下万事俱备,只欠战马了,只要战马充足,钱粮足够,随时可以发动攻势,收复燕云!”
  相比狄青的乐观,其他人更保守一些,目前大宋的马瓦里马才只有几百匹,完成训练换装的只有200王家军。
  北地马的数量倒是有十几万,可是整个河北,也不过只有5万匹,最重要的是攻打燕云容易,可是守住燕云困难。
  这些事情都是作为统帅必须考虑的,赵祯很想听听王宁安的意见。
  “的确,光靠着我们的力量还不足以发动战争,但是我们可以借力打力,因为辽国要乱了!”
  王宁安拿出了一封密信,上面漆着封口,王宁安根本没有看,但即便不看,他也能猜出一些内容。
  这是重元送来的一封亲笔信,是写给赵祯的。
  赵大叔打开,仔细观看,上面用近乎肉麻的语气,称呼赵祯为尊贵仁慈睿智慷慨的皇兄,重元提到,自己才是先皇属意的继承人。耶律洪基篡夺了他的皇位,双方不共戴天,他要起兵,夺回皇位。
  重元希望赵祯能提供一些帮助,200万贯军饷,100万石军粮,如果夺回了皇位,重元愿意将燕云十六州双手奉上,宋辽两国,永结盟好云云……
  赵祯看完,默不作声,只是让其他人也传看。
  等到大家都看过,赵祯才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臣绝不赞成给重元粮饷。”富弼首先表明态度,“辽国内乱,那是他们的事情,我大宋只宜坐山观虎斗,没有必要替重元火中取栗。”
  难得,王宁安没有反对富弼的意见。
  说句实话,耶律重元,选来选去,选择了一个最糟糕的时候,发动叛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