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1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119

  而且曾家人丁众多,没有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来源,难以供养那么多的子孙。
  他就授意曾家,把钱投在金融上面。
  凭着他的才智和权力,给予曾家便利。
  最初,曾布是想让家里赚点钱,子弟能生活的好一点。
  可是他没有料到,这个口子一开,就不是他能左右的。
  曾家就像是吃了大力丸,个顶个都是金融奇才,赚钱飞快,没有多长时间,就赚了上千万的巨款,比起之前的家业,足足多了30倍!
  幸好曾家是在江南,假如在京城,王宁安也早就嗅到了味道,一定会警告这个弟子,免得他走上邪路。
  比如吕家和章家,全都是大户,也是王宁安重点关照,吕家子弟送去了安南,章家子弟去了倭国,到了海外之后,也都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偶尔有些照顾,也不算过格。
  可曾布不同,他先发现了家中的情况,也明白过来,这是有人故意给曾家消息,帮着他们发财,下了这么大的本儿,当然是为了赚得更多。
  毫无疑问,最后的目标一定是他!
  曾布试图劝家里人放弃,反正财富够多了,还要那么多干什么?
  这一次他劝不了了,你小子想干什么,我们种田好好的,不让我们种地,经商投资好好的,不让我们投资……你到底是曾家人,还是曾家的仇敌?
  家人如此质问他,曾布弄得无地自容。
  当然了,他也可以去找老师,找同门,把家里的情况捅出来,来一把大义灭亲,可他没有这个胆子。
  除了担心老师的怒火之外,也因为曾家贪的太多了,一旦捅出来,就连老师都没法庇护他!
  那是曾布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他既舍不得家族,又舍不得官位前程……二者之间,不断纠结,最后曾布决定,他要二者兼顾!
  看似矛盾的两件事,怎么兼顾?
  曾布知道他家里的作法太高调,早晚会授人以柄,或许已经有人向上检举了。曾布明面上告诫家人,要收敛锋芒,老实做人。
  暗中却把生意越做越大,而且靠着他在财务方面的力量,帮助家族,也帮助其他金融力量,获取丰厚回报。
  还多亏了司马光,当时他还在朝中,曾布明面上反对司马光的策略,暗中放水,两个人一唱一和,这才使得金融势力得以顺利做大。
  严格说起来,曾布的贡献,甚至要超过司马光。
  他自以为把司马君实算计了,没想到司马君实死后,来了致命一击,把曾布也给拉下马……一还一报,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曾布越是想这些事情,心里就越不是滋味。
  五味杂陈,理不出一个头绪……
  哗啦,牢门开放,从外面走进一个人,曾布迅速抬头看去,可看清楚之后,又变得失落了。
  来人身材不高,却气场强大,精明干练,正是吕惠卿。
  他淡淡一笑,“看到我失望了?你还盼着师父来看你?”
  曾布一阵纠结,自嘲一笑,“我不配师父来看,走到今天这一步,我咎由自取,有什么下场,我都无话可说!”
  吕惠卿的脸色突然阴沉下来,冷笑道:“幸好你无话可说,要是你还想狡辩,那就让我太瞧不起了!”
  此话一出,曾布倒怒了!
  “吕吉甫!”他状若恶鬼,狰狞咆哮,“你装什么清高,你们吕家在安南,干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别以为我不知道,我该死,你更该死!”
  吕惠卿不屑道:“我们家是在海外做了不少恶事,但是我们始终记得,自己是大宋的人!如果我家中谁敢危害大宋半分,不用朝廷出手,我就会严惩不贷!曾布,你能做到吗?”
  “我!”
  曾布又哑口无言了。
  过了许久,他才摇了摇头,“我的确不如吉甫兄……还请转告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恩如天,无从报答。这些年下来,包括我,司马君实,还有文彦博,我们这些人,提拔了太多的官吏,从上到下,层层贪墨,没有几个干净的。”曾布说着,抬起头,无奈道:“吏治不严,贪墨横行,历来都是盛极而衰的先兆,不得不防。光是处置了我们几个,只是治标,却不能治本。唯有刮骨疗毒,壮士断腕,从上到下,清理干净,才能还天下清平,才能延续中兴盛世!师父几十年的心血,也就不会白费了。”
  这一番话,还真是发自肺腑,吕惠卿微微颔首。
  “放心吧,师父和我们早就彻查了,这一次……除贪务尽!”说完之后,吕惠卿转身离去,留给了曾布一瓶鹤顶红,是夜,曾布死于狱中……
第1159章
庞大资产的处置
  四位相公,在三四个月之间,或是赐死,或是放逐,一件请愿团,拥立新君的大案,一件勾结海外叛乱,扰乱朝局的逆案……总算有了结果,所有人都长出一口气。
  过去了,最艰难的过去了,多大的案子,三位相公的命还不够抹平的?
