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6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0/951

  速度如此之快,不得不说,这里面也有替唐毅鸣不平的味道。明明唐毅是受害者,张居正频频暗下毒手,唐毅又因为仗义执言,劝谏皇帝,被贬出了京城。
  要是还留着张居正,继续招风惹雨,公道何在,法度何在?
  三法司的三位老大人早就恨透了张居正,尤其是赵贞吉,更是牙根痒痒。好好的都察院,两百年的清誉毁于一旦,想要恢复,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给张居正一个重罚,天理不容!
  赵贞吉本来是想扒了张居正的官衣,把他赶回老家算了。徐阶此时也迁怒张居正,不会替他出头,可令人意外的是吏部右侍郎高拱居然出面了,他说什么雷州偏远,文教不兴,黎乱不止,需要一干吏,方能平定地方,保境安民,特别推荐了裕王府的讲师张居正。
  雷州啊,在大明高层的心目中,基本上就是瘴气之乡,天涯海角之地。
  去了那里做官,几乎九死一生,人人视之畏途,几乎和发配没什么差别。赵贞吉觉得也算说得过去,就卖个面子给高拱。
  “不愧是张居正啊,真狠得下心!”
  唐毅看得明白,张居正这家伙其实和自己选择了一样的路。经此一役,他已经人不人鬼不鬼,师父不疼,同僚不爱。哪怕继续混在京城,也没有丝毫的希望,说不定哪一次京察,就成了牺牲品,黯然收场。
  他岂会甘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唯有置之死地,才有一线生机。雷州远在天边,越是如此,越能显出自己的本事。
  唐毅凭什么根基雄厚,后来居上,不就是开了海,建立了市舶司吗?
  为何不能效仿唐毅,在雷州干出一番事业,到时候再卷土重来,杀回京城!
  被自己打压到了绝境,还能走出这么一步棋,张居正真的挺了不起的,而且他还抓住了朝堂之上,最后一个巨头——高拱!
  唐毅敢说,高胡子绝不会轻易替张居正说话,这俩人背后一定有交易。
  其实站在高拱的角度来看问题,唐毅和张居正都是裕王府的讲师,都是他的后辈,偏偏唐毅势力强大,已经把高拱压下去,日后新君登基,究竟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啊?高拱暗中也和唐毅较着劲儿呢!
  保下张居正,就等于给唐毅留下了一个打对台戏的,他高拱就能居中调停,拉一个打一个,好不舒坦。
  “娘的,都是一帮子狐狸,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唐毅闭目思量了许久,高胡子啊,老子这一次不会再犯幼稚病了,什么惺惺相惜,什么志同道合,决不能给自己留一个麻烦!
  转过天,离开驿站,唐毅在自己的房间桌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叉。
  很快就会有一支精干的刺杀队伍出动,张居正,怕是要葬身大海了!
  离开京城十天,唐毅总算赶到了天津,没有进城,反而把韩太监叫了过来,此人是跟着唐毅的东厂珰头。
  “韩公公,城里头喧嚣,本官住不习惯,现在城外找一处住所。您和这些兄弟怕是要受点委屈了。”
  “唐大人客气了。”韩太监呵呵一笑,“您是贵人,您能吃得了苦,奴婢们都是下贱的身子,有什么受不了的,您只管选,哪里舒服住哪里。”
  “嗯,多谢公公体谅。”
  唐毅让马车往南下去,走出大约三十里,前面出现了一片连绵不断的军营,足有两三千号人的规模。一员饱经风霜的老将正等在这里,见到了唐毅的马车,急忙迎了上来。
  “末将俞大猷,拜见唐大人!”
  唐毅连忙从马车下来,走到了俞大猷近前,拉着他的手。
  “老哥,身体怎么样了”
  “托大人的福,都好哩。”
  唐毅心中苦笑,哪是福气,分明是祸啊!
  “老哥,住处可找到了?”
  “大人请随末将过来。”
  俞大猷在前面带路,又走出了十几里路,面前出现了一大片的荒滩,在后世,这里还有个名字,叫小站!
第736章
书生有百用(上)
  唐毅站着的地方,是一片退海之地,也就是说,曾经是一片海水,往下挖几米,还能挖出来贝壳,按照县志上面记载,此地叫“下污”,从字面上的意思也看得出来,就是满是烂泥的低地滩涂。
  眼下呢,属于长芦盐场管辖,目之所及,到处都是高大的芦苇,到了深秋之时,已经枯黄,一眼望不到边际,到处都是金灿灿的一片。
  在别人的眼中,这里就是一片荒地,可是唐毅不这么看,他上辈子就来到过这里,天津小站!
