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7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0/951

  张居正立刻下令,将历年京营直取的军费账目,以及营造武器的费用,全都抬来,沉甸甸的好几个大箱子。
  不得不说,去了雷州五年,张居正本事也涨了不少,加上他私下研究唐学,会计账目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他来的时候,还带着十几个帮手,有备而来。
  当即就在兵部开始查账。
  古往今来,账目作假的手段,层出不穷,可是万变不离其宗,钱不会凭空消失,越是复杂的乾坤大挪移,就越会留下破绽。
  只要找到了,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
  张居正保持着十足的清醒,外面吵嚷,就当是放屁。
  从下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的上午,小一天的时间,十几个人都熬得眼睛通红,精神紧绷,几乎弦都要断了。
  这时候张居正突然眼前一亮,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
  京营处处都能贪墨,军饷军粮不用说了,刀枪武器,作坊用料,甲胄马匹,总之账本上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真的。
  但是偏偏就让张居正找到了一样,就是各个作坊消耗的粮食,由于这笔粮食是给匠户做工时候吃的,众所周知,匠户地位低下,他们捞不到什么好处,给他们的粮食只会少,不会多,勉强活命而已。负责管理的匠户头子儿也没有什么油水。
  故此他们每天消耗的粮食,是不会作假的,根据这个就能轻松推算出实际的工匠数量,找到了一个真实的数据,接下来破解起来,就容易无数倍。
  有了工匠数量,一年的武器产量也就出来了,有了武器产量,加上京营武器更换的速度,就能算出京营实际的人数。下一步就能算出吃了多少空饷,虚报了多少物资……
  一个个的数据出来,让人看得目瞪口呆,经验的浑身发抖,连那些跟来的小吏都气得拳头攥紧。
  “硕鼠硕鼠,敢情天底下最大的老鼠,就在京城!”
  张居正连拍桌子,震得茶碗都倒了。
  根据他推算出来的数据,京营实际的人马只有三万七千多人,比起一些人预估的五万人还要少一万多。
  原因何在呢,原来京城有许多闲汉,有的士兵家里头兄弟不少,遇到了校阅人马的时候,就把这些人找来,给一点粮食,就能滥竽充数。
  由于关税银子增加,朝廷收入比起以往翻了一倍还多,军费自然水涨船高,京营去年消耗了八十万两银子,而根据张居正的计算,用在士兵身上的,不会超过三十万两,实际数目要更低。
  也就是说,一年有五十多万两,被从上到下,给吞得一干二净。京营一仗不打,一滴血不流,消耗顶得上九边的三分之二。
  还让不让人活了!
  大明朝什么都不多,就是吃白饭的人太多,从宫里的十万太监,到遍布天下的皇亲宗室,以及这些勋贵世家。
  一个个都是趴在大明身体上,贪婪吸血的水蛭!
  他们吸得饱饱儿的,却把大明财政搞垮了,把江山搞得摇摇欲坠。
  张居正固然存心和唐毅争锋,但是在公务上面,他还是分得清楚的。
  京营一定要裁汰,勋贵贪婪的手爪必须斩断!
  张居正思量之时,从外面传来吵嚷的声音,一抬头,高胡子从外面冲了进来,他脸色铁青,后面跟着张四维,疾步跑来,却还是被落在后面。
  “霍冀,霍兵部!”
  高拱离着老远,就大声叫嚷,霍冀脸色很难看,匆匆赶来。
  “下官见过高相!”
  高拱怪眼圆翻,怒气冲天,“好啊,你们兵部胆子越来越大了,堂堂阁老竟然被困在兵部,坐困愁城!外面好几千乱兵,要是出了一点差错,砍了你的脑袋,赔得起吗?”
  高胡子强势,果然不假,霍冀浑身颤抖,强辩道:“高相,我劝过张相,谁知他非要留在兵部,还说没有事情,我也是没有办法。”
  “哼,巧言令色!就算张相不在,兵部衙门,岂能让人随便围了,连一帮兵痞都对付不了,还指望着你们抗击俺答吗?一群废物!”
  高拱一跺脚,直接冲到了签押房,张居正面上带笑,一拱手,“多谢高阁老前来解围,小弟不辱使命,已经把京营的账目查清楚了一些,请高相过目。”
第929章
张居正有点方了
  高拱虽然和晋党有相当程度的合作,但是遇到了真正的问题,他是不会含糊的。京营担负着一百多万人口,数千名官吏,还有无数皇室贵胄的安全。
  缺额竟然高达三分之二!
  这是拿皇帝的命,那百官的命,拿京城的安危开玩笑!是彻头彻尾的犯罪!
  整顿京营,势在必行。
  这一次从上到下,态度完全一致,隆庆鼎力支持,高拱和张居正查人头,查贪墨,查物资,忙得不可开交。
  司礼监那边也没闲着,东厂、锦衣卫、御马监,纷纷派出得力干将,严查当天袭击苏太监的凶手,顺藤摸瓜,一口气抓了上百人。至于跑到兵部去闹事的那些人,也都被赶回了军营,圈禁起来。
  成国公朱希忠把大门紧闭,任何客人都不见,人品那些昔日的老兄弟疯狂咒骂,就是不给他们出头。
  到了这个地步,京营就成了一块任人宰割的鱼肉吗?
  当然不是!