  还真别说,就是不够!
  王宁安在处置了这几个人之后,沉默了几天,他把自己关进书房,一步都没有离开。
  这四个人当中,张方平当年和他是搭档,一起办过案子,文彦博是他的儿女亲家,另外两位,更是他的弟子,其中一位还是从小拉拔调教出来的。
  结果这四位全都被牵扯进去,王宁安不能不震惊。
  他惊讶的是那些手握财富之人,竟然是如此可怕。就像是病毒,环绕在每个人身边,随时会爆发,体质稍微弱一点,就难以逃脱。
  但是换句话说,谁又没有弱点呢?
  就算是他自己,也要小心翼翼,生怕栽跟头儿!
  曾布的最后的话,也算是其言也善!
  “查,一查到底!”
  王宁安从书房走出来,第一道命令就是严查到底。
  从这四个人开始,他们任用的门生弟子,牵连进去的官员,谁有问题,一定要严查。哪怕六艺的嫡系,哪怕新政学会的人,也不能放过。
  王宁安这一次启用了两个谁也想不到的人。
  一个是晏几道,一个是苏轼。
  “你们都被算计过,也都在民间这么多年,究竟本事如何,这次就是验证能力的好机会,怎么样,有胆子承担下来吗?”
  晏几道脸色通红,他虽然不年轻了,但依旧长相俊美,一张小白脸,说30出头都有人信。
  晏几道永远忘不了,当年因为修铁路的事情,他被狠狠算计,差点丢了性命,这么多年,晏几道抛开了豪门公子的尊贵,亲自走访民间,认真调查,积累的资料超过300万字,无论眼界还是经验,都今非昔比,听到王宁安的任务,他是跃跃欲试。
  “请秦王放心,我一定能做好!要是做不好,这辈子岂不是白活了?”
  苏轼就更不用说了,他因为诗作,差点享受了文字狱的待遇,当然是满腹牢骚,巴不得报仇雪恨,只是这家伙一贯嘴花花,不会老老实实点头的。
  “姐夫,我早就无心仕途了,你也知道,我拙于谋身,干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会死的很惨的!”
  “不会!”王宁安断然道:“这次和以往都不一样,没有人能暗算你们,放手去查,放手去办,有我给你们撑腰,除非你们两个也贪赃枉法,不然没人能动得了你们!”
  苏轼大喜,“当真?”
  “千真万确!”
  苏轼兴奋地手舞足蹈,猛地回头,却发现晏几道已经起身,迫不及待行动起来。
  王宁安组建了一个肃贪小组,由他亲自领衔,章惇担任副手,另外三个负责人,就是张筠、晏几道、苏轼。
  这个组合很有趣,王宁安抓大略,章惇负责调度统筹,张筠等三人负责做具体的事务。
  张筠不用说了,酷吏出身,多年的监察刑名,经验丰富,又狠辣无情。
  苏轼和晏几道都是出了名的才子,经历挫折,沉淀多年,再度掌权,两个人完全是拼命三郎,一上来就拿出了超高的效率。
  其中要查的重灾区就是户部,司马光和曾布,先后两任,都从户部起家,一二十年的功夫,早就把户部弄得满地狼藉。
  查!
  严查!
  从上到下,从外而内……三个月的光景,就罢免惩处了570多名官吏,其中包括侍郎,也包括底层的书吏,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三分之一的官员,被外调各省。
  剩下的官吏,全数打散,苏轼还发明了一个天才的主意。
  他把所有官员打回原形。
  不管是侍郎,还是书吏,一律拿普通吏员的俸禄,在原来位置上继续干活,三个月之内,表现良好,给提一级俸禄,等提到相应的品级,就能官复原职,如果提不到,或者期间发现贪腐渎职,直接罢官论罪。
  这种手段,堪称激进。
  而且户部执掌朝廷财税,关乎国计民生,马虎不得。
  很多人都心存疑虑,奈何王宁安鼎力支持,苏轼和晏几道也就能放手去做了,他们两个不是官场中人,提拔用人,完全看才华能力。
  他们先后从各个书院,新政学会,提拔了一大批年轻官吏,充实到户部当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