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119

  两个小家伙乖觉地点头,白氏走了过来。
  “宁安,这么危险吗?”
  “不得不防啊!”王宁安如实相告:“崔家在沧州几百年,上上下下,都是他们的人,想要铲除他们,一定会有反扑的。”
  白氏没有像是寻常的女人哭哭啼啼,阻止儿子,她看得出来,既然掺和进来,就必须一条路走到底,把南墙撞破,才能替王家杀出一个未来!
  “宁安,这是你姥姥送给娘的护身沉香,你戴着吧。”
  崔氏将一块乌黑的沉香木挂在了王宁安的脖子上,用力抱住了儿子,她多想将自己一辈子的福气都传给儿子,只要他平平安安,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
  从后院出来,王宁安坐在了酒楼的前厅,等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向好和小毛子先后跑了回来。
  向好给了王宁安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五处地址,比王宁宏所说还要多两处,崔家的酒坊还真不少啊!
  “少东家,我去了鸽子市,全都给买回来了!”小毛子兴匆匆道。
  “好,跟着我去知州衙门。”
  王宁安带着两个人,从酒楼出来,坐着驴车,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知州衙门,包拯正在二堂等候,他满身的官服,阴沉着脸,杀气十足。
  公孙策并没有在身边,见王宁安进来,包拯主动说道:“公孙先生刚刚邀请杨雄去勘查书院的进度,公孙先生会拖住杨雄的。”
  作为“监州”,杨雄要是拼了命阻拦包拯,还真没法拿下崔家,看起来包拯真不是浪得虚名。
  “大人,厢军,还有牢城营那边没有问题吧?”
  “没有,崔家还没有本事造反!只要速战速决,就不会出乱子!”
  “那好!”王宁安用力一挥拳头,“包大人,这是崔家酒坊的位置,就以崔家私自酿酒卖酒为名,把他们一网打尽!”
  包拯看了看问道:“崔家酒坊遍及全城,光是从一处下手,难免有漏网之鱼。”
  “大人不用担心,看看这个!”王宁安把袖口抬起来,鸽子发出咕咕的声音,包拯大笑点头,“果然是心思缜密,好!”
  包拯用力一拍惊堂木,所有的衙役都站立整齐。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
  “属下在!”
  四个大汉一起站出来,躬身施礼。
  “你们四个人,各自带领二十名衙役,立刻封锁这四处酒坊,准备好之后,放鸽子通报本官,本官会安排人在鼓楼敲击大鼓,听到鼓声,一起动手!记住,不许打草惊蛇,不许跑一个人!”
  “遵命!”
  四个人刚转身,老爹王良璟从外面急匆匆跑进来。
  “大人,我抓到了两个试图通风报信的。”说着,王良璟揪着两个人的脖子,扔到了包拯面前。
  一个人是知州衙门的厨子,一个是后院的马夫。
  包拯大规模集结衙役,肯定会惊动崔家的眼线,包拯就事先让王良璟在衙门外面埋伏,果然抓到了内鬼。把两个收押,包拯又道:“事不宜迟,王良璟,你也负责一处酒坊。解决之后,即刻赶到崔家,同本官汇合!”
  包拯说完,抓起王宁安,“小友,你就陪着老夫去崔家吧!”
  “敢不从命!”
  一张大网快速展开,就看能网到多少猎物了……
第34章
大辽武士
  “小友可会下棋?”
  “象棋成不?”王宁安试探着问道,他觉得士大夫应该都喜欢下围棋,更有人苦苦钻研黑白之道,却不成想包黑子是个例外,包黑子大笑着摆好了棋盘,直切抢了一个先手。
  “当头炮!”
  王宁安连忙把“马”跳了起来,两个人你来我往,就下了起来。王宁安的棋艺不怎么样,谁知道包拯更是有趣,他下棋一往直前,大杀大砍,大开大合,不拼光最后一个子,决不罢休。
  面对包黑子疯狂的攻击,王宁安偶尔玩一点小计谋,就能黑掉老包一个子,他们竟然杀了一个难解难分。
  包黑子大呼过瘾!
  王宁安暗暗苦笑,根本就是一对臭棋篓子,估计公孙策不会愿意和他下棋,也就欺负欺负小孩子吧!