  除了有驰名天下的小站稻,还曾经是北洋新军的发源地,袁大头就在这里练出了六镇北洋新军,最终覆灭了满清。
  唐毅也没想到会到这里,当初他安排俞大猷到天津练兵,俞大猷看重这块荒凉宽阔,地形复杂,就选在了这里。
  结果唐毅要到天津,他当然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试问天下,还有比俞大猷更好的保镖吗?
  “这就是命啊!”
  唐毅微微含笑,十分欢喜。
  俞大猷不知道唐毅想什么,见他高兴,也咧嘴笑了起来。
  “大人,末将已经让人给您安排了住处,您请这边瞧。”
  唐毅顺着俞大猷手指的方向,有一座四合院,前面是河流,后面有一片杨树林,整齐干净,唐毅饶有兴趣,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凑到墙边嗅了嗅,还有一股土腥味。
  “是新建的房舍?”
  “实不相瞒,弟兄们听说大人要来,用了七天时间,日夜赶工赶出来的。房子还没干透,不过您放心,回头让他们点上火炉,多烤一烤,保证不会潮的。”
  唐毅笑着摆摆手,“老哥,我这一次过来,就是想体会一下民间疾苦,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啊!这座四合院不错,可是离着村子太远,住在这里实在是不方便,我还是自己找一个住处吧。”
  说着,唐毅迈步离开院子,径直上了马车。
  俞大猷脑袋方方的,唐大人啊,你这是作什么啊?莫非是这院子不成?唉,我真是不会办事啊,早知道就买一座豪宅了。俞大猷满心懊恼,急忙追了出去。
  马车走出了五六里,前面出现一座村庄,说是村庄,也不过几十户人家,连个围墙都没有,只是插了一些木桩。
  村子里的房舍也七扭八歪,不成样子。有的房前种着果树,有的养着鸡鸭,土路又窄又脏,穿着草鞋的小孩子追逐着,当看到了马车,都吓得躲到了房子的后面,闪着黑豆的眼睛,警惕地看着。
  从村头走到了村尾,愣是没有一个商铺。只有偶然会有货郎光顾,带来人们急需的物品。
  俞大猷捏着鼻子,陪唐毅走了一圈,压低声音道:“大人,这可真不是您能住的地方,末将已经让弟兄们去找了,回头给你找一个盐商的别院,保证宽敞阔气。”
  “可别,我看这儿就挺好。”
  唐毅迈步走到了马车前面,撩开帘子,笑嘻嘻道:“你们看如何?”
  王悦影连眉头都没皱,“挺好的。”
  “姐姐说好,自然就是好的。”琉莹格外听话,只不过是听王悦影的话。
  平安探出小脑袋,他四处看了看,突然发现村边有一片树林,叶子落下来,高高的树杈上,有好些个鸟窝,能掏鸟蛋,好地方!
  “爹,我要住这。”
  至于平凡,咿咿呀呀,想说什么,可是别人都自动忽略了他。
  决定下的容易,可是总要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啊。
  在村子里转了三圈,最后把当地的里长给叫了过来,是个很本分的老头,黑红的脸膛,深深的皱纹,跟刀刻的一样。
  他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县太爷,还是离着老远只看了一眼,就吓得低头,连模样都不知道。
  一看俞大猷一身铁甲,膝盖就发软,忍不住要跪下。
  唐毅笑着拉住了里长,“呵呵,老伯,别管他,是我、还有家人要住在这里,村子里还有没有空房子,要宽敞一点,破不怕,能住人就行。”
  里长咧着嘴,跟吃了苦瓜似的,谁家的房子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多余的。
  他想了半天,“土地庙后面,村里头就那宽敞了。”
  “好,请带我去看看。”
  里长领着头,到了村东边,果然有一处挺大的院落,原来是村子里的打谷场,后来打谷场挪到了外面,就改成了土地庙,前面三间门脸,中间供奉土地爷,剩下的两间房子是里长召集村民,通报征税,征徭役的地方。
  后面有一大排破旧的房舍,足有六七间。
  “早先这是粮仓,那时候还丰收呢,这些年,连家里的粮囤都装不满,就空了下来,要是不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
  唐毅把手伸到了怀里,摸了半天,掏不出来,别提多尴尬了。
  “俞,俞老哥。”
  俞大猷愣了一下,慌忙掏银子,他也没带钱。
  俩大男人,一对大红脸,幸好这时候琉莹走了过来,拿出了一颗金豆子送到了唐毅的面前。
  唐毅慌忙接过来,送到了里长的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0/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