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951


第323章
二进宫
  自从唐毅和王世懋进京,曹大章几乎天天过来,一来老朋友重逢,要叙叙旧,二来朝局波诡云谲,曹大章想请教唐毅的看法。来的次数多了,白吃白喝,曹大章也不好意思,起了个大早,跑到南门外买了两屉烧麦,乐颠颠跑到了唐毅的住处,见面就嚷嚷道:“快来尝尝。”
  唐毅接过了一个烧麦,皮薄馅满,香气扑鼻,咬一口满嘴流油。
  “嗯,的确不错。”
  曹大章嬉笑道:“好吃就好,岁末年关烧麦的生意好着呢,人都排成了长队,回头我再去订十屉,反正天冷也不怕坏,冻起来什么时候吃都行。这个年啊,我就在你这过了,也好清静清静。”
  说话之间,曹子朝也来了,后面是顶着大黑眼圈的徐渭,看到曹大章连招呼都不打,抓起烧麦,三口两口就咽下去,噎得直翻白眼。
  “我说文长兄,行之虐待你不成?好好的人咋成了恶鬼转世?”曹大章怪叫道。
  唐毅哀叹一声,“一呈兄,我哪敢虐待他啊,虐待文长另有其人,差不多也该来了,你往那边看。”
  顺着手指看去,只见王世贞一身白色长袍,披着暗红的狐裘,飘然若仙,大步流星而来。
  “徐文长,可敢大战一场!”
  徐渭吞下了烧麦,仿佛打了鸡血,一下子蹿起来。
  “来就来,谁怕你了。”
  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曹大章吓得一缩脖子,“行之,他们不会来全武行吧?”
  “那倒不会。”唐毅转念道:“谁说得准呢,我先去书房了。”他撒腿就跑,曹子朝和王世懋也抓了两个烧麦就溜了,只剩下曹大章一个人,徐渭和王世贞正好看到,伸手就把曹大章揪过去了。
  “一呈兄,你就给我们当裁判吧!”
  徐渭和王世贞其实最初分歧并不大,徐渭师从浙中王学的两位大师王畿和季本,而王世贞则是跟着泰州学派的王艮学习,都是心学一门,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二位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王世贞名门出生,早早中了进士,名满天下,为各方推崇,他的思想就变得折中调和,所谓走夫子之道,主张融合新旧,夫辞不能尽废旧而致新,格不必步趋古而能无下……
  徐渭呢,他屡试不第,整个一个茶几,摆满了杯具,他疏外形体,乖异人伦,以草莽文人的狂野,横冲直撞,挑战权威。
  简单说这二位就是主流和非主流,朝和野的争论,杀得一个不可开交,偏偏又学问大的惊人,就算身为榜眼的曹大章,想要评价二人谁对谁错,也是枉然,搞不好就被两边一起鄙视,骂的狗血淋头,弄得他狼狈不堪,直接败走。
  唐毅琢磨着曹大章受伤不浅,不会再来了,可是第二天中午,这位依旧提着烤鸭姗姗来迟,一见唐毅,小脸更苦了。
  “我说一呈兄,你还是赶快走吧,文长正找你呢?”
  “啊!”曹大章脸色变了又变,长叹一声,颓丧地说道:“让他来吧,他和王世贞能吵到什么地步,无论如何,也比翰林院要好。”
  唐毅好奇问道:“翰林院怎么了?”
  “还不是因为开海的事情,弄得和通州狗市似的,我说行之啊,你可害苦我了!”
  唐毅不解,问道:“你前两天还说我搅动九卿,挺佩服呢,怎么转眼就变成害你了?”
  曹大章嘴角抽搐了两下,苦笑道:“谁知道啊,许是搅动的力气太大了,不光翰林院,六部,都察院,六科廊全都疯了,听说昨天一天之间,就有三十几道奏疏,全都反对开海。听说还要揪出破坏祖制的佞党奸臣呢!”
  曹大章忧心忡忡说道:“行之,我看你要有麻烦了。”
  “麻烦,好像从来就没有少过。”唐毅无奈摇头,他倒不是担心自己,毕竟抱上了嘉靖的大腿,些许风浪奈何不了他。
  只是领唐毅吃惊的是一个开海的提议为什么会弄出来这么大的风波!
  明朝虽然有海禁的政策,除了拧巴的嘉靖皇帝,一直以来都是越来越放松,眼下财政危机又这么大,有识之士应该支持开海,即便有争论,也不该是一面倒。
  这到底又是为何呢?
  “一呈兄,你知道不,朝中究竟是谁反对开海?”
  曹大章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行之,据说都是李太宰的人,我还听说,他曾经对身边人说过朝中奸臣辈出,老的还没除掉,小的又迫不及待冒出来,连进士都不是,竟敢充当走狗鹰犬,妄议朝政,简直可杀不可留!”
  嚯!
  吓得唐毅手一哆嗦,“是说我吗?”
  “貌似,好像,差不多,应该是你!”曹大章认真道:“毕竟没考上进士的,还能妄议朝政的,只有你一个了。”
  唐毅脖子后发凉,他小心翼翼做人,没想到还得罪了大人物,李太宰执掌吏部,朝中百官生死,连严嵩都惧怕三分,和他相比,自己连个小虾米都不是,还要打要杀,到底是为什么!