  两个人连杀了三盘,突然一只鸽子落到了院子里,扑棱两下翅膀。差役董平急忙跑过去,抱了起来。
  “启禀大人,小南门外,王朝准备就绪!”
  包拯略微迟疑,继续发动攻势,王宁安勉力应付。
  “大人,东门里,忠义坊准备妥当。”
  “大人,黑龙桥准备妥当。”
  “大人……”
  一个接着一个,当王宁安和包拯下到了第七盘的时候,最后一处也准备好了,包拯高高举起了“车”,又放了回去,笑道:“把棋盘留着,等收拾了崔家,再来下完这一盘!”
  说完包拯一挥手,“击鼓!”
  有差役领命,冲向了鼓楼。
  包拯带着其余的差役,一起杀向了崔家府邸。
  离着崔家还有几十步,咚咚咚!动地惊天的鼓声响起,急促有力,王宁安甚至都觉得血液在沸腾,忍不住想要纵情大吼。
  “开门!”
  董平和薛霸拼命叩打崔家的大门。
  “快出来,不然我们进去了!”
  叫嚷了三遍,门终于开放,从里面慌里慌张走出了一个年老的管家,见到外面上百差役,拿着绳索铁尺,气势汹汹,顿时吓得变颜变色。
  “你,你们要干什么?”
  “不干什么,贵府犯了事,大家跟我进去!”
  董平推开了管家,一马当先冲了进去。
  薛霸招呼着其他人跟进去,包拯在簇拥之下,也进入了崔家府邸。
  “给本官搜!”
  差役正要往分散搜查,崔钰终于姗姗来迟,他连衣服都来不及扣,见到包拯凶神恶煞一般,他同样心惊肉跳,大感意外,皮笑肉不笑道:“原来是包大人驾到,小的没有迎接,还请恕罪。”
  “嗯!”包拯只是点头,继续让别人搜查,崔钰怒了。
  “老父母,崔某虽然是小民不假,可也不是面捏的,无缘无故,凭什么搜查我的家?”
  “你要原因吗?”包拯呵呵一笑,“崔钰,你家经营酒坊生意吧?”
  “没错!”崔钰干净利落答应,“包大人,崔家向来守规矩,我们交了200贯的保证金,又出价最高,拿到三年的扑买之权,每年按照规矩,向朝廷缴纳酒税,分毫不差。包大人。要是因为这个,就搜查我们家,未免有些不讲道理了吧!难道还不给好人活路吗?”
  崔钰红口白牙,义正词严,宋代的酒法很严厉的,除了官方专卖之外,一些偏远的,盈利很少的地方,官府采取“扑买”的办法,说白了就是竞价购买酿酒贩酒的权力。由得到“扑买”之权的大户缴纳税赋,然后自负盈亏。
  崔钰说的不错,他的确没有欠朝廷的钱,相反,他的酒坊每年缴纳的税赋,几乎占到了沧州收入的二十分之一,不折不扣的纳税大户。
  崔钰叫的震天响,崔家的家奴打手也都冲了出来,挡住了众多的衙役,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王宁安眨了眨眼,突然站了出来,笑道:“舅舅,外甥有礼了。”
  “外甥?”
  崔钰一皱眉,“小后生,老夫怎么没见过你?”
  “呵呵,舅舅,我是王良珣的侄子,崔氏是我的二伯娘。”王宁安笑道:“这些年没有来探望亲戚,舅舅不会责怪小子失礼吧?”
  听到了王良珣,崔钰脸色微微变化,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原来如此,那你也是来帮着包大人搜查舅舅的家了?”
  “错了!”王宁安突然痛心疾首,“我们是来帮着舅舅减轻负担的。”
  “什么意思?”
  “舅舅,据我所知,尊府一共在城里就有五处酒坊,每年能产烧酒不下五十万斤,每一斤酒要交十五文税,每年光是酒税就有七千五百贯,啧啧,真是太多了。”
  崔钰不解其意,干笑道:“舅舅的确家大业大,朝廷的差事,我可从来不敢含糊。”
  “是啊,小侄这些天帮着包大人跑遍了沧州,发现沧州的百姓穷苦,多数人用山里的野果酿酒,沧州市面上每年卖出的酒水不过二十万斤,舅舅家里占了八成,也就是十六万斤,还有三十四万斤烧酒,没有了去处,还想请教舅舅,这是什么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