  只有这么点本事,早就有人收拾京营了,还至于留到现在。
  从清查京营开始,京城的治安就乱了,无数的闲汉,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抢夺商铺,打伤小贩,甚至有人跑到兵部衙门放火。
  大白天的抢匪横行,小偷遍地,还弄了一大帮老弱妇孺,跑到街上痛哭,看到了御史言官的马车,就给拦下来,大声喊冤,谁要是敢不答应,他们就追着屁股痛骂,拿臭鸡子扔他们。
  好好的京城,弄得给鬼蜮似的,老百姓不厌其烦,甚至有商贩抱团自保,结果这下子好了,原本一伙人欺负一两个,现在变成两伙人械斗。
  最发愁的就是顺天府衙门,每天都要抓捕上百人,多的时候甚至两三百,根本来不及审讯,只能都塞到大狱里面。
  很快监狱也装满了,闹事的有增无减,顺天府撑不住,锦衣卫那边也告急了。
  京城大乱,内阁再也不能无视下去。
  唐毅召集几位阁老,一同商量对策。
  高拱的态度依旧强硬,这位或许不知道妥协是什么意思。
  “眼下的一连串乱象,恰恰证明,京营必须整顿,三大营不但不能保护京城安全,还成了一颗要命的毒瘤。对他们绝对不能手下留情,我提议要解散神枢和五军两大营,从九边选拔健儿,招募良家子弟,重建京营,坚决要把兵油子踢出去!”
  张居正紧随其后,也说道:“以往我们都以为京营只是有一些害群之马,现在看起来,完全错了,他们之中根本找不到几匹好马,统统都是祸害!百十年来,碌碌无为,几代人父子传承,这些人拿不了刀枪,只能提着鸟笼子,到处喝茶听戏,寻衅滋事,实在是想象不到,朝廷竟然养了这么多的废物饭桶。”
  其他几位阁老也是被京营的情况给震撼了,陈以勤思量许久,说道:“高阁老,张阁老,整顿京营,我是支持的,可是他们这么闹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我可听说了,昨天广济仓那边,给百官发放俸禄,就有人在半路上抢走了官吏的粮饷,他们简直成了一群土匪!”
  这事赵贞吉深有体会,刚刚葛守礼就跑来找到了他,满肚子牢骚,这个抱怨啊!
  科道正在整顿之中,原来一大批徐党成员被贬官,调上来许多官声极好,能力不错的官吏,大家伙听说科道有了调查权,纷纷喜出望外,要大干一场。
  结果就出了这么档子事,他们去领粮饷,半路途中,好些言官就被京营的痞子给抢了。
  晚上一家大小都饿了肚子,是可忍孰不可忍,言官们纷纷要求,调动人马进京,把京营的这帮人统统抓起来,赶出京城。他们也要派人,介入调查,要把历年的账目,都查清楚。
  两边互不相让,已经较上了劲儿,看起来不弄得鱼死网破,就没个善了。
  赵贞吉思量着说道:“京营的问题由来已久,几万名士兵,加上家眷,还有将领,差不多会影响到二十万人上下,顶得上京城十分之一的人口。不是一句裁撤就可以的,没了粮饷,他们就过不下去日子,就要闹事,从外面调兵,杀一个血流成河,可是别忘了,这些京营的人几代生活在京城,已经盘根错节,到处都是亲戚,他们往京城一藏,如何分辨的出来?难道要京城生灵涂炭吗?”
  这一次老赵抓到了命门所在,京营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了坯胎,不能裁,又不堪用,怎么都不是。
  在场都是才智之士,一时间竟然也没有了主意。
  沉默好一会儿,张居正抬起头,毅然说道:“我看裁一定要裁,只是要给予一些补贴,让他们不至于闹事。”
  思路不错,一下子大家都来了精神,只是要补偿多少,谈到了钱,一个个都发愁了。
  眼下执行的还是徐阶在年初做的预算,各种支出早就定好了,户部现在拿不出一两银子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经过张守直初步核算,光是拖欠大户票号的就有一千二百多万两银子,就算人家愿意借,朝廷都未必还得起利息。
  事情又僵住了,商量来,商量去,陈以勤苦着脸道:“诸位,要不咱们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吧!”
  高胡子和张居正都不甘心,却也尝到了一文钱憋到英雄汉的窘迫。
  “清丈田亩,推行新法,势在必行!”
  张居正没有再提合并征银,只说了清丈田亩,这个争议相对小,但是执行却极为困难的事情。
  他随口一句抱怨,无心之举,唐毅突然沉着脸说道:“张阁老,财政改革迟迟没有拿出方略,我看这样,就由张阁老领衔,清丈田亩一项,折银收粮一项,还有——把地方税收要拿回户部,由户部统一编制预算支出,包括宗藩禄米,一律如此!”
  话不多,却仿佛一个惊雷,在大家伙的头顶炸开,不少人都晕晕乎乎的,包括胆大包天的高拱和张居正,都没想到唐毅敢这么干,真是太疯癫了!
  很多人都以明朝的税收极少,甚至不如宋代的十分之一,来嘲笑明代落后,这话也对,也不对!
  实际上明代税收总额并不比宋代少,甚至考虑税率的问题,明代的经济要比宋代还发达,尤其是开关之后,贸易顺差,财富涌入,这是宋代无法比拟的优势。
  那为何明代总是被财政问题困扰着呢?
  毛病还出在明代的税收上面,明代税收有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留存,一个是起运。
  留存很简单,就是地方留下自用的部分,这个比例在三成左右,用来支付地方的行政费用,修桥补路,新建学堂等等……剩下的七成要上缴,这个比例其实还算合理。
  起运这块就复杂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0/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