  唐毅陷入沉思,仔细品味,鹰犬走狗四个字让他眼前一亮。
  八成是李默认定有人在背后指使自己,毕竟一个小小的解元,哪里懂得国家大事。
  那谁又在指使自己呢,这段时间以来,上书开海的包括胡宗宪,老师唐顺之,胡宗宪是严党不错,可老师是文苑清流,李默也怀疑他……“我明白了!”唐毅突然一拍大腿,刚刚徐阁老和严嵩结了亲。
  在外人看来,多半是两位阁老要捐弃前嫌了,徐阶代表的心学要借着开海发财,严党要靠着海贸填窟窿。
  李默多半是判断这两党联手,而自己呢,是唐顺之的弟子,老爹又是胡宗宪的下属,和两派都有关系,偏偏自己又提出了开海的主张,一下子就成了李太宰眼里的靶子。
  想通了这些,唐毅脑袋嗡了一声。
  他本想着嘉靖困窘,手里没银子,自己暗中提议,推动开海,既能捞取经济利益,又能得到老板赏识,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谁知道,自己千小心,万小心,还是被卷入党争之中。
  李默既然认定了自己是“小奸贼”,他的党羽又岂会放过自己。
  一直以来,唐毅能安然无恙,除了有老师,有心学庇护,更重要的是他和锦衣卫,还有黄锦关系不差,阴谋手段对他无效。
  可是一旦李默要对自己出手,那可就不一样了,陆炳最多也就是两不相帮,他总不能因为自己背叛老师吧!
  陆炳如果站在李默一边,黄锦就是一个废子,根本没用处。
  换句话说,就是自己要独自承担吏部尚书的压力,那可是天官大人啊!
  光是想想,就让人头晕目眩,不寒而栗。
  唐毅在地上来回烦躁地走着,不停念叨一句话,“烦恼皆因强出头,烦恼皆因强出头啊!”哪怕再等些日子,自己考上了进士,正式成为朝廷官员,到了那时候,他就要向嘉靖上书的资格。
  虽然李默很强,他也有些牌可打,如今呢,整个一个坐以待毙,李默随便一个手段,自己就可能参加不了科举,那可是三年光阴啊!
  唐毅是又气又愤,曹大章也看出了他的担忧,忙说道:“行之,要不要去和徐阁老说一声?”
  曹大章虽然因为联姻的事情,对徐阶一万个看不起,但是真正有了麻烦还要靠徐阶,毕竟他的地位够,能和嘉靖说得上话。
  唐毅眉头深锁,他倒不是不相信徐阶的本事,而是不放人他的为人,老家伙心思太深,没准他就把自己抛出去当导火索,引发严李的大战,好作壁上观。
  唐毅咬了咬牙,“一呈兄,烦请你帮忙盯着,如果万不得已,我只有……”
  “求”字还没出口,门外喧哗声四起。
  大门开放,胖胖的黄锦气喘吁吁跑进来,“唐兄弟,有上谕,宣你立刻进宫!”
第324章
生财有道
  唐毅接了上谕,立刻随着黄锦上了马车,向西苑疾驰。刚坐上马车,唐毅就注意到黄锦的肩头有个脚印,吓了一跳。
  “黄公公,是陛下踢了你?陛下的心情不好?”唐毅虽然和嘉靖打了两次交道,但是对嘉靖这条怪龙一点把握都没有,小心肝扑通扑通的。
  黄锦咧了咧嘴,苦笑道:“唐兄弟,咱家也不和你绕圈子了,皇爷是不高兴,可是没有踢咱家,这脚印是,是陆大都督留下来的。”
  “陆炳?”唐毅眉头一皱,“他不让你来找我?”
  黄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叹道:“李太宰发动攻势了,他的门生发现了赵文华吞没商户地产,上奏弹劾。还说什么国用不足,皆是贪墨,开海只会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好一个厉害的李默,选择的对象真够毒辣的!
  赵文华这家伙按理说除了捞钱没什么本事,可以架不住人家命好,前后两次下江南,不但把差事办成了,顺带着干掉了张经、李天宠、周珫等一干大员。踏着别人的尸骨,他一路高升,如今已经是太子太保工部尚书。
  据说严嵩还有意运作赵文华入阁,一旦这家伙成为内阁大学士,严党的势力就越发不可控制,就算李默和徐阶联手,也不是严嵩的对手。
  可以说对赵文华下手是必然的,但是怎么下手,学问可就大了,毕竟赵文华是严党的旗帜,严嵩父子一定会死保。李默弹劾赵文华贪墨不算新鲜,可是把开海扯在一起,还说什么舍本逐末,可就让人浮想联翩……
  朝廷不是缺钱,不得不开海吗,可是捞钱的法子有太多了,比起繁琐的开海,查贪官抄家可容易太多了。赵文华在工部多年,又跑到东南搜刮一圈,按照唐毅的估算,他的家产至少有二百万两以上。
  如果把赵文华干掉,拿他的家产填补国库,财政危机也就算过去了。
  凭着嘉靖懒惰怠政的做派,还真没准答应了弹劾,如果真是那样,自己可就太危险了……唐毅手上最大的牌就是能帮着嘉靖解决财政缺口,如果李默给解决了,自己在嘉靖心中地位一落千丈,甚至无足轻重。
  失去了陛下的庇护,一个小小的解元,在狼虫虎豹环视的京城,连小白兔都不如,随时都会被撕得粉碎。
  想到这里,唐毅一阵恶寒,从里往外冒寒气,他不由得看向了黄锦。
  “黄公公,既然李太宰和严阁老开战,势必波及京城,陛下怎么有空召见我?”
  黄锦重重叹了口气,“唐兄弟,都怪咱家不好,一时兴起,就把你拖到了这里面,咱家跟在皇爷身边,看得明白,李太宰把你当成了严党,可是你又不是严党。这两边无论谁胜谁败,你都好不了!这不,皇爷看到了弹劾的奏疏,就让咱家去调查是否属实,咱家就向皇爷保举,让你给咱家打下手,毕竟是皇差,有了这道护身符,寻常人不敢